直播頻道
綜合1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六祖法寶壇經 62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六祖法寶壇經 62
9132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23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5
所以現在話說來到這裡
00:02:20
現在惠能六祖說一句話
00:02:22
萬法盡通萬法俱備
00:02:25
一切不染離諸法相
00:02:28
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00:02:33
現在對這個問題
00:02:35
在上一片的光碟 已經說明跟你清楚了
00:02:43
不用再重複再解釋
00:02:46
現在再看下文下去
00:02:59
乘是行義
00:03:03
不在口爭
00:03:06
說這個乘字是什麼
00:03:08
就是行的意思
00:03:12
好比像世人的船 車一樣
00:03:18
可以來運物而行
00:03:21
所以三乘 不是用嘴巴來爭的
00:03:25
我們這個是先天的 你後天的
00:03:29
我們這是上乘你是下乘
00:03:31
不是用嘴巴在爭論的
00:03:34
是要照這個法去修行
00:03:38
所以對於這個乘
00:03:41
我們現在再來看 佛光大辭典一個說明
00:03:45
佛光大辭典這樣告訴我們
00:03:49
乘 有乘物 運載 運度等意
00:03:58
指能乘載眾生運至彼岸者
00:04:04
亦指佛陀之教法
00:04:08
乘有大乘 小乘 一乘 二乘 三乘 五乘等等
00:04:16
真實之教稱正乘
00:04:20
為導至真實教法 所假設之方便教法
00:04:25
稱為方便乘
00:04:29
對於這個正乘和方便乘
00:04:32
我們首先做說明
00:04:34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4:38
以真正之法門度化眾生
00:04:42
稱為正乘
00:04:44
大乘法為正乘
00:04:48
佛光大辭典說
00:04:50
用真正的法門來度化眾生
00:04:55
就是好比說
00:04:57
講那個真理給你聽
00:05:00
叫你要實際去做
00:05:03
這個就是叫做正乘
00:05:06
等於大乘法就是叫做正乘
00:05:10
大乘法就是剛才 六祖所說的依法修行
00:05:15
你就要照著這個法 要去修要去實踐
00:05:19
這才是叫做大乘
00:05:20
才是叫做正乘
00:05:24
第二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5:28
以權假之法施設者
00:05:31
別稱方便乘
00:05:34
小乘法為方便乘
00:05:37
對於這個權假 首先做說明
00:05:41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5:43
權假 權謀暫用
00:05:47
還廢之義
00:05:50
為真實之對稱
00:05:52
係佛為引導眾生 入於真實法
00:05:57
而暫用之方便法
00:05:59
成就後即還廢此方便法門
00:06:03
佛光大辭典說
00:06:06
權假
00:06:08
就是權謀暫用
00:06:12
可以說暫時來用
00:06:15
到最後要將它廢掉
00:06:19
這個就是和什麼…
00:06:22
和這個正乘 和真實相對的話
00:06:28
就是佛祖來引導 眾生要進去真實法
00:06:34
暫用的方便法
00:06:38
成就之後 就要廢這個方便法門
00:06:43
譬如舉一個例
00:06:45
學道有一個頓法和漸法
00:06:51
假使若說大人要來學功夫
00:06:57
當然直接就要教你功夫
00:07:01
若是兩 三歲小孩 三 四歲小孩
00:07:04
幼幼嫩嫩的來
00:07:07
要怎麼一下子 就教他的功夫
00:07:10
總是摸摸頭 拍拍屁股 拍拍胸口
00:07:15
你很乖 很乖 你很棒 你最強壯的
00:07:19
你一級棒的 稍微誇獎
00:07:22
這樣小孩才會聽你的話啊
00:07:26
就像大人要來讀書
00:07:29
你可以將他 送到幼稚班讀嗎
00:07:31
不可能啦
00:07:33
大人若要讀 最起碼也要去到小學補修
00:07:40
對不對
00:07:41
不可能將他送到幼稚班啊
00:07:44
若是三 四歲小孩 四 五歲小孩
00:07:46
你要如何送到小學 中學
00:07:49
不可能啊
00:07:50
一定要到幼稚班啊
00:07:52
難道可以這個小孩 四 五歲讀幼稚班
00:07:56
讀到像我七十幾歲了 還在讀幼稚班
00:07:59
要給人家笑死嗎 對不對
00:08:04
到七八歲 八九歲 就要送到小學了
00:08:09
小學畢業就要送到中學 不能一直待在那裡
00:08:13
這就是什麼
00:08:15
就是成就之後 你就要把它廢掉
00:08:20
就像國民小學畢業之後 不能再讀國民小學
00:08:24
一定要讀中學
00:08:25
中學畢業之後 不能再讀中學
00:08:28
要送到大學這個一樣
00:08:32
一些學道幼稚的人
00:08:36
現在說幼稚 不是小孩子的幼稚
00:08:40
他的心 和小孩子一樣很幼稚
00:08:43
說幼幼嫩嫩什麼都不知道
00:08:48
逼不得已呢
00:08:50
你念佛啊 念佛啊
00:08:52
一心念佛歸往西方
00:08:54
不然你吃飽 念經啊 念經啊
00:08:58
念佛念一輩子 念經念一輩子
00:09:00
也不要教他什麼六度
00:09:04
也不要教他什麼十惡八邪
00:09:06
也沒教他什麼規矩
00:09:08
活到七八十歲了 真的啦
00:09:11
念佛 念經也不錯啦
00:09:13
死後他就沒做壞事啦
00:09:16
不會墮落到三惡道
00:09:18
到三善道也是去做人
00:09:21
對不對
00:09:22
這樣有什麼用 這樣修行和沒修一樣啊
00:09:26
對不對 只是一般的善人而已
00:09:30
所以這個方便法門啊
00:09:33
要暫用而已 不能永久的
00:09:36
念佛也不是永久的 念經也不是永久的
00:09:41
所以才會六祖說
00:09:44
只有讀誦 這個是只有小乘法
00:09:52
小乘法這個是不能永久的
00:09:55
所以呢 我們佛光大辭典才說
00:10:00
以權假之法施設
00:10:04
暫時用善意的欺騙
00:10:07
用暫用的方法
00:10:10
這個叫做方便乘
00:10:12
小乘法
00:10:14
小乘法就是方便乘啊
00:10:16
就像六祖說的 見聞轉誦是小乘
00:10:24
所以我說現在 一些法師想到也好笑啦
00:10:33
他就去當幼稚班的老師
00:10:37
學生讀了好幾十年
00:10:41
還沒要送到小學 還沒要送到中學
00:10:45
他說不用了 不用了 在這裡晃來晃去啦
00:10:47
來來來 來上學
00:10:49
我泡牛奶給你配餅乾
00:10:53
常常也在那裡耗
00:10:57
這是惠能六祖說的
00:10:59
也是歷代聖人說的 也是歷代的佛菩薩說的
00:11:05
但是我們也不能輕視念經
00:11:09
也不能輕視念佛
00:11:11
但是這不是永久的
00:11:14
念佛很好
00:11:15
不用造很多 口業 意業 身業
00:11:21
所以人家若說念佛好嗎 我不時也都說好
00:11:24
為什麼好
00:11:26
你念佛不會罵人 不會造口業啊
00:11:28
你在念佛心情不會浮動 不會有妄念啊
00:11:32
不會造意業啊
00:11:34
你在念佛 不會跑去做壞事啊
00:11:37
你不會去造身業 哪裡不好
00:11:40
起碼你不會墮入三惡道
00:11:43
若說今天修行要了脫生死
00:11:48
想歸想 不要作夢啦 我這樣說比較快
00:11:53
所以你若要學道 也是要學大乘
00:11:57
實在沒什麼 小乘 中乘 大乘啦
00:12:00
是我們人的作風去分的啦
00:12:03
一樣一部經
00:12:05
你只用念的就是小乘啊
00:12:09
你若知道道理就是中乘啊
00:12:12
你照這部經的意思去實踐 就是大乘啊
00:12:17
你若三車合一來說 就是最上乘啊
00:12:22
這就是很簡單的道理啊
00:12:25
下午說來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0:12:27
暫時作一個段落…
00:12:29
這個佛光大辭典還沒解釋
00:12:33
做個解釋一下
00:12:36
乘有乘物
00:12:39
乘就是可以載東西
00:12:42
乘就是載 載東西
00:12:45
就是運載和運度這個意思
00:12:49
就是指 有辦法來運載眾生
00:12:54
運到佛祖的彼岸
00:12:57
就是指佛祖的教法
00:13:01
但是乘有分大乘 小乘 一乘 二乘 三乘 五乘
00:13:07
這是我們世俗人分的啦
00:13:09
本來就沒有 什麼乘 什麼乘
00:13:14
我們若真實的教
00:13:17
真實 照真正的道理教你
00:13:20
這叫做正乘
00:13:23
若是稍微騙一下 稍微騙一下
00:13:26
要來引導真實的教法
00:13:29
暫時所說方便的教法 這個叫做方便乘
00:13:36
方便乘就是暫時用的
00:13:39
不然我們下午說到這裡
00:13:41
暫時告一個段落
00:13:43
在座同修
00:13:45
大家午安
00:13:48
我們現在來翻六十七頁
00:13:57
第三行
00:14:0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14:05
智常一日問師曰
00:14:10
佛說三乘法
00:14:13
又言最上乘
00:14:16
弟子未解
00:14:18
願為教授
00:14:21
師曰
00:14:22
汝觀自本心
00:14:25
莫著外法相
00:14:30
法無四乘
00:14:31
人心自有等差
00:14:35
見聞轉誦是小乘
00:14:38
悟法解義是中乘
00:14:41
依法修行是大乘
00:14:45
萬法盡通
00:14:47
萬法具備
00:14:49
一切不染
00:14:51
離諸法相
00:14:53
一無所得
00:14:55
名最上乘
00:14:58
就是說到這裡為止
00:15:01
下午我們從這裡接下去
00:15:05
乘是行義
00:15:09
不在口爭
00:15:13
他說什麼叫做乘
00:15:16
乘就是行的意思
00:15:18
道是要用行的
00:15:22
就好比像世間的船車一樣
00:15:27
可以來運物而行
00:15:30
所以呢 三乘 不是用嘴巴去爭論的
00:15:36
是要以法修行的
00:15:39
對於這個乘 我們上期有引過了
00:15:45
下午我們進一步來看 這個讀書錄一句話這樣說
00:15:52
學者開口皆能言道理
00:15:58
然當體諸心 果能實好此道理否
00:16:07
又當體之身 果能實行此道理否
00:16:15
若徒能言之口 而體諸身心者
00:16:22
皆不能然
00:16:24
是所謂自欺也
00:16:28
讀書錄說學道的人
00:16:33
開口大家都會說道理
00:16:36
有的道理說得 這樣翻天覆地
00:16:40
說得大家俯首帖耳
00:16:45
但是在說道理 你有去體會你所發的心
00:16:52
你有辦法照著道理 放在心裡
00:16:58
不能口是心非啊
00:17:02
你又有體會你的身體
00:17:07
有辦法來實行這個道理嗎
00:17:12
不能說言而不行啊
00:17:17
假使一個人道理很會說
00:17:22
而且呢 體會我們心和身
00:17:29
都沒辦法去做
00:17:34
就像你會說 那個道理沒放在心裡
00:17:38
你會說 這個心沒去實行
00:17:42
全部都沒辦法
00:17:45
若這樣就可以說 你自己欺騙自己
00:17:52
你若自己欺騙自己 要怎麼修行
00:17:57
不然你就不要說
00:17:59
既然要說你道理 就要放在我們良心上
00:18:05
你要說這句話 你就要有辦法去實行
00:18:11
不然乾脆就不要說啊
00:18:15
所以宗教的好壞 正邪
00:18:22
不是看它的教體
00:18:24
不是說什麼教就好 什麼教就好
00:18:27
每一教也都說我的教最好 哪一教說壞
00:18:33
也不是聽他的話
00:18:35
哎喲 某人道理說的很好
00:18:38
也不是聽他的話
00:18:41
是要看講道理的人 所做所為
00:18:47
每一教都有好的 每一教都有壞的
00:18:54
雖然有的教門很好 傳道的人不好
00:18:59
有的教門 看他是很小的團體
00:19:03
不過傳道的人 他有辦法照說照做
00:19:09
所以假使一個人 你若有辦法說 沒辦法做
00:19:13
就像讀書錄說的 自欺 自己欺騙自己
00:19:21
我來引我年輕 所看的幾件和你做參考
00:19:27
我從民國六十年 就全都退出江湖
00:19:35
以前我說道理好像打游擊
00:19:38
全島若有廟口就說 走到哪裡說到那裡
00:19:44
但是從民國六十年之後 我就都固定地方在說
00:19:51
沒去打游擊了
00:19:54
我現在說的都是 在民國六十年前的事情
00:20:04
那時我也較年輕 修養也沒像現在這麼好
00:20:10
我們要良心說 年輕比較會意氣用事
00:20:15
以前我年輕時 比較愛管世事
00:20:17
比較愛管閒事 脾氣也比較壞
00:20:23
有一次有一個婦人
00:20:32
我說在搭巴士就對了 坐公共汽車
00:20:38
手拿一串素珠
00:20:42
在念什麼我是不知道啦
00:20:44
就看他在拿一串素珠 撥一下 撥一下 撥一下
00:20:49
遇到一位婦人
00:20:53
抱一個小孩
00:20:55
一隻手要抱小孩 一隻手要…
00:20:58
站著嘛 沒有位子坐
00:21:01
站著一隻手 在拉著上面的環
00:21:05
車子一搖就偏了一下
00:21:08
去把念素珠的太太 去踩到腳的樣子
00:21:15
那個女人 就這樣將她推去
00:21:19
抱小孩的那位婦人 就倒退跌坐在地上
00:21:22
差點就向後倒
00:21:24
幸好車上的人 趕快將她扶起來
00:21:28
我的人脾氣不好 我年輕時脾氣不好
00:21:33
是老了脾氣較好
00:21:37
我就向在念素珠 的那個太太
00:21:43
把素珠拿起來
00:21:46
就從手上拿起來就對了
00:21:49
那女人說你要搶我 我不是要搶你
00:21:53
你沒資格念佛我這樣說
00:21:58
佛是大慈大悲
00:22:01
照理說那位婦人抱個小孩
00:22:04
一隻手要抱 一隻手要拉上面
00:22:08
我是站著 若我有位子一定讓她坐
00:22:13
你在念佛 站在你身旁
00:22:16
你沒起來讓她坐 就很過分了
00:22:21
車子搖晃 不小心踩到你
00:22:24
你將他推倒在地
00:22:26
幸好頭沒去撞到 若是撞到腦震盪
00:22:30
若出了人命 你要怎麼辦
00:22:35
讓我說了一下
00:22:36
就臉紅通通的 沒辦法回答我
00:22:38
這個是什麼
00:22:39
這種的念佛沒有用啦
00:22:41
若像這種的就不用念了
00:22:47
我又曾一次 從宜蘭要去頭城
00:22:55
我爬上車
00:23:00
有一位年輕人
00:23:05
那一天剛好星期日
00:23:07
星期日大多數 教會都有的聖經聚會
00:23:15
可能那是基督教啦
00:23:18
上去坐之後一本聖經 就放在旁邊
00:23:23
占位子就對了
00:23:27
他不是要占給宜蘭坐的
00:23:32
車子開 開來到礁溪 一位小姐上來
00:23:37
上來 他就探出窗外說 在這裡 在這裡 在這裡
00:23:40
一直就向她招手這樣子
00:23:44
但是他在招手的時侯
00:23:46
遇到一個視力不良的 拿一根枴杖的人
00:23:50
就摸摸摸…想說 這個位子就沒人坐
00:23:53
就噗一聲 坐下去
00:23:57
坐下去之後而已…
00:24:00
他一本聖經放在椅子上 因為他視力不良就沒看到
00:24:06
就這樣把他的手臂拉起來 年輕人有力氣嘛
00:24:10
你是瞎了眼嗎
00:24:11
我聖經放在那裡 你是沒看到嗎
00:24:16
那一位也是老實人啦 視力不良聽他這樣說而已
00:24:22
失禮啦 失禮啦 趕緊站起來
00:24:24
站起來之後 那位小姐也上車
00:24:27
小姐上車後 說這個 這個你位子
00:24:31
說國語 我不太會學啦
00:24:33
說這個是你的位子 我占在這裡給你坐的
00:24:38
聖經要拿起來 我也是脾氣很不好
00:24:40
就將聖經把它拿起來
00:24:43
你怎麼把我搶聖經
00:24:45
我說不是 你沒資格拿聖經
00:24:51
你連一個博愛的心都沒有
00:24:54
你看看這個人拿枴杖 眼睛我看是視力不良
00:24:58
好比像半個瞎子
00:25:02
論道理你要站起來讓他坐
00:25:04
不打緊你占位子 你若占給老人坐還沒話說
00:25:10
你占給這位漂亮的小姐坐
00:25:12
你居什麼心
00:25:15
你有什麼資格唸聖經
00:25:18
我這樣告訴他
00:25:19
那位女孩 就不好意思不敢坐
00:25:22
就跑到隔壁車去
00:25:24
他說等一下 叫她等一下 等一下
00:25:28
就起來跑掉了
00:25:30
我就和拿枴杖那個人說 朋友你這裡儘管坐沒關係
00:25:36
坐沒關係嗎 沒關係你儘管坐
00:25:39
才坐下去
00:25:41
拿聖經也是多餘的啦
00:25:49
又有一次嘉義要到關仔嶺
00:25:57
老師在批評 都是光明正大的
00:26:01
對事不對人
00:26:03
前面說的是佛教 現在說的是基督教
00:26:08
我現在說一個儒家
00:26:11
儒家是什麼 讀書人就是儒家
00:26:16
有一群學生這樣 咚咚咚爬上車去
00:26:26
要去玩就對了
00:26:31
那當時前面 有個小孩很乖啦
00:26:35
遇到一個跛腳的 一枴一枴爬上去
00:26:39
他說伯伯 這裡給你坐這樣說
00:26:43
說伯伯這裡給你
00:26:44
算那位學生有教養啦 很乖
00:26:48
但是結果有個老師一過來 將那個跛腳的拉起來
00:26:57
你幹什麼
00:26:59
人家小孩在坐的 你占人家的位子這樣說
00:27:05
當時我看了受不了
00:27:09
我說的都是 三 四十年前的事情
00:27:12
看到受不了
00:27:15
你是老師嗎 我問他
00:27:19
老師怎麼樣 說老師怎麼樣
00:27:21
你們校長有在這兒嗎
00:27:24
校長沒來
00:27:26
校長沒來 你們帶隊的是誰你告訴我
00:27:29
我要問是誰帶隊 你問是誰帶隊做什麼
00:27:33
你們學生的名牌我有看到
00:27:36
你是某某國小的名牌 我有看到
00:27:41
我記在腦子裡
00:27:45
假使你沒告訴我帶隊是誰
00:27:50
我明天馬上 去你們當地的教育局
00:27:54
將你們投書
00:27:56
你當什麼老師
00:27:59
學生站起來讓位給人家坐
00:28:02
你要拍拍他的頭 要誇讚他
00:28:06
什麼教學生 椅子不要讓人家坐
00:28:10
你什麼道理
00:28:13
旁邊一位人 那就是老師的弟弟啦
00:28:17
起來讓位給人家坐的 是老師的弟弟
00:28:19
剛才起來讓位給人坐的 是你的弟弟
00:28:24
那這樣說起來 你私心很重哦
00:28:27
你沒資格當老師
00:28:30
我馬上投訴你
00:28:31
後來 後面可能 是帶隊的來了
00:28:34
先生誤會啦 誤會啦 誤會啦
00:28:37
這可能是他台語 不太會聽啦
00:28:43
現在講話誤會啦
00:28:45
對不起啦 對不起啦 起來 起來 起來
00:28:47
起來讓他坐這樣說
00:28:52
這個教書有用嗎
00:28:53
若這種的 沒有當老師的資格
00:28:58
最嚴苛的 我說一段故事給你們聽
00:29:01
我都親眼看到才有說
00:29:03
沒親眼看到我都不說
00:29:06
我現在說到 很早以前的事情
00:29:09
民國四十年 這個我永遠記得
00:29:16
我記幾年記在簿子裡
00:29:21
現在的三峽 以前叫做三角湧
00:29:26
三峽出名的是什麼
00:29:28
祖師廟
00:29:29
當今也還這樣 祖師廟很出名
00:29:34
一年一度的熱鬧
00:29:39
以前若要去三峽
00:29:42
你們不知道 有坐過沒有坐過我不知道
00:29:45
現在很好 巴士開到三峽 以前沒有
00:29:51
以前要到三峽要坐什麼 你猜猜看
00:29:55
你就要搭火車到鶯歌
00:29:59
鶯歌再搭什麼 搭輕便車
00:30:04
輕便車有的說是臺車
00:30:07
跑那個小條鐵路 兩個車廂
00:30:12
前面坐兩個 後面坐兩個 背對背
00:30:17
一台臺車坐四個人
00:30:19
若帶小孩
00:30:20
頂多中間再坐一個 坐六個
00:30:24
一般大人都坐四個
00:30:26
要坐那個臺車
00:30:30
三角湧熱鬧 臺車生意很好
00:30:34
每台都滿滿的 都四個 四個
00:30:39
那時六七台要一起去
00:30:45
我搭第三台
00:30:50
最前面那一台 有一位老人家
00:30:58
我看大約七十幾歲左右
00:31:01
這是那時候我的觀察
00:31:07
車子這樣推推推…
00:31:10
以前臺車有一個規矩
00:31:13
一個規矩什麼
00:31:14
譬如說兩台車 它那個是沒有雙線的
00:31:19
若兩台車 前面若是三個人
00:31:22
這邊若四個人
00:31:23
那三個人的要下來避車 讓這四個人的過
00:31:31
假使若是一樣滿滿的 遇到上坡的時候
00:31:38
下坡的要避車 讓上坡的人過
00:31:42
這個是一個規矩
00:31:44
以前我時常坐臺車
00:31:49
當時快要上坡的時候
00:31:55
坐客滿了
00:31:58
大家都準備了東西去拜拜
00:32:02
坐四個人 中間再插個小孩子
00:32:05
實在說起來 一個人 在推那個車子很累的
00:32:11
前面一輛那個老人家就說
00:32:15
現在爬坡很困難
00:32:18
我們大家下來 我們大家下來
00:32:20
下來讓他推空車啦
00:32:22
推空車比較輕鬆 要下坡我們再坐這樣說
00:32:29
大家都下來
00:32:32
有兩個啦
00:32:36
兩個出家人
00:32:39
坐在椅子上沒下來
00:32:40
大家都下來 他們沒下來
00:32:43
兩隻手…
00:32:45
他們坐的 那個木頭椅子矮矮的嘛
00:32:48
坐下去膝蓋就蹺起來嘛 手就抱著膝蓋這樣
00:32:54
那位老人家過去
00:32:57
就從那個出家人 的胸部抓起來
00:33:01
下來
00:33:03
你為什麼抓我
00:33:05
你要去哪裡
00:33:06
老人家這樣問他 你要去哪裡
00:33:09
我要去三角湧
00:33:11
你要去三角湧做什麼
00:33:13
要到廟裡唸經啊
00:33:15
你不用去 你沒資格去
00:33:19
老漢今年快要八十了
00:33:21
我看是沒那麼多歲 是那位老人家自己說的
00:33:25
我老人家今年快要八十 我都還下來幫他推
00:33:31
你出家人你的慈悲在哪裡 你還是年輕人
00:33:34
你要去那裡唸經 佛祖會保佑你嗎
00:33:38
你若去那裡唸經 我拿枴杖敲你
00:33:43
你連慈悲都沒有
00:33:46
那兩個出家人說 對不起啦 我就睡著了
00:33:50
睡死 你睡著了
00:33:52
大家都知道 要下來 你睡著了
00:33:58
若這樣來說修行有用嗎
00:34:00
這個就像現在所說的 乘是行義 不在口爭
00:34:11
不是用嘴巴說的
00:34:13
我的教最好
00:34:15
我的道理最好
00:34:19
你有辦法說 沒辦法做都沒用
00:34:24
所以修真錄才有一句話 這樣告訴我們
00:34:30
道由行 非由言
00:34:36
君子重於行 小人重於言
00:34:43
說我們道是要去實行 說的話要去做
00:34:50
不是光是用嘴巴說
00:34:54
我們若是君子的人 注重要去行道
00:35:02
若是小人呢 他是注重用說的而已
00:35:08
所以君子和小人 就是在這裡分
00:35:13
智度論這樣說
00:35:17
佛法貴行
00:35:21
但能勤行
00:35:23
縱寡聞亦先入道
00:35:30
智度論說
00:35:33
佛法最要緊 是注重這個行道
00:35:39
你若有辦法認真去行道
00:35:42
雖然你道理知道很少
00:35:46
你就先入道
00:35:49
假使有個人說 我道理知道很少
00:35:52
知道少沒關係
00:35:55
你若有辦法去實行
00:35:58
你就是先入道了
00:36:01
假使說你道理知道很多 光是用說的
00:36:04
你若沒去實行 這樣你就無法入道
00:36:11
法言學行篇這樣說
00:36:15
學 行之 上也
00:36:20
言之 次也
00:36:25
學道是要去實行
00:36:29
學道若有辦法去行道 這是上等的人
00:36:35
光是用說的 這跟在後面
00:36:38
光是用說的沒用
00:36:43
路加福音這樣說
00:36:46
你們為甚麼稱呼我 主啊 主啊
00:36:52
卻不遵我的話行呢
00:36:56
凡到我這裏來 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
00:37:07
路加福音 是基督教的四福音
00:37:11
我們基督教 很出名這個四福音
00:37:15
就是約翰福音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和路加福音
00:37:24
路加福音的第六章 裡面這樣說
00:37:29
你們大家為什麼
00:37:34
稱呼我耶穌 叫做主啊 主啊
00:37:38
為什麼不遵行我的話去做
00:37:43
你們若來我這裡聽道理
00:37:47
聽了之後你就要去實行
00:37:51
假如聽了之後 若沒去實行
00:37:53
說的都沒用
00:37:57
所以老師說的話最公平啦
00:38:00
剛才我說壞的 修行壞的
00:38:04
你無論是道家 佛家 儒家 基督教我都說
00:38:11
現在古聖賢說的話 我每家也都做個記錄
00:38:19
修真錄是道家 智度論是佛家
00:38:24
法言是儒家 路加福音是基督教
00:38:30
另外再來看 楞嚴經的一句話
00:38:35
雖有多聞
00:38:39
若不修行
00:38:42
與不聞等
00:38:45
如人說食
00:38:48
終不能飽
00:38:52
對於這個多聞 首先做說明
00:38:57
辭海這樣說
00:38:59
多聞 謂博於學者
00:39:05
荀子修身
00:39:08
多聞曰博
00:39:10
少聞曰淺
00:39:14
辭海說多聞
00:39:18
就是真正博學的人
00:39:22
道理懂很多的人 這個叫做多聞
00:39:27
所以才引荀子修身篇說
00:39:31
多聞就是博學的人 少聞就是淺學的人
00:39:38
所以楞嚴經才說
00:39:41
說雖然你的人學問很好
00:39:48
道理懂很多 但是你若沒修行
00:39:54
你和不懂道理的一樣
00:39:58
這和明朝的 王陽明先生說的一樣
00:40:02
王陽明先生說 知而不行即是未知
00:40:09
假使一個人 你的學問很好很博學
00:40:13
你若沒修行
00:40:16
這和你和沒聽道理的一樣
00:40:21
就好比像一個人 每天只說吃飯
00:40:28
吃飯了 吃飯了 吃飯了
00:40:31
整天說
00:40:32
但是你自己飯放在面前 不會拿起來吃
00:40:37
永遠你吃不飽
00:40:40
一碗飯放在前面你不吃
00:40:43
只叫做吃飯了 吃飯了 吃飯了
00:40:45
你永遠吃不飽
00:40:49
所以假如有個人若說
00:40:51
我是什麼大法師啦
00:40:53
我是什麼大道士啦
00:40:54
什麼大講師啦
00:40:58
我是什麼學院畢業的
00:41:01
但是用說的沒用
00:41:04
你若沒去修行來說
00:41:07
就是好比像一碗飯 放在前面你不吃
00:41:11
只會叫人吃飯一樣
00:41:15
華嚴經才說
00:41:19
但以多聞而不修行
00:41:25
如為人設美饌
00:41:29
自餓不能食
00:41:33
善與人藥自疾不能救
00:41:39
數他寶自無半分文
00:41:46
亦生於王宮而受凍餒
00:41:52
聾者奏音樂
00:41:55
悅他而不自聞
00:41:58
盲人繢象示他而不自見
00:42:04
於法不修行
00:42:06
多聞亦如是
00:42:11
華嚴經說
00:42:13
假使一個人學問很好
00:42:18
道理懂很多
00:42:21
但是你沒有要修行
00:42:25
好比像一個廚師
00:42:29
這樣辦一桌很豐富的料理
00:42:34
自己餓著沒辦法吃
00:42:39
這是譬如說一個人啊 你很會說道理
00:42:45
自己道理都沒入腹
00:42:51
好比像說很好的料理 自己不知道好不好吃
00:42:59
當醫生自己很會醫病症 開藥給人家吃
00:43:05
自己生病沒辦法醫治
00:43:07
怎麼樣
00:43:08
光說給人家聽
00:43:12
道理光說給人家聽
00:43:13
不孝的也好了 訐詐的也好了
00:43:17
貪瞋痴 人家都治好了
00:43:20
你自己的病沒辦法醫治
00:43:22
自己貪 自己瞋 自己痴
00:43:27
自己都沒辦法救
00:43:32
好比像算別人的寶貝
00:43:35
什麼叫別人的寶貝
00:43:37
這個經書就是別人的寶貝
00:43:41
好比一個人到銀行門口
00:43:44
人家在算錢
00:43:47
一佰 一千 一萬 十萬 百萬 千萬人家在算
00:43:52
自己連分一毛錢都沒有
00:43:56
不然銀行在算錢 你站在那裡
00:44:00
算好說不然 你鈔票一疊給我要不要
00:44:05
對不對 那別人的啊
00:44:08
你念經讀經這也是別人的 這是佛祖的聖人的
00:44:14
對不對
00:44:15
你只用讀的 只用研究的
00:44:19
這張鈔票真鈔 假鈔 百鈔 千鈔你都知道
00:44:26
但是你連一塊錢 都沒放進口袋裡
00:44:32
因為你道理知道 你沒辦法去接受
00:44:39
好比像生在皇宮
00:44:41
什麼叫做皇宮
00:44:43
譬如說我住在 一間很大間的教堂
00:44:47
我住一間很大間的寺廟 就像皇宮
00:44:53
但是你受凍餒
00:44:55
凍就是寒 餒就是餓
00:44:58
凍寒飢餓
00:44:59
為什麼凍寒飢餓 道理全不懂啊
00:45:04
好比像一個耳聾 在奏音樂給人家聽
00:45:08
人家台下聽得很高興 你自己聽不到
00:45:14
哎唷 你就要孝順 我回去在罵父母親
00:45:19
你光說給人家聽 人家高興的半死
00:45:22
你自己就沒得到半樣
00:45:26
好比像一個瞎子 畫一幅圖畫
00:45:30
給人家看 自己沒看到
00:45:35
你照道理若沒要修行 你再懂道理都沒用
00:45:42
道理懂的都沒用
00:45:45
就是用修行
00:45:49
再接下去
00:46:02
汝須自修
00:46:06
莫問吾也
00:46:09
一切時中
00:46:10
自性自如
00:46:13
常禮謝
00:46:18
執侍
00:46:20
終師之世
00:46:23
現在六祖跟他說
00:46:26
你 你就是指智常和尚
00:46:29
你應該要明白 照這個法去修行
00:46:36
何必來問我做什麼
00:46:38
道理你不用問我
00:46:40
我說的話你要去修行
00:46:43
無論什麼時候
00:46:47
我們的佛性都是自由自在
00:46:50
如如不動
00:46:53
智常和尚跟惠能六祖道謝
00:46:59
之後當六祖近身的侍者 一直到六祖歸空為止
00:47:08
現在再接下去
00:47:12
僧志道
00:47:16
廣州南海人也
00:47:23
請益曰
00:47:25
學人自出家 覽涅槃經十載有餘
00:47:33
未明大意
00:47:34
願和尚垂誨
00:47:39
有一個和尚叫做志道
00:47:44
是廣東南海縣的人
00:47:50
他來向惠能六祖 請教這樣說
00:47:56
我自從出家之後
00:47:59
就用心來讀這個涅槃經 已經十幾年了
00:48:06
但是我不知道涅槃經裡面 真正的義意是什麼
00:48:13
希望師父 你能夠慈悲教導我
00:48:20
再接下去
00:48:22
師曰
00:48:23
汝何處未明
00:48:28
曰諸行無常
00:48:32
是生滅法
00:48:35
生滅滅已
00:48:37
寂滅為樂
00:48:39
於此疑惑
00:48:42
惠能六祖才說
00:48:45
你究竟經裡面
00:48:51
哪一句話你不明白 你說給我聽
00:48:57
志道和尚就說
00:49:01
我們萬物在剎那之間 有這個生住異滅
00:49:08
人有生老病死
00:49:11
天有成住壞空的變化
00:49:15
這就是生滅之法
00:49:18
生和滅全都滅了之後
00:49:23
話若說起來 無生無滅的變化
00:49:28
就是永久寂滅 就是真正的快樂
00:49:33
對於這幾句話我有疑問
00:49:38
我無法了解
00:49:41
再接下去
00:49:42
師曰
00:49:44
汝作麼生疑
00:49:48
六祖說 你為什麼會生出疑問
00:49:52
你說給我聽
00:49:56
曰一切眾生
00:50:00
皆有二身
00:50:03
謂色身法身也
00:50:06
色身無常
00:50:08
有生有滅
00:50:10
法身有常
00:50:13
無知無覺
00:50:16
志道就說
00:50:18
一切的眾生都有色身
00:50:24
色身就是地水火風 四大假合的肉體
00:50:30
法身就是指我們人的靈魂
00:50:34
也是佛的真身
00:50:38
色身是四大假合而成
00:50:42
在短期的時間內 有生病老死 有生有滅
00:50:49
法身並不是肉體永遠存在
00:50:54
但是這個法身 是無知無覺
00:50:59
又再接下去
00:51:13
經云
00:51:15
生滅滅已
00:51:19
寂滅為樂者
00:51:22
不審何身寂滅
00:51:24
何身受樂
00:51:27
若色身者
00:51:29
色身滅時
00:51:30
四大分散
00:51:32
全然是苦
00:51:34
苦不可言樂
00:51:37
若法身寂滅
00:51:40
即同草木瓦石
00:51:44
誰當受樂
00:51:49
現在這個志道和尚就說了
00:51:59
說涅槃經裡面這樣說
00:52:02
說生與滅都全滅的時候
00:52:11
就是永久的寂靜
00:52:14
就是真正的快樂
00:52:16
這個是涅槃經說的
00:52:19
不知道哪一個身寂滅
00:52:25
到底是色身寂滅 或是法身寂滅
00:52:30
又是哪一個身在受樂
00:52:33
到底是色身來受樂 或是法身來受樂
00:52:39
如果你若說色身來受樂
00:52:45
你看色身這個生命 漸滅的時候
00:52:51
地水火風四大快要分散
00:52:55
全部都是苦的
00:52:58
既然是苦就不能說是樂了
00:53:03
如果你若說是 法身寂滅來受樂
00:53:08
你看法身寂滅的時候 就全都沒有這個情感
00:53:13
好比像草 樹 好比像瓦片 石頭一樣
00:53:19
要怎麼知道受樂呀
00:53:25
又法性是生滅之體
00:53:31
五蘊是生滅之用
00:53:34
一體五用
00:53:36
生滅是常
00:53:41
又我們人的法性
00:53:45
法性就是我們的靈魂
00:53:48
就是我們生滅的本體
00:53:53
靈魂不生不滅 生生死死受這個輪迴
00:54:00
所以說法性是生滅之本體
00:54:07
色受行識
00:54:10
這個五蘊生滅的作用
00:54:13
就是我們人若生 這個五蘊就起作用
00:54:18
死五蘊就不會有作用
00:54:25
所以五蘊 是生滅之作用這句話
00:54:31
一個人靈魂這個體
00:54:35
有這個五蘊的五種作用
00:54:40
生滅是永久的存在
00:54:46
因為我們這個生滅 就是生生死死輪迴不息
00:54:52
所以才說生滅是常
00:55:09
又再接下去
00:55:11
生則從體起用
00:55:15
滅則攝用歸體
00:55:18
若聽更生
00:55:21
即有情之類
00:55:23
不斷不滅
00:55:28
若不聽更生
00:55:30
則永歸寂滅
00:55:32
同於無情之物
00:55:36
他說一個人的生
00:55:40
將這個靈魂 起了五蘊的作用
00:55:45
死就是這個五蘊停止作用
00:55:50
恢復成一個無形的靈魂
00:55:54
如果你若聽任更生 轉輪來復生
00:56:04
那麼有情的眾生 就是性命不斷
00:56:10
不會讓它滅亡
00:56:12
如果你若沒要再轉輪復生
00:56:17
死了就完了
00:56:18
若這樣死就死
00:56:20
就永遠歸在這個寂靜
00:56:24
就像草 樹木 石頭一樣
00:56:28
無情的東西一樣
00:56:33
如是
00:56:35
則一切諸法
00:56:37
被涅槃之所禁伏
00:56:40
尚不得生
00:56:42
何樂之有
00:56:45
他說如果真的是這樣
00:56:49
一切諸法 就讓所說的這個涅槃
00:56:54
就是歸在這個寂靜 永無生死這個禁止
00:57:00
和降伏他的生命的活躍
00:57:05
生命尚且就無存 還有什麼真正的快樂
00:57:12
現在我簡單 再說明較白話一點
00:57:17
志道和尚他所說的問題
00:57:20
現在用白話 來說一個較普遍的
00:57:25
就是說什麼
00:57:27
說我們人有四大 假合的肉體
00:57:31
和這個靈魂的存在
00:57:36
我們人死之後
00:57:38
四大分散
00:57:41
全部都是苦 還有什麼快樂
00:57:46
又再靈魂就是 靠著四大假合的肉體
00:57:51
和五蘊的作用 才會發生這個有情
00:57:57
所以人若死亡
00:58:00
靈魂就像那個 草 樹木 石頭一樣
00:58:04
是無情的東西 哪有什麼快樂
00:58:08
就是說眾生 要生存在這個世間
00:58:15
才有快樂
00:58:17
人若死之後 若沒有再轉世
00:58:22
絕對是沒有快樂可以說的
00:58:26
所以涅槃經說
00:58:28
人死不再輪迴 歸於永久的寂靜
00:58:33
就是真正的快樂
00:58:35
若說這句話的經文 我在心中永遠都不了解
00:58:43
就是我疑問的地方這樣說
00:58:48
那麼現在惠能六祖 到底要怎麼來應答
00:58:53
因為我們下午沒時間
00:58:56
下期我們現在這個…
00:58:59
看惠能六祖要怎麼 來應答解決這個問題
00:59:06
祂說我們人要有 這個肉體才會快樂
00:59:09
靈魂是靠我們 人的五蘊四大
00:59:13
這個假合的體 才會生出快樂
00:59:16
人若死了肉體就沒有了
00:59:22
靈魂就好比像木頭人一樣
00:59:25
哪有什麼快樂可以說的呢
00:59:28
我不了解啦
00:59:30
你們師兄弟看會不會了解
00:59:32
不然我們下期到底…
00:59:35
人死他說要得到快樂 是什麼在快樂
00:59:40
我們現在看 惠能六祖的解釋這樣
00:59:44
不然我們下午 說到這裡為止
00:59:46
下期再來繼續
00:59:49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0:59:54
我們現在來翻六十八頁
01:00:02
第三行
01:00:05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00:20
經云
01:00:22
生滅滅已
01:00:25
寂滅為樂者
01:00:28
不審何身寂滅
01:00:32
何身受樂
01:00:34
若色身者
01:00:36
色身滅時
01:00:38
四大分散
01:00:39
全然是苦
01:00:41
苦不可言樂
01:00:44
若法身寂滅
01:00:46
即同草木瓦石
01:00:49
誰當受樂
01:00:52
又法性是生滅之體
01:00:56
五蘊是生滅之用
01:00:58
一體五用
01:01:00
生滅是常
01:01:03
生則從體起用
01:01:06
滅則攝用歸體
01:01:10
若聽更生
01:01:13
即有情之類
01:01:15
不斷不滅
01:01:18
若不聽更生
01:01:20
則永歸寂滅
01:01:22
同於無情之物
01:01:27
如是
01:01:29
則一切諸法
01:01:30
被涅槃之所禁伏
01:01:35
尚不得生
01:01:37
何樂之有
01:01:38
我們上期說到這裡
01:01:41
現在志道和尚 來引這段經文啊
01:01:48
因為我們上期 雖然是有解釋
01:01:51
但是下午 簡單做個白話的解釋
01:01:58
因為志道和尚 他所說的問題
01:02:02
用這個白話來說
01:02:04
就是說我們人
01:02:06
有這個四大假合的肉體
01:02:10
和靈魂的組織
01:02:16
但是一旦人若死之後
01:02:20
四大就分散
01:02:22
全然都是苦
01:02:25
哪有什麼快樂的理由
01:02:28
又再靈魂就是 依靠四大假合的肉體
01:02:33
和五蘊的作用
01:02:36
才會發生這個有情
01:02:38
所以人若死
01:02:40
靈魂就像 這個草木 瓦石一樣
01:02:44
是一個無情的東西
01:02:46
哪有什麼快樂
01:02:49
就是說眾生 要生存在世間才有快樂
01:02:54
人死之後 若沒再轉生是無快樂可言
01:03:01
所以涅槃經說
01:03:03
人死不再輪迴
01:03:05
歸在這個永久的寂靜 就是真正的快樂
01:03:10
對於這個經文 我的心中就迷惑了
01:03:15
沒辦法了解這個問題
01:03:17
簡單說就是這樣
01:03:20
那麼現在惠能六祖 要如何回答他呢
01:03:24
我們現在就是看本文
01:03:26
師曰
01:03:29
汝是釋子
01:03:31
何習外道
01:03:33
斷常邪見
01:03:35
而議最上乘法
01:03:40
這個裡面對這個釋子 我們來做個說明
01:03:46
對於本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03:51
釋子 指皈依佛之弟子
01:03:58
外道者 心外求道之謂
01:04:05
斷常邪見 則指斷見與常見也
01:04:12
志道著於世間樂
01:04:16
故六祖正言曰
01:04:20
你是釋子 何習外道斷常邪見
01:04:24
而議最上乘法
01:04:29
最上乘則佛乘也
01:04:33
這個裡面總共有七個注解
01:04:36
首先作說明
01:04:38
注解第一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4:42
釋子 釋 釋迦之略稱
01:04:47
釋尊出身於釋迦族
01:04:51
故指依釋尊 出家之弟子為釋子
01:04:57
或指釋尊入滅後之教徒
01:05:03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1:05:06
釋子這個釋 就是釋迦的簡單稱呼
01:05:13
因為我們釋迦佛祖 是出生在這個釋迦族
01:05:20
所以現在指依靠釋迦佛祖 出家的徒弟叫做釋子
01:05:28
也是佛祖死之後
01:05:33
所有佛教的教徒 都叫做釋子
01:05:38
注解第二 唯識俗詮這樣說
01:05:43
外道者 心遊道外不順真理
01:05:49
唯識俗詮說
01:05:51
什麼叫做外道
01:05:53
外道就是我們的心 跑出去道的外面
01:05:59
不是說修養本性 是只有說那個靈感顯化
01:06:04
這個心已經 跑出去道的外面
01:06:07
沒順這個真理
01:06:09
這個叫做外道
01:06:11
在圓覺經注裡面這樣說
01:06:15
外道者 心行理外故名
01:06:20
圓覺經注說外道是什麼
01:06:23
就是我們的心 走到道理的外面
01:06:26
所以才叫做外道
01:06:30
傳燈錄說
01:06:32
心外求法名稱外道
01:06:36
它說我們心的外面 去求道理
01:06:39
這個叫做外道
01:06:42
楞伽經這樣說
01:06:44
心外見法 名為外道
01:06:48
它說我們心的外面 去找道理
01:06:52
這個就叫做外道
01:06:54
雖然文不同涵義都一樣
01:06:59
注解第三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7:04
斷見 為常見之對稱
01:07:08
即偏執世間 及我終歸斷滅之邪見
01:07:16
蓋諸法之因果各別
01:07:20
亦復相續
01:07:23
非常亦非斷
01:07:27
執斷見者 則唯執於一邊
01:07:31
謂無因果相續之理
01:07:35
世間及我僅限於生之一期
01:07:41
死後即歸於滅斷
01:07:44
主張此等斷見者
01:07:49
佛光大辭典說斷見是什麼
01:07:53
斷見就是 這個常見相對的稱呼
01:07:59
就是偏執於世間
01:08:03
和我們一個人的肉體
01:08:07
終究若死後就全都沒有了
01:08:13
這就是常見
01:08:16
你要知道 這個一切法的因果都不同
01:08:23
有時候會恢復相續
01:08:28
所以不是常不是斷
01:08:32
說常也不對 說斷也不對
01:08:35
什麼是常見 這個等一下就會解釋
01:08:39
斷就是人死就完蛋了 人死就不見了
01:08:45
所以我們本來 一個人的因果定律
01:08:49
不是常也不是斷
01:08:53
若是固執斷見的人 只有固執一邊
01:09:00
固執在這個斷的一邊
01:09:03
他就是說沒這個因 沒這個果相續的道理
01:09:09
世間和這個我 只有限在這輩子而已
01:09:16
死後就歸於消滅 就斷絕了
01:09:21
主張這種斷見的人 就是叫做斷見
01:09:28
現在我們來接下去 這個注解第四的常見
01:09:34
這些注解都說完之後 再來解釋本文
01:09:39
現在來看注解第四
01:09:43
常見 謂斷見之對稱
01:09:50
主張世界為常住不變
01:09:55
人類之自我不滅
01:09:59
人類死後自我亦不消滅
01:10:04
且能再生而再以現狀相續
01:10:10
即說我為常住
01:10:12
執著此見解即稱常見
01:10:18
佛光大辭典說常見是什麼
01:10:22
現在這個常見 和斷見是相對的話
01:10:27
主張這個世界 永遠常住不變
01:10:33
我們人這個自己的肉體
01:10:38
這個我 就是我們的本性
01:10:41
也不會滅
01:10:44
我們人死之後 我們這個身軀也不會消滅
01:10:49
假使若又再來出世
01:10:52
一樣人還是出世當人
01:10:54
再以現狀的相續
01:10:59
就是說我這個人 這個我
01:11:02
永遠都是不會改變
01:11:05
執著這種見解叫做常見
01:11:09
這種的見解 我就曾遇過有某一個講師
01:11:15
我都是對事不對人啦
01:11:18
他說世間根本沒有因果啦
01:11:23
他不相信因果
01:11:25
斷見也沒有因果 常見也沒有因果
01:11:28
他說的論理怎麼說
01:11:31
第一次來當人 就是這樣傻傻的
01:11:36
像現在有的小孩子一出世 就白痴白痴 阿達阿達
01:11:39
那個就是第一次來當人
01:11:42
現在死了之後又出世 就比較聰明了
01:11:46
一直出世 一直出世
01:11:48
出世幾次之後 就變作了平常的人了
01:11:52
這個平常的人 若再來出世就更聰明了
01:11:55
愈出世愈聰明
01:11:58
然後就會變成佛去了
01:12:02
不是修行而變佛
01:12:04
是一世又一世 一世又一世
01:12:07
到最後就變成佛了
01:12:09
他就是沒有 這個六道輪迴的論說
01:12:16
這個常見就是說
01:12:18
你若是人 下輩子投胎就人
01:12:21
猴子下輩子投胎 還是猴子
01:12:24
你若是豬 下輩子再投胎還是當豬
01:12:26
永遠的 不會改變
01:12:28
這個常 就不會改變 永久的
01:12:32
斷見就不是了 斷見就相反了
01:12:35
說是人若是死了 就完蛋 沒有了
01:12:37
人是只有一輩子而已 死了就什麼沒有了
01:12:42
這叫做斷見
01:12:43
所以這就是兩大邪見
01:12:46
常見 斷見這都是邪見
01:12:50
所以 現在接下去注解第五
01:12:54
辭海說正言
01:12:56
守正道以出言也
01:12:59
正言就是 守著我們正道來說話
01:13:03
注解第六
01:13:0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3:07
最上乘 至極之教法也
01:13:10
最上乘就是最高的教法
01:13:14
注解第七 佛光大辭典這樣子說
01:13:18
佛乘又作菩薩乘
01:13:21
此係相對於聲聞 而指菩薩乘
01:13:26
菩薩乃居於真實成佛 之出發點以求佛道
01:13:32
故稱為佛乘
01:13:36
佛光大辭典說佛乘是什麼
01:13:39
佛乘的另一個名字 叫做菩薩乘
01:13:42
所以現在 說菩薩乘就是佛乘
01:13:45
我在十法界 裡面說這個佛界
01:13:49
佛界就是菩薩界 菩薩界就是佛界
01:13:53
這就是相對於 我們這個聲聞
01:13:57
來指這個菩薩乘
01:13:59
菩薩是居於 真實成佛的出發點
01:14:04
要來求佛道 所以呢 才叫做佛乘
01:14:07
佛乘這是暫且的說法 實在的都是說菩薩乘
01:14:11
佛就沒有乘了
01:14:13
到佛的境界就不用學道了
01:14:16
所以我們 將佛和菩薩聯在一起
01:14:19
在經典不時可以看到 佛菩薩 佛菩薩
01:14:22
這樣說
01:14:23
因為佛和菩薩 是聯結在一起的
01:14:27
佛是靜體 菩薩是動體
01:14:30
一個人若是成佛之後 不思善 不思惡
01:14:35
善人我不管他 惡人我也不管他
01:14:39
聽起好像不慈悲 不過不是不慈悲
01:14:43
祂這個佛若是要度化眾生
01:14:45
就要轉 轉為這個菩薩
01:14:49
所以觀世音菩薩 叫做正法明如來佛
01:14:54
為了度化眾生 祂就轉化為菩薩身
01:14:57
叫做觀世音菩薩
01:15:00
所以佛不會度人 我就常常這樣說
01:15:03
你要度人 一定要發菩薩行…
01:15:06
這個菩薩的願 化成菩薩身才有辦法度人
01:15:10
所以這個佛菩薩 本來這是一個轉變而已
01:15:15
不過有的人 這樣聽了 還是很迷惘
01:15:19
慢慢地聽你就可以 慢慢地去體會這個問題
01:15:25
所以現在呂純陽祖師說
01:15:29
釋子來是指皈依佛的弟子
01:15:36
現在說外道
01:15:39
就是在我們的心 的外面要求道的意思
01:15:45
斷常邪見就是指這個斷見
01:15:49
說人死了就沒有了
01:15:51
和這個常見
01:15:53
就是說人死了 還是投胎當人
01:15:55
永遠不會改變
01:15:57
這叫做斷常邪見
01:16:00
志道是他是 被這個世間的樂黏住了
01:16:07
他說當人才有快樂啦
01:16:10
像是其他的哪有什麼快樂
01:16:15
這種的會來 被這個世間的快樂黏住了
01:16:20
我就來講 一個笑話給你們聽
01:16:25
以前有一位老道長 跟我同姓
01:16:31
他比我年長
01:16:32
我都稱呼他老道長
01:16:34
他都叫我年輕宗親 叫我年輕道長
01:16:38
我們兩個 他比我多了十幾歲啦
01:16:41
現在若還在世 差不多快九十歲了
01:16:47
他就是 被這個世間樂黏住了
01:16:54
他還在世的時候 我說四路齊
01:16:58
什麼是四路齊
01:16:59
若說這個老先生 說不定賴先生就認識他
01:17:02
慈惠堂熱鬧 他也曾去過
01:17:06
他的文章很好 而且他的詩也很那個
01:17:12
他在詩學之中 他也是一位詩學家
01:17:20
若各寺廟有時候 若熱鬧都叫他去幫忙
01:17:26
寫疏文啦 寫一些文章
01:17:30
他那個是四路齊的 什麼是四路齊
01:17:34
你若請他去
01:17:36
他沒和你說什麼金錢啦
01:17:39
你若津貼應酬 他不會跟你計較多少錢
01:17:44
你若一給他紅包 他就很高興了
01:17:46
不過若去 要四樣幫他準備好
01:17:50
香菸 檳榔 酒和老人茶 茶要泡得很濃 很濃的
01:17:57
四路齊的
01:18:00
有一次我和… 今天沒來的梁先生
01:18:07
和我太太
01:18:07
好幾個人坐在那裡
01:18:10
他在說啊 世間當人最好
01:18:15
真正的 我下輩子還要來做人
01:18:18
我太太說 你不要修一修去做神做佛
01:18:22
做佛不好
01:18:24
做佛就無所作為了
01:18:28
你去想做佛就平淡無味
01:18:31
這樣也不行 那樣也不行
01:18:34
這樣不好 做佛不好
01:18:36
她說要不然做佛不好 不然我們做神啊
01:18:39
做神我更不要 我不要做神
01:18:42
她說你為什麼不要做神
01:18:45
做神很辛苦 比人還要辛苦
01:18:48
為什麼辛苦 不自由哩
01:18:51
你看現在那些乩童在跳乩
01:18:57
或是人家那個鸞堂 在扶乩我常常去幫忙
01:19:00
那個忙碌得很 這個要來問 那個要來問
01:19:04
我們想喝一杯熱茶 他是要來問事情了
01:19:07
我們想要午睡一下 他要來找麻煩了啦
01:19:11
我們想要拿一粒檳榔來吃
01:19:14
全是事情啦
01:19:15
啊 那個不好 做神不好
01:19:18
做神好像是奴才 人家叫就來 人家叫就來
01:19:22
做人最自由
01:19:24
我要喝茶 就喝茶 要吃檳榔 就吃檳榔
01:19:28
酒喝了 臉紅通通的 去唱歌什麼的
01:19:32
那時我六十幾 他七十幾
01:19:36
上台還會跳舞
01:19:39
才會說很可愛就是這樣
01:19:41
他說做人最好
01:19:43
我太太跟他 順口回應一句話
01:19:46
你做人就要守人道啊
01:19:48
對不對
01:19:49
不是你後世要做人就做人
01:19:52
你若沒修養 下輩子去做牲畜
01:19:55
或是當豬 在豬舍嘓嘓叫 你要怎麼辦
01:19:57
啊 對對對… 這個我卻沒去想到
01:20:00
他也是很可愛 很愛說笑
01:20:03
所以這個就是怎麼樣 被世間樂黏住了
01:20:07
說做人最好
01:20:08
做神也不好 做菩薩 做佛都不好
01:20:12
這個就是這種思想
01:20:14
現在這個志道 就是有這種的思想
01:20:17
說做人才有快樂 其他就沒快樂
01:20:21
他說這個志道 就是讓世間樂黏住了
01:20:28
著就是黏住了
01:20:30
所以惠能六祖才用 這個正道的言詞指責他
01:20:38
說你是一個佛的弟子
01:20:41
你怎麼來學這個外道 斷見 邪見這種道理
01:20:49
現在說最上乘
01:20:51
最上乘就是等於佛乘
01:20:53
就是要來了脫生死 要來成菩薩成佛的道理
01:21:00
現在接下去 來看我們的課本
01:21:16
據汝所說
01:21:20
即色身外
01:21:22
別有法身
01:21:25
離生滅
01:21:26
求於寂滅
01:21:29
若要根據你今天所說的
01:21:33
我們色身的外面 還有一個法身
01:21:38
人死後離開色身的生命 可以求法身的寂滅
01:21:47
法身本來就是 我們的佛身所成的
01:21:50
不是人死才有法身的
01:21:55
照著志道和尚他的看法
01:21:58
人還沒死 就已經有這個色身
01:22:05
人死就會變做法身
01:22:09
他不承認法身和色身 本來是合一的東西
01:22:15
所以他才來說出這種言論
01:22:20
所以才會 我們六祖壇經之前有說過
01:22:24
三身者
01:22:25
清淨法身
01:22:27
汝之性也
01:22:28
圓滿報身
01:22:30
汝之智也
01:22:31
千百億化身
01:22:33
汝之行也
01:22:35
若離本性
01:22:37
別說三身
01:22:38
這個之前 我們就已經說過了
01:22:40
本來三身是一體的東西
01:22:44
再接下去
01:22:46
又推涅槃常樂
01:22:51
言有身受用
01:22:53
斯乃執吝生死
01:22:58
耽著世樂
01:23:02
你又推測說 涅槃是永久的快樂
01:23:08
就是有法身的本體
01:23:10
才會產生五蘊的受用
01:23:14
這就是你 無法捨下生命的生死
01:23:20
深深來固執世間的快樂
01:23:26
再接下去
01:23:29
汝今當知
01:23:32
佛為一切迷人
01:23:35
認五蘊和合
01:23:38
為自體相
01:23:40
分別一切法
01:23:42
為外塵相
01:23:45
惠能六祖說你
01:23:48
現在應該 要明白一件事情
01:23:52
佛來看這些執迷的世間人
01:23:57
認定色受想行識
01:24:00
這個五蘊和合 為自己的身體
01:24:06
而且分別這個色身的外面
01:24:11
還有其他這個魂的世界
01:24:18
所以現在一般的人啊
01:24:20
都認定陰間 還有一個陰間的世界
01:24:24
和陽間的社會組織一樣
01:24:27
這是一種大錯誤的想法
01:24:30
你要知道人若死
01:24:32
功果若圓滿的人 進入四聖果去
01:24:38
若是善的人去做神
01:24:41
普通的人去做人
01:24:44
就轉輪去了
01:24:46
在陰間根本 就沒有靈魂的存在
01:24:52
只有做惡的人
01:24:54
我們人死後 靈魂要到地獄受罪
01:25:00
去受這個報
01:25:01
我們人的生魂消滅之後
01:25:04
這個覺魂在陰間漂流
01:25:08
根本就沒什麼社會組織
01:25:11
所以有的人說 人死來看到以前在開店
01:25:17
說現在人死後 到陰間也在開店
01:25:20
以前在做工 說死後到陰間也在做工
01:25:22
這都不對
01:25:24
這是我們幻境而已 沒有這個事實的存在
01:25:29
所以很多人就是說 人死在生前有這個肉體
01:25:35
人死之後就有 這個靈魂的社會組織
01:25:39
這都不對了
01:25:53
再接下去說
01:25:57
好生惡死
01:26:00
念念遷流
01:26:03
不知夢幻虛假
01:26:06
枉受輪迴
01:26:08
以常樂涅槃
01:26:14
翻為苦相
01:26:16
終日馳求
01:26:18
所以我們人啊
01:26:20
都是貪生來討厭這個死
01:26:24
妄想說人死變成鬼
01:26:29
鬼若死 再變成人的這種觀念
01:26:34
他不知道我們人 人生好比像做夢
01:26:38
好比像幻境
01:26:40
一切都是虛假的道理
01:26:45
枉受大家都想說六道輪迴
01:26:52
不知道人死後 到六道輪迴的痛苦
01:26:57
他自己都還不知道
01:27:00
他未死不知道 死後又不會說
01:27:04
他就是說有辦法 永久快樂的涅槃
01:27:11
把它當成什麼 當成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01:27:15
一個人若了脫生死之後
01:27:17
就受到永久的快樂 他當成是很痛苦的事情
01:27:21
所以他說做人最快樂啊
01:27:24
整日就可以說酒色財氣 名利之中來奔波
01:27:29
他感覺很快樂
01:27:33
再接下去
01:27:35
佛愍此故
01:27:41
乃示涅槃真樂
01:27:44
剎那無有生相
01:27:46
剎那無有滅相
01:27:49
更無生滅可滅
01:27:52
是則寂滅現前
01:27:56
當現前時
01:27:58
亦無現前之
01:28:00
量乃謂常樂
01:28:02
他說釋迦佛祖 可憐這些眾生
01:28:10
就是這種的愚痴
01:28:13
所以祂才來指示 這個涅槃真正快樂的方法
01:28:20
在極短的時間內 沒有這個生起的相
01:28:26
沒有這個斷滅的相 不生不滅
01:28:30
永久寂靜現在眼前
01:28:34
這就是真正 我們涅槃的快樂
01:28:37
在得到永久寂靜的時候
01:28:40
一切順其自然
01:28:42
到這個時候無法去測量 祂到底快樂到什麼程度
01:28:52
這就是永久快樂的道理
01:28:56
所以有的這個問題
01:29:00
老師還沒到這種境界
01:29:02
你要問我說到底 快樂到什麼程度
01:29:04
我也不會說
01:29:06
真正你若有辦法得到快樂
01:29:12
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01:29:16
此樂無有受者
01:29:19
亦無不受者
01:29:21
豈有一體五用之名
01:29:24
說這樣的快樂 並沒什麼五蘊來承受快樂
01:29:32
也沒什麼五蘊 沒辦法承受快樂
01:29:36
你要怎麼談說生命 本體上有五種的作用
01:29:44
我們說來到這裡 因為時間的關係
01:29:47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1:29:51
我們現在翻六十九頁
01:29:58
六十九頁
01:30:09
第六行
01:30:13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30:16
此樂無有受者
01:30:22
亦無不受者
01:30:26
豈有一體五用之名
01:30:31
祂現在說的此樂
01:30:32
就是說我們上期 所說的這個涅槃樂
01:30:38
像這種涅槃的快樂
01:30:42
並沒什麼這個蘊 來承受這個快樂
01:30:50
也沒什麼這個五蘊 沒辦法來承受這個快樂
01:30:57
又要怎麼樣來談到 一個生命的本體
01:31:02
有這五種的作用
01:31:07
一個人若成道 五蘊就皆空
01:31:11
這個樂並不是五蘊 所承受的世間樂
01:31:18
所以我們 現在再看下文說
01:31:20
何況更言
01:31:24
涅槃禁伏諸法
01:31:28
令永不生
01:31:31
斯乃謗佛毀法
01:31:36
祂說何況你今天所說的
01:31:39
這個涅槃是一的種法
01:31:43
禁止和降伏 給這個生命
01:31:47
永遠不要再出世
01:31:51
生命尚且就不存在
01:31:55
哪有什麼真正的快樂
01:31:58
這句話就是 來毀謗佛法的見解
01:32:06
再接下去看下文
01:32:10
聽我偈曰
01:32:14
無上大涅槃
01:32:16
圓明常寂照
01:32:21
凡愚謂之死
01:32:24
外道執為斷
01:32:28
你今天聽我一個偈語
01:32:32
我們這個至高無上
01:32:35
歸於這個寂靜 應無生死的大涅槃
01:32:43
本性本來是圓融無缺
01:32:48
永遠斷除這個迷痴
01:32:51
靈光普照
01:32:53
凡俗這些愚痴的人 說叫做死
01:32:58
你若心行於外道 他不順真理
01:33:06
他執著這個人死 說叫做這個五蘊斷
01:33:11
靈性就好比像樹 石頭 一樣的無情
01:33:20
再接下去看本文
01:33:22
諸求二乘人
01:33:25
目以為無作
01:33:29
盡屬情所計
01:33:32
六十二見本
01:33:37
今天你求下乘和中乘的人
01:33:41
這就叫做二乘
01:33:43
二乘就是 指這個下乘和中乘
01:33:47
祂說不用來造這個功德 就有可能涅槃
01:33:55
這都是用我們的妄情 來判斷事物之理
01:34:00
也是六十二種邪見中 最錯誤的
01:34:07
對於這個二乘 和現在這段這個偈語
01:34:12
諸求二乘人
01:34:14
目以為無作
01:34:16
盡屬情所計
01:34:19
六十二見本這句話
01:34:22
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34:26
二乘者
01:34:29
指中乘 下乘之人也
01:34:34
目者 言也
01:34:38
無作者
01:34:39
謂不必作功德 求涅槃也
01:34:45
情者 指妄情也
01:34:49
計者 計度 以妄心 推度道理之謂
01:34:57
六十二見者 六十二種之邪見也
01:35:03
本者 指根本之錯誤也
01:35:07
二乘之人不求心乘
01:35:11
但言不必作功德
01:35:14
惟依他力亦可解脫
01:35:18
此乃盡屬妄情之計度
01:35:22
亦即六十二見中 之根本錯誤
01:35:29
故曰諸求二乘人
01:35:33
目以為無作
01:35:35
盡屬情所計
01:35:38
六十二見本也
01:35:41
這裡面總共有七個注解
01:35:43
首先做說明
01:35:45
注解第一
01:35:48
目 稱也 言也
01:35:51
這個目 不是眼睛的目
01:35:54
這個目可以說稱呼 也可以說言說的意思
01:36:01
注解第二
01:36:02
因為這個文有比較長
01:36:05
所以另外作專題說明
01:36:09
注解第三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6:13
妄情 指凡夫之虛妄情識
01:36:18
亦即脫離真實 之認識與見解
01:36:23
成唯識論卷一
01:36:27
隨自妄情種種計度
01:36:32
妄情就是指什麼
01:36:34
指我們凡夫 胡思亂想的情識
01:36:40
不實在的情識
01:36:44
也可說脫離情識 的認識和見解
01:36:50
在成唯識論 第一卷裡面有一句說
01:36:55
隨著自己的妄情 種種的計度
01:37:00
對於計度我們現在看 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1:37:06
計 計度之意
01:37:07
即以自己之妄心 分別來推度判斷事物之理
01:37:15
這個計等於就是計度
01:37:19
就是用自己不實在的心
01:37:23
這個妄心來分別自作聰明 來推度判斷事物的事理
01:37:31
沒根沒據 自己想自己對
01:37:35
注解第五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7:39
計度 以意識之作用 思量分別種種之事物也
01:37:46
計度就是我們的意識 一種的作用
01:37:50
來思量分別種種的事情
01:37:54
注解第六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7:58
六十二見
01:38:00
指古代印度外道 所執之六十二種錯誤見解
01:38:08
佛光大辭典說
01:38:09
六十二見是什麼
01:38:11
就是指古代印度一些外道
01:38:15
但是你要注意這個外道
01:38:17
外道不是 只是指佛教以外的道
01:38:21
外道就是心外求道 這以前有說過
01:38:25
外道所執 有六十二種錯誤的看法
01:38:30
注解第七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8:34
心乘 乘 運載成物之意
01:38:39
比喻為能運載眾生 至解脫之岸的教法 法門
01:38:46
佛光大辭典說 什麼叫做心乘
01:38:48
心乘這個乘 是在載東西的意思
01:38:53
是比喻說有辦法運載眾生
01:38:57
到了脫生死的彼岸 教法法門叫做心乘
01:39:04
現在呂純陽祖師 這樣告訴我們
01:39:08
二乘就是指 中乘和下乘的人
01:39:14
這個目就是告
01:39:18
無作是什麼
01:39:19
無作就是不用作功德 就有辦法了脫生死
01:39:24
對於無作 等一下 再另外作一個說明
01:39:29
這個情就是什麼
01:39:31
情就是指妄情
01:39:33
不實在的情
01:39:36
計就是計度
01:39:38
就是用妄心來推度道理 的意思就叫做計
01:39:48
好比用我們的 自作聰明來判斷道理
01:39:54
六十二見 就是有六十二種的邪見
01:39:59
本就是指根本的錯誤
01:40:04
我們二乘的人 不要求了脫生死
01:40:08
他只有說你不用作功德 只有依他力
01:40:15
依他力就是說 要依靠佛 依靠神
01:40:19
我就有辦法了脫生死
01:40:22
或是說不用作功德 就有辦法了脫
01:40:28
這都是妄情的計度 都是自作聰明的判斷
01:40:33
也是這六十二見中 根本的錯誤
01:40:38
所以才說諸求二乘人
01:40:41
目以為無作
01:40:44
盡屬情所計
01:40:46
六十二見本這句話
01:40:50
那麼現在說 這個無作這句話
01:40:54
我們來看 大智度論裡面所說的話
六祖法寶壇經
62/103部影片
六祖法寶壇經 01
六祖法寶壇經 02
六祖法寶壇經 03
六祖法寶壇經 04
六祖法寶壇經 05
六祖法寶壇經 06
六祖法寶壇經 07
六祖法寶壇經 08
六祖法寶壇經 09
六祖法寶壇經 10
六祖法寶壇經 11
六祖法寶壇經 12
六祖法寶壇經 13
六祖法寶壇經 14
六祖法寶壇經 15
六祖法寶壇經 16
六祖法寶壇經 17
六祖法寶壇經 18
六祖法寶壇經 19
六祖法寶壇經 20
六祖法寶壇經 21
六祖法寶壇經 22
六祖法寶壇經 23
六祖法寶壇經 24
六祖法寶壇經 25
六祖法寶壇經 26
六祖法寶壇經 27
六祖法寶壇經 28
六祖法寶壇經 29
六祖法寶壇經 30
六祖法寶壇經 31
六祖法寶壇經 32
六祖法寶壇經 33
六祖法寶壇經 34
六祖法寶壇經 35
六祖法寶壇經 36
六祖法寶壇經 37
六祖法寶壇經 38
六祖法寶壇經 39
六祖法寶壇經 40
六祖法寶壇經 41
六祖法寶壇經 42
六祖法寶壇經 43
六祖法寶壇經 44
六祖法寶壇經 45
六祖法寶壇經 46
六祖法寶壇經 47
六祖法寶壇經 48
六祖法寶壇經 49
六祖法寶壇經 50
六祖法寶壇經 51
六祖法寶壇經 52
六祖法寶壇經 53
六祖法寶壇經 54
六祖法寶壇經 55
六祖法寶壇經 56
六祖法寶壇經 57
六祖法寶壇經 58
六祖法寶壇經 59
六祖法寶壇經 60
六祖法寶壇經 61
六祖法寶壇經 62
六祖法寶壇經 63
六祖法寶壇經 64
六祖法寶壇經 65
六祖法寶壇經 66
六祖法寶壇經 67
六祖法寶壇經 68
六祖法寶壇經 69
六祖法寶壇經 70
六祖法寶壇經 71
六祖法寶壇經 72
六祖法寶壇經 73
六祖法寶壇經 74
六祖法寶壇經 75
六祖法寶壇經 76
六祖法寶壇經 77
六祖法寶壇經 78
六祖法寶壇經 79
六祖法寶壇經 80
六祖法寶壇經 81
六祖法寶壇經 82
六祖法寶壇經 83
六祖法寶壇經 84
六祖法寶壇經 85
六祖法寶壇經 86
六祖法寶壇經 87
六祖法寶壇經 88
六祖法寶壇經 89
六祖法寶壇經 90
六祖法寶壇經 91
六祖法寶壇經 92
六祖法寶壇經 93
六祖法寶壇經 94
六祖法寶壇經 95
六祖法寶壇經 96
六祖法寶壇經 97
六祖法寶壇經 98
六祖法寶壇經 99
六祖法寶壇經 100
六祖法寶壇經 101
六祖法寶壇經 102
六祖法寶壇經 103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523000467
c4c81bec-701c-4493-9a50-4d429917c579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