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還鄉直指 8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還鄉直指 8
3129
2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18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5
在座同修 大家早安
00:02:20
我們這次說這個還鄉直指
00:02:24
引到這個八正道
00:02:27
這個八正道我們剛好講來到邪命
00:02:31
所以對於這個邪命在上期我們也講很多了
00:02:37
早上再來引佛光大辭典
00:02:40
對於這個邪命來再做一個說明
00:02:45
乞食 其原始意義有二
00:02:51
即一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
00:03:00
二利他 為福利世人
00:03:05
予眾生種福機會
00:03:11
故乞食屬僧人清淨之正命
00:03:16
若自作種種生計
00:03:19
以養其身則為邪命
00:03:24
這裡面一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03:28
辭海這樣說
00:03:29
生計 謂生活之計
00:03:34
生計就是為了我們生活來計劃
00:03:39
辭彙說生計 謀生的方法
00:03:43
生計就是為了要養我們這個生命
00:03:47
做生意的方法
00:03:50
所以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03:53
乞食 當時釋迦佛祖來設這個戒律
00:04:00
這個原始的意義有兩種
00:04:04
第一就是自利
00:04:07
自利就是要來杜絕俗事
00:04:11
對這個俗事要把它斷絕
00:04:14
方便可以修道
00:04:18
才來乞食
00:04:19
因為你若自己煮自己生活的話
00:04:24
你煮一個三餐種種來說
00:04:29
時間就已經浪費掉了
00:04:32
所以乞食 第一自利
00:04:35
就是要來杜絕這個俗事 方便修道
00:04:40
第二就是利益別人
00:04:44
就是為了要讓別人做這個福德
00:04:49
可以讓眾生得到這個福德的機會
00:04:56
所以若出家人乞食啊
00:05:01
是屬於出家人清淨的正命
00:05:05
假使你若說自己用了種種生意的方法
00:05:11
要來養我們的身體
00:05:14
這就是邪命
00:05:16
比如種田 種園 種水果 養蜂而來賣蜂蜜
00:05:22
這些都邪命
00:05:25
絕對不能做生意的就對了
00:05:2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5:34
比丘為資自己之色身
00:05:37
乞食於人
00:05:38
是為清淨之正命
00:05:41
若自作種種之生計而自活
00:05:45
則稱為邪命
00:05:49
佛學大辭典說出家人
00:05:52
為了要供給自己這個肉體的身體來乞食
00:05:59
出去向人化這個飯來吃
00:06:02
這個就是清淨的正命
00:06:06
假使你自己做了很多生意的方法來生活
00:06:12
比如說佛寺來設這個…
00:06:15
賣一些這個…佛家的東西
00:06:19
像什麼賣天珠啦
00:06:22
賣什麼香火啦賣什麼東西
00:06:26
這個來生活 這就是邪命
00:06:30
等於出家人不能做生意就對
00:06:33
若每做生意就是邪命
00:06:37
有人說時代不同了
00:06:39
我常常聽佛教徒這樣說
00:06:41
說時代不同了
00:06:44
時代不同
00:06:46
不過佛的戒律你可以把它廢掉嗎
00:06:51
無論怎樣時代不同
00:06:54
你要改戒律戒律要去修改
00:06:58
比如一個團體
00:07:01
以前跟現在因為有很不合理的地方
00:07:06
你就要修改章程
00:07:09
比如國家這個法律感覺說
00:07:12
現代跟古代的情況不一樣
00:07:16
不符合時代你要修改法律
00:07:21
不然國家這個立法院在做什麼
00:07:23
立法院就是專門在改這個法律 要修改
00:07:28
假使若是出家人感覺說
00:07:31
古代釋迦佛祖設這個戒律
00:07:34
跟現在不符合 不合時代
00:07:38
你要去修改戒律
00:07:40
戒律修改之後要公布
00:07:44
比如我出家人可以娶妻
00:07:46
出家人可以吃葷
00:07:49
出家人可以去做生意
00:07:51
你要去修改
00:07:53
修改之後公布就沒關係
00:07:56
若沒有修改的話
00:07:58
所設的那個戒律再一百萬年也還要通用
00:08:02
不信的話國家這個法律若沒有修改
00:08:05
永遠的那個法律也是存在
00:08:08
你要了解這樣子
00:08:10
但是哪一個大法師那麼大膽敢去修改戒律
00:08:14
我問你
00:08:16
戒律即然沒有修改的話
00:08:19
出家人一定就是要出去乞食
00:08:23
這是你的使命
00:08:26
為了要修行就是這樣
00:08:28
一來自利 就是要斷絕俗事
00:08:31
二來利他 目的就是要讓眾生種這個福緣
00:08:37
你去向他化緣他給你的話
00:08:41
這算說他給這些眾生去得到這個福德
00:08:47
這是這個叫做八正道的其中的正命
00:08:54
假使你若違反這個正命就是邪命
00:08:57
若邪命的話你說要了脫生死
00:09:00
你連要做人天福報都沒有
00:09:03
不要說要了脫生死
00:09:06
所以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哦
00:09:08
你要注意
00:09:10
像出家人要去向人家化緣金
00:09:13
用那個缽出來這個不合理
00:09:16
你若要化緣的話
00:09:18
要用一個箱子這樣出去
00:09:21
那個缽是要讓你裝飯
00:09:23
那個缽就於是我們世俗的碗
00:09:27
你若說用那個缽出來你放錢下去
00:09:32
你要帶共業
00:09:33
拿錢給他的人也要帶共業
00:09:36
你有犯法 他是主犯
00:09:39
你就變共犯
00:09:41
所以呢 他若拿缽出來
00:09:43
可以裝飯給他
00:09:45
你不能投錢的
00:09:47
你要投錢是從緣金箱
00:09:49
不能用那個缽在那個…
00:09:52
不過很多這些師兄弟
00:09:54
就曾經有人出來拿那個缽出來化緣的
00:09:58
拿饅頭或是拿飯給他
00:10:00
他不要
00:10:02
說要投錢他才要
00:10:03
這樣他犯法
00:10:05
你若投錢給他 你也犯法
00:10:07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10:08
所以道理說到懂鬍子都打結了
00:10:11
這樣說是很有合理的
00:10:15
我們正命就到這告一段落
00:10:18
現在正命再下去就是正精進
00:10:21
怎麼樣叫做正精進
00:10:23
我們現在看佛光大辭典
00:10:27
六 正精進
00:10:30
又作正方便
00:10:34
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
00:10:38
未生之惡法令不起
00:10:42
未生之善法令生
00:10:46
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
00:10:52
即謂能求方便精勤
00:10:57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11:03
注解第一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1:08
方便為證悟真理而修之加行
00:11:17
佛光大辭典說這個方便
00:11:20
我們一般若說方便就是說不要給人家找麻煩
00:11:25
說與人方便
00:11:27
但是這個方便兩字是解釋很多種
00:11:31
現在這是道理所說的方便
00:11:34
不是世俗的方便
00:11:37
佛光大辭典說方便
00:11:39
就是為了要來證悟到這個真理
00:11:43
你來修行要加倍去做
00:11:47
等於也是精進另外一個名字
00:11:51
注解第二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1:55
精進又作精勤 勤精進
00:12:02
所以我們現在佛光大辭典說精勤
00:12:05
精勤就是精進
00:12:06
所以佛光大辭典說
00:12:08
精進有時候叫做精勤
00:12:11
有時說勤精進
00:12:14
等於就是你要精進 努力行的意思
00:12:21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12:23
正精進另外一個名叫做正方便
00:12:29
是發願已經我們在做不合理的法要斷掉
00:12:38
惡法等於就是可以說十惡
00:12:43
要把它斷掉
00:12:46
還沒生的惡法不能再生出來了
00:12:52
還沒生的善法
00:12:54
善法就是這個十善
00:12:56
還沒生的善法要把它生出來
00:13:01
已經有在做的善法
00:13:04
要讓它增長 讓它圓滿
00:13:08
就是要來求到這個方便的精進
00:13:14
這是佛光大辭典對於這個正精進的解釋
00:13:2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13:23
六 正精進
00:13:25
發用真智而強修涅槃之道也
00:13:30
佛學大辭典說正精進
00:13:33
就是發願來用這個真正的智慧
00:13:41
努力來修這個了脫生死的道理
00:13:47
四十二章經這樣說
00:13:50
沙門學道 應當堅持其心
00:13:55
精進勇銳 不畏前境
00:13:59
破滅眾魔 而得道果
00:14:04
四十二章經說
00:14:06
修行人在學道
00:14:09
應該你要堅定來維持我們的心
00:14:14
要勇敢去精進
00:14:17
不能怕說面前的路坎坎坷坷
00:14:20
你不用怕
00:14:22
所有我們心中的魔要趕快把它滅掉
00:14:27
來得到這個道果
00:14:29
這個四十二章經這樣說
00:14:33
對於這個精進的問題
00:14:35
另外來看最上乘論裡面一句話
00:14:41
但能不惡著麤衣
00:14:46
不惡食麤飧
00:14:49
了然守本真心
00:14:53
佯癡不解語
00:14:56
最省力氣而能有功
00:15:00
是大精進人也
00:15:05
最上乘論是五祖弘忍大師做的
00:15:11
五祖就是惠能六祖的師父弘忍
00:15:16
最上乘論是五祖弘忍大師作的
00:15:22
他說假使一個人
00:15:23
你若有辦法不要討厭說穿個粗衣
00:15:29
這個粗我們道詩寫粗都寫這個字
00:15:34
粗細的粗
00:15:36
不要討厭說
00:15:37
大家都穿那個布說什麼一尺幾千元
00:15:43
幾百元
00:15:44
我穿這個粗布衣
00:15:46
你不要這樣討厭
00:15:49
不要討厭穿粗衣
00:15:52
不要討厭吃糙米飯
00:15:56
啊 大家都吃那個好料的
00:15:59
我吃稀飯在配豆腐乳 醬瓜
00:16:02
不要去想這樣子
00:16:04
不要討厭穿好的
00:16:07
不要討厭吃不好的
00:16:11
你有辦法來守著我們本來的真心
00:16:18
裝傻 傻有兩種一種是真正的傻
00:16:24
一種是裝傻
00:16:26
怎樣裝傻
00:16:27
每樣都不懂
00:16:29
實際他很聰明但是他都每樣裝不懂
00:16:33
人若說什麼 說我不會
00:16:37
所以有時候很多自作聰明的人啊
00:16:41
說聰明反被聰明誤
00:16:44
人若在說要把人家挑毛病
00:16:46
人若在說什麼就要跟人家洩氣
00:16:52
那根本就沒有那個精進心
00:16:54
有精進心的人
00:16:56
人若說錯了他可以去後面
00:17:00
說啊 這句話你解釋錯了
00:17:02
下次你要注意
00:17:04
不能在那裡讓他出洋相
00:17:07
所以我們要注意一個人啊
00:17:09
你就裝傻不要跟人家自作聰明
00:17:15
這是最省了我們力氣而且有功德
00:17:20
是一個大精進的人
00:17:24
這是最上乘論說的
00:17:28
遺教經這樣說
00:17:31
汝等若勤精進
00:17:34
則事無難
00:17:36
是故汝等當勤精進
00:17:41
譬如小水常流
00:17:44
則能穿石
00:17:46
若行者之心
00:17:48
數數懈廢
00:17:52
譬如鑽火 未熟而息
00:17:58
雖欲得火 火難可得
00:18:05
遺教經說你們這些修行人啊
00:18:10
假使你們若努力認真來精進
00:18:15
這樣做事情就不困難了
00:18:19
為了這樣呢
00:18:21
你們大家應該要努力精進
00:18:26
比如說有那個一點點的水
00:18:29
一直流 一直流不休息
00:18:32
石頭都能鑽穿過
00:18:35
這也事實啊
00:18:37
你在屋簷下放一個大石頭
00:18:40
若下雨屋簷的水一直滴滴…
00:18:43
滴久了 那個石頭就這樣開個洞下去
00:18:47
若休息就沒用了
00:18:50
若不要休息一直繼續下去
00:18:54
石頭再硬都鑽過
00:18:57
不信的話你去看樓梯就好
00:19:00
那樓梯若說水泥做的
00:19:04
若這樣樓梯若很少爬
00:19:08
那個樓梯比較不會那個…
00:19:09
樓梯若常爬
00:19:11
你若看那個古時候的房子
00:19:14
那個樓梯都磨損下去
00:19:15
整個都這樣陷下去
00:19:18
像山上那個石頭
00:19:20
那個石頭那個階梯也一樣
00:19:24
爬久了 整個都這樣子
00:19:26
中間陷下去
00:19:27
那就是精進
00:19:30
假使修行人的心
00:19:34
你若不要懶惰
00:19:37
這個懈就是懶惰
00:19:41
比如說一個人在要鑽火
00:19:45
說鑽火我們現在的人不知道
00:19:49
我也不曾用過
00:19:51
若以前用白石頭我就曾經用到
00:19:55
不是那個兩顆白石頭這樣敲 敲來點火
00:19:59
你若打兩下就說打不著啊
00:20:02
就懶惰了
00:20:04
要打到這個石頭發熱會出那個火花出來
00:20:10
旁若有一些鉋木屑或是紙就會著火
00:20:15
鑽火就是以前用這個硬木材
00:20:20
尾巴把它削尖尖的
00:20:23
弄一塊板子 用手一直轉
00:20:26
轉到熱那塊板子就會著火起來
00:20:30
你假使說這樣轉 轉到手覺得痛
00:20:32
就懶惰放掉了
00:20:35
那個木頭再冷掉的話
00:20:37
永遠都不會著
00:20:39
你若轉到整個手心脫皮的話也沒關係
00:20:43
硬轉下去的話那個板子就會著火
00:20:47
所以呢 說你今天在鑽火
00:20:52
那個板子就還沒熱
00:20:56
好像說轉到還沒熱你就休息
00:20:59
你想要得到火 火得不到這樣說
00:21:04
這就是精進
00:21:07
另外我們現來看一個四十二章經一句話
00:21:12
佛言
00:21:13
夫行道者
00:21:16
如牛負重 行深泥中
00:21:22
雖極疲勞 不敢顧左右
00:21:26
離出淤泥 乃得蘇息
00:21:32
人之情欲 甚於淤泥
00:21:36
故直心念道 庶免眾苦
00:21:42
四十二章經說
00:21:44
佛祖這樣說
00:21:47
說我們一個人在行道
00:21:51
好比像什麼
00:21:52
好比像一頭牛在拖一輛重車
00:21:58
拖到一個軟土那個爛泥巴的裡面
00:22:05
那個車輪被卡住了
00:22:08
雖然真的很疲勞
00:22:12
不過牠就不敢看旁邊
00:22:17
那隻牛不敢說眼睛看這邊 看那邊
00:22:22
努力地把那輛車拖出爛泥巴裡
00:22:26
那輛車就拖出來了
00:22:28
才來休息
00:22:31
我們人的七情六欲
00:22:34
跟這個爛泥巴一樣
00:22:39
所以你就要直心努力念這個道
00:22:44
不能去受到眾苦
00:22:47
你被這個情欲把你黏住了
00:22:50
你若沒有精進的話
00:22:53
那個苦就一直生出來
00:22:58
百喻經裡面這樣說
00:23:02
有人渴欲水 覓之至大澤
00:23:09
既至對視而不飲
00:23:12
傍人語之曰
00:23:17
汝渴於水而求水
00:23:20
辛苦至此 今覓得水
00:23:25
不飲何故
00:23:27
答曰
00:23:28
若飲得盡則飲之
00:23:31
然此水極多
00:23:33
而不能飲盡
00:23:35
是故我不飲也
00:23:38
眾人聞之大嗤
00:23:42
人見上乘之法
00:23:45
為不能盡解
00:23:47
遂不聞之 不思之 不修之
00:23:50
亦如是也
00:23:54
他說有一個人
00:23:58
口渴在想要喝水
00:24:02
就一直找 一直找
00:24:04
找到一個大水池的地方
00:24:08
來到水池邊
00:24:11
眼睛一直看那個水不要喝
00:24:16
旁邊的人就跟他說
00:24:19
說你今天口渴想要喝水來找這個水
00:24:26
你辛辛苦苦找來到這個水池邊
00:24:31
得到這個水
00:24:32
你為什麼不要喝
00:24:35
這個人就說了
00:24:38
說這個水池這麼多水
00:24:42
我若喝得完 我就喝它了
00:24:46
不過這個水太多
00:24:49
我喝不完
00:24:51
因為這樣我不要喝了這樣說
00:24:54
眾人聽到這句話
00:24:57
跟他嘟嘴
00:24:59
這個嗤的意思是
00:25:04
好比說鼻子出氣哼 那個意思
00:25:08
不是放聲笑
00:25:09
說你這個沒用的人
00:25:11
你喝不完就喝多少喝也好
00:25:14
什麼你不要喝這樣子
00:25:18
他說我們人也一樣
00:25:20
我們人在修行
00:25:22
開始想說要求了脫生死
00:25:25
但是現在看到這個了脫生死的道理
00:25:29
沒辦法全部了解
00:25:33
以前想說唸一句阿彌陀佛就去西方
00:25:35
很容易啊
00:25:37
現在說什麼要去七情六欲
00:25:40
要掃三心四相啦
00:25:43
要修這個四聖諦 八正道
00:25:46
就要修六度啦
00:25:48
唉 道理這麼多沒有全部了解
00:25:54
就這樣就不要聽了
00:25:56
不要聽沒關係
00:25:57
卻不要想了
00:26:00
不要想沒關係連去修都不要修了
00:26:04
這個人就是好像喝水 口渴不要喝一樣
00:26:10
這個釋迦的譬喻是說得很好
00:26:13
很多人這樣子的
00:26:14
開始大家都說我要了脫生死
00:26:17
現在大家聽到了脫生死的道理都懶了
00:26:19
不要了
00:26:21
所以學了脫生死的道理不是那麼容易
00:26:25
這就是什麼
00:26:26
這就是精進 正精進
00:26:31
正精進再來就正念
00:26:34
但是我們早上的道理時間已經超過了
00:26:38
對於這個正念留到下期再來說
00:26:43
在座同修大家午安
00:26:49
我們這次來講這個還鄉直指
00:26:53
引證到這個八正道
00:26:57
這個八正道呢
00:26:59
我們已經說六項去了
00:27:05
對於這個八正道呢
00:27:06
今晚進一步要來說這個正念這個問題
00:27:11
正念也是八正道之一
00:27:14
我們現在來看佛光大辭典一個解釋
00:27:18
七 正念
00:27:22
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
00:27:33
對於這個自共相首先做這個說明
00:27:38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27:41
自共相 指自相與共相
00:27:47
自相 如水之冷 火之煖
00:27:53
皆為水火各自所有之體相
00:27:58
而不通於一切諸法
00:28:03
反之 如苦空無常等
00:28:08
通於一切諸法之義相
00:28:11
稱為共相
00:28:15
佛光大辭典說自共相
00:28:19
就是來指自相跟這個共相
00:28:24
自相是什麼
00:28:26
比如說這個水是冷的
00:28:29
火是熱的
00:28:32
這都是水火各自所有的本體的相
00:28:40
就不會相通跟其他的東西
00:28:46
反過來
00:28:47
比如這個苦 空 無常這些東西
00:28:54
是通於一切所有的諸法通用的相
00:29:01
所以才叫共相
00:29:04
自相就是以自己發出來的
00:29:10
你若共相這個苦
00:29:13
每人的苦不一樣啊
00:29:17
空 各人的空也不一樣啊
00:29:21
無常
00:29:22
無常 一般說死
00:29:24
人說一樣生 百樣死
00:29:26
各人死的形態也不一樣啊
00:29:30
這個叫做共同的相
00:29:34
所以現在佛光大辭典說第七
00:29:37
第七就是等於我們八正道的第七
00:29:43
這個正念
00:29:46
等於就是我們這個自共相
00:29:49
來看到我們的身體
00:29:52
觀身 等於就我們的自相
00:29:55
受 受就是有對方這就是共相
00:30:00
跟我們的心跟我們的法塵
00:30:03
法塵就是我們的妄念
00:30:06
這四樣
00:30:09
所以我們這個正念啊
00:30:11
你就要了解這些問題
00:30:15
再來佛學常見詞彙這樣說
00:30:20
正念 正確的念頭
00:30:24
亦即時常憶念正道
00:30:27
為八正道之一
00:30:31
佛學常見詞彙說正念是什麼
00:30:34
就是一個正確的念頭
00:30:37
等於就是時常我們的心念要有那個正道的念頭
00:30:44
沒有那個妄念
00:30:48
這是八正道其中的一個
00:30:53
對於這個正念
00:30:55
現在我們再來看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00:30:59
七 正念
00:31:01
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也
00:31:09
八正道的第七就是正念
00:31:13
正念就是用我們真正的智慧
00:31:18
來念到著個正道
00:31:21
並沒有邪念的意思
00:31:26
那麼怎樣叫做正念
00:31:27
怎樣叫做邪念
00:31:29
一樣都是一個念頭
00:31:31
所以頓悟入道要門論才這樣說
00:31:36
問 此頓悟門以何為宗
00:31:42
答 無念為宗
00:31:46
問 既言無念為宗
00:31:50
未審無念者 無何念
00:31:54
答 無念者 無邪念 非無正念
00:32:00
問 云何邪念 云何正念
00:32:05
答 念有念無 即名邪念
00:32:09
不念有無 即名正念
00:32:13
正念者 唯念菩提
00:32:18
現在這個頓悟入道要門論這樣跟我們說
00:32:23
一個人來問祖師
00:32:27
說你這個頓悟的法門
00:32:30
是用什麼來做宗旨
00:32:34
祖師這樣說
00:32:36
就是我這頓悟門是用這個無念來做宗旨
00:32:43
他這個人進一步又問
00:32:46
說即然你說無念來做宗旨
00:32:51
不知道這個無念是沒有什麼念頭
00:32:56
祖師就又說
00:32:58
說無念就是無邪念
00:33:01
不是沒有正念
00:33:03
所以有的人會誤會說
00:33:06
無念就是心裡都沒有想半樣
00:33:09
所以有的人在打坐 坐禪
00:33:12
說無念 都不能想
00:33:14
你越不要想 念頭越多
00:33:17
坐到最後就這樣走火入魔
00:33:21
無念是沒有邪念
00:33:23
不是沒有正念
00:33:26
這個人不了解又進一步又問
00:33:30
說什麼是邪念
00:33:34
什麼是正念
00:33:36
邪念跟正念要怎麼分別
00:33:40
祖師就說
00:33:42
說你若念有的 念沒有的
00:33:45
就是邪念
00:33:47
所以你曾聽人家說
00:33:48
你再講都講那些有的沒的
00:33:51
有的沒的就是沒用的事情
00:33:55
沒必要的
00:33:57
沒必要去念的
00:34:00
念那個也是沒用的東西
00:34:03
所以叫做說念有念無
00:34:05
這就是邪念
00:34:08
你也不要去念有的沒有
00:34:11
這就是正念
00:34:14
正念是什麼
00:34:16
正念就是只有念這個大道
00:34:20
菩提就是大道
00:34:22
你有關係到道你再去念
00:34:26
沒有關係到大道你去念它要做什麼
00:34:29
比如說我們在打坐
00:34:33
過去的事情 未來的事情
00:34:37
跟以我們心裡名啦 利啦有的沒的
00:34:43
這都邪念你不要去想
00:34:46
若有的人就只有這樣坐
00:34:49
在念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這樣也好
00:34:53
像我們若信什麼神
00:34:56
我若信媽祖婆
00:34:59
你就天上聖母 天上聖母 天上聖母
00:35:03
你假使都沒有信什麼的人
00:35:06
你就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這樣子
00:35:09
就些都是正念啊
00:35:11
不要去想那個其他的事情
00:35:13
其他的事情都不要想
00:35:15
只有念道之外
00:35:18
不要去想別的事情
00:35:20
這就是正念
00:35:23
另外看到我們佛教學院的佛學教本
00:35:29
裡面所說明的做參考
00:35:33
正念 惟念真如實相
00:35:38
得正念則與菩提相應
00:35:43
這裡面這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35:48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5:50
離虛妄而真實 故云真
00:35:57
常住而不變不改 故云如
00:36:03
佛學大辭典說
00:36:05
離開不實在而且真實的東西
00:36:11
才叫做真
00:36:14
永遠住在不會變 不會改
00:36:18
永遠不會改變的叫做如
00:36:22
一般的東西無論什麼都會改變
00:36:27
雖然現在一張桌子
00:36:29
這張桌子撐得了多久
00:36:32
像說我們人能活幾歲
00:36:36
你所知道有一間房子 有一條路
00:36:40
哪一條路會永久的
00:36:42
一下改路 一下拓寬
00:36:45
一下什麼的 一直改變
00:36:48
才會說天有成住壞空
00:36:54
這個天會成 會住 會壞 就壞掉就變空
00:37:01
物有生住異滅
00:37:04
這個東西 桌子做起來就是成全
00:37:09
住就會來使用
00:37:12
異就是故障搖晃
00:37:16
壞就是壞了
00:37:18
滅 滅就已經這個桌子壞了拿去丟掉了
00:37:23
人 人有生老病死
00:37:26
你曾看過一個人出生到老都一樣形體的
00:37:31
不可能
00:37:33
一切萬物都是會改變的
00:37:37
所以這個實相就是不會改變的東西
00:37:41
所以常住不變這叫做如
00:37:47
在寶雨經裡面說
00:37:49
菩薩住道
00:37:51
見諸法真實義
00:37:54
真者 真實也
00:37:55
實義者 所謂虛空也
00:37:59
即真如也 名實相
00:38:04
寶雨經說菩薩他的心只有念這個正道
00:38:12
他看到一切的法真正的道理
00:38:18
真就是真實沒有虛假的
00:38:23
實義就是虛空
00:38:28
什麼叫做虛空
00:38:30
虛空有辦法去容納萬物
00:38:33
這就是真如
00:38:36
這個名叫做實相
00:38:41
而且對於這個實相
00:38:42
佛學大辭典又說
00:38:45
實者 非虛妄之義
00:38:49
相者 無相也
00:38:51
是指稱萬有本體之語
00:38:55
曰法性
00:38:57
曰真如
00:38:58
曰實相
00:38:59
其體一也
00:39:01
其他所謂佛性本性
00:39:04
無非實相之異名也
00:39:08
佛學大辭典說實是什麼
00:39:12
不是虛妄的意思
00:39:14
是實在的意思
00:39:16
相就是無相
00:39:19
就是只有一切的東西的本體的話語
00:39:26
像我們在佛經裡面說法性 真如 實相
00:39:31
這個本體都同一個
00:39:34
好比像說落雨 落水 下雨
00:39:39
那也是本體都一樣啊
00:39:41
名字不一樣而已
00:39:43
其他所說的佛性 本性
00:39:47
也是實相另外一個名
00:39:50
所以現在說實相等於是說我們的佛性
00:39:53
說我們的本性
00:39:54
這樣說比較快
00:39:58
所以佛學的教本三十六課裡面說
00:40:03
正念就是只有念到這個真如實相
00:40:08
只有看我們的本性
00:40:11
所以我們說明心見性
00:40:13
你心若會明性才看得出來
00:40:19
那麼有的很多人說
00:40:22
要怎麼看出本性
00:40:26
無住者 佛性也
00:40:28
這頓悟入道要門論有說
00:40:31
我們人無住心就是我們的佛性了
00:40:35
你今天若得到正念
00:40:38
你就跟道會相應
00:40:41
你若沒有正念不會跟道不會相應
00:40:44
一個人
00:40:45
念頭好像牛毛
00:40:48
想這樣 想那樣
00:40:51
所以俱舍論才一句話這樣說
00:40:54
佛之大悲攝化眾生
00:41:00
常住於三種之正念
00:41:04
第一念住
00:41:07
眾生信佛 佛亦不生喜心
00:41:12
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也
00:41:16
第二念住 眾生不信佛
00:41:21
佛亦不生憂惱
00:41:24
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也
00:41:28
第三念住
00:41:30
同時一類信 一類不信
00:41:33
佛知之
00:41:35
亦不生歡喜與憂戚
00:41:39
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也
00:41:45
俱舍論說
00:41:48
佛祖有一個大悲心
00:41:53
祂來攝住 化解 化導眾生
00:42:00
永遠住在三種的正念
00:42:06
第一個正念是住在什麼
00:42:10
眾生他有相信佛祖
00:42:14
但是佛祖祂不會高興
00:42:17
我相信你你是為什麼不高興
00:42:20
祂就不會去動那個心
00:42:24
永遠安住在正念跟正智
00:42:30
第二個念住
00:42:33
眾生不相信佛祖
00:42:37
但是佛祖祂也不會煩惱
00:42:41
祂遠安住在正念跟正智
00:42:46
第三個念住
00:42:50
同一個時間
00:42:53
有一個相信佛祖
00:42:56
跟有一個不相信佛祖
00:42:59
佛知道
00:43:01
但是祂不會生高興也不會煩惱
00:43:06
永遠住在正念正智
00:43:09
不會說你相信佛祖我保佑你
00:43:13
你不相信佛祖我不會保佑你
00:43:16
不是這樣子
00:43:18
好比像基督教的聖經說
00:43:21
這個天太陽的光照出去
00:43:26
善的人我也照你
00:43:28
惡的人我也照你
00:43:31
天若下雨
00:43:34
善人我也讓你淋雨
00:43:38
惡人我也讓你淋雨
00:43:40
不會說我讓善的人好像雨傘幫你遮著不淋雨
00:43:45
壞人我就讓他淋雨了
00:43:46
不會這樣子
00:43:48
像上次做水災 土石流
00:43:52
不會說善的人我讓你留著
00:43:56
惡的人我讓你死
00:43:57
他也不會這樣
00:43:59
該當死的就死
00:44:01
不應當死的惡人他也不會死
00:44:04
這是佛的心
00:44:07
所以才會說什麼是我們的本性
00:44:10
六祖壇經說
00:44:12
不思善 不思惡
00:44:16
即明上座本來面目
00:44:21
好比老師在說
00:44:24
我說比較白話啦
00:44:26
而且說的也比較沒有優雅的文句
00:44:31
這句話老師怎麼樣說
00:44:33
說來無歡喜 去無擔憂
00:44:36
來者同修 去者不留
00:44:40
來就來 去就去
00:44:42
你對我好 跟我沒關係
00:44:45
你對我壞 也跟我沒關係
00:44:48
關係很大咧
00:44:49
怎麼沒關係
00:44:51
對你好你應該要很高興啊
00:44:54
對你壞 你要生氣啊
00:44:56
是為什麼跟你沒關係
00:44:58
你想想有什麼關係
00:45:01
你對我好是你修養很好
00:45:06
你修行將來會去做佛做菩薩
00:45:10
你要分給我嗎
00:45:11
跟我什麼關係
00:45:14
你不相信我 罵我 詈我
00:45:17
糟蹋我
00:45:18
那是你修養不好
00:45:21
將來你若下地獄
00:45:23
我又沒有要跟你去啊
00:45:25
跟我什麼關係
00:45:27
意思就是這樣子
00:45:29
這個就是正念
00:45:31
正當的念頭啊
00:45:32
他不會去責怪啦
00:45:36
好比像剛剛吃飽飯
00:45:39
有一位師兄就大家閒閒在那裡坐在說
00:45:43
他說以前他相信一間佛堂
00:45:49
夫妻很努力
00:45:51
對那個宮很努力
00:45:56
結果 後來呢
00:45:59
那個堂主跟他說
00:46:01
你對這間廟不要那麼熱心啦 這樣說
00:46:06
你不用對這個廟這麼努力
00:46:08
這麼熱心這樣說
00:46:10
說他聽了心情不好
00:46:12
就這樣離開那個宮堂
00:46:14
說我這樣有功沒有賞
00:46:17
我努力到這樣子
00:46:18
還做到流汗把我嫌到流口水
00:46:25
這樣就是沒有正念
00:46:30
我們人都沒有考慮
00:46:31
是為什麼他說叫你不要熱心
00:46:34
我們對他很努力的話
00:46:37
他很高興啊
00:46:38
是為什麼他叫我說不要那麼努力
00:46:41
不要那麼熱心
00:46:42
我們要回想自己
00:46:46
因為很多信徒
00:46:50
因為他太太在跟人家問事很靈
00:46:55
那個裡面的堂主在幫人問事情
00:46:58
比較沒有那麼靈
00:47:00
大家來要找他老婆不要找堂主
00:47:05
若做什麼都聽他的話
00:47:07
不要聽堂主的話
00:47:10
你想想看堂主他會怎麼樣
00:47:11
讓你當堂主 你會怎麼想
00:47:13
哇 糟了
00:47:14
我這間廟快要把我捧去了
00:47:17
以後堂主就要換人了
00:47:19
他當然跟你說
00:47:20
你不要那麼熱心不要那麼努力
00:47:23
你越努力信徒就越信你 不信我
00:47:27
將來我就完蛋了
00:47:30
他就沒有考慮這樣子
00:47:32
所以無論什麼事情
00:47:34
人家罵我 人家糟蹋我
00:47:36
你就先考慮說
00:47:38
他不去罵別人怎麼來罵我
00:47:41
一定我們有去虧欠人
00:47:44
一個人若有正念的話
00:47:47
會去考慮自己不會去責怪別人
00:47:51
這是一種的正念
00:47:54
我在說都對事不對人
00:47:57
這樣才不會去傷害人的自尊心
00:48:01
所以我們對這個正念的問題
00:48:04
就是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沒的
00:48:06
沒有用的事情不要去想
00:48:09
好比像現在俱舍論所說的
00:48:13
你有相信我我也沒有高興啊
00:48:17
你不相信我 你罵我
00:48:19
我也不會生氣啊
00:48:21
一個有相信我
00:48:23
一個沒有相信我
00:48:24
一起來我都跟你們摸摸頭啊
00:48:26
我也不會說我比較疼你
00:48:28
我不疼你 不會這樣子
00:48:32
以前佛祖出去化緣
00:48:35
一個孩子很誠意去拿一些飯放在缽的裡面
00:48:43
佛祖就摸他的頭
00:48:45
說你很乖很乖以後你會當王
00:48:51
之後經過一段期間
00:48:53
又有另外一個人看佛祖拿缽要來化緣
00:48:57
然後鏟一些牛糞放在缽的裡面
00:49:02
佛祖跟他摸頭
00:49:03
你很乖你很乖以後你會當王
00:49:07
他那些徒弟說師父你頭腦壞掉了
00:49:12
他跟你供養吃的東西
00:49:15
你說會當王是有道理
00:49:17
他跟你放牛屎下去
00:49:19
你也跟他說他會當王
00:49:21
他說因果造化啦
00:49:24
我們不要造口業啦
00:49:27
結果兩個孩子將來都去當王
00:49:29
當什麼王
00:49:30
一個去當人的國王
00:49:33
一個去當牛糞龜
00:49:35
也是都一樣當王啊
00:49:37
是他自己的因果造化而已
00:49:41
祂不會跟他說壞話
00:49:44
他糟蹋祂也說當王
00:49:46
他尊敬祂祂也說他會當王
00:49:50
祂不會跟他說壞話啊
00:49:52
這個就正念啦
00:49:54
所以一個人要達到正念是不簡單的問題
00:49:58
普通人你若誇獎我
00:50:00
哈 哈 哈很高興
00:50:02
看他的臉色就知道笑容滿面
00:50:05
你若嫌他就這樣怒目圓睜
00:50:09
這樣一個心裡快要捶胸下去這樣
00:50:12
那就是沒有正念啦
00:50:13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50:15
所以一個人你八正道要學正念
00:50:18
就是說來無歡喜去無擔憂
00:50:21
來者同修 去者不留
00:50:24
你對我好 也這樣
00:50:26
對我不好 也這樣
00:50:27
這樣心才會安靜
00:50:29
不然你心都不會安靜
00:50:31
你誇獎我今晚高興得睡不著
00:50:34
你嫌我 我今晚氣到這樣整夜都睡不著
00:50:38
這樣就糟糕了
00:50:39
去造成自己的困擾而已
00:50:43
早上說到這時間就到了
00:50:46
這個八正道就只有剩一個正定而已
00:50:50
這個正定若說完
00:50:51
這個八正道就說完了
00:50:53
但是現在的人大家都說我要入定 入定
00:50:57
入定很容易
00:51:00
要正定就很困難
00:51:03
這個入定呢有正定 有邪定
00:51:07
也有痴定 也有魔定
00:51:11
那個定是很多種
00:51:13
現在人說定什麼叫做定
00:51:15
定就是定住在一個東西
00:51:17
心不會轉動就是定
00:51:20
一個人賭博下去這樣叫吃飯也不吃
00:51:24
身體這樣沒有洗澡骯髒他也一直賭下去
00:51:29
這個人也入定了
00:51:31
定在賭
00:51:35
所以這個定的問題就是
00:51:38
定住在東西這個心不會轉動就是定
00:51:43
定有正定 邪定啊
00:51:46
還有痴定啊還有魔定啊
00:51:50
下期就是要說這個定的問題
00:51:54
這個正定說完之後
00:51:56
我們就再恢復這個本課那些文再下去說
00:52:00
不然我們早上說到這裡
00:52:02
在座同修 大家早安
00:52:07
我們這次說這個還鄉直指
00:52:11
引來到這個八正道
00:52:13
在這個八正道其中
00:52:16
我們只有剩一個正定還沒說明
00:52:20
所以早上就對這個正定解釋之後
00:52:26
再來恢復這個本課
00:52:28
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52:32
八 正定
00:52:35
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之禪定
00:52:42
我們八正道的第八就是正定
00:52:48
就是用我們人的真正的智慧
00:52:51
等於就是我們這個般若妙智慧
00:52:56
入在這個沒有煩惱
00:52:59
漏 漏就是煩惱
00:53:01
無漏就是沒有煩惱
00:53:03
入在這個沒有煩惱
00:53:05
這個清淨的禪定才叫做正定
00:53:09
所以一個人若在坐的時候
00:53:12
心裡若紛擾不停
00:53:14
這樣就不是正定了
00:53:17
所以佛學常見詞彙才說
00:53:20
正定 正確的禪定
00:53:24
亦即把心安住於一境
00:53:29
不亂不動為八正道之一
00:53:35
佛學常見詞彙說
00:53:36
正定就是有那個正確的禪定
00:53:43
等於就是我們人將我們的心
00:53:46
把它安住在一個地方
00:53:49
不會被亂 不會被動
00:53:52
才叫做正定
00:53:54
這就是八正道其中的一個
00:53:58
所以法華經才說
00:54:01
常好正定在於閑處修攝其心
00:54:07
法華經說時常我們要行這個正定
00:54:15
所以在閒的時候
00:54:18
我們修養最重要是什麼
00:54:21
是我們的心要把它攝住
00:54:24
不要讓他散亂
00:54:27
辭海這樣說
00:54:29
正定 佛家語八正道之一
00:54:35
謂以正智入於無漏之禪定也
00:54:39
正定為梵語三昧之義譯
00:54:45
大乘義章言三昧者
00:54:48
是外國語 此名正定
00:54:53
辭海說正定是我們佛家的術語
00:54:59
是八正道其中的一個
00:55:03
就是用到我們的正智
00:55:05
這個般若妙智慧
00:55:08
入在沒有煩惱的禪定
00:55:12
正定若梵語叫做三昧
00:55:17
這個三昧的道理的翻譯叫做正定
00:55:22
所以在大乘義章裡面說
00:55:26
說這個三昧就是外國的話
00:55:29
翻譯中國話就是正定
00:55:34
那麼現在說這個三昧
00:55:36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55:38
三昧梵語意譯為正定
00:55:43
即將心定於一處的安定狀態
00:55:48
達正定之狀態時
00:55:52
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
00:55:57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55:59
說三昧是梵語
00:56:03
若意思翻譯叫做正定
00:56:06
就是將我們的心定在一個地方
00:56:11
定在一個地方等於就是定在一個境界
00:56:15
來安定了我們心的狀態
00:56:19
達到正定的狀態的時候
00:56:22
我們就生出般若妙智慧出來
00:56:26
就會開悟見性發出真理
00:56:30
所以現在當今說在打坐在坐
00:56:35
我敢說一百個一千個其中
00:56:39
找不到一個說真正在坐禪的人
00:56:44
因為現在的人若打坐在坐
00:56:46
說叫做坐禪
00:56:47
實在這都不對
00:56:49
我們的坐
00:56:52
有分成很多種
00:56:55
我們現在來慢慢來研究對於這個坐
00:56:59
這個問題
00:57:03
所以在對坐呢
00:57:13
我們首先來看這個修真錄一句話
00:57:20
坐有三
00:57:23
一坐禪 二坐工 三坐靜
00:57:31
現在大家在打坐
00:57:33
但是打坐大家都說坐禪
00:57:36
事實坐禪不是那麼簡單的
00:57:40
這個坐有分成三種
00:57:45
第一就是坐禪
00:57:47
第二是坐工
00:57:50
第三是叫做坐靜
00:57:53
怎麼樣叫做坐靜
00:57:54
一個心情不好
00:57:59
弄一柱淨香
00:58:02
靜靜在那坐
00:58:03
坐這個心情讓它清爽
00:58:07
這叫做坐靜
00:58:08
這比較容易
00:58:09
一般的人都有辦法
00:58:12
若坐工不是
00:58:13
坐工派門很多
00:58:17
每一個派門坐法都不一樣
00:58:21
這個坐工就是在運我們的小周天
00:58:25
早先老師也是學坐工
00:58:28
學到後來不對
00:58:31
你看我這張相片
00:58:34
這張相片是我六十歲的時候拍的
00:58:39
我現在八十七歲
00:58:42
十七年前的相片
00:58:44
那時頭髮也白 鬍子也白
00:58:47
現在十七年後我頭髮也漸漸變黑
00:58:51
鬍子也漸漸變黑
00:58:54
所以有的說這是幾歲
00:58:57
我說十幾年前拍的
00:58:59
怎麼比現在還老
00:59:02
有的坐工也坐到面黃肌瘦
00:59:05
有的坐工坐到走火入魔
00:59:08
很多的
00:59:12
老師引一個例子
00:59:15
現在若說這個道家
00:59:20
若說在坐印這個打坐的功夫的書
00:59:29
最多就是一個跟我同姓
00:59:32
姓李祿球
00:59:34
這是道家的可以說
00:59:37
對坐的功夫算是頭等的
00:59:40
他是台灣大學的教授
00:59:44
現在回去大陸了
00:59:47
九十多歲了
00:59:48
多我十幾歲就對了
00:59:50
快要一百歲了
00:59:52
他在十幾年前回去大陸就對了
00:59:56
他女兒硬要帶他回去
00:59:59
那時大學教授退休
01:00:03
在大學教授有一個好比說宿舍
01:00:07
都住在這個宿舍裡面
01:00:11
有一次他的學生
01:00:14
學生是大學的學生
01:00:19
那個學生來跟我接觸在說這個禪
01:00:22
說到最後回去說給他的教授聽
01:00:27
他教授說你就叫他來我這裡
01:00:29
跟我談談這樣說
01:00:32
那當時我就叫你們大師兄載我去
01:00:36
載我去後跟我…
01:00:38
開始他是高高在上
01:00:40
坐在一個大椅子
01:00:41
他家 他的房間多可愛
01:00:45
椅腳都綁布
01:00:48
怕怎麼樣
01:00:48
怕去傷到榻榻米
01:00:50
他的床的上面就弄要躺的
01:00:53
他那裡好像古時候是日本宿舍
01:00:57
現在改成中國的宿舍
01:01:00
這個榻榻的上面當房間
01:01:04
日本式的房間改成中國式的房間就對了
01:01:09
他的床鋪
01:01:10
就是可以說放在這個榻榻米的上面
01:01:13
那個椅子全都綁好像布綁整團的
01:01:23
怕去傷到榻榻米
01:01:25
只有一張交椅他自己坐的
01:01:28
裡面書是很多
01:01:30
都是他著作的書
01:01:33
我去哦是要坐矮椅子
01:01:35
那個都矮矮的那個還要低的矮椅子
01:01:38
坐在那個矮椅子
01:01:40
跟我說一下就站起來
01:01:42
交椅一直叫我去坐
01:01:45
我說不要啦 你坐就好
01:01:47
沒有啦我要拜你為師這樣說
01:01:49
你說對還是錯
01:01:51
你大學教授咧
01:01:53
而且你的學生滿天下
01:01:57
你也比我還多歲
01:01:58
我也沒有收徒弟
01:02:01
他說我現在真人不說假話
01:02:06
跟別人可以說假話
01:02:08
瞞者瞞不識 識者不可瞞
01:02:12
我從十幾歲我就學打坐了
01:02:16
學到我當教授在教學生
01:02:21
教坐禪我也教很多了啦
01:02:23
我的書在這個道家
01:02:25
不信的話你若去買道家的書
01:02:27
寫李祿球那都他作的
01:02:31
但是結果
01:02:32
我光是這樣坐坐四五十年
01:02:36
我這個小諸天現在還運不過去
01:02:40
說坐四五十年小諸天還運不過去
01:02:44
運到人這樣每天在吃藥
01:02:47
我現在才知道說禪原來就是心法
01:02:51
我現在才體悟了這樣說
01:02:53
說我一定要拜你為師
01:02:55
我說我不要我沒有收徒弟
01:02:57
乾脆 你就跟我同姓
01:03:01
你也比我還年長
01:03:03
我叫你老哥哥
01:03:05
你叫我年輕弟弟
01:03:06
這樣就好了
01:03:07
我若去了他就很高興的
01:03:09
交椅都讓我坐他坐矮椅子這樣
01:03:12
到後面就是他女兒從大陸過來
01:03:16
硬把他帶回去
01:03:17
可能有一點點財產
01:03:18
若有財產 子孫大家都要
01:03:21
硬把他帶回去大陸去
01:03:24
回去大陸之後消息就沒有聯絡了
01:03:26
就不知道了
01:03:27
最後怎麼樣我就不知道
01:03:29
這是事實的事情
01:03:32
所以這個坐工坐到失敗的很多
01:03:35
像過去道德會的理事長白土炎先生
01:03:40
他也是學這個坐工
01:03:42
他坐的工是跟一個基隆的老師學的
01:03:46
他坐那個動法
01:03:48
像現在當今你們叫陳清雲理事長
01:03:53
他以前也說有跟他學
01:03:56
像宜蘭慈惠堂那個曹老師也跟他學
01:04:00
那坐一下脖子要綁一個塑膠袋
01:04:04
坐到一時那個口水一直吐
01:04:07
吐到整個口水袋
01:04:09
那個塑膠袋整袋這樣子
01:04:11
那坐法很多
01:04:13
若以前你們大師兄
01:04:16
他在學坐哦
01:04:18
坐到一個肚子這樣
01:04:19
坐在旁邊的人都有聽到
01:04:21
嘰咕叫 嘰咕叫這樣子
01:04:23
所以這個坐法是很多的方法
01:04:26
以前我也坐坐到身體都壞了
01:04:28
最後我就這樣不要坐
01:04:30
不要坐最後才研究這個禪法
01:04:33
祖師指示才知道說
01:04:34
原來禪就是心法
01:04:37
這個禪啊
01:04:38
並不是只有說要這樣硬要在那邊運功
01:04:42
這叫做坐工啦
01:04:43
不能說坐禪
01:04:45
坐工
01:04:47
若最高就是坐禪
01:04:49
所以在禪源諸詮集才說
01:04:54
禪有淺有深階級不等
01:05:00
著相而修者是為凡夫禪
01:05:05
著空而修者是為小乘禪
01:05:09
悟徹自心本來清淨本無煩惱
01:05:13
此心即佛而修者
01:05:16
是為大乘禪
01:05:18
達摩西來
01:05:20
惟傳此大乘禪
01:05:23
今講禪者
01:05:25
亦著相亦著空
01:05:27
禪講相違有胡越之隔
01:05:32
這個禪源諸詮集說
01:05:34
禪是有深有淺
01:05:38
階級不一樣
01:05:41
你若著相來修這就是凡夫禪
01:05:44
一定要固定我要坐什麼樣子的
01:05:46
要怎麼坐這樣
01:05:48
那是凡夫在坐的禪
01:05:51
若著空在修
01:05:52
著空就是心裡放得空空
01:05:55
都不要想半樣
01:05:56
說要無念
01:05:58
越不要想 念頭越多
01:06:01
坐到後面就這樣走火入魔
01:06:03
這是小乘的禪
01:06:07
你若徹底來悟出了我們的心
01:06:10
本來就是清淨
01:06:12
我們人為什麼不清淨
01:06:14
不清淨就是被外境引誘的
01:06:17
才不清淨
01:06:20
所以一個人你要學清淨
01:06:22
一定心要住在一處
01:06:25
剛剛說要攝心
01:06:27
要怎麼攝心
01:06:29
你們這些曾去我家裡就知道
01:06:32
有的面前不敢問
01:06:35
有的人就比較膽子大
01:06:36
說老師啊 你也是怪人
01:06:39
什麼你坐在那裡
01:06:42
旁邊一台電視機
01:06:44
前面一台電視機
01:06:46
這邊旁邊又一台電唱機
01:06:48
你這樣不會吵嗎
01:06:51
我說我就是在練攝心啦
01:06:55
你有一塊碟片
01:06:57
我去宜蘭警察局
01:07:01
那個宜蘭警察局長楊政彬
01:07:04
在當局長的時候
01:07:06
叫我去講給那些警官警員聽
01:07:10
就帶好幾個高級警官來我家
01:07:13
我就在寫字又在聽
01:07:16
我不是看電視 在聽電視
01:07:21
聽電視 他們來到這裡
01:07:24
我電視就關掉要跟他們說話
01:07:28
有的說李先生你這樣不會吵嗎
01:07:32
你在寫字難道不會吵
01:07:33
我說不會啊
01:07:35
我旁邊這台是在放錄影帶的
01:07:39
那時還沒有光碟片是影帶
01:07:42
前面這一台是在放電視台的
01:07:45
這邊是唱電唱機 唱歌
01:07:49
我眼睛在寫字
01:07:52
你若跟我說話我話不會接不上
01:07:56
他說那這樣好 把它打開
01:07:58
他好像要考我功夫
01:07:59
來我們來聊這樣子
01:08:01
要跟我聊
01:08:03
聊到最後去警察局 去講的時候
01:08:07
他最先出來致詞
01:08:09
那捲錄影帶阿賜師就有去幫我錄影
01:08:13
你去問他
01:08:15
他第一個警察局長出來致詞
01:08:18
他說看到一個奇人啦
01:08:21
他不敢說怪人 說奇人
01:08:24
朵耳也要聽電視也要聽電唱機
01:08:28
也要寫字還要跟我說話又說得上話
01:08:31
很難 很難這樣說
01:08:34
這就是真正的禪啦
01:08:36
禪就是那個攝心
01:08:38
這個心不會被散掉
01:08:40
不會被外力引誘去
01:08:42
這才是禪
01:08:44
所以這個禪不是說隨便說說這個叫做禪
01:08:49
說我們徹底來悟出了我們的心本來就清淨
01:08:54
本來就沒有煩惱
01:08:56
煩惱從哪裡來
01:08:58
煩惱就是我們自己從外面惹來的
01:09:01
所以四聖諦才說
01:09:03
苦集滅道
01:09:06
我們人的煩惱的這個苦
01:09:08
是外面外境引來的所執來的
01:09:13
你今天若滅
01:09:14
這個滅就是寂滅
01:09:15
寂滅就是說人要達到涅槃這個境界
01:09:19
你就是要行這個道
01:09:22
八正道
01:09:25
我們的心本來就清淨
01:09:27
本來就是沒有煩惱
01:09:29
我們的心本來就是佛
01:09:32
佛是如如不動
01:09:34
所以你這樣來修
01:09:37
這才是大乘的禪
01:09:40
所以達摩祖師從西方來
01:09:46
現在說西方就是指印度
01:09:48
說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我們中國
01:09:52
只有來傳這個大乘的禪
01:09:55
不過當今在說這個禪是什麼
01:09:59
若不是著相就是著空
01:10:02
有的都全著相
01:10:03
不然就著空
01:10:05
說到禪啊 都違背禪
01:10:09
有這個叫做胡越之隔
01:10:11
怎樣叫做胡越
01:10:13
胡在北邊
01:10:15
越在南方
01:10:16
好比如說啊 你若說禪
01:10:19
就台北到高雄一個在北一個在南
01:10:22
根本就不會相對這樣說
01:10:24
這是禪源諸詮集裡面在說的
01:10:29
現在說到這個禪
01:10:31
我們再來引一段佛學大辭典所說的
01:10:34
禪定
01:10:37
禪為梵語禪那之略
01:10:43
譯曰思惟修
01:10:47
新譯曰靜慮
01:10:50
思惟修者
01:10:52
思惟所對之境
01:10:55
而研習之義
01:10:58
靜慮者 心體寂靜
01:11:02
能審慮之義
01:11:05
定者 為梵語三昧之譯
01:11:10
心定止一境而離散動之義
01:11:15
即一心考物為禪
01:11:19
一境靜念為定也
01:11:22
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
01:11:26
問 云何為禪云何為定
01:11:31
答 妄念不生為禪
01:11:34
坐見本性為定
01:11:37
本性者 是汝無生心
01:11:41
定者 對境無心
01:11:43
八風不能動
01:11:46
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01:11:51
是名八風
01:11:53
若得如是定者
01:11:55
雖是凡夫即入佛位
01:12:01
對於本文
01:12:03
我們就大體了解到說
01:12:07
什麼是禪定的意義
01:12:14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2:18
說這個禪定
01:12:22
禪本來是梵語
01:12:25
叫做禪那
01:12:27
總是我們中國人愛簡略
01:12:31
像中華民國說中國
01:12:34
他禪那說禪
01:12:38
應該是說禪那但是簡略 簡略說禪
01:12:43
翻中國話就是叫做思惟修
01:12:48
但是現在新的翻譯叫做靜慮
01:12:53
什麼叫做思惟修
01:12:56
思惟我們所對的境
01:13:00
而且我們來研習那個道理
01:13:04
現在我看到一個境
01:13:06
我們要去判斷這個境的定義是什麼
01:13:12
簡單說我以前年輕的時候
01:13:15
我那些孩子還在讀國民小學 讀中學
01:13:20
都不要跟我一起看電視
01:13:24
他們若看我坐在那看電視
01:13:26
我那些孩子都跑光光了
01:13:27
都沒人愛看
01:13:29
為什麼不要看
01:13:31
他若看電視我會跟他考試
01:13:34
無論哪一部我都…
01:13:36
這裡面演的你的感想怎麼樣
01:13:39
要說感想給我聽
01:13:41
看電視不是只有看一看說
01:13:44
若演到苦的說我們替人流眼淚
01:13:49
看到喜的 這樣哈哈笑
01:13:51
不是
01:13:52
要知道裡面到底這個意義在哪裡
01:13:55
要了解這樣子
01:13:56
看到一個東西
01:13:58
要去看到一個東西去悟那個境出來
01:14:03
所以呢 這個叫做說…
01:14:06
你有辦法看到一個境
01:14:14
我們就要有辦法去了解說到底這是什麼意義
01:14:19
意義要去知道
01:14:22
要去研習之義
01:14:24
要靜慮
01:14:25
什麼叫做靜慮
01:14:26
靜慮就是我們的心體
01:14:29
心體就是我們的本性
01:14:31
心的本體就是我們的本性
01:14:34
是寂靜如如不動
01:14:37
你有辦法我們審查
01:14:41
我們去想說我們的本性是什麼
01:14:44
你要去了解
01:14:47
而定定是梵語三昧的翻譯文
01:14:52
我們人的心定在一個境
01:14:57
而且呢離開了煽動的意思
01:15:01
我們心沒有那個妄念不會煽動
01:15:04
等於就是一個心要考察萬物
01:15:08
就是叫做禪
01:15:11
一個境你有辦法念頭要清淨沒有妄念就是定
01:15:18
才會在這個慧海禪師
01:15:23
當時有一個有源律師
01:15:26
現在說律師
01:15:28
不是我們在法院在幫人辯護那個律師
01:15:32
我們若佛教界這個師
01:15:35
有三種的稱呼
01:15:37
一般大多數都說法師
01:15:41
但是若是學律宗的人
01:15:44
他沒有叫法師都說律師
01:15:47
若學禪宗的人
01:15:49
他也沒叫法師都叫做禪師
01:15:53
這個有源律師是律宗的師父就對了
01:15:58
這個有源律師來問慧海禪師
01:16:01
這個慧海就是馬祖道一的徒弟
01:16:06
就是作頓悟入道要門論的作者
01:16:11
就是慧海
01:16:13
這個慧海禪師
01:16:15
這個有源律師問他
01:16:19
說師父你有學功夫嗎
01:16:21
他說有啊
01:16:23
他說你學什麼功夫
01:16:25
說我學吃飯跟學睡覺這樣說
01:16:28
他說大家也都會
01:16:29
吃跟睡大家都也會
01:16:31
哪還要學
01:16:32
他說你吃飯哦
01:16:34
你吃飯那個飯什麼氣味你知道嗎
01:16:38
你邊吃飯想東想西
01:16:41
想昨天想明天
01:16:43
想一大堆
01:16:45
你的心就沒有定在吃飯那個氣味啊
01:16:49
所以你就是沒有定
01:16:52
你若睡哦
01:16:54
一個人胡思亂想
01:16:56
我明天要做什麼事業
01:16:58
我這個帳要怎麼算 賺多少錢
01:17:01
在那裡翻來覆去
01:17:03
沒辦法睡
01:17:05
真的你若說學功夫就學到什麼
01:17:09
住在一個境
01:17:10
吃飯就是吃飯
01:17:12
睡覺就是睡覺
01:17:13
你若曾看濟公的電影就知道
01:17:16
濟公活佛若說睡啦呼呼…就睡著去了
01:17:19
不會在那說翻來覆去的
01:17:22
這才是功夫啦
01:17:25
所以聽道理也是好咧
01:17:28
我們之前我們道德會的理事長白土炎先生
01:17:33
他就很厲害的
01:17:34
聽到道理就會應用
01:17:37
當時宜蘭市長死了
01:17:40
他在縣政府當建設局長
01:17:44
叫他代理市長
01:17:46
單日在縣政府
01:17:49
雙日在市公所
01:17:51
現在哦他若每次去羅東爐源寺
01:17:56
聽我講道
01:17:59
現在人若…
01:18:00
他若在市公所的時候
01:18:03
縣政府要來跟他接洽事情
01:18:05
說拜託一下你明天再來
01:18:07
明天就去縣政府今天是辦理市政
01:18:11
沒有辦理縣府的事情
01:18:14
現在若在縣政府辦公的時候
01:18:17
市裡若發生事情要去請教他
01:18:20
他說你去問秘書就好
01:18:22
你不要問我
01:18:23
我今天職務在縣政府
01:18:26
市政我沒有管這樣子
01:18:28
他的心境就是這樣子
01:18:30
若在爐源寺星期六聽道理
01:18:32
人若要去拜託他事情
01:18:34
坐在那聽道理
01:18:36
現在聽道理的時間
01:18:38
你專心聽道理
01:18:40
聽完要說什麼我們再來說
01:18:43
他有辦法這樣做
01:18:45
這個心就是定在一個地方
01:18:48
這就是叫做禪定
01:18:51
所以現在
01:18:52
頓悟入道要門論的上卷裡面
01:18:57
有一個人來問慧海禪師
01:19:01
說什麼叫做禪
01:19:04
什麼叫做定
01:19:07
慧海禪師回答他說
01:19:09
妄念不要生就是禪
01:19:12
一個人若沒有妄念就是禪
01:19:15
不是在那裡坐才是禪
01:19:17
你妄念不生就是禪
01:19:20
你坐下去有辦法看你的本性
01:19:22
就是定啦
01:19:25
很多人說要看出本性要怎麼看
01:19:28
他這裡就跟你說明了
01:19:30
本性是什麼就是你沒有生心
01:19:35
怎麼樣叫做生心
01:19:38
一個人的心
01:19:42
一個人兩個心就是念了
01:19:48
你心的上面又生一個心出來了
01:19:52
就變成念頭了
01:19:55
所以呢 你有辦法這個叫做坐見本性
01:20:02
就是定了
01:20:04
本性是什麼
01:20:05
本性就是你沒有生心啊
01:20:08
本性是如如不動啊
01:20:12
定 定就是對境無心
01:20:16
八風吹不動
01:20:19
這個說八風吹不動有的說八風是什麼
01:20:22
東西南北 東南 西南 東北 西北的八面風
01:20:27
不是這個八風是佛家的術語
01:20:32
他說八風是什麼
01:20:34
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個叫做八風
01:20:42
他說八風吹不動就是禪定了
01:20:47
利是什麼
01:20:48
利就是利益賺錢
01:20:50
一個人若賺錢
01:20:51
哈哈高興成這樣子
01:20:53
你被八風吹倒了
01:20:56
衰就是失敗
01:20:58
生意倒閉失敗
01:21:00
煩惱到不吃不睡
01:21:02
你也被八風吹倒
01:21:07
毀就是在後面誹謗我們
01:21:10
現在我們知道說人在誹謗我們
01:21:12
就我要去跟他計較要去問他
01:21:14
你就被八風吹倒了
01:21:17
譽就是在後面誇獎我們
01:21:20
被人誇獎到底整個屁股翹起來
01:21:23
高興成這樣子
01:21:25
這也是被八風吹倒了
01:21:28
稱就是面前誇獎你們
01:21:33
誇獎就起歡喜心
01:21:36
這個都被八風吹倒
01:21:38
我在那當時游錫在做宜蘭縣長的時候
01:21:46
要表揚一些的老師
01:21:50
人家跟我說我雖然沒在學校教師
01:21:53
他也是把我列在這個老師的在內去表揚
01:21:59
那個證書拿來大家都怎麼樣
01:22:02
證書拿來都拿起來上面這樣子
01:22:07
鏡頭讓人家照
01:22:09
我那個證書拿來感覺很丟臉的
01:22:12
我又不是當老師
01:22:15
我是只有在外面說一些道理
01:22:18
說把我拿出來表揚
01:22:19
我那張把它挾在這裡
01:22:21
他們那些人說你也拿出來讓人照一下
01:22:23
我說不用啦不用照這樣子
01:22:26
那就是一個人已經歡喜心整個都生出來
01:22:30
那也是被八風吹倒的
01:22:34
譏就是被人恥笑
01:22:37
在面前羞悔你糟蹋你 恥笑你
01:22:41
氣得要死拳頭握得要擠出汁來
01:22:45
就牙根咬著快要吵架
01:22:48
這也是被八風吹倒了
01:22:50
苦有的一種病苦
01:22:53
有的沒得吃的苦
01:22:55
有的子孫不孝苦
01:22:56
有的父母親不良苦
01:22:58
那個苦一生出來
01:23:00
說上說下說給親戚朋友知道
01:23:04
這也是被八風吹倒了
01:23:07
樂就是快樂
01:23:09
有的一個樂到來
01:23:10
這樣好像乩童跳起來 高興成這樣子
01:23:14
這也被八風吹倒了
01:23:16
所以一個人你被八風吹不動
01:23:21
八風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01:23:27
這就是八風
01:23:28
假使你若被八風吹不倒就是定
01:23:33
假使一個人若有辦法學這個功夫
01:23:36
雖然你是凡夫
01:23:39
凡夫就是說你又沒當法師
01:23:41
又沒當道長你也沒當講師
01:23:44
你雖然是一個凡夫
01:23:46
你也最先入佛位你最先成佛啦
01:23:50
當師父的人下地獄
01:23:53
當一些這些庸庸碌碌的凡夫去當佛
01:23:58
才會我說常不輕菩薩
01:24:01
他學什麼
01:24:02
人家糟蹋他人家侮辱他
01:24:04
我不敢輕視你以後你會作佛
01:24:07
我不敢輕視你以後你會作佛
01:24:09
人家就做菩薩了
01:24:11
大家說修行要怎麼修
01:24:13
就這樣而已啊
01:24:14
要修什麼
01:24:16
你若有辦法有那個禪定的力量的話
01:24:21
要做佛很簡單沒有什麼困難
01:24:24
功果修到滿
01:24:27
這個定力若有大家也做佛了
01:24:31
這個就是
01:24:33
我們這個佛學大辭典這一段跟我們解釋
01:24:38
但是定你就要注意哦
01:24:41
這個定哦
01:24:42
現在說到這個是正定
01:24:45
但定也有痴定
01:24:47
怎麼叫痴定
01:24:49
有的說要 定定比較快要正定比較難
01:24:54
什麼叫做痴定
01:24:55
一個人賭博賭到這樣沒有洗澡也不難過
01:24:58
沒有吃飯也不會餓
01:25:00
人說某人啊 吃飯了
01:25:02
去吃啊 先去吃
01:25:04
他定在賭博
01:25:06
有的人看書看到跟電線桿相撞
01:25:09
對不起 對不起
01:25:10
那個也定
01:25:11
定在看書
01:25:12
定是定住在一個境叫做定
01:25:16
但是正定是比較為難
01:25:18
若痴定比較容易
01:25:21
有的若某一個人要吃東西
01:25:24
我就要吃海產一味執著在海產
01:25:27
我愛吃山產一味執著在山產
01:25:30
有的要吃素食一味執著在要吃素食
01:25:33
有的人若愛吃這個雜七雜八的東西
01:25:38
再遠的東西他也要吃
01:25:40
那也是定在吃的啦
01:25:41
定在嘴巴
01:25:43
定有各種不同的定
01:25:46
現在這一段是說八正道的正定
01:25:49
痴定就不是了
01:25:51
痴定是亂糟糟了
01:25:54
時間到了沒辦法再說
01:25:56
等到下期我們再恢復本課再來談論
01:26:01
在座同修 大家早安
01:26:06
我們這次說這個還鄉直指
01:26:11
引證這個八正道
01:26:14
這個八正道最後就是那個正定
01:26:18
我們上期已經都說完畢
01:26:22
但是這個正定的相反是痴定
01:26:25
所以我們早上對於這個痴定來做一個補充
01:26:33
我們現在來看這個佛光大辭典裡面所說的
01:26:40
痴禪 愚痴禪之意
01:26:47
乃斥禪者但事默然空坐
01:26:53
心地未開之禪定
01:26:58
有的說有一種坐禪有那個痴禪
01:27:04
痴禪就是愚痴的禪的意思
01:27:09
就是來責備修禪的人啊
01:27:14
靜靜地坐
01:27:17
好像心裡都不要想半樣
01:27:19
傻傻地坐
01:27:21
他的心不會開朗的禪定
01:27:25
這個叫做痴禪
01:27:28
佛學大辭典說痴禪
01:27:33
斥空坐禪者而言
01:27:37
佛學大辭典說是比較簡單
01:27:39
跟佛光大辭典說的就意思一樣
01:27:44
另外佛學大辭典再說
01:27:47
痴定有禪定而無智慧者
01:27:53
據觀音玄義上曰
01:27:56
若定而無慧者
01:27:58
此定名痴定
01:28:01
譬如盲兒騎瞎馬
01:28:06
必墮坑落塹而無疑也
01:28:12
佛學大辭典說痴定
01:28:15
就是這個人雖然他有辦法禪定
01:28:20
但是沒有智慧
01:28:22
所以根據觀音玄義上卷裡面一句話
01:28:29
說假使一個人有辦法禪定
01:28:32
但是他沒有智慧
01:28:35
這個定就是叫做痴定
01:28:38
跟什麼一樣子
01:28:39
好比像說一個瞎子騎一匹瞎馬
01:28:45
到這個溪谷的地方不知道要彎
01:28:50
結果就這樣掉入溪谷內
01:28:53
絕對沒有疑惑這樣說
01:28:56
所以一個人你有辦法禪定
01:28:59
一定就要有智慧
01:29:01
我們在坐什麼去看到佛祖
01:29:04
去什麼遊天庭 遊地獄啦
01:29:08
你要有那個智慧去判斷
01:29:10
判斷說看這是對不對
01:29:13
種種有很多問題
01:29:15
好像我們上期有說過的那些事情
01:29:21
再來修真錄這樣說
01:29:23
心存貪名利
01:29:26
身處於流俗
01:29:28
則無有智慧
01:29:31
縱能入禪定
01:29:33
其名曰痴定
01:29:36
身定心不定
01:29:38
念念無止息
01:29:40
則難入正定
01:29:42
縱有智慧在
01:29:43
其名曰狂慧
01:29:46
若不貪名利
01:29:48
不處於流俗
01:29:49
了悟吾心自如如
01:29:52
則見自性
01:29:55
見性則是禪定智慧
01:29:58
若如此即自解脫
01:30:02
這裡面一個注解流俗來做一個說明
01:30:06
辭海這樣說
01:30:08
流俗 謂頹靡之俗
01:30:12
為眾所共習也
01:30:15
流俗就是一種奢華浪費的風俗
01:30:19
這個都大家都愛的
01:30:21
所以這流俗就是好比說一個人不樸實
01:30:28
只有想奢侈浪費那種的風俗
01:30:33
修真錄說你的心存了貪名貪利
01:30:39
你的心都要奢侈浪費
01:30:43
這樣這個人就是沒有智慧了
01:30:46
雖然你有辦法入禪定
01:30:49
這個名字就是叫做痴定
01:30:52
有的人你的身體有辦法定
01:30:55
你的心沒辦法定
01:30:58
每一個念頭這樣妄念這樣翻滾
01:31:03
你就很困難入正定
01:31:06
雖然說你有智慧
01:31:08
這個名字就是叫做狂慧
01:31:11
假使一個人
01:31:12
你若沒有貪了這個名
01:31:14
沒有貪這個利
01:31:16
你不會處在流俗
01:31:19
你有辦法了悟我的心本來就是如如不動
01:31:24
這樣你就有辦法看出本性
01:31:27
你有辦法看出本性才是禪定智慧
01:31:32
若這樣呢你才有辦法解脫
01:31:36
所以不才我們瑤池經金母經裡面一句說
01:31:40
解脫非難難在定慧這樣說
01:31:44
所以對於這個八正道就是說到這為止
01:31:49
現在回歸我們的本課
01:31:53
你現在來翻第一頁
01:31:58
後面算來第三行
01:32:04
從下面算上去第十二字那裡開始說
01:32:1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32:15
胸無主宰
01:32:19
百事不成
01:32:21
何況學道
01:32:24
譬如深夜讀書
01:32:27
志向一專
01:32:30
自不思睡
01:32:32
如志一分
01:32:36
便自睡著
01:32:41
說一個人你的心裡沒有一個主宰
01:32:46
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成功
01:32:49
何況是學道
01:32:51
比如說我們半夜三更在讀書
01:32:56
你的志若有專一
01:33:00
你就自然不會想要睡覺
01:33:03
你的志若分開
01:33:05
一旦若分開了
01:33:07
你書邊看眼睛邊瞇 就打瞌睡了
01:33:12
就是說想睡覺
01:33:15
再接下去
01:33:19
立志如樹之有根
01:33:24
樹根一立
01:33:26
然後再加灌溉培植
01:33:31
樹木乃得隆茂氣象
01:33:37
說一個人的立志
01:33:40
好比像種樹
01:33:42
那個樹有根
01:33:45
樹的根若可以健全
01:33:50
你再澆水 栽培它
01:33:54
這個樹木自然就非常的茂盛
01:33:58
就會變成一棵大樹這樣子
01:34:03
再接下去
01:34:07
世間無論做何等事業
01:34:11
下手總須有定見
01:34:16
乃克抵於成功
01:34:22
說世間無論做什麼事情
01:34:25
你總是要有一個一定的主見
01:34:31
這樣做事情才會成功
01:34:35
再接下去
01:34:39
至於研究身心性命之學
01:34:45
苟無定見
01:34:48
將如盲人看戲
01:34:51
人云亦云
01:34:53
模模糊糊
01:34:56
焉知究竟
01:34:58
今日學此
01:34:59
明日學彼
01:35:02
見異思遷
01:35:04
莫衷一是
01:35:10
說假使說一個人
01:35:14
你在要研究到我們人的這個身心
01:35:19
對於我們這個性命的學問
01:35:23
你若沒有一個一定的主見
01:35:28
好像瞎子在看戲
01:35:31
你只有眼睛卻看不見
01:35:33
人家說你跟人家說
01:35:35
可以說模模糊糊 迷迷惘惘
01:35:39
你怎麼知道說到底這個戲在演什麼
01:35:43
今天學這樣 明天學那樣
01:35:48
你聽人說好 你就跑去東
01:35:52
聽人說西好你就跑過去西
01:35:56
一個心都沒有那個主見的心
01:36:00
自己沒辦法去抓一個方向這樣子
01:36:07
要接下去
01:36:11
或聞某某所談
01:36:13
有形有象
01:36:16
便生羨慕
01:36:18
而去求教
01:36:22
或自發見
01:36:23
幻景假像
01:36:25
認為效驗
01:36:29
有時候聽到某人在說
01:36:32
說一些有形有象的事情
01:36:36
你就感覺非常的羨慕
01:36:40
你就去問
01:36:42
有時自己發現在打坐的時候
01:36:48
發現了一些這些幻景假象
01:36:52
好比像有一種不實際的幻影
01:36:56
你把他想說哦
01:36:57
我已經這個叫做得到這個道了
01:37:04
再接下去
01:37:07
縱有真誠之人一再規勸
01:37:11
非但不信
01:37:13
反生怨恨
01:37:16
假使有的一種很誠意
01:37:18
知道說你走火入魔
01:37:20
指導你
01:37:22
你反而不相信人家的話
01:37:25
反而怨恨
01:37:27
說我現在有辦法禪定你今天卻在阻礙我這樣
01:37:34
再接下去
01:37:38
閒或懺悔
01:37:40
仍然疑信相參
01:37:45
依違不定
01:37:48
此皆無真正主見之所致也
01:37:55
有時一兩次感覺人家勸解我是對的
01:37:59
感覺說我懺悔
01:38:01
不過你又還半信半疑
01:38:05
心裡還沒有那個主見的心
01:38:12
這就是什麼
01:38:13
這個你就是真正沒有主見所致的
01:38:20
再接下去
01:38:23
學道之人
01:38:25
如能立定主見
01:38:28
一心遵行
01:38:31
師尊所傳之法
01:38:33
日夜用功
01:38:35
常常探討
01:38:39
不拘年月
01:38:42
久則智慧愈開
01:38:44
外物不得而誘之
01:38:47
內魔不得而擾之
01:38:53
他說師尊所傳這個法
01:38:58
你每日用功時
01:39:02
常要來探討
01:39:05
沒有拘束這個年月
01:39:08
沒有管你是一月二月一年二年
01:39:13
時間久了自然你智慧就漸漸開
01:39:18
你對於這個外物
01:39:21
這個所有的種種問題
01:39:24
就不會來誘拐我們的心
01:39:28
這個名啦 利啦就沒辦法誘拐我們的心
01:39:32
我們的內魔就沒辦法打擾我們
01:39:37
什麼叫做內魔
01:39:39
我們現在看一個仙學辭典解釋
01:39:43
內魔者 鍊己未純時
01:39:49
見各種境界也
01:39:52
似夢非夢 種種怪狀
01:39:56
閉目即現此皆陰神作崇也
01:40:01
清心正念魔自滅矣
01:40:06
仙學辭典裡面說什麼叫做內魔
01:40:11
我們在要鍛鍊自己還沒純淨的時候
01:40:17
有時在打坐會看到很多種的境界
01:40:24
也好像做夢 又不是做夢
01:40:27
有那個很多種的怪狀
01:40:31
看到天堂啦 地獄啦種種
01:40:35
你眼睛若閉起來就看到了
01:40:38
這就是陰神在作怪
01:40:41
你一個人心若放清念頭若正
01:40:46
這個魔自然就會消滅掉了
01:40:48
不要去讓這個魔把你引誘去
01:40:54
這最上乘論裡面這樣說
01:40:58
坐禪時或見一切善惡境界
01:41:02
或入青黃赤白諸三昧
01:41:06
或見身出大光明
01:41:09
或見如來身相
01:41:11
或見種種變化
01:41:14
但知攝心莫著
01:41:16
並皆是空妄想之見也
01:41:22
最上乘論是惠能六祖的師父
01:41:28
這個五祖弘忍大師作的
01:41:33
這個最上乘論裡面一句說
01:41:36
我們在坐禪的時候
01:41:38
有時看到一切的善惡境界
01:41:42
善的境界就是天堂 西方這個都善的境界
01:41:47
看到神看到佛這都是善的境界
01:41:51
惡的境界是看到地獄看到鬼
01:41:55
這個都叫做惡的境界
01:41:57
你去看到這個善惡的境界
01:42:00
也是入在青黃赤白諸三昧
01:42:03
這個青黃赤白這是描寫說很多複雜的境
01:42:13
被你看到
01:42:14
三昧跟禪定意思一樣
01:42:18
好比說你坐下去的時候
01:42:19
看東看西看那些有的沒的
01:42:23
或是說看到你的身體會出毫光
01:42:27
或是看到佛祖的身相
01:42:30
或是看到很多種的變化
01:42:34
你要知道說這是魔在作怪
01:42:38
你心要攝住不要被這個境把你綁去
01:42:44
你要知道所看到的都是空妄想的看法
01:42:48
不是真正的正定這樣
01:42:52
現在再接下去來看我們的課本
01:42:57
造詣既深
01:43:00
把握愈穩
01:43:03
心愈實則氣愈充
01:43:07
力愈足則效愈捷
01:43:12
說我們今天我們在學道既然有深入
01:43:20
修行的成功你若愈安定
01:43:24
你的心就愈充實
01:43:28
你的元氣若愈充滿
01:43:31
我們的能力若是愈充足
01:43:35
效果就愈成功這樣說
01:43:39
再接下去
01:43:43
吾師慈悲已極
01:43:47
凡有志者無不因材施教
01:43:53
問所問而來
01:43:55
聞所聞而去
01:43:58
大道當前
01:44:00
特患人之無志耳
01:44:05
說我的老師
01:44:08
現在說我的老師
01:44:09
就是這個還鄉直指的作者的師父
01:44:14
說我的老師慈悲達到這個極點
01:44:19
假使若有志在要學道的人
01:44:23
他全部都用因人而說法
01:44:26
看你的才能
01:44:29
你有辦法修到哪他教你到哪
01:44:35
由我們問他所問的問題
01:44:39
他解說給你聽讓你回去
01:44:43
大道在面前
01:44:45
是只怕我們人沒有那個志向來求道
01:44:50
這樣說
01:44:53
再接下去
01:44:58
孔子三十而立
01:45:02
四十而不惑
01:45:04
其精進之功
01:45:06
已基於十五志學時矣
01:45:12
說孔子在三十歲的時候
01:45:17
已經入道在教這個學業
01:45:23
傳授弟子
01:45:25
到四十歲的時候
01:45:28
他就不會受到這個塵緣來迷惑我們
01:45:33
對於孔子的精進這個工夫
01:45:37
他在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向學
01:45:42
已經來築了地基
01:45:46
現在本句是什麼
01:45:49
是在這個論語裡面所說的
01:45:52
他把它引出來的話
01:45:55
現在我們來看論語為政第二篇裡面所說
01:46:00
子曰
01:46:02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1:46:07
三十而立
01:46:10
四十而不惑
01:46:12
五十而知天命
01:46:15
六十而耳順
01:46:17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01:46:23
子就是孔子
01:46:26
孔子這樣說
01:46:28
說我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來學這個道
01:46:38
到三十歲我自己就自立
01:46:41
四十歲就不會被這個一切名利世俗迷惑了
01:46:49
到五十歲就看出本性
01:46:53
到六十歲他就達到無所住心
01:46:57
到七十歲
01:46:59
他的心就不會被一切的魔所打擾
01:47:05
達到覺行圓滿
01:47:08
這是這樣簡單跟你說一下
01:47:11
現在這個一句一句來詳細做解釋
01:47:15
現在首先來解釋這句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1:47:21
這句來開始說
01:47:24
現在我們來看邢昺先生的說明
01:47:28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者
01:47:34
言成童之歲識慮方明
01:47:41
於是乃志於學也
01:47:45
這裡面一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47:49
辭海這樣說
01:47:51
成童 童年稍長者曰成童
01:47:58
什麼叫做童
01:48:01
辭海這樣說
01:48:03
童者 未成人之稱
01:48:07
年十九以下皆是
01:48:12
辭海說童是什麼
01:48:15
還沒轉大人
01:48:18
年紀十九歲以下都叫做童
01:48:24
所以現在辭海說成童
01:48:27
就是孩子比較多歲
01:48:31
譬如說你若七八歲 十幾歲
01:48:34
這個都還很年輕
01:48:36
年紀到十五來算這個童年的比較多歲
01:48:42
才叫做成童
01:48:46
所以我們程子這樣說
01:48:50
孔子生而知之也
01:48:54
言亦由學而至
01:48:57
所以勉進後人也
01:49:01
程子說孔子出世
01:49:04
祂就每樣都懂了
01:49:07
很小的時候祂就每樣都懂
01:49:09
好比像神童
01:49:11
今天教學生說祂十五歲
01:49:16
說十五而志於學這句話
01:49:20
這是鼓勵學生
01:49:23
說我不是那麼聰明啦
01:49:24
我也十五歲才努力讀書這樣
01:49:28
一種鼓勵的話
01:49:31
所以邢昺先生說
01:49:35
吾十有五
01:49:37
這個字不能讀作有
01:49:39
讀作又
01:49:42
說我十五歲的時候
01:49:45
我就有要立志學道
01:49:50
就是說祂孩童比較年長的時候
01:49:54
祂的頭腦就比較開朗
01:49:57
就認真讀書那個意思
01:50:01
所以對於這字有
01:50:05
我們通常讀作有
01:50:06
但是這個有下面就會解釋下去了
01:50:11
所以這篇文你若沒有分句來說明
01:50:17
有時候你會錯誤的很多
01:50:21
像那裡面說五十而知天命
01:50:24
我剛剛解釋說五十歲才看出本性
01:50:28
有的人說
01:50:29
孔子三十歲就教書了
01:50:32
怎麼會說五十歲才見性
01:50:34
所以你就要了解說
01:50:36
孔子祂在五十歲之前說的道理
01:50:43
都說後天的道理
01:50:45
五十歲以後說的道理
01:50:48
就都說先天的道理
01:50:51
所以這個孔子五十歲見性那個都有根據
01:50:57
不是老師自己解釋的
01:51:00
那裡面都有根據
01:51:02
因為孔子見老子之後才看出本性
01:51:08
所以我們早上沒有那個時間
01:51:12
可以談論這些問題
01:51:14
現在我們就要一段一段慢慢去把他分解
01:51:19
現在在說第一句而已
01:51:22
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1:51:26
下期就來說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這個道理
01:51:31
一句一句把它分解下去解釋
01:51:35
你才會了解說孔子祂說給…
01:51:38
現在這句話是孔子在教他學生說的
01:51:42
第一句是好比鼓勵學生說
01:51:44
我不是那麼聰明的
01:51:45
我也是十五歲才努力讀書這樣子
01:51:48
一種鼓勵的話這樣子
還鄉直指
8/10部影片
還鄉直指 1
還鄉直指 2
還鄉直指 3
還鄉直指 4
還鄉直指 5
還鄉直指 6
還鄉直指 7
還鄉直指 8
還鄉直指 9
還鄉直指 1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518000363
8c06686c-f912-4f61-acfc-8b760aeb423d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