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仲尼弟子列傳 4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仲尼弟子列傳 4
2472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30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5
現在我們來看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這一段
00:02:22
言偃 吳人 字子游
00:02:28
少孔子四十五歲
00:02:33
子游既已受業
00:02:37
為武城宰
00:02:40
孔子過聞弦歌之聲
00:02:46
孔子莞爾而笑曰
00:02:51
割雞焉用牛刀
00:02:54
子游曰
00:02:56
昔者偃聞諸夫子曰
00:03:01
君子學道則愛人
00:03:04
小人學道則易使
00:03:10
孔子曰 二三子
00:03:13
偃之言是也
00:03:16
前言戲之耳
00:03:20
孔子以為子游習於文學
00:03:25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00:03:29
我們首先做說明
00:03:34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03:37
注解第一
00:03:39
易 治理也
00:03:42
使 指示人民履行任務也
00:03:49
易就是治理
00:03:52
使就是要來指示百姓 履行當百姓的任務
00:04:00
辭海才這樣說
00:04:02
易 治也
00:04:03
使 令也
00:04:05
兼有役而用之義
00:04:09
辭海說易就是治理
00:04:12
使就是命令
00:04:15
兼有要讓他工作
00:04:18
履行他的任務的意思
00:04:22
注解第二 孔安國先生這樣說
00:04:26
戲 以治小而用大道也
00:04:32
孔安國說戲
00:04:34
就是要治一個小地方
00:04:39
來用這個大道
00:04:42
注解第三
00:04:44
論語先進 第十一篇這樣說
00:04:49
德行 顏淵 閔子騫 冉伯牛 仲弓
00:04:54
語言 宰我 子貢
00:04:57
政事 冉有 季路
00:05:00
文學 子游 子夏
00:05:04
論語先進第十一篇說
00:05:07
德行最好的就是顏淵 閔子騫 冉伯牛跟仲弓
00:05:14
若會說話的 就是宰我跟子貢
00:05:19
若對於政治 就是冉有跟子路
00:05:24
若文學最好的 就是子游跟子夏
00:05:29
所以我們現在來看全文
00:05:34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這樣說
00:05:38
說言偃
00:05:40
言是姓 偃是名
00:05:43
言偃是吳國的人
00:05:47
他的字號叫做子游
00:05:50
少孔子四十五歲
00:05:54
子游讀書畢業之後
00:05:58
好比跟孔子一段期間之後
00:06:02
就去武城的地方當縣宰
00:06:08
好比現在說的當一個縣長
00:06:12
孔子來經過武城
00:06:16
聽到武城 有人在拉弦唱歌的聲音
00:06:22
孔子就突然間微微笑
00:06:27
就這樣說
00:06:29
說殺雞何必用牛刀
00:06:33
要殺雞不必用牛刀
00:06:36
所以我們現在一句俗語說
00:06:38
殺雞不用牛刀
00:06:39
這就是孔子說的
00:06:43
子游來回答孔子
00:06:46
說以前我聽到老師你說
00:06:52
說若君子的人學道
00:06:55
就是要愛護百姓
00:06:59
小人若學道
00:07:03
是要來壓制百姓工作
00:07:09
孔子說二三子
00:07:13
二三子就是 他那些所有徒弟
00:07:16
說你們這些所有的徒弟
00:07:20
子游今天說的這些話對
00:07:25
我前面跟你說這個話
00:07:28
是戲之耳
00:07:30
你現在就注意
00:07:32
這個戲字
00:07:35
大多數都說戲言
00:07:37
戲言就是說談笑的
00:07:40
一般就是都這樣解釋
00:07:42
但是這個戲不是
00:07:44
孔子一個聖人
00:07:46
怎麼會跟學生說笑
00:07:48
對不對
00:07:49
又是什麼
00:07:50
又是在教學的時候 不是空閒的時候
00:07:55
他看到子游的政治而高興
00:08:03
表達他說的話
00:08:05
怎麼會說跟他說笑
00:08:07
若說為了公務說笑 這樣當聖人哪有資格
00:08:13
這個戲並不是說笑
00:08:15
這個戲照孔安國先生說的
00:08:18
以治小而用大道
00:08:22
等於就是說
00:08:24
治理一個小地方
00:08:27
用著我們這個道 最高的道理去感化百姓
00:08:32
應該是不必 用到這麼大的力量
00:08:35
才說殺雞何必用牛刀
00:08:39
這是一種惋惜子游的文學
00:08:43
說若像你這樣的人 可以做到宰相
00:08:49
不是守在一個小地方當官
00:08:51
意思就是這樣說
00:08:54
好比說他有人才
00:08:55
好比說大人才 來管理小地方很可惜
00:09:00
那個意思就是這樣
00:09:02
這個戲等於就是 一種可惜的言語
00:09:06
我前面說這個 是真的可惜子游
00:09:12
他這個大人物 來治理小地方
00:09:15
這樣說比較快
00:09:17
孔子他以為什麼
00:09:20
說子游他所學習就是文學
00:09:23
等於說你一個大學者
00:09:26
應該你是要治大地方
00:09:29
像說你來 台北市當市長才適合
00:09:32
你若去一個鄉下 當一個村長怎麼適合
00:09:36
意思就是這樣
00:09:39
這樣我們就知道子游
00:09:42
他的學問 是可以說非常的好
00:09:46
我們另外來看說苑一句話
00:09:51
你就知道 這個子游學問的優秀
00:09:55
說苑裡面這樣說
00:09:59
季康子謂子游曰
00:10:03
仁者愛人乎
00:10:06
子游曰 然
00:10:10
人亦愛之乎
00:10:13
子游曰 然
00:10:16
康子曰 鄭子產死
00:10:20
鄭人丈夫舍玦珮
00:10:25
婦人舍珠珥
00:10:29
夫婦巷哭
00:10:31
三月不聞竽琴之聲
00:10:36
仲尼之死
00:10:37
吾不聞魯國之憂夫子
00:10:40
奚也
00:10:43
子游曰 譬子產之與夫子
00:10:47
其猶浸水之與天雨乎
00:10:51
浸水所及則生
00:10:53
不及則死
00:10:54
斯民之生也必以時雨
00:10:58
既以生莫愛其賜
00:11:02
故曰 譬之子產之與夫子也
00:11:06
猶浸水之與天雨乎
00:11:12
說苑貴德篇這樣說
00:11:17
季康子有一日來問子游
00:11:23
說若有仁德的人
00:11:26
他會愛護百姓嗎
00:11:29
子游說當然
00:11:32
有仁德的人會去愛護百姓
00:11:37
季康子就又問
00:11:40
若這樣百姓 他會愛護這個仁德的人嗎
00:11:48
子游說當然啊
00:11:52
因為有仁德的人愛護百姓
00:11:57
百姓愛護這個有仁德的人
00:12:03
這是當然的事情
00:12:07
季康子就說
00:12:10
鄭 現在這個鄭不是姓
00:12:13
鄭是鄭國
00:12:14
一個國家的名字
00:12:17
說鄭國這個子產
00:12:19
子產就是 鄭國的宰相就對了
00:12:23
說鄭國的子產死的時候
00:12:26
鄭國的人 男人
00:12:29
丈夫就是說男人
00:12:32
都捨玦珮
00:12:35
什麼叫做玦珮
00:12:37
古代的男人都戴一個玉
00:12:41
玉珮就對了
00:12:43
你若看電影 電視就知道
00:12:47
褲頭都…
00:12:49
有錢的用較高貴 沒錢的用較簡單
00:12:52
都用一個玉珮戴著
00:12:55
現在人若死
00:12:58
那個玉珮 就不可戴要拿起來
00:13:01
那個玉珮拿起來 就描寫死人
00:13:05
女人就要捨棄耳環 項鍊
00:13:13
假使若說 有人死的話 悲傷
00:13:16
耳環 項鍊就拿起來
00:13:20
夫婦 夫婦不是夫妻
00:13:24
就是指男人 女人
00:13:28
他說鄭國的子產死
00:13:31
鄭國的男人玉珮都拿起來
00:13:34
女人耳環 項鍊都拿起來
00:13:38
男人 女人 在巷子口放聲哭
00:13:42
哭這個子產死
00:13:46
經過三個月
00:13:49
在這個鄭國 沒人聽到唱歌跟彈琴
00:13:55
但是孔子死的時候
00:13:58
仲尼就是孔子
00:14:00
孔子死的時候
00:14:03
我就沒有聽到魯國的人
00:14:05
說耳環拿掉 項鍊拿掉 玉珮拿掉
00:14:12
在巷口哭孔子 都沒有聽到
00:14:16
到底什麼原因
00:14:18
現在這個意思 就是要挑他的語病
00:14:23
你說你老師是聖人
00:14:26
你老師聖人死沒人哭
00:14:30
你看鄭國的子產死的時候
00:14:33
全國的百姓放聲哭
00:14:37
到底是子產 跟你老師誰比較厲害
00:14:41
意思就是要描寫這個意思
00:14:44
這就是要挑語病的人
00:14:47
但是子游是一個能人
00:14:51
他的文學很好 口才也很好
00:14:55
所以子游才回答他
00:14:58
說我現在要比喻
00:15:01
譬就是比喻
00:15:03
比喻這個子產跟我的老師
00:15:07
跟什麼一樣
00:15:08
跟浸水跟天雨
00:15:12
什麼叫做浸水
00:15:13
浸水就是水溝水 灌溉的水
00:15:17
因為浸水就是 好比說澆菜也要水
00:15:21
要澆稻子也是要水
00:15:26
這個叫做浸水
00:15:27
浸水就是水圳的水
00:15:30
因為古代沒有自來水
00:15:32
古代是只有浸水
00:15:35
天雨就是天上的雨
00:15:39
他說子產跟我老師 好比像浸水跟天雨
00:15:46
若浸水所及則生
00:15:49
你看水圳的水若到得了
00:15:51
大家都能生存 怎麼樣
00:15:53
澆菜也要水
00:15:55
若沒有水菜會死
00:15:58
稻子也要淹水
00:15:59
稻子若沒有淹水 那些稻子也會死
00:16:03
我們人要吃飯也要水 洗菜也要水
00:16:08
所以若有水就會生 沒水就會死
00:16:14
但是你要知道 百姓今天你要生存
00:16:19
你這個水從哪裡來
00:16:22
那個溝不會生水
00:16:24
水要從哪來
00:16:25
水就是要從天上下來
00:16:29
要有那個時雨
00:16:31
天上的雨已經幫你生
00:16:36
你還討厭天上的雨
00:16:41
怎樣討厭天上的雨
00:16:44
你想看看
00:16:45
雨若一直下
00:16:47
大家埋怨 整天下雨
00:16:50
出門不方便
00:16:52
做什麼怎麼樣 都在罵
00:16:57
現在若沒有雨
00:16:59
他不罵水溝 在罵天上
00:17:02
唉喲 都沒有雨
00:17:04
只會罵不會說 老天爺 下雨很感謝
00:17:07
他不會這樣
00:17:10
現在若大水災
00:17:12
他沒有說你這個溝太小條
00:17:15
這個堤防做不好 他不這樣
00:17:18
他說哎喲 就是雨下太大 才會大水災
00:17:23
天是被人罵的有 沒人稱讚
00:17:28
今天我比喻子產跟我老師
00:17:33
子產好像水溝水 我老師好像天上的雨
00:17:39
怎麼說
00:17:40
子產會掌管好政治 從哪裡來
00:17:43
就是聖人的道理來應用
00:17:47
沒有聖人的道理 他怎麼會有辦法當好官
00:17:51
對不對
00:17:52
今天聖人的道理給他
00:17:56
讓他當一個好官 你沒有感謝聖人
00:18:00
反而感謝什麼 感謝那個政治的人
00:18:05
我這樣說 你若不相信 你看看
00:18:08
隨便廟宇若靈感顥化的廟
00:18:11
香火很旺盛
00:18:13
像十八王公你去看 那個人就是人
00:18:18
不然你去孔子廟看
00:18:20
看有沒有人在拜 沒有
00:18:22
很少人在拜
00:18:26
因為怎麼樣 祂不會顯化 不會靈感
00:18:28
只有道理給你而已
00:18:31
神明桌上那些神
00:18:34
就是都聽聖人的道理
00:18:36
他才來保知百姓 對不對
00:18:39
他不感謝聖人 都感謝神明桌上那些神
00:18:45
看有沒有冤枉
00:18:47
孔子在世就說
00:18:48
你們要修養 你們要孝順 你們要什麼
00:18:51
大家都討厭死了
00:18:53
子產聽到聖人的道理
00:18:58
將聖人的道理來愛護百姓
00:19:01
孔子若沒有 教你要愛護百姓
00:19:03
他怎麼會愛護百姓
00:19:07
所以子游厲害 就是厲害在這裡
00:19:11
所以很多人 若小小恩惠給他
00:19:16
高興成這樣子
00:19:17
大恩惠呢 除非智慧很高的人
00:19:20
不然他不會去感謝
00:19:24
這就是子游的口才
00:19:27
我們下午說到這裡
00:19:29
時間就差不多
00:19:31
我們就這樣告一段落
00:19:33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0:19:38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0:19:43
我們下午時間 這課是特別課
00:19:48
現在我們是在談孔子 祂所有的弟子的來歷
00:19:57
我們下午就要談到
00:20:00
孔子的另外 一個十大弟子之一 子夏
00:20:09
這個子夏可以說在 孔子的學生當中學問最好
00:20:16
但是很可惜 子夏這個人有一點驕傲心
00:20:22
致使後來眼睛失明
00:20:27
所以我們首先來引證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00:20:34
針對子夏說明
00:20:39
卜商 字子夏
00:20:43
少孔子四十四歲
00:20:47
子謂子夏曰
00:20:49
汝為君子儒
00:20:52
無為小人儒
00:20:55
孔子沒
00:20:57
子夏居西河
00:21:00
教授
00:21:01
為魏文侯師
00:21:03
其子死
00:21:05
哭之失明
00:21:08
在史記仲尼 弟子列傳裡面說
00:21:13
卜商 姓卜名叫做商
00:21:17
他的字號叫做子夏
00:21:20
少孔子四十四歲
00:21:26
有一日孔子 現在說子就是孔子
00:21:30
孔子對子夏這樣說
00:21:33
說你要當一個君子的學者
00:21:38
現在說儒等於就是學者
00:21:41
不能當小人的學者
00:21:45
因為孔子他有先見之明
00:21:48
知道子夏這個人很聰明
00:21:52
但是後來他會自創派門
00:21:57
好比說他的自心想說 他做什麼都比孔子厲害
00:22:05
他道理是跟孔子學的
00:22:08
但是他沒有承認說 他是孔子的學生
00:22:12
起初
00:22:14
所以孔子死之後
00:22:19
這個子夏 就這樣居住在西河
00:22:23
在那裡教書
00:22:26
當魏國的文侯的老師
00:22:31
他的兒子死
00:22:33
哭到眼睛失明
00:22:36
所以對於汝為君子儒 無為小人儒這句話
00:22:42
是孔子在警戒子夏的話
00:22:48
詳細我們來看 論語雍也第六篇
00:22:54
子謂子夏曰
00:22:58
女為君子儒
00:23:00
無為小人儒
00:23:05
孔子祂來對子夏這樣說
00:23:10
女 現在這個字 不是說女人
00:23:17
現在現代字多一個三點水
00:23:22
他說你是要當君子的學者
00:23:29
不能當小人的學者
00:23:33
怎麼樣是君子的學者
00:23:36
怎麼樣是小人的學者
00:23:40
孔安國先生這樣說
00:23:44
君子為儒 將以明道
00:23:48
小人為儒 則矜其名
00:23:54
說君子若是一個學者
00:23:58
他對於道理全都徹底明白
00:24:05
若是小人的學者 是只有吹牛他的名
00:24:11
人說吃沒三片菜葉 就要上西天
00:24:14
只有夸夸其言而已
00:24:18
皇侃先生這樣說
00:24:21
君子所習者道
00:24:24
道是君子儒也
00:24:26
小人所習者矜誇
00:24:30
誇是小人儒
00:24:33
皇侃先生這樣說
00:24:35
說君子所學習就是道
00:24:40
你若處處都為了道
00:24:43
這就是君子的學者
00:24:47
若小人所學道 是什麼
00:24:50
是都吹牛
00:24:52
所以很多人你去看
00:24:55
肚子裡有沒有學問不知道
00:24:57
自稱活佛 自稱無上師
00:25:00
自稱什麼明師這樣子
00:25:03
大家都一直吹牛
00:25:06
好像在說他多厲害
00:25:09
若愛吹牛這就是小人儒
00:25:14
劉炫先生這樣說
00:25:17
子夏於時設教有門人
00:25:21
故夫子告以為儒之道
00:25:25
君子儒能識大而可大受
00:25:30
小人儒則識小而小受
00:25:33
君子小人以廣狹異
00:25:40
劉炫先生說
00:25:42
子夏當時他也在教書
00:25:47
也有學生
00:25:50
一方面跟孔子學 一方面在教學生
00:25:56
所以孔子才跟他說
00:25:59
當一個教書學者的道理
00:26:04
我們君子的儒
00:26:07
要知道大乘之法
00:26:11
大乘之法 就是說了脫生死之法
00:26:14
說修養之法
00:26:17
若小人儒就不是
00:26:19
小人儒是只有 說一些世俗的事情
00:26:24
說一些知識而已
00:26:27
所以君子跟小人
00:26:30
就是好像說 他的學問廣跟狹的差別
00:26:35
所以學道很難說
00:26:38
一樣學道的心態
00:26:43
同一個老師教的
00:26:45
他的心理就不一樣
00:26:49
所以現在 在聽我的道理的人
00:26:52
也有很多種的人
00:26:54
所以外面若跟我說
00:26:56
我都說這是自然的事情
00:26:59
自古至今都是這樣
00:27:03
真正在聽道理的人
00:27:05
有分幾種的人
00:27:08
有的是真心要來學道
00:27:11
看將來 有沒有辦法了脫生死
00:27:15
但是也有一種人不是
00:27:18
是盜賊
00:27:20
怎樣叫做盜賊
00:27:21
他來學道理的目的
00:27:24
是只有好比說 要自己去另外發揮
00:27:29
他不是要來修養他的本性
00:27:34
現在學一些道理之後
00:27:36
才去別的地方再另外說
00:27:39
現在說的道理就是他的
00:27:43
還有另外一種學道的人
00:27:46
是要充實知識
00:27:48
他的心不是要修養
00:27:51
是要學一些知識
00:27:53
現在若跟人說話可以吹牛
00:27:57
可以與人論 可以膨風這樣
00:28:01
有的學道是學這樣子
00:28:03
有的人是好奇
00:28:06
看人來 人家在聽 我就跟著去聽
00:28:09
一點好奇之心在聽
00:28:12
所以學道的心態不同
00:28:15
所以有人曾跟我說
00:28:16
某人聽到 老師你的道理之後
00:28:20
現在在哪裡說
00:28:22
人家問他 你道理怎麼那麼多
00:28:24
我自己研究的
00:28:25
連說老師的事情都沒有
00:28:28
我說沒關係
00:28:30
我們道既然要給人 就不向人討
00:28:33
他的跟我的不是一樣
00:28:35
何必計較
00:28:36
所以學道有很多種
00:28:39
所以他這個子夏為人
00:28:43
他現在跟孔子 學道之後去吹牛
00:28:47
道理都說他的
00:28:49
現在人說 你的道理比孔子厲害
00:28:53
自己這樣洋洋得意
00:28:55
子夏他就是這種人
00:28:59
有的說他就這種人
00:29:01
最後怎麼會 進十大弟子之一
00:29:03
怎麼會入賢
00:29:08
這就是後來他反悔的關係
00:29:11
到中途眼睛失明之後
00:29:14
才知道他的錯誤 才知道他不對
00:29:18
然後才懺悔他的錯誤
00:29:21
才又重新再學
00:29:23
所以今天才有辦法入賢
00:29:25
不然就糟糕了…
00:29:29
所以對於子夏
00:29:32
我們另外再看 禮記裡面一段記事
00:29:38
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
00:29:46
曾子弔之
00:29:48
曰 吾聞之也
00:29:52
朋友喪明則哭之
00:29:57
曾子哭 子夏亦哭
00:30:01
曰 天乎 予之無罪也
00:30:05
曾子怒曰 商 女何無罪也
00:30:11
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間
00:30:16
退而老於西河之上
00:30:20
使西河之民
00:30:22
疑女於夫子
00:30:24
爾罪一也
00:30:27
喪爾親
00:30:28
使民未有聞焉
00:30:32
爾罪二也
00:30:34
喪爾子
00:30:36
喪爾明
00:30:37
爾罪三也
00:30:40
而曰 女何無罪與
00:30:44
子夏投其杖而拜曰
00:30:47
吾過矣 吾過矣
00:30:50
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00:30:55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 首先做一個說明
00:31:00
注解第一 檀弓叢訓裡面這樣說
00:31:06
疑 當讀如擬
00:31:09
疑是擬的假借字
00:31:15
現在這個字 我們通常是讀作疑
00:31:19
但是現在不能讀作疑
00:31:21
要讀作擬
00:31:23
這個疑是現在 有提手旁這個擬借來的字
00:31:30
辭海這樣說
00:31:32
疑 音擬 通擬 比也
00:31:37
是在下比擬於上
00:31:42
現在這個字音讀作擬
00:31:45
跟這個字擬相通
00:31:47
是比較的意思
00:31:50
就是我們晚輩的人 要與長輩比較
00:31:54
好比兒子要跟父親比較
00:31:56
學生要跟老師比較
00:31:58
這樣叫做擬
00:32:01
注解第二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32:05
聞 音問 達也
00:32:09
喪爾親 使民未有聞焉者
00:32:15
其禮未能達禮
00:32:18
以使民效法也
00:32:21
現在這個字通常讀作聞
00:32:25
但是現在不能讀作聞
00:32:26
讀作問 聞就是達的意思
00:32:32
他說喪爾親 使民未有聞焉這句話
00:32:40
就是說他的禮 還沒辦法達到禮教
00:32:45
讓百姓來學習
00:32:50
所以這個字讀作問
00:32:51
在辭海康熙字典都有記載
00:32:55
我們現在看全文
00:33:00
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
00:33:04
現在你就要注意
00:33:05
這個字讀作喪
00:33:08
這個字讀作「喪」
00:33:10
喪就是死人才叫做喪
00:33:14
「喪」就是失去
00:33:17
「喪」其明就是失明
00:33:19
失明就是瞎了 那個意思
00:33:22
說子夏死了兒子 卻失明
00:33:29
曾子去慰問他
00:33:33
這個弔 弔就是慰問
00:33:37
曾子這樣說
00:33:40
我曾聽過師父一句話
00:33:45
說朋友若是失明
00:33:49
當親友的人 就替他悲傷 要哭
00:33:55
曾子放聲哭
00:33:58
子夏也哭
00:34:01
子夏一哭大聲說
00:34:05
說天啊
00:34:07
予 予就是我
00:34:10
說我今天沒有罪
00:34:13
我沒有做錯 為什麼上天要讓我失明
00:34:17
好像在埋怨天就對了
00:34:20
曾子就翻臉
00:34:21
怒就是生氣
00:34:24
曾子就翻臉生氣這樣說
00:34:27
商 商是子夏的名字
00:34:31
說你怎麼說沒罪
00:34:37
我跟你來拜孔子為師
00:34:43
在洙泗的地方學道
00:34:47
然後你畢業
00:34:49
退就是 已經沒有讀書 退出來
00:34:52
好比說你畢業之後
00:34:56
守在西河的地方
00:35:00
讓西河的百姓 將你比擬老師
00:35:08
人說你的道理 比孔子還厲害
00:35:13
但是你根本就沒說
00:35:15
不是啦 這個道理 是我跟我老師學的
00:35:19
你沒有啊
00:35:20
人說你比孔子還厲害 你洋洋得意
00:35:24
這是你的第一罪
00:35:28
今天你的父親過世
00:35:33
讓西河的老百姓 沒辦法學你的禮教
00:35:43
因為你 沒有做一個照禮教走
00:35:47
跟風俗在走
00:35:50
現在很多人這樣子
00:35:52
學道另外一回事 做另外一個事
00:35:56
很多人有的學道 學禮教
00:35:59
現在有事照禮教走
00:36:01
有的不是
00:36:03
怕鄰居笑 怕被朋友笑
00:36:07
就跟風俗
00:36:09
五子哭墓也好 弄車鼓也好 什麼都好
00:36:13
就隨便馬馬虎虎
00:36:15
根本沒辦法 照他所學的道理去做
00:36:20
他跟孔子學禮教
00:36:22
沒有照那個禮教走
00:36:25
這是你的第二罪
00:36:27
你今天若沒有在教書 沒關係 你在教書的
00:36:32
自己學的道 沒有照那個道走
00:36:36
你教書還沒照那個道理做
00:36:39
這樣你的罪第二
00:36:42
今天你的兒子死 哭到失明
00:36:48
父親死都沒哭到失明了
00:36:50
兒子死哭到失明
00:36:52
你若說父親死 眼睛哭到失明
00:36:54
這樣你是孝子 你不是
00:36:57
父親死都沒哭到失明 兒子死眼睛哭到失明
00:37:01
這是你的第三罪
00:37:04
為什麼說你沒有罪
00:37:07
子夏被曾子責備之後
00:37:11
他失明就拿枴杖
00:37:14
將這根枴杖把它丟掉
00:37:16
投就是丟掉
00:37:19
杖就是枴杖
00:37:20
將枴杖丟掉 雙腳跪下拜曾子
00:37:25
曾子是算師兄弟
00:37:27
就這樣子拜曾子
00:37:30
說我過失 我的過失
00:37:34
意思就是說 我錯了 我錯了
00:37:38
我今天離開師兄弟
00:37:40
群 群就是指師兄弟
00:37:43
我離開師兄弟自己一個住
00:37:46
索居就是自己獨立 自己住 也已經很久了
00:37:52
意思就是說 我沒跟師兄弟在一起
00:37:55
沒有師兄弟把我點醒
00:37:57
我已經都錯誤了這樣說
00:38:00
這樣你就知道 一個人學道啊
00:38:05
不是學一個學問而已
00:38:08
學道是要實際去做的
00:38:11
今天子夏所學的道理
00:38:14
是只有學那個知識
00:38:16
他當作 我說的道理很厲害
00:38:20
嘴巴跟內心對抗
00:38:22
說的道理 跟他實際做的不同
00:38:26
上天就沒辦法容忍他
00:38:30
今天會失明也是這樣子
00:38:32
父親死都沒哭 兒子死才哭到失明
00:38:36
這也是一種
00:38:37
話說起來說報應
00:38:39
那麼世間人說禮
00:38:43
有的不懂的人說
00:38:45
不然牲禮比較大副 豬公比較大隻才是禮
00:38:49
並不是這樣
00:38:50
世間的禮教我們要知道
00:38:53
我們現在來看禮記 這個檀弓裡面再一句話
00:39:02
子路曰 吾聞夫子
00:39:08
喪禮
00:39:09
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
00:39:14
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
00:39:18
祭禮
00:39:19
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
00:39:23
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00:39:29
禮記是我們中國的禮教
00:39:33
也是禮經之一
00:39:36
現在有的很多人拜拜
00:39:39
動不動就說古禮 古禮
00:39:41
實際那個都不是古禮
00:39:43
都是風俗
00:39:45
你若要真正的古禮
00:39:48
就要看禮記
00:39:50
這個禮記裡面 全部說中國古代的禮教
00:39:55
所以在禮記的 第三篇檀弓上篇這樣說
00:40:02
子路一句話這樣說
00:40:06
說我聽到老師
00:40:08
夫子就是老師
00:40:09
等於就是孔子
00:40:11
說我聽到孔子
00:40:14
說萬一家裡若有喪禮
00:40:17
喪禮就是死人
00:40:19
這個喪禮
00:40:21
你一個人的哀若沒有充足
00:40:26
禮若有餘
00:40:28
禮就是我們說牲禮 拜拜
00:40:31
好比說祭物就是禮
00:40:33
說你一個人心的哀不足
00:40:37
但是你拜拜很豐富
00:40:40
還不如什麼 還不如你禮不足
00:40:43
禮不足就是說 你隨便拜拜一下
00:40:45
但是你這個哀要有餘
00:40:50
比如說我們若一個喪禮
00:40:53
拜拜的東西簡單
00:40:55
像說四果什麼東西
00:40:57
簡單拜拜一下就好
00:40:59
但是內心 要有這個哀痛之心
00:41:02
當今也很多人 家裡喪事都沒什麼哀痛
00:41:07
我曾看有的死人還在裡面
00:41:13
都還沒出葬
00:41:15
有的這樣電視看到哈哈笑
00:41:18
有的在唱歌吟曲
00:41:20
有的在喝酒
00:41:22
有的在棺材前賭博 哪有什麼悲哀 對不對
00:41:27
你這個哀不足 禮有餘
00:41:30
還不如禮不足 哀有餘
00:41:34
祭禮 祭禮就是說拜神
00:41:39
說你若拜神
00:41:41
你一個人尊敬若不充足 你拜再豐富沒用
00:41:48
還不如隨便拜拜 你要有尊敬的心
00:41:53
有的說既然要拜 怎麼會不尊敬
00:41:56
我敢說當今拜拜 大家都不尊敬
00:41:59
他不知道拜的義意
00:42:02
所以你若要了解這個問題
00:42:04
我另外有光碟在
00:42:06
拜牲禮的意義 燒金紙的意義
00:42:10
裡面也有說 要如何為亡者作功德
00:42:14
那個光碟都有 你詳細去看就好
00:42:18
不然現在若要論到那裡去
00:42:20
下午這一篇說不完
00:42:23
再來禮記第二十五祭統篇 裡面這樣說
00:42:28
夫祭者
00:42:30
非物自外至者也
00:42:33
自中出生於心也
00:42:35
是故 唯賢者
00:42:38
能盡祭之義
00:42:41
說你今天 要知道拜拜的道理
00:42:45
這個拜拜不是東西 外面用很豐盛來拜
00:42:50
不是這樣
00:42:52
要將你的內心拿出來
00:42:56
要生在你的心
00:42:58
因為這樣
00:42:59
你有智慧
00:43:01
賢就是有智慧
00:43:03
有智慧的人 才知道拜拜的道理
00:43:07
你若沒有智慧的人 都是跟著風俗
00:43:10
他不知道 拜拜是拜拜 怎麼拜
00:43:15
所以因為子夏
00:43:19
父親過世的時候 沒有照禮教走
00:43:23
兒子過世 哭到眼睛失明
00:43:27
學道理沒有尊重老師
00:43:32
結果他今天失明 還埋怨他沒有罪
00:43:36
曾子才責備他
00:43:38
責備說你罪這麼大
00:43:40
你敢說你沒有罪
00:43:43
那麼一個人你說學道
00:43:48
到底你是 要當君子還是小人
00:43:52
君子之道跟小人之道
00:43:55
是不一樣
00:43:58
我們另外來看 法言裡面一句話
00:44:04
大人之教學也為道
00:44:08
小人之教學也為利
00:44:12
子為道乎 為利乎
00:44:17
這裡面這個大人跟小人
00:44:19
先做一個注解
00:44:22
辭海這樣說
00:44:24
大人 有德者之稱
00:44:27
現在大人不是大人
00:44:30
大人就是說 有德行的人的稱呼
00:44:34
注解第二
00:44:36
小人 為不肖之人
00:44:39
這個小人不是小孩子
00:44:41
這個小人 就是說不肖的人
00:44:44
怎樣叫做不肖
00:44:46
說不肖 不賢也
00:44:48
不肖就是不賢的人
00:44:50
沒有智慧的人
00:44:53
我們現在看法言學行篇
00:44:57
說若是有德行的人 在講道理
00:45:00
都是為了道
00:45:04
若是沒有智慧的人在教書
00:45:08
在講道理 就是為了利益
00:45:12
子就是指你
00:45:16
說你是要為了道 還是要為了利
00:45:20
所以出來講道是兩種人
00:45:23
一種就是為了度化眾生
00:45:26
為了道
00:45:27
一種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00:45:30
為了利
00:45:31
所假使若講道 設緣金箱讓人投
00:45:36
設給人簽字 向人募款
00:45:39
這等於都是小人
00:45:41
這樣說比較快
00:45:42
雖然他的道說得再好
00:45:45
也是沒有用
00:45:47
再來呂氏春秋 卷四第三篇裡面這樣說
00:45:55
君子之學也
00:45:58
說義必稱師以論道
00:46:03
聽從必盡力以光明
00:46:06
聽從不盡力 命之曰背
00:46:09
說義不稱師 命之曰叛
00:46:14
呂氏春秋這樣說
00:46:16
說一個君子的人在學道
00:46:20
義就是道理
00:46:23
在講道理一定要稱呼師
00:46:26
來論這個道
00:46:29
你聽到的道理 一定要盡力去發大光明
00:46:36
現在你聽到要說給人聽
00:46:38
就要盡力
00:46:39
要照那個話去說
00:46:42
假使你聽到的道理 若沒有盡力去發揚
00:46:46
這個叫做背
00:46:49
若講道理沒有稱師的名
00:46:53
這個叫做叛
00:46:55
就是叫做背叛
00:46:58
所以我們世間人
00:47:01
有德行沒有德行 都不用爭辯
00:47:05
就這個人在講道理
00:47:06
有稱師沒稱師 這個問題在那裡
00:47:10
我在說的道理
00:47:11
都不敢說我研究的
00:47:14
我的道理都是 呂純陽祖師所傳授的
00:47:19
也可以說各宗教的 聖人 佛祖 祖師
00:47:24
所留下來的話語說給你聽
00:47:27
所以我全都寫黑板
00:47:29
這句話誰說的
00:47:31
我不敢說 這個道理我自己會的
00:47:35
我說我們宜蘭縣
00:47:38
以前一個民政局長 白土炎先生他很令人感動
00:47:44
他當一個民政局長 地位很高
00:47:49
他現在聽我的道理
00:47:50
聽一聽去縣政府 多少說給人聽
00:47:55
有人說局長 你近來道理學很多
00:47:59
這不是我的 不是我的
00:48:01
不是我研究的 我跟李老師學的
00:48:04
你若愛聽 我介紹你去道場聽
00:48:08
可以說是相當有地位的人
00:48:11
他還很謙虛
00:48:13
像有一位曹老師 現在都在南部
00:48:17
在台南 高雄那方面在講
00:48:21
他每在講道
00:48:23
他根本我…
00:48:25
台南 高雄方面 我都不曾去
00:48:27
但是他每說道理給人聽
00:48:30
都說這都李老師教我的
00:48:33
有一回就一直說 叫我去南部走一趟
00:48:37
我們這裡在座 也好幾個跟我去
00:48:41
去到那裡都說 這是師公 師公這樣
00:48:44
我說不要這樣叫 這樣叫我不好意思
00:48:46
就真的
00:48:47
我道理跟你學的
00:48:49
這就是可以說有德行的人
00:48:51
若普通人不是
00:48:54
我其中就有一個學生
00:48:56
好的我才會說名字
00:48:58
不好的我不會說名字
00:49:01
他完全在講道理
00:49:03
有一回我去訪問他
00:49:05
他就在外面 開一個道場在講道理
00:49:08
去訪問他 去到那裡
00:49:10
我向你們介紹 這是李先生
00:49:13
他沒有說這是我老師
00:49:15
我向你介紹 這是李先生這樣
00:49:18
這樣就有差了
00:49:20
但是我也沒關係 對不對
00:49:22
李先生也一樣 老師也一樣
00:49:24
也沒差 對不對
00:49:26
所以就是說有稱師 跟沒稱師這個問題在那裡
00:49:31
所以在荀子大略篇這樣說
00:49:36
言而不稱師 謂之叛
00:49:39
教而不稱師 謂之背
00:49:42
背叛之人 不與言
00:49:45
我們現在若在講道理
00:49:50
若沒有稱師 這就叫做叛
00:49:54
你若在教學生沒有稱師 這叫做背
00:49:58
若背叛的人 這你不要跟他說話
00:50:02
這種背叛的人 跟他說話的話
00:50:05
你就會污穢你的耳朵
00:50:08
這個是我們古聖賢說的話
00:50:11
所以這個子夏 跟孔子學道理
00:50:16
出去之後不曾說孔子
00:50:19
有人跟他說你的道理 比那個孔子還厲害
00:50:22
很高興的樣子
00:50:24
後來眼睛失明
00:50:27
他說他沒有罪
00:50:29
曾子說今天 你在教書沒有稱師
00:50:34
這就是你一大罪 怎麼會沒有
00:50:36
被他說了 才知道他的錯
00:50:39
枴杖丟掉 還拜師兄弟為師
00:50:43
那時孔子就死了
00:50:45
孔子死了
00:50:46
曾子算是傳授孔子的衣缽
00:50:51
所以才就這樣求曾子
00:50:55
那時才懺悔 之後才入賢
00:50:58
假使曾子當時 沒有被曾子戳破
00:51:02
若沒有懺悔的話
00:51:04
我看很糟糕
00:51:05
所以我們世間的人
00:51:08
尊師重道 這是非常重要
00:51:13
所以我們 若過去不對這沒關係
00:51:17
怎麼樣不錯沒關係
00:51:18
你想子夏就好了
00:51:21
他過去錯了
00:51:22
後來懺悔 他也入賢了
00:51:25
所以自古 我們佛家一句話怎麼說
00:51:30
說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00:51:33
我們儒家也一句話
00:51:35
知過必改 改者善人
00:51:39
所以若知道不對 一改都還不慢
00:51:43
下午說到這裡
00:51:44
對於子夏這一篇 到這全部完結
00:51:48
下期再另外選擇一個弟子
00:51:53
來做一個說明
00:51:54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0:52:01
我們說到這個孔子的弟子
00:52:05
七十二賢
00:52:08
我們到上期為止
00:52:10
剛好說九個了
00:52:15
下午就要說 孔子的弟子的第十個
00:52:20
叫做冉耕 一名叫做伯牛
00:52:25
這個冉伯牛 也可以說孔子的弟子中
00:52:30
德行可以說很好的人
00:52:34
我們現在來看 四書人物裡面一句話
00:52:39
冉耕 或名犁 字伯牛
00:52:48
如僅用字稱冉伯牛
00:52:52
則與冉雍之父姓名相同
00:52:57
故又稱冉牛 魯人
00:53:02
生於公元前五四四年
00:53:07
小孔子七歲
00:53:11
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稱
00:53:16
孔子為司寇時
00:53:19
冉耕曾為中都宰
00:53:23
設教於洺
00:53:25
患有惡疾
00:53:29
對本文裡面有兩個注解
00:53:32
首先做一個說明
00:53:35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53:38
司寇 官名 掌刑獄
00:53:44
辭海說這個司寇 是一個官的名
00:53:48
是掌理刑獄
00:53:50
若要用當今的名稱來說
00:53:54
就是當司法院長
00:53:57
這樣說比較快
00:53:59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54:02
中都
00:54:03
即今山東省汶上縣治
00:54:10
辭海說中都
00:54:13
等於就是我們當今
00:54:17
山東省的汶上縣的縣政府
00:54:24
好比若要在台北縣來說
00:54:26
板橋就是台北的縣政府
00:54:31
這個中都就山東省汶上縣
00:54:35
治就是縣的政府 在那裡叫做縣治
00:54:39
汶上縣的縣政府就對了
00:54:44
現在看全文
00:54:47
他說冉耕
00:54:49
另外一個名叫做犁
00:54:52
他的字號叫做伯牛
00:54:57
假使你若用字號去稱呼
00:55:03
說冉伯牛
00:55:06
那這樣就 跟他一個師兄弟冉雍
00:55:12
冉雍我們上期有說過了
00:55:14
跟冉雍的父親 姓跟名都一樣
00:55:20
因為冉雍的父親 也叫做冉伯牛
00:55:24
所以有時看書會解釋錯
00:55:30
有的當作 冉雍的父親冉伯牛
00:55:33
他跟他父親 卻變成師兄弟
00:55:37
不是這樣
00:55:38
這個冉伯牛 另外冉伯牛
00:55:41
冉雍的父親 冉伯牛歸這個冉伯牛
00:55:44
不一樣
00:55:46
所以後來怕人曲解
00:55:50
所以伯字有的 後來的史家拿掉
00:55:55
才寫作冉牛
00:55:58
是魯國的人
00:56:01
出生在 公元前五百四十四年
00:56:06
小孔子七歲
00:56:10
在孔子的徒弟當中
00:56:18
可以說德行最好的
00:56:23
在孔子當司寇的時候
00:56:29
這個冉伯牛他來當中都宰
00:56:35
這個中都宰 就是當中都的主宰
00:56:40
若要現在說當縣長這樣
00:56:44
縣長沒當之後
00:56:47
他才在這個洺… 洺是一個地方名
00:56:52
在這個洺在那教書
00:56:56
但是他 有患一個不好的病症
00:57:01
因為這個下面有寫
00:57:03
但是這個文跟史記一樣
00:57:07
所以我把它略掉
00:57:09
因為這個文一樣 現在解釋 解釋兩次
00:57:12
所以這個文我略起來
00:57:16
我們看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裡面所說
00:57:23
耕 字伯牛
00:57:27
孔子以為有德行
00:57:31
伯牛有惡疾
00:57:33
孔子往問之
00:57:36
自牖執其手曰
00:57:38
命也夫
00:57:40
斯人也而有斯疾
00:57:43
命也夫
00:57:47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這樣說
00:57:50
說耕
00:57:52
有人說這個字 跟這個冉字怎麼寫不一樣
00:57:58
因為這兩字通用 你翻字典就知道
00:58:02
因為史記寫這一字
00:58:05
四書人物寫這一字
00:58:07
我是照原文寫的
00:58:09
但是這兩字都通用 這樣說比較快
00:58:14
耕的字號叫做伯牛
00:58:17
孔子說他很有德行
00:58:21
但是伯牛有得一個惡疾
00:58:26
有一日孔子去慰問他
00:58:30
這個問不是問 這個問是慰問
00:58:34
孔子去慰問他
00:58:36
好比去探病就對了
00:58:40
從這個窗戶 牖就是窗戶
00:58:44
從窗戶伸手摸他
00:58:49
孔子感嘆這樣說 說是你的命
00:58:54
不然你的人這麼好
00:58:57
你可以說這麼有修養的人
00:59:00
為什麼會得這個惡疾
00:59:02
得這個不好的病
00:59:04
這也是你的命
00:59:08
若說這個冉伯牛
00:59:11
是孔子的 弟子的當中是德行好
00:59:15
我們來看有關文獻
00:59:19
就知道冉伯牛的德行
00:59:21
我們來看從祀名賢傳 裡面一句話
00:59:27
冉伯牛以德行稱
00:59:32
亞於顏回 閔子騫
00:59:38
他說冉伯牛 可以說德行很好
00:59:45
差了顏回 閔子騫 一點點而已
00:59:51
這個亞就是 排第二的就是亞
00:59:55
像我們現在在比賽
00:59:58
第一名就是冠軍 第二名就是亞軍
01:00:02
就是說他的德行 差顏回跟閔子騫差一點點
01:00:10
孟子公孫丑上 裡面一句話這樣說
01:00:17
冉子 閔子 顏淵善言德行
01:00:26
冉子就是冉伯牛
01:00:32
閔子就是閔子騫
01:00:35
顏淵就是顏回
01:00:38
他說冉伯牛 閔子騫 顏回
01:00:43
他說話都說善 不曾說惡的
01:00:48
德行最好
01:00:51
怎樣叫做德行
01:00:53
朱熹夫子這樣說
01:00:55
德行
01:00:56
得於心而見之於行事者也
01:01:00
德行就是 一個人他的德在他的心
01:01:06
他的表現在所作所為
01:01:09
一舉一動都是善的行為
01:01:12
才叫做德行
01:01:15
另外孟子公孫丑上篇 裡面又一句話這樣說
01:01:21
子夏 子游 子張 皆有聖人之一體
01:01:28
冉牛 閔子 顏淵 則具體而微
01:01:37
這個子夏子游子張
01:01:41
這三個人 我們已經介紹過了
01:01:46
他們這三個人 都有聖人的一部分
01:01:52
一體就是有一部分
01:01:54
沒辦法完全跟聖人一樣
01:01:57
是有占聖人德行的一部分
01:02:02
若冉伯牛 跟閔子騫跟顏回
01:02:07
他就有聖人全部的德行
01:02:10
但是差一點點
01:02:12
好像跟孔子差一點點
01:02:15
不然他們三個人
01:02:17
好比像孔子那種的德行
01:02:20
前面這三個是一部分
01:02:22
若這三個是有那個全部
01:02:26
但是差一點點這樣子
01:02:30
那麼有人說 說既然冉伯牛有德行
01:02:38
他身染重病
01:02:41
孔子為什麼 不進去他的房間探病
01:02:47
為什麼從窗戶伸手摸他
01:02:51
應該當一個老師 學生生病
01:02:55
論理來說你應該 進房間看他 慰問他
01:02:59
為什麼在窗戶外
01:03:02
這就要讓你們了解 不然卻變成孔子怕生病
01:03:07
我們來看包咸先生的說明
01:03:13
伯牛有惡疾 不欲見人
01:03:20
故孔子從牖執其手也
01:03:28
包咸先生說伯牛得到惡疾
01:03:34
他不要見人
01:03:36
所以不要見人
01:03:38
所以孔子才開這個窗戶 來摸他的手
01:03:48
皇侃先生這樣說
01:03:51
伯牛 弟子冉耕也
01:03:55
有疾有惡疾也
01:04:00
孔子恐其惡疾不欲見人
01:04:05
故不入戶
01:04:08
但於窗上而執其手也
01:04:13
皇侃先生說
01:04:14
伯生是孔子的徒弟冉耕
01:04:20
現在說有疾 就是得一個不好的病
01:04:25
孔子就是 怕他得到這個病不開門
01:04:31
不開房間門不見人
01:04:35
所以孔子才不進房間
01:04:38
只有開窗戶摸他的手
01:04:45
顏師古先生這樣說
01:04:49
命之所遭 無有善惡
01:04:53
一個命所致的 根本就沒有分善跟惡
01:05:00
不是說你善人就沒病 惡人就有病
01:05:04
不是這樣
01:05:05
很多惡人沒病 善人有病也很多
01:05:09
所以人的命沒有分善惡
01:05:13
這是你的業
01:05:16
所以朱熹夫子才說
01:05:19
伯牛 姓冉名耕 有疾
01:05:24
先儒以為癩也
01:05:27
命矣
01:05:29
言此人不應有此疾
01:05:32
而今乃有之
01:05:35
是天之所命也
01:05:38
朱熹夫子這樣說
01:05:41
冉牛是姓冉
01:05:45
伯牛是姓冉
01:05:48
他的名叫做耕
01:05:52
得到一個病
01:05:55
以前的學者以為是骯髒
01:05:59
得到一個骯髒的病
01:06:02
現在說命矣
01:06:05
就是說這個人 不應該得到骯髒的病
01:06:09
這麼善的人 這麼好的人
01:06:12
不應該得這個骯髒病
01:06:15
但是偏偏今天得到
01:06:18
這就是天之所命
01:06:20
等於就是說他的業
01:06:22
若佛家說就是他的業
01:06:26
錢地先生這樣說
01:06:30
賢人而有惡疾
01:06:33
不傷其賢也
01:06:36
惡人之不有惡疾
01:06:39
亦不減其惡也
01:06:43
故伯牛雖有惡疾
01:06:46
而伯牛仍為孔門之賢人矣
01:06:51
伯牛有德
01:06:54
亦有此惡疾是命也
01:06:59
錢地先生這樣說
01:07:03
說有德行的人
01:07:06
會得到這個惡疾
01:07:08
不會去傷害到他的德行
01:07:13
因為雖然他得到惡疾
01:07:16
他有那個德行
01:07:17
死他會去做神
01:07:22
惡人他今天沒有病
01:07:26
也不會減他的罪
01:07:28
不會減他的惡
01:07:30
雖然說這個惡人 他身體健康都沒病
01:07:35
但是他的罪 這個惡
01:07:39
自然死之後就下地獄了
01:07:44
所以伯牛雖然他得到惡疾
01:07:49
但是伯牛 仍然是孔子門下一個賢人
01:07:56
因為伯牛有德 會得到惡病
01:08:01
這是他的命
01:08:04
等於就是說他的業就對了
01:08:08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08:11
由孔子之言
01:08:13
則知伯牛之賢
01:08:15
而聖人之言命者
01:08:18
亦可見矣
01:08:21
呂純陽祖師說
01:08:23
由孔子一句話
01:08:27
說命矣夫
01:08:29
這樣我們就知道什麼
01:08:30
知道伯牛是很賢的人 很有德行的人
01:08:35
而且聖人會說這個命
01:08:39
你也有辦法 看出這個命的原理
01:08:44
就是他前世帶來的 也是他的業
01:08:50
所以呂純陽祖師在 這個文的下面
01:08:53
連續又一句話
01:08:55
在說這個命 恐怕人會誤會
01:08:59
怎麼會誤會
01:09:01
現在一說命
01:09:02
好比像昨天 我在板橋遇到一個人
01:09:05
人家跟他說凡事都是命
01:09:07
當賊有當賊的命
01:09:09
若是風流有風流的命
01:09:13
這就錯誤了
01:09:15
命歸命 自作孽歸自作孽
01:09:18
是不一樣的
01:09:20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下文說起
01:09:26
今天不能修己之心
01:09:31
盡己之性
01:09:34
凡事不如意則歎天乎命也
01:09:40
愚哉 迷哉
01:09:43
當知人盡而後歸之天
01:09:47
性盡而後安之命
01:09:51
自作孽豈可託辭之命哉
01:09:55
修身以俟命
01:09:58
不可不修身而俟命
01:10:03
對本文我們 來做一個詳細解釋
01:10:09
說當今的人
01:10:12
他自己不修自己的身體
01:10:17
不盡自己的本性
01:10:22
無論什麼事 若遇到不如意的時候
01:10:27
就埋怨天啊 命啊
01:10:32
可以說是沒有智慧
01:10:34
迷迷惘惘
01:10:36
我們要知道 人盡而後歸之天
01:10:42
這句話要怎麼解釋
01:10:45
比如說一個人
01:10:48
你就有盡自己的修養
01:10:52
我就不是沒有修養
01:10:54
但是每遇到都壞運
01:10:56
每遇到都不如意
01:10:58
這就是上天 所帶來你的宿世業
01:11:07
可以說你前世 所帶來的宿世業
01:11:10
你這個不用埋怨
01:11:14
若性盡而後安之命
01:11:20
比如說 一個人你若遇到事情
01:11:28
我來引幾項事例
01:11:30
你沒有引證的話
01:11:32
只有這樣說 說不定你聽不懂
01:11:34
假使一個人 說我的兒子這樣很不孝
01:11:41
但是你現在慢慢靜靜地想
01:11:44
這是不是你的命
01:11:47
假使一個人 他對他的兒子 子女
01:11:51
他有教養 有教育 有教訓
01:11:57
但是這個孩子偏偏不孝
01:11:59
這就是你的命
01:12:02
假使一個人你從小就寵溺
01:12:06
不教養他
01:12:08
這個孩子不孝 這是自作孽
01:12:11
這不是你的命
01:12:13
這是後天造成的
01:12:16
比如說我與人無冤無仇
01:12:20
偏偏人家要恨我 要怨我 要害我
01:12:26
這就是你前世欠他的債
01:12:29
這是你的命
01:12:31
不過不是 你一個人兇巴巴
01:12:34
要與人計較 無所不至
01:12:36
與人吵架 甚至惹事情
01:12:39
你這不能說命
01:12:41
這是你的自作孽
01:12:45
比如說我開車
01:12:48
我有守交通規則
01:12:50
紅綠燈我也沒闖
01:12:53
我也沒超載 也沒超車
01:12:56
也沒超速 偏偏去遇到車禍
01:13:01
這就是你的命 命該如此
01:13:05
不是
01:13:06
你自己要闖紅燈 交通規矩不守
01:13:10
要超速超車 才去惹上車禍
01:13:15
你說你的命 這不是命
01:13:17
這是自作孽
01:13:20
比如說我就有病
01:13:22
我去給醫生看 怎麼醫都醫不好
01:13:27
我錢也花了很多 醫生也找很多
01:13:31
偏偏我都患這個病 這就是你的命
01:13:37
但是不是
01:13:39
人家跟你說 這個東西不要吃
01:13:44
你偏偏要吃
01:13:46
熱的吃 冷的吃 胡亂吃
01:13:49
吃到胃病 生病
01:13:52
說你的命 這不是命
01:13:57
假使說你今天患病
01:13:59
人家叫你去給醫生看
01:14:00
說就我的命 不用看
01:14:03
你假使不給醫生看
01:14:06
你若這個病愈重
01:14:08
這不是你的命 這是自作孽
01:14:12
一個人生病 總是要給醫生看
01:14:15
醫不好是你的命
01:14:18
假使你有病不給醫生看
01:14:22
只是埋怨命 這個就是腦袋壞了
01:14:28
假使一個人他規矩守很好
01:14:31
奉公守法 安分守己
01:14:33
偏偏被人拖累 帶有官符 抓去關
01:14:38
這是你的命
01:14:40
因為你前世有欠人 這世應該要帶官符
01:14:46
不是 你要做壞事
01:14:49
要做不法的事被抓去關
01:14:52
埋怨說你的命 這不是
01:14:57
一個人我就很勤儉 不奢侈浪費
01:15:03
偏偏做生意做不順利 都不會賺錢
01:15:09
這是你的命
01:15:11
一個人不是
01:15:12
賺不到三元 要吃五元
01:15:15
花 賭 浪費
01:15:17
一失敗說這就我的命 這不是命
01:15:23
所以一個人這個命 跟自作孽要分好
01:15:28
所以性盡而後安之命
01:15:31
你自作孽的人怎麼可以 借一個辭說你的命
01:15:39
一個人有修身
01:15:41
你有修養 這樣就由命去安排
01:15:46
你絕對不可以說你沒修養
01:15:49
凡事都說給命抵帳
01:15:52
這是呂純陽祖師 一段在啟示人
01:15:57
怕你們不小心 看到冉伯牛這個病
01:16:03
孔子跟他說命
01:16:06
以後人若生病 不給醫生看你們也說命
01:16:09
這樣就糟糕了
01:16:12
所以一個人的命 跟自作孽 你就要分開
01:16:17
所以呂純陽祖師說的沒錯
01:16:20
人雖然是有命
01:16:22
但是不能 全部都推給命的身上
01:16:28
假使一個人若要貪污 你難道說貪污命
01:16:32
一個人你若要賭博 難道有那個賭博命
01:16:37
一個人要當土匪 難道有那個土匪命
01:16:39
世間沒有那種道理
01:16:45
我們這個命有一個正命
01:16:45
正命就是正的命
01:16:47
跟有一個非正命
01:16:49
不是真正的命
01:16:52
我們現在來看一個 朱熹夫子一句話
01:16:56
無罪而被罷者 是正命也
01:17:03
有罪而被罷 非正命也
01:17:10
朱熹夫子說
01:17:12
一個人無罪而被人辭退
01:17:19
你無論官廳也好 無論公司也好
01:17:23
我就沒有做錯 偏偏被人辭掉工作
01:17:29
這就是你的命
01:17:33
假使一個人若有罪
01:17:35
怎麼有罪
01:17:36
當官貪污 在公司胡亂來
01:17:41
被人辭掉工作 這不是你的命
01:17:45
這是自作孽的
01:17:47
自作孽 你不能說給命抵帳
01:17:53
在孟子萬章的章句上
01:17:59
萬章是章的名字
01:18:01
這個章是 這兩個章字要相疊
01:18:05
萬章是人名
01:18:07
這個章句就是 那章的句的上面
01:18:10
萬章章句上
01:18:13
說莫之致而至者 命也
01:18:19
他說不用我們人的力量
01:18:26
自然而來的
01:18:28
這個就是命
01:18:31
這樣說你聽不懂
01:18:32
我說明白一點
01:18:34
比如說我就沒有做壞事
01:18:39
偏偏這個禍端一直來
01:18:45
這個就是命
01:18:48
好比這個人 他就沒有行善
01:18:51
偏偏福氣都一直來
01:18:53
這是他前世的福 也是命
01:18:58
所以命就是 我們自己沒有造作
01:19:00
沒有人為 這才可以說命
01:19:04
不然是自作孽的 不可以說命
01:19:09
在孟子盡心章句上這樣說
01:19:15
孟子曰 莫非命也
01:19:19
順受其正
01:19:21
是故知命者
01:19:23
不立乎巖牆之下
01:19:26
盡其道而死者 正命也
01:19:30
桎梏死者 非正命也
01:19:35
孟子盡心章句上這樣說
01:19:40
孟子在教他的學生
01:19:45
說萬般就是都命安排的
01:19:50
但是萬般都是命安排
01:19:54
但是你就要受這個正命
01:19:58
好比說我們自己
01:20:00
你就要有修養
01:20:02
要有…不要做壞事
01:20:06
凡事都是順其自然 都給這個命去安排
01:20:13
因為這樣
01:20:14
我們若知道命的人
01:20:18
絕對不會站在 那個危險的牆下
01:20:22
怎樣叫做危險的牆下
01:20:24
比如一面牆快要倒了
01:20:26
故意站在那裡
01:20:28
明知牆快倒了 你還站在那裡
01:20:30
牆若倒下 被壓死的話 不是命 這是自作孽
01:20:36
好比像現在政府就好
01:20:38
有很多危險的房子
01:20:42
法院都有貼單子
01:20:45
這是危險的大樓 危險的店面
01:20:49
但是一些不法的人 在那裡開卡拉OK
01:20:52
什麼KTV 胡亂開
01:20:56
那個廣告單貼在那裡
01:20:58
你還偏偏要進去
01:21:00
被火災燒死
01:21:03
或是遇到 什麼不幸的事情而死
01:21:06
有的說啊 那就命 那不是命 那都自作孽的
01:21:09
已經知道 這間樓房是危險的樓房
01:21:12
你還偏偏要進去裡面
01:21:15
你自己要找死路的 怎麼可以說命
01:21:18
不然你一個人躺在鐵軌上
01:21:21
被火車輾過 說你的命 這樣可以嗎
01:21:24
不可以啊 沒有那個理由啊
01:21:27
對不對
01:21:28
所以我們世間人 凡事都不能說給命抵帳
01:21:33
所以一個人要盡你的道
01:21:37
怎麼盡我們的道
01:21:38
我安分守己 奉公守法
01:21:40
做什麼事情都守規矩
01:21:42
若這樣而死 這就是你的命
01:21:46
但是一個人若犯罪
01:21:49
被人銬手銬腳鐐 被人抓去槍決
01:21:55
這不是命 這是自作孽的
01:21:59
所以我們世間人
01:22:01
很怕你因為 現在說伯牛這條故事
01:22:05
伯牛是一個聖人
01:22:08
結果得到惡疾而死
01:22:12
孔子說他的命
01:22:14
但是怕後來的人會誤會
01:22:17
凡事都命現在生病 也不用給醫生看
01:22:20
凡事都命 為非作歹
01:22:22
推給命抵帳 這樣不行
01:22:25
所以才向你補充這些話
01:22:28
希望我們在座 大家對於這個道理
01:22:31
一步一步 我們要去追究 研究
01:22:35
對於孔子的學生
01:22:38
到這剛好說第十個
01:22:41
孔子的學生有三千個
01:22:45
但是有出名的 有入賢的 有七十二個
01:22:50
實際若在這個論語
01:22:53
或是所有的史蹟上
01:22:56
有出來活動的 孔子有表明的
01:23:00
只有二十七個
01:23:02
現在說十個 後面還有十七個
01:23:06
但是前面這些 都比較重的要弟子
01:23:09
後面那些就文辭較短
01:23:12
說不定一天就說好幾個
01:23:15
所以我們下午 說來到這裡第十個
01:23:18
下期再來說第十一個
01:23:21
在座同修 大家午安
01:23:26
我們說到孔子的弟子
01:23:31
在孔子的弟子的當中
01:23:35
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
01:23:40
但是這個七十二賢的當中
01:23:43
有比較出色的 有十二個
01:23:49
兩個聖人 另外還有十個叫做十哲
01:23:55
我們已經 在這十二個其中說十個了
01:24:02
今晚來看孔子的 弟子第十一個
01:24:10
這個子張
01:24:11
子張若土話 叫做子「張」 子「張」
01:24:15
看子張的史蹟
01:24:18
在史記裡面這樣說
01:24:26
顓孫師 陳人 字子張
01:24:34
少孔子四十八歲
01:24:38
子張問 士如何斯可謂之達矣
01:24:46
孔子曰 何哉 爾所謂達者
01:24:52
子張對曰 在國必聞 在家必聞
01:25:01
孔子曰 是聞也 非達也
01:25:06
夫達者 質直而好義
01:25:10
察言而觀色
01:25:12
慮以下人
01:25:14
在國及家必達
01:25:18
夫聞者 色取仁而行違
01:25:23
居之不疑
01:25:25
在國及家必聞
01:25:32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裡面這樣說
01:25:39
顓孫師
01:25:42
現在這個姓是姓兩個字
01:25:45
姓是姓顓孫 師是他的名
01:25:51
是陳國的人
01:25:55
他的字號叫做子張
01:25:58
少孔子四十八歲
01:26:03
這個子張有一日來問孔子
01:26:08
說修行人
01:26:11
要怎麼才可以叫做通達
01:26:17
孔子祂是知道子張這個人
01:26:23
是重這個表面
01:26:27
所以祂故意要反問他
01:26:32
反問就是好比說 他現在在問孔子
01:26:34
祂把他問回來
01:26:38
說你今天要問這個達 是要指什麼
01:26:42
你說的達是要指什麼
01:26:46
子張就說在國必聞
01:26:50
我剛剛讀作「聞」不對
01:26:53
聞是聽 這個聞是名聲
01:26:57
說在這個國家 一定要有一個好名聲
01:27:08
好比說在這個家
01:27:10
人人都稱讚說 這個人很有道德
01:27:12
這個人很有仁義
01:27:15
在家就是指地方
01:27:17
我們一個地方
01:27:19
比如松山說松山 這個叫做家
01:27:21
家就是地方
01:27:23
說在這個地方 一定也是很好名聲
01:27:30
但是這個子張他在問 修行人怎樣才是通達
01:27:35
孔子就跟他說
01:27:37
你要問通達 是要問哪個方向
01:27:42
子張說 若在國家我會很有名
01:27:48
在我的地方 我也會很有名
01:27:52
孔子祂就已經 針對他的心理抓出來了
01:27:57
知道這個人是愛做表面
01:28:00
所以孔子才說
01:28:03
是聞也 非達也
01:28:07
現在你說的是名聲 不是通達
01:28:12
通達跟名聲不同
01:28:15
修行人有的通達 沒名聲的人也很多
01:28:19
對不對
01:28:20
你說的是名聲 不是通達
01:28:24
你要知道 什麼叫做通達
01:28:28
一個人的本性要直
01:28:33
應該做的要去做
01:28:37
你今天要說話
01:28:42
要先想一下
01:28:45
不是說一句話 砰 就彈出來
01:28:49
要想什麼
01:28:50
想這句話 會不會傷害到人
01:28:54
這句話說出去 會不會損害我的道德嗎
01:29:00
這句話說出去 對於我的良心會對不起嗎
01:29:06
所以要說話 就要首先想一下
01:29:11
就要看人家的眼色
01:29:15
比如說我們在說的話 對方若不高興
01:29:18
我們就不要硬說了
01:29:22
對方 我們在要說一個人
01:29:26
對方會接受不會接受 你就要先去了解
01:29:31
好比像釋迦佛祖說 要因時 因地 因人說法
01:29:39
道理不可以說每一個人 都說一樣的道理
01:29:44
對人也不可以
01:29:46
每一個人 都用一樣的方法去說
01:29:53
做事情就要 首先想下面的人
01:30:00
不能說我高高在上
01:30:03
對下面的人有一種壓制
01:30:09
要做事情就要先考慮
01:30:12
下人就是下面的人
01:30:16
那這樣你在我們的國家
01:30:19
在我們的地方
01:30:21
你一定會通達
01:30:24
若名聲就不是
01:30:28
名聲是色取仁
01:30:31
怎樣叫做色取仁
01:30:34
做善事都做表面
01:30:38
比如說現在我做給人家看
01:30:41
大家就說 這個人善事做很多
01:30:44
這個人做人很好這樣子
01:30:46
做那個表面給人看
01:30:49
但是你的內心 並沒有這樣
01:30:54
你所做的善 是要做給人看的
01:30:57
實際你的內心 不是真正達到那個善的心
01:31:05
但是你自己 當作我這樣很偉大
01:31:12
你自己不知道你這樣不對
01:31:15
你自己沒有 感到這樣我不對
01:31:19
那這樣你在國家 在地方
01:31:23
都很有名聲
01:31:27
世間人若這種人比較愛
01:31:29
聞 人比較愛
01:31:30
達 人比較不要
01:31:32
你若不相信
01:31:34
我看有很多人 平常叫他做善事不肯做
01:31:41
現在若說要義賣
01:31:44
一百萬 一千萬 也一直喊出去
01:31:48
他那個錢他會出
01:31:51
因為他對外有名聲 對自己又有利益
01:31:59
我以前不知道 有的做善事
01:32:08
還在想自己的名聲跟利益
01:32:12
我就曾聽人說
01:32:16
那個做善事 他根本錢也沒有賠
01:32:20
我感到奇怪
01:32:21
做善事錢就拿出去了 怎麼會沒有賠
01:32:25
這是我聽人說的
01:32:26
真的假的 我不知道
01:32:27
因為對於政治 我也不內行
01:32:34
對於法律我也不內行
01:32:36
是聽人說的
01:32:39
我又問很多人 人家說真的
01:32:42
怎麼說
01:32:44
比如說我做一百萬 善事做出去
01:32:49
現在若要報稅的時候
01:32:52
可以再扣稅回來
01:32:55
有名聲又不賠錢
01:32:58
人家是這樣跟我說
01:33:00
我不知道
01:33:00
最後問很多人 說真的這樣說
01:33:03
是有一個限制 限制多少錢
01:33:06
不可以超過太多這樣子
01:33:10
你們若靜靜地做
01:33:12
靜靜的做的話 也沒有收據
01:33:16
我們若說要報稅 要有收據才可以報稅
01:33:18
沒有收據不可以報稅
01:33:20
比如說我捐十萬
01:33:22
我有一個公印 有一個十萬的收據
01:33:27
我就可以報稅
01:33:28
你若默默地拿出去 拿幾千萬就不可以報稅
01:33:32
這樣說比較快
01:33:34
這個是我聽人說的
01:33:36
但是我外行的 我不知道
01:33:40
所以普通的人都色取仁
01:33:45
用表面行善
01:33:46
若默默地做的 他不要
01:33:49
做那種有形有色的善
01:33:52
不但有好名聲又有利益
01:33:56
若這樣國家跟地方 一定都很出名 怎麼樣
01:34:01
你若不相信 一個人修養很好
01:34:05
默默地善事做很多
01:34:08
人家會表揚你嗎 絕對不會表揚
01:34:11
不信的話你若 百萬千萬在政府捐款下去
01:34:15
或是做個好事
01:34:17
好人好事 人家馬上表揚了 對不對
01:34:20
我就曾看報紙刊什麼
01:34:24
那個漫畫家也很會畫
01:34:26
畫一個在好人好事的獎狀
01:34:33
尾巴畫一個狐狸尾
01:34:35
他說前面行善 後面就是狐狸尾
01:34:40
所以世間真的 做表面善的人很多
01:34:44
但是有的人行善 內外都做
01:34:48
有人看到也做 沒人看到也做 這樣做
01:34:51
有的不是
01:34:53
是只有人看才要做 沒人看他不做
01:34:56
有人稱讚才要做 沒人稱讚他不做
01:35:00
這個有很多種的角度
01:35:02
所以現在呢
01:35:04
子張就是愛表面 做事情都要做表面
01:35:07
孔子知道他的心 你都要做表面
01:35:10
他在問修行人 怎樣才會通達
01:35:15
他說你說通達的意思 我不知道
01:35:17
你說的通達 你說給我聽
01:35:20
他說在地方有出名
01:35:23
在國家有名聲
01:35:25
孔子說這個是名聲
01:35:28
不是通達
01:35:30
名聲跟通達不同
01:35:32
你若通達的話
01:35:36
可以說人的本性要直
01:35:39
應該做的要做
01:35:41
說話要謹慎
01:35:44
自己說的話要負責任
01:35:47
要看人的眼色
01:35:50
就要考慮到下面的人
01:35:53
不能眼光高
01:35:55
高高在上
01:35:56
這樣在家在國全都會通達
01:36:03
若聞呢
01:36:05
聞就是表面善事做很多
01:36:09
但是他的心並沒有善
01:36:12
自己又感到這樣我很厲害
01:36:15
那這樣無論在國家在地方
01:36:18
全都真的出名
01:36:20
真的好名聲
01:36:23
這個是孔子這樣回答他
01:36:27
但是對於這個本文
01:36:29
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一個注解
01:36:33
子張問 士何如 斯可謂之達矣
01:36:41
子張務外
01:36:43
孔子已知其發問之意
01:36:47
故反問之
01:36:50
將以發其病而藥之也
01:36:55
子張曰 在國必聞 在家必聞
01:37:00
聞 名譽也
01:37:02
言所在之處 皆有名譽
01:37:06
意此為達也
01:37:08
子曰 是聞也 非達也者
01:37:13
孔子視病下藥也
01:37:16
言所謂達者
01:37:18
一本性正直 見義勇為
01:37:21
二能察人言語 觀人顏色
01:37:26
三思以下人 有謙退之志
01:37:32
能如此者
01:37:33
則在國及家必達
01:37:39
吾所謂聞者 假仁者之色
01:37:43
行之則違 而使人不疑
01:37:46
非唯不為他人所疑
01:37:49
而己亦安居其偽 而不自疑也
01:37:55
若是如此者
01:37:56
則在國及家必聞
01:37:59
佞人黨多
01:38:01
故所在亦皆名聞也
01:38:07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38:11
說子張來問孔子
01:38:15
說修行人 要怎樣才叫做通達
01:38:21
子張的為人都愛表面
01:38:25
外就是外表
01:38:27
務外就是愛表面
01:38:31
孔子已經知道 子張來問的心意
01:38:38
所以就故意反問他
01:38:43
目的是什麼
01:38:44
祂何必反問要做什麼
01:38:46
目的就是要 看他的病 才要下藥
01:38:52
現在說病不是身體的病
01:38:54
看他的病 就要看他的毛病
01:38:56
才要用道理醫治他這樣
01:39:00
子張才說
01:39:02
說在這個國 一定有名聲 名譽
01:39:07
在地方也一定 有名聲 名譽
01:39:11
現在說聞就是名譽
01:39:15
說我無論到哪裡 全部都有名譽
01:39:20
在子張的意思 這樣就是叫做通達
01:39:26
通達等於就是 佛家說這樣就有功德
01:39:33
孔子這樣說 說這是聞不是達
01:39:39
好比像六祖說的 說功德跟福德別一樣
01:39:45
聞等於就是福德
01:39:47
因為他行善一定有福報
01:39:50
達等於就是功德 這樣說比較快
01:39:53
這是名詞不同 意思就是這樣
01:39:58
孔子現在 看到他的病要下藥
01:40:04
祂說什麼叫做達
01:40:06
達就是本性要正直
01:40:11
看到應該做的要勇敢去做
01:40:16
你要觀察 世間人說話要慎重
01:40:23
要看人的眼色來說話
01:40:27
說起來叫做 因時 因地說法那個道理
01:40:32
第三就要想下人
01:40:36
有一種謙退之志
01:40:39
不能說我很厲害 做什麼都要壓制你
01:40:44
反而說對下面的人 也很謙虛這樣子
01:40:50
你有辦法這樣做
01:40:54
在這個國家 跟地方一定會通達
01:41:00
現在所說的聞是什麼
01:41:05
就是來借
01:41:06
這個假就是借
01:41:07
借這個仁者的作風
01:41:11
色就是好比表面
01:41:13
來借著有仁德 有善人的作風
01:41:19
但是他所做的 根本心就違背道理
01:41:25
但是讓人不會嫌疑
01:41:29
怎麼樣 他就在做善事 人家怎麼會嫌疑
01:41:31
說這個人很善
01:41:35
不但說外人不會嫌疑
01:41:38
他連自己都當作我這樣對
01:41:42
他都不感到他不對
01:41:46
假使若這樣的話
01:41:48
在這個國
01:41:50
在這個地方 一定有名譽很出名
01:41:56
我們世間的人 愛做表面的比較多
01:42:03
所以大家都是愛名聲
01:42:07
世間人 都愛做表面的比較多
01:42:09
若說不做表面的
01:42:12
不是沒有 比較少
01:42:14
因為做表面人家會稱讚
01:42:19
你若默默地做的話 人家不會稱讚
01:42:24
你做就沒人知道
01:42:25
人家怎麼會稱讚 對不對
01:42:27
做表面 人家比較會稱讚
01:42:29
所以大多數的人 比較愛做表面
01:42:32
我也感到也是真的
01:42:35
現在若說要說真理給人聽
01:42:42
人家比較不要 怎麼樣
01:42:45
不但名聲不會通達 有的人反而討厭
01:42:51
若說要救濟人大家都愛
01:42:54
若出個錢人會稱讚
01:42:58
我就曾一次跟 道德會社會服務組長
01:43:05
陳先生跟蘇澳的蔡先生
01:43:09
他們就找我 說老師走 要去大南澳
01:43:15
你那裡還不曾去
01:43:16
那裡要拿一些米給貧民
01:43:20
你跟我們去 我說好啊
01:43:22
我才知道做善事真的 大家都比較會稱讚
01:43:29
去到一戶人家而已
01:43:33
他們全家人出來都用跪的
01:43:37
好像當作菩薩
01:43:38
先生謝謝你 謝謝你
01:43:43
去到那一間安養院
01:43:46
看到我們來而已 院長不在 裡面的人
01:43:50
趕快那裡請坐
01:43:52
泡茶什麼的 我趕快去找院長這樣說
01:43:55
你若要去拜託的 我看沒那麼勤勞
01:43:57
院長去找到
01:44:00
車子要開走
01:44:02
整群人出來 一直送 一直送這樣
01:44:06
世間人就是好像說
01:44:08
若做聞 人家比較愛 做達 人家比較不要
01:44:14
這是難免的事情
01:44:17
那麼子張這個人 是一個賢人
01:44:26
他自己所做的
01:44:28
他自己沒感到 做表面這樣不好
01:44:31
他自己也沒感覺
01:44:32
怎樣沒感覺
01:44:33
就你說的 自己他當作是對的
01:44:41
他自己也沒有嫌疑他自己
01:44:44
說我這樣做就對
01:44:46
但是孔子說破
01:44:50
既然說破 他就醒來了 他才知道這樣不對
01:44:54
若愚痴的人說不醒的
01:44:57
子張是一個能人 這樣說下去就清醒了
01:45:02
所以對於子張清醒之後
01:45:04
他的作風就不同了
01:45:07
但是這就留到下面再來說
01:45:10
因為前面 就是說子張愛表面
01:45:15
孔子將他這個毛病醫好後 現在他的作風就都改變了
01:45:22
下午就是要說子張的表面
01:45:27
若有時間 就接下去說他的修養
01:45:31
若沒有時間 就等到下期再來解釋
01:45:37
另外在子張他所作的作風
01:45:45
他那些師兄弟 若修養很好的
01:45:49
也不怎麼贊成他的作風
01:45:52
我們來看論語 子張第十九篇一句話
01:45:58
子游曰 吾友張也
01:46:04
為難能也
01:46:06
然而未仁
01:46:09
對本篇我們先看注解
01:46:13
皇侃先生這樣說
01:46:15
子游言 吾同志之友
01:46:20
子張容貌堂偉
01:46:24
難為人所能及
01:46:27
但未體仁也
01:46:32
皇侃先生說
01:46:35
子游一句話這樣說
01:46:39
說我的同志這個好朋友
01:46:43
等於就是說師兄弟
01:46:45
這個子張可以說他的容貌
01:46:50
非常的堂偉
01:46:52
就是好像眉清目秀
01:46:54
而且看他好像很莊嚴
01:46:59
而且他做事情
01:47:04
有時候人家跟不上他
01:47:07
不過他做人沒辦法 體會這個仁的道理
01:47:14
邢昺先生這樣說
01:47:16
子游言 吾同志之友子張
01:47:20
其容儀為難能及
01:47:23
然而其德未仁
01:47:26
這個話跟 皇侃先生說的意思一樣
01:47:29
是文章不同而已
01:47:32
所以論語子張第十九篇
01:47:34
說子游
01:47:36
但是剛剛寫走馬旁的遊
01:47:38
這兩字都通用 我剛剛去翻字典
01:47:42
因為我們有很多字 有時都…
01:47:47
都去通用的字很多
01:47:50
所以你寫走馬旁也沒錯
01:47:53
所以有的書寫這樣
01:47:55
有的書寫這樣
01:47:57
所以子游這樣說
01:47:59
說我的師兄弟子張
01:48:04
他做事情 普通人好比跟不上他
01:48:10
但是還沒達到仁的境界
01:48:15
這句話若要說
01:48:17
說明白的話就是說
01:48:19
他所作所為 普通人有的跟不上他
01:48:23
怎麼樣 他敢犧牲 敢做
01:48:27
雖然是做表面 但是他很肯做
01:48:32
普通人真的跟不上他
01:48:34
但是他的心境 沒辦法達到仁的境界
01:48:39
話說起來說
01:48:40
有辦法福德做很多
01:48:43
但是功德沒辦法去做
01:48:44
這樣說比較快
01:48:46
也可以佛家說慈悲
01:48:49
慈有辦法做 那個悲沒辦法去實行
01:48:52
這樣說比較快
01:48:55
我們另外再來看 論語裡面另外一句話
01:49:09
來做一個說明
仲尼弟子列傳
4/11部影片
仲尼弟子列傳 1
仲尼弟子列傳 2
仲尼弟子列傳 3
仲尼弟子列傳 4
仲尼弟子列傳 5
仲尼弟子列傳 6
仲尼弟子列傳 7
仲尼弟子列傳 8
仲尼弟子列傳 9
仲尼弟子列傳 10
仲尼弟子列傳 11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30000212
069b1659-c099-432c-b2cf-401cf2453740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