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東宗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 48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 48
218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5年08月12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3
現在來看形而上學
00:02:21
形而上 超物質之義
00:02:28
此語西洋創自亞理斯多德
00:02:38
氏於其哲學系統中
00:02:43
指論究一切實在之原理者
00:02:51
曰第一哲學
00:02:55
又名神學
00:02:58
或曰超物理學
00:03:03
而專論物理
00:03:08
包括天文 氣象 動物 植物等者
00:03:17
則稱物理學
00:03:21
易經所言 形而下者 謂之器
00:03:28
形而上學
00:03:31
這個你翻辭海就有
00:03:35
這些文字是辭海列出來的
00:03:42
說形而上是超物質的意思
00:03:50
這個話是西洋 創造自亞理斯多德
00:04:00
亞理斯多德 研究哲學系統的裡面
00:04:08
指論究一切實在的原理者
00:04:15
叫做第一哲學
00:04:19
又名叫做神學
00:04:25
有時候叫做超物理學
00:04:32
翻譯叫做形而上
00:04:41
形而上就是 以上說無形的道理
00:04:48
而且專門論物理學
00:04:56
包括天文學 氣象 動物
00:05:05
動物 我們人也屬動物
00:05:09
植物等這個稱為物理學
00:05:17
若易經說的叫做形而下
00:05:21
易經所說 形而下者謂之器
00:05:30
這裡一個注解
00:05:33
看亞理斯多德
00:05:35
據有關文獻記載
00:05:41
亞理斯多德
00:05:44
希臘的哲學家及科學家
00:05:52
生於公元前三八四年
00:05:59
公元前三二二年死
00:06:07
他的壽命六十二歲
00:06:13
中國的孔子 生於公元前五五一年
00:06:23
二人比較
00:06:25
中國孔子早希臘的 亞理斯多德一六七年
00:06:37
愚叟翁是 我去找很多文獻考證
00:06:50
根據有關的文獻記載
00:06:56
亞理斯多德這個人
00:07:00
是希臘的哲學家 以及科學家
00:07:07
生於公元前三八四年
00:07:15
公元前三二二年死
00:07:23
享壽六十二歲
00:07:27
中國的孔子 生在公元前五五一年
00:07:38
所以亞理斯多德跟孔子
00:07:44
二個人來比較
00:07:49
中國的孔子早希臘的 亞理斯多德一六七年
00:08:00
現在的現代學者
00:08:07
說這個形而上 形而下
00:08:13
都採取亞理斯多德的議論
00:08:20
因為亞理斯多德 他寫的是現代文
00:08:28
我們中國的語言
00:08:31
說白話的
00:08:35
若孔子說的形而上學
00:08:41
是文言文 是古文
00:08:46
現在的人說到古文頭痛
00:08:50
沒人要讀
00:08:55
連我手下的主講就好
00:09:01
老師啊 不要講古文
00:09:05
直接說現代文
00:09:08
所以有時候 他做的文章
00:09:13
亂七八糟
00:09:17
也有古文 也有現代文
00:09:21
實在是用古文解釋現代文
00:09:28
孔子早於亞理斯多德 一百多年
00:09:38
形而上學是誰研究的
00:09:45
你們若讀亞理斯多德的書
00:09:49
那是後學
00:09:53
而且裡面比較現代文
00:09:57
現在的學者比較愛讀
00:10:01
若孔子說的形而上學
00:10:06
都古文
00:10:09
現在古文懶得讀
00:10:12
讀那個要死 又看不懂啊
00:10:16
看不懂要研究
00:10:20
所以孔子說一句話
00:10:23
溫故知新
00:10:27
把它寫上黑板
00:10:29
研究道理
00:10:32
要研究古代的道理
00:10:37
才知道現代的
00:10:41
話若說到要研究形而上學
00:10:51
首先看古文 後來再看現代文
00:10:59
現代文有時候 翻譯錯誤的很多
00:11:07
所以希望我們這些學者
00:11:14
要看孔子的形而上學
00:11:21
之後拿亞理斯多德的 形而上來作參考
00:11:30
這樣才有智慧
00:11:36
不然你只有知識而已 沒有智慧
00:11:42
今天從四十一章說起
00:11:49
第四十一頁
00:11:59
開始
00:12:01
上士聞道
00:12:06
勤而行之
00:12:12
對於這句話
00:12:15
我們現在看 憨山大師的說明
00:12:22
上根之人
00:12:25
志與道合
00:12:29
一有所聞
00:12:32
便身體力行之
00:12:39
如顏子聞者未嘗不知
00:12:48
知之未嘗不行
00:12:52
故曰 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00:13:02
這裡面有二個注解
00:13:08
首先做說明
00:13:16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13:20
身體力行
00:13:24
躬行實踐之謂
00:13:29
淮南子氾論
00:13:34
故聖人以身 體之
00:13:38
注體 行
00:13:43
禮中庸 力行近乎仁
00:13:51
謂勉力行之也
00:13:56
今亦稱道德上事
00:14:02
能實行之者
00:14:04
曰身體力行
00:14:10
辭海這樣說身體力行
00:14:18
就是說身體 實實在在去實行
00:14:30
不是只有嘴巴說
00:14:32
人沒有去做
00:14:35
有說就有做
00:14:38
所以淮南子氾論 裡面這樣說
00:14:45
所以聖人 用他的身體來體會
00:14:56
那個注解說體就是行
00:15:04
體之 等於就是行的意思
00:15:10
禮記中庸篇 力行近乎仁
00:15:21
你人若有道要去做
00:15:30
你才有接近仁道
00:15:34
有說沒有做你是不仁
00:15:39
當今有時候 稱道德的上面
00:15:51
有辦法實踐叫做什麼
00:15:56
身體力行
00:15:59
注解第二
00:16:05
在論語述而第七篇這樣說
00:16:11
子謂顏淵曰
00:16:15
用之則行 舍之則藏
00:16:20
唯我與爾有是夫
00:16:27
注解第二
00:16:30
在論語述而第七篇
00:16:36
孔子這樣說
00:16:40
孔子對顏回說
00:16:43
顏淵就是顏回
00:16:48
說人若要採用我們
00:16:52
我立刻去做
00:16:56
人若不要採用我
00:17:00
我就躲起來
00:17:04
世間人這樣做的有幾個
00:17:11
若要某人 你有才能來當理事長
00:17:19
我不要 我不要
00:17:21
麻煩麻煩 不要擔責任
00:17:28
人即然要我們做
00:17:32
大家既然歡迎
00:17:35
勇敢說好我來做
00:17:40
舍之則藏
00:17:44
人家討厭你不要
00:17:49
你就要縮起來
00:17:54
有的不是
00:17:56
選不上 買票也硬要做
00:18:06
這個呢 是我
00:18:11
我就是指孔子
00:18:13
我孔子跟你
00:18:18
你就是指顏回
00:18:20
孔子跟顏回 才有辦法做這個工夫
00:18:30
憨山大師這樣說
00:18:33
上根之人
00:18:38
上根之人就是有智慧的人
00:18:44
他的志氣跟道符合
00:18:51
聽到一句話
00:18:56
一定以身作則
00:19:03
盡他的力氣要去做
00:19:09
好比像顏回
00:19:15
顏子就是顏回
00:19:18
顏回聽到一句話
00:19:23
不曾說不懂的
00:19:30
論語才稱說顏回聞一知十
00:19:39
聽到話沒有做不行
00:19:47
所以才說 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00:19:57
前面這是憨山大師說的
00:20:03
詳細看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20:08
上士者 利根之人也
00:20:14
上士聞道 毫無疑義 勤志修行
00:20:28
如顏回三月不違仁也
00:20:37
故曰 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也
00:20:45
這裡面有二個注解
00:20:49
首先做說明
00:20:55
注解第一 利根
00:21:02
利根的解釋很多種
00:21:10
無關這章的意義都簡略
00:21:19
又利者 速疾之義
00:21:28
根者 能生之義
00:21:33
謂速疾生妙解也
00:21:44
利根 無關本文的沒有注解
00:21:53
要注解本文
00:21:56
就另外這個利根
00:22:00
又再利根
00:22:04
利就是什麼
00:22:08
立刻做 速疾
00:22:13
就好像跑步跑很快
00:22:18
這個疾 不能解釋生病
00:22:24
速疾你把它當作快生病
00:22:28
不是
00:22:31
立刻的意思
00:22:35
根是什麼 就是會生的意思
00:22:42
你去看
00:22:44
草若沒有根 不會活
00:22:52
樹沒有根不會長大
00:22:58
水果沒有根 不會長水果
00:23:06
這個叫做速疾生妙解也
00:23:12
現在說這個利根是解釋
00:23:18
上士的人 聽到一句話
00:23:24
馬上知道這個道理
00:23:33
注解第二 論語雍也第六
00:23:45
子曰 回也 其心三月不違仁
00:23:55
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00:24:03
孔子在誇獎顏回
00:24:10
說顏回的心志
00:24:15
三個月沒有違背他的仁道
00:24:21
其他的徒弟
00:24:25
就是有的一天二天
00:24:29
有的一月兩月就忘記了
00:24:38
但是你今天要注意兩字
00:24:45
回也 其心三月不違仁
00:24:50
這個意義很深
00:24:53
等一下再另外解釋
00:25:03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5:07
說上士有智慧的人
00:25:13
他非常的聰明
00:25:22
聽到道理馬上立志修行
00:25:32
好比像顏回 三月不違仁這句話
00:25:39
所以才說 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00:25:48
剛剛說顏回三月不違仁
00:25:54
要另外解釋
00:25:57
不然你會誤會
00:25:59
這個三月 解釋三個月就糟了
00:26:06
所以三月不違仁
00:26:11
呂純陽祖師這樣解釋
00:26:15
三 言數之多也
00:26:22
道德經云 三生萬物
00:26:29
是知三者 見數之多也
00:26:37
三月不違仁者
00:26:42
常存仁道之義
00:26:49
非惟心存三月之仁也
00:26:59
日月至焉者 謂心存仁
00:27:06
似日月之出沒
00:27:10
時現時隱 不能繼繼也
00:27:18
仁者 無私欲
00:27:24
君子體仁道
00:27:28
故不違仁
00:27:32
顏回體仁 其心常存仁道
00:27:40
其餘弟子皆不能
00:27:46
仁心似日月之出沒
00:27:53
故子曰 回也
00:28:01
其心三月不違仁
00:28:04
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00:28:11
這裡面三個注解先做說明
00:28:24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28:30
三 多數之稱
00:28:35
皆不必限以三者
00:28:41
蓋一二之所不能盡
00:28:46
則約之三耳
00:28:50
說三是很多的意思
00:28:59
全都不必限於一二三的三
00:29:06
你要知道一二
00:29:12
還說不盡的 就說這個三
00:29:20
有時候說再三吩咐你
00:29:26
不是交待你三次
00:29:30
我交待很多次
00:29:33
你都不會聽
00:29:37
這個三是很多的意思
00:29:42
注解第二
00:29:45
出沒 猶隱現
00:29:50
出沒等於隱跟現
00:29:57
詳細看辭彙
00:30:03
出沒 忽現忽隱
00:30:09
就有時看得見
00:30:13
有時看不見
00:30:18
出沒
00:30:21
有時現 有時隱藏起來
00:30:29
就是什麼
00:30:32
有時你看得到
00:30:36
有時看不到
00:30:40
好比太陽
00:30:44
早上看得到
00:30:46
晚上看不到
00:30:49
好比像月亮
00:30:51
晚上看得到
00:30:53
早上看不到
00:30:57
那就是出沒
00:31:00
注解第三
00:31:04
繼繼 謂連續不斷絕也
00:31:12
什麼叫做繼繼
00:31:15
就是連續不會被斷絕掉
00:31:21
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31:25
三就是說數很多的意思
00:31:33
道德經這樣說三生萬物
00:31:40
這樣你就知道 三就是見數之多
00:31:49
有很多生萬物
00:31:54
動物 植物幾百萬種
00:32:02
這樣我們就知道
00:32:05
三就是說數的很多
00:32:14
三月不違仁這句話
00:32:20
就是時常存仁道之義
00:32:27
義就是意思
00:32:30
常存仁道的意思
00:32:34
不是只有心存三個月的仁
00:32:44
三月不違仁
00:32:48
就是說一輩子 都不會違背仁道
00:32:56
不是指三個月
00:33:07
日月至焉者
00:33:11
謂心存仁
00:33:17
日月出現 好像我們的心
00:33:29
存著仁
00:33:32
像日月的出沒
00:33:38
他若應當做的做
00:33:42
不應該做的他不做
00:33:47
有時仁看得到
00:33:51
就好像太陽
00:33:54
有時候太陽看不到
00:33:57
晚上看不到
00:34:02
月亮就有看到
00:34:05
月亮晚上看得到
00:34:09
白天看不到
00:34:12
就有時現 有時隱 沒辦法繼續
00:34:25
仁就是什麼
00:34:29
仁就是沒有私欲
00:34:34
君子體會這個仁道
00:34:41
所以不違背仁道
00:34:46
顏回體會仁道
00:34:53
他的心常存仁道
00:34:59
其他的徒弟全都沒辦法
00:35:06
他的心 那個仁的心
00:35:11
好像日月 一下現一下隱
00:35:17
顏回不是
00:35:20
從早到晚
00:35:23
晚上在睡覺 他都為人設想
00:35:31
所以孔子才誇獎顏回
00:35:41
說顏回
00:35:44
他的心永遠沒有違背仁道
00:35:53
其他的徒弟
00:35:57
其他的徒弟是什麼
00:36:01
孔子三千個弟子
00:36:05
七十二賢
00:36:11
這些無論賢人 無論弟子
00:36:16
都像日月出沒一樣
00:36:22
沒辦法像顏回
00:36:25
早也想 晚也想
00:36:29
想仁道 想到死為止
00:36:37
這段是說上人
00:36:42
上人就是最有道德的人
00:36:49
上士再來就是中士
00:36:55
中士聞道 若存若亡
00:37:03
中士就是一般的人
00:37:08
有時看人可憐 幫助人
00:37:15
有時候看人可憐 他不幫助
00:37:21
為什麼
00:37:23
他有好惡之心
00:37:27
喜歡就做 不喜歡他不做
00:37:33
對於這個問題注解很多
00:37:39
翻四十一頁
00:37:46
今晚從中士開始
00:37:50
中士聞道
00:37:53
若存若亡
00:37:57
對於這個問題
00:37:59
現在來看憨山大師的說明
00:38:06
若夫中人之資
00:38:12
則且信且疑
00:38:17
日月至焉
00:38:19
故曰 若存若亡
00:38:26
這裡有一個注解
00:38:28
說日月至焉
00:38:31
朱熹夫子這樣說
00:38:36
日月至焉者
00:38:39
或日一至焉
00:38:46
或月一至焉
00:38:50
能造其域而不能久也
00:38:58
朱熹夫子說
00:39:02
日月至焉這句話
00:39:06
有時候一日的期間會相信
00:39:16
有時候這一日
00:39:23
今天相信 明天就忘記了
00:39:27
沒有了
00:39:30
或月一至焉
00:39:33
有時候能存一個月之久
00:39:41
能造其域而不能久也
00:39:46
他的道有一定的期限
00:39:51
沒辦法持久
00:39:54
憨山大師這樣說
00:39:58
若夫
00:40:01
這個字不能讀作「夫」
00:40:06
現代字多一個人字旁
00:40:12
夫是押韻
00:40:17
不是讀作「夫」
00:40:20
中人是普通的人的資質
00:40:31
他的資質
00:40:35
他的性
00:40:38
且相信…有時疑問
00:40:47
也好像真的 也好像假的
00:40:52
日月至焉
00:40:57
就是說有時候相信一天
00:41:03
明天不相信
00:41:06
有的信一個月的
00:41:09
下個月不要信
00:41:12
所以才說若存若亡
00:41:18
存就是相信
00:41:21
亡就是不相信
00:41:26
憨山大師說明較不了解
00:41:33
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41:37
比較明白
00:41:39
中士者
00:41:42
有識無慧之人也
00:41:47
存者 相信之意
00:41:52
亡者 不信之義
00:41:57
中士聞道
00:42:00
心志不堅
00:42:03
入則心在道
00:42:05
出則心在俗
00:42:09
時進時退
00:42:13
如閔子騫初入孔門時
00:42:20
故曰 中士聞道 若存若亡也
00:42:29
這裡面兩個注解
00:42:33
首先注解第一
00:42:41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42:46
有識 有卓見
00:42:51
什麼叫做卓見
00:42:54
辭彙這樣說
00:42:56
卓見 高超的見解
00:42:59
有識就是有很高的看法
00:43:05
這個是注解第一
00:43:09
現在接下去看注解第二
00:43:17
怎麼不要一次寫完
00:43:21
老師現在要自己堅強自立
00:43:27
不要坐輪椅
00:43:30
不要坐
00:43:34
站著說到倒下為止
00:43:37
所以我的人 是固執又精神強
00:43:44
所以現在來寫注解第二
00:43:49
現在來看韓詩外傳卷二
00:43:59
這個是剛剛…
00:44:01
呂純陽祖師的 裡面注解第二
00:44:06
閔子騫始見於夫子有菜色
00:44:15
後有芻豢之色
00:44:20
子貢問曰
00:44:22
子始有菜色
00:44:26
今有芻豢之色
00:44:29
何也
00:44:31
閔子曰
00:44:34
吾出蒹葭之中
00:44:39
入夫子之門
00:44:42
夫子內切瑳以孝
00:44:47
外為陳王法
00:44:51
心竊樂之
00:44:55
出見羽蓋 龍旂 旃裘相隨
00:45:08
心又樂之
00:45:15
二者相攻胸中
00:45:20
而不能任
00:45:23
是以有菜色也
00:45:27
今被夫子之教寖深
00:45:35
又賴二三子切瑳而進之
00:45:41
內明於去就之義
00:45:46
出見羽蓋 龍旂 旃裘相隨
00:45:54
視之如糞土矣
00:45:57
是以有芻豢之色
00:46:11
這裡面
00:46:15
注解第二的裡面還有註解
00:46:21
這個是呂純陽注解的
00:46:25
那個注寫三點水
00:46:28
注解裡面的註解
00:46:31
寫言字旁的註解
00:46:37
註解第一 禮記注
00:46:43
不食肉 惟食菜之飢色也
00:46:49
禮記的注解
00:46:53
說菜色是什麼
00:46:56
都沒有吃魚肉
00:47:00
只有吃青菜
00:47:03
臉色發青才說菜色
00:47:09
現在吃素食跟以前不同
00:47:14
現在吃素食 有營養的東西
00:47:19
以前若吃素食
00:47:23
吃青菜 沒有吃魚肉
00:47:28
都瘦巴巴
00:47:31
你要注意哦
00:47:34
說素食
00:47:37
報紙才剪下來
00:47:41
寫一篇很大篇
00:47:45
說素食根本都是葷的
00:47:52
除非就是燙青菜
00:47:55
什麼素牛肉
00:47:59
裡面加牛肉湯進去
00:48:04
你吃了才有牛肉味
00:48:08
說素魚
00:48:10
裡面有魚湯在
00:48:13
那個素食材料煮魚湯
00:48:18
你真正吃素的人 要吃到清淨
00:48:23
吃青菜就好
00:48:27
那些其它的東西不要吃
00:48:31
不然你都半葷素
00:48:45
韓詩外傳註解這樣說
00:48:50
菜色 飢餓之臉色
00:48:55
菜色是什麼
00:48:57
肚子餓餓到臉色發青
00:49:02
那個叫做菜色
00:49:06
這個言字旁的註解第二
00:49:10
朱熹夫子這樣說
00:49:13
草食曰芻 牛羊是也
00:49:20
穀食曰豢 犬豕是也
00:49:25
朱熹夫子這樣說
00:49:31
吃草叫做芻
00:49:39
牛羊就是
00:49:42
牛羊沒有吃肉 只有吃草
00:49:48
若吃五穀 吃魚肉的東西
00:49:55
狗豬等就是
00:49:59
就像虎只有吃肉而已
00:50:05
韓詩外傳一句這樣說
00:50:09
芻豢之色
00:50:12
潤澤之臉色
00:50:15
芻豢之色
00:50:19
就是臉很豐腴
00:50:24
臉這樣子豐潤 很好看
00:50:30
臉色紅潤 那個就是
00:50:36
現在接下去 註解第三寫下去
00:50:41
韓詩外傳註解這樣說
00:50:45
蒹葭 指村野鄙陋地方
00:50:53
蒹葭就是什麼
00:50:56
指村野山邊曠野的裡面
00:51:04
很不好的地方
00:51:06
好比田中央 蓋的破草茅一樣
00:51:15
註解第四 韓詩外傳註解這樣說
00:51:20
切瑳
00:51:23
喻師生 或朋友之間討論學問
00:51:30
這裏作教導解
00:51:40
韓詩外傳注解
00:51:44
切瑳是比喻老師跟學生
00:51:52
或是朋友之間討論學問
00:51:58
叫做切瑳
00:52:02
現在這裡說的切瑳
00:52:06
就是老師教導的解釋
00:52:14
註解第五 韓詩外傳的注解這樣說
00:52:21
羽蓋
00:52:24
用翠鳥羽毛被覆的車蓋
00:52:31
羽蓋就是用翠鳥的羽毛
00:52:36
這鳥兒長什麼樣我不知道
00:52:40
我不曾看過
00:52:42
可能很漂亮
00:52:45
用鳥的羽毛蓋在車頂上
00:52:53
車子一直跑 那個羽毛一直飄動
00:52:58
很漂亮的樣子
00:53:02
註解第六 韓詩外傳注解這樣說
00:53:08
龍旂 畫龍的旗子
00:53:14
韓詩外傳的注解這樣說
00:53:19
說龍旂 旗子
00:53:25
以前若是貴族
00:53:28
馬車的前面都一定插旗子
00:53:34
那個旗子有畫龍的旗子
00:53:39
你若不是貴族不可以這樣
00:53:48
註解第七 韓詩外傳注解這樣說
00:53:54
旃裘用毛織製的衣服
00:54:00
什麼叫做旃裘
00:54:03
用毛來紡織製成的衣服
00:54:11
現在也有毛衣
00:54:16
用毛下去做的
00:54:19
毛製的布也有
道德經
48/48部影片
道德經 1
道德經 2
道德經 3
道德經 4
道德經 5
道德經 6
道德經 7
道德經 8
道德經 9
道德經 10
道德經 11
道德經 12
道德經 13
道德經 14
道德經 15
道德經 16
道德經 17
道德經 18
道德經 19
道德經 20
道德經 21
道德經 22
道德經 23
道德經 24
道德經 25
道德經 26
道德經 27
道德經 28
道德經 29
道德經 30
道德經 31
道德經 32
道德經 33
道德經 34
道德經 35
道德經 36
道德經 37
道德經 38
道德經 39
道德經 40
道德經 41
道德經 42
道德經 43
道德經 44
道德經 45
道德經 46
道德經 47
道德經 48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道德經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舊版)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40506005833
697c4710-836c-4b39-b632-ec4b31e7e400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