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 9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 9
7194
3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2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3
我去大陸眼睛 也這樣閉一隻
00:02:17
他們說老師你眼睛閉一隻
00:02:19
不是很難過嗎
00:02:22
我才悟出一個事情
00:02:25
我突然間回他一句
00:02:27
沒關係啊
00:02:29
這是上天慈悲在指示我
00:02:33
我不會怪什麼
00:02:35
說上天慈悲在指示我
00:02:37
指示什麼
00:02:38
叫我閉一隻眼睛
00:02:42
說閉一隻眼睛 可能你聽不懂啦
00:02:46
過去老師很嚴格
00:02:50
道德會 協會
00:02:53
我都可以說很嚴格的
00:02:56
若遲到就要罰金了
00:03:00
若遲到一分鐘 就要罰一千元了
00:03:03
我就要罰他了
00:03:06
若缺席就要罰一萬了
00:03:10
會議時間還沒到
00:03:12
我就在那邊 鎮守坐在那裡等
00:03:15
什麼人幾點出席 什麼人幾點在那邊寫
00:03:18
現在這次協會開會
00:03:21
我說隨你們自由啦
00:03:23
早來晚來 我不罰了
00:03:25
你們要來就來不來就算了
00:03:28
不用管那麼多
00:03:31
下禮拜三 這個中道會也要開會
00:03:37
本來我也計劃說要罰金
00:03:40
我現在想說不要罰了
00:03:42
要去你就去不去就算了
00:03:44
各人修各人的
00:03:47
只有什麼
00:03:50
我只有一個原則
00:03:52
談道不談錢
00:03:55
你只要不違背我的原則
00:03:58
你們要怎麼樣做 隨你們的自由
00:04:01
我不要管你們了
00:04:04
過去一些聘任的職員 都是義務的沒月薪
00:04:12
最近人家跟我建議說 某人經濟不好啦
00:04:17
你一點津貼給他
00:04:18
你只要不花公費
00:04:21
你私下給他老師不管
00:04:25
你若沒用公費 私下要給他老師不管
00:04:28
怎麼樣
00:04:29
上天就已經指示 叫我眼睛閉一隻了
00:04:35
因為太嚴格來說 有的受不了
00:04:39
老師你那麼嚴格 這個會我沒辦法加入
00:04:43
受不了
00:04:45
真的當今修行 你要跟老師不可能啦
00:04:49
不是老師說大聲話
00:04:52
若真的有你把他找出來
00:04:55
老師有辦法 吃稀飯拌鹽巴過日子
00:04:59
在座知道的人很多
00:05:03
那個鹽要怎麼吃
00:05:05
鹽拿來放在鍋子裡 抄得乾乾的
00:05:08
稀飯煮好
00:05:10
稀飯吃一口 筷子沾鹽巴 舔一下
00:05:14
這樣就是 吃稀飯拌鹽過日子
00:05:17
那種生活 不是只有我一個人
00:05:20
我太太我小孩都跟我這樣
00:05:24
這樣我有辦法堅持這個道
00:05:28
當時道德會有一些前輩
00:05:32
他們說老師這樣 每晚都出來講道理
00:05:37
大概家裡很富有 不然怎麼有可能
00:05:41
知道的人說不是 老師家裡很窮苦
00:05:44
騙人的 家裡窮苦 有辦法出來講道理
00:05:49
好幾個幹部
00:05:51
現在這些老幹部
00:05:53
快死光了
00:05:55
他說不然我們 在吃飯的時候
00:05:58
我們靜靜地 去看看他在吃什麼
00:06:01
三四個老幹部去我家
00:06:04
我剛好在吃飯
00:06:06
看到豆豉皮抄薑 剁一剁抄豆豉
00:06:13
吃稀飯只有拌著豆豉皮
00:06:16
那裡面一個楊太太
00:06:20
女人家比較心軟嘛
00:06:22
看到了眼淚就流出來
00:06:24
她說李先生 你這種生活還出來講道理
00:06:31
現在這位施先生 給我當乾兒子
00:06:35
他現在也常在唸
00:06:37
老師當時你若很有錢 我不給你當兒子
00:06:41
因為你若很有錢
00:06:43
不知道的人會說 我是要你的錢財
00:06:45
我看你這種生活 我不曾遇過
00:06:50
所以我甘願 給你做兒子這樣說
00:06:53
現在他人在這裡 你問他是不是真的
00:06:57
以前你若是在我家
00:07:00
真的 你就要有禮貌一點
00:07:03
不然你去我家沒辦法
00:07:05
現在在座的柯先生 人在這裡你問他
00:07:11
像這個梁先生 你問他是不是真的
00:07:14
因為我的家裡很矮很矮的
00:07:18
比人還矮
00:07:20
好像破瓦窯
00:07:21
若要進去 頭要低低地進去才有辦法
00:07:25
你若匆匆的進去 頭都會撞到
00:07:29
家裡面啊
00:07:31
人家說 下雨叮噹叫 天晴畫龍虎
00:07:36
瓦蓋著 若天晴 那個瓦隙…
00:07:40
有時候風吹的時候掉了
00:07:42
沒再蓋上去 太陽照到家裡來
00:07:46
若下雨就用臉盆接水
00:07:48
過那種的生活
00:07:50
我咬著牙根 講道到現在四十多年了
00:07:56
你想當今的修行人 有辦法學我這樣嗎
00:08:02
我有辦法 過那種生活來講道理
00:08:07
當時我太太也很反對我
00:08:12
我太太被我感動了
00:08:14
她被我感動 才有辦法跟隨我的腳步
00:08:18
那時我常常外出去
00:08:21
我以前做行商
00:08:24
白天做行商 晚上到廟裡講道理
00:08:29
若有錢就寄回家裡
00:08:34
但是她娘家沒辦法這樣
00:08:37
她娘家煽動她
00:08:39
妳先生在外也許很享受
00:08:42
妳有時候也去看看
00:08:44
看妳先生是過什麼生活
00:08:47
去到旅社 女服務員跟她說
00:08:51
太太啊 妳來我們才敢進房裡
00:08:55
來幫妳鋪被單蚊帳
00:08:57
以前用蚊帳嘛
00:08:59
現在沒人用蚊帳
00:09:02
若是妳先生 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00:09:04
我們不敢進來
00:09:05
妳先生工作都自己做
00:09:08
去到麵攤 麵攤老闆說
00:09:12
太太妳來妳先生加菜
00:09:15
不然總是盛一碗飯 醬瓜買一買就過一餐
00:09:23
我太太眼淚流下來
00:09:26
我先生在外面 比家裡還辛苦
00:09:29
有錢寄回家給妻兒用
00:09:31
他自己在外面受苦
00:09:33
所以才願意跟我走
00:09:37
當今的人在外面 花用 賭博 苛薄妻兒
00:09:43
妻兒怎麼肯跟你走
00:09:45
很簡單
00:09:48
你要叫人跟你走 起碼你要做模範給人家看
00:09:52
但是我年老很好命
00:09:57
真的很好命
00:09:59
兒子孝順 媳婦孝順
00:10:02
女兒孝順 女婿孝順
00:10:04
連認的乾兒子 乾女兒也很孝順
00:10:09
我現在年老 太過享受
00:10:13
所以我若出外 我也不敢太享受
00:10:16
有人說老師你吃那麼少
00:10:18
我說這已經很享受了
00:10:19
若比起以前就夠享受了
00:10:24
所以若想到過去
00:10:26
真正知道我生活的人很多
00:10:31
所以才會說老師 你怎麼修出來的
00:10:34
我就是這樣修出來的
00:10:36
所以我的心 就已經獻給眾生去了
00:10:43
但是世間人 對名利兩字看不破
00:10:50
你說要修菩薩行 難啊
00:10:55
你若要修人天福報比較快
00:11:00
下輩子要做有錢人
00:11:02
你不要做壞事多做善事
00:11:05
下輩子像王永慶這樣 像李登輝這樣都有可能
00:11:10
一個人若較有修養一點
00:11:13
要做神讓人朝拜 這都有可能
00:11:17
但是你若要了脫生死
00:11:20
你牙關還是要咬著 我沒騙你
00:11:23
了脫生死 不是很簡單的事
00:11:27
所以這次我去大陸之後 悟很多道理出來
00:11:35
從大陸要回來
00:11:39
來到蘇州要過香港 飛機晚兩小時
00:11:46
來到香港又晚兩小時
00:11:49
前後一共晚四小時
00:11:54
到台灣已經很晚 半夜了
00:11:58
在香港機場 一些師兄弟就喀喀地叫
00:12:03
這飛機是怎麼樣 等到這樣子
00:12:06
也沒人抗議 也沒人怎麼樣的
00:12:09
我說你不要再不滿了
00:12:12
你要感謝上天啦
00:12:15
我們這次去兩個禮拜
00:12:18
要去都很順利
00:12:21
回來讓你稍微 受個苦有什麼要緊呀
00:12:26
香港新的機場現在才開放
00:12:32
一樣的飛機錢
00:12:34
讓你在飛機場 讓你在這裡走一走玩一玩
00:12:40
兩個鐘頭 讓你椅子坐免費的
00:12:43
讓你玩免費的有什麼不好
00:12:46
讓我一說 一些師兄弟就覺得好笑
00:12:50
這叫轉境 心轉境
00:12:56
去大陸講公道話我吃不下
00:13:00
因為我們在台灣吃法 跟他們那裡吃法不一樣
00:13:05
他們那裡沒放味素都放糖
00:13:08
每一樣都是甜甜的
00:13:12
一些師兄弟不是吃不好 是吃很好
00:13:16
是口味不同 我們吃不下
00:13:19
一些人就嫌
00:13:22
我說不要嫌了
00:13:25
不是廚師不行
00:13:27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為什麼我們吃不下
00:13:32
是我們口味不同 我們可以跟導遊講
00:13:37
後來叫他們菜用水燙的
00:13:40
不要用炒的 用水燙一燙的
00:13:43
水燙一燙 叫他拿醬油沾醬油
00:13:45
他們那裡的菜 比我們這裡還好吃
00:13:50
若是青菜沾醬油很好吃
00:13:54
所以這個叫做轉境
00:13:58
我說不是不好吃 是不合我們的口味
00:14:01
不要嫌人家
00:14:04
這次回來瘦十公斤
00:14:08
我這個褲子 扣子都扣不上
00:14:12
這些師兄弟 有一些會做裁縫的
00:14:17
說老師啊 拿來我改一改
00:14:20
我說現在都不用改了
00:14:22
現在肚子都消下去
00:14:24
褲頭兩隻手都還放得進去
00:14:29
人家說老師啊 你整個都瘦下去了
00:14:32
我說感謝上天
00:14:34
大家都說要減肥
00:14:37
一帖藥好幾萬元在吃
00:14:40
怎麼樣吃也瘦不下去
00:14:42
我今天去大陸 有得玩又有得高興
00:14:46
回來又減肥
00:14:48
感謝上天 免費的減肥有什麼不好
00:14:52
心就很平靜
00:14:55
這叫轉境
00:14:58
這就是什麼
00:14:59
找好處 找那個好處
00:15:02
認不是 認自己的不對
00:15:07
這就是真正王善人的道理
00:15:12
所以呢 一個學道者
00:15:16
道德經說上善若水
00:15:19
一個人你若學像水一樣
00:15:21
自由自在 沒拘沒束
00:15:25
若這樣來說啊 道就學成一半了
00:15:30
所以 因為我看到 道德經這句文
00:15:35
加上我從大陸回來
00:15:38
悟出了王善人 這句找好處 認不是
00:15:43
噢 有錢沒得買
00:15:46
真的去大陸 花這些錢很有價值
00:15:50
我也感謝上蒼
00:15:54
叫我閉一隻眼 做事不要太嚴
00:15:57
太嚴 這些師兄弟受不了
00:16:00
才讓我一隻眼不自由
00:16:04
而且這次大陸回來 整口牙齒都壞了
00:16:08
現在拔牙齒都沒辦法吃
00:16:11
只有吃稀飯拌豆腐
00:16:15
這也是感謝上天在啟示我
00:16:17
說你以前吃稀飯拌鹽巴
00:16:19
現在吃太好了不行啦
00:16:21
若有豆腐可吃就要感謝了
00:16:24
所以我感謝上天
00:16:27
所以一個人 你的心不要埋怨
00:16:32
你處處去找那個好處出來
00:16:35
認自己的不是
00:16:37
一個人若沒福 不可以太過享受
00:16:41
太過享受 吃了會拉肚子
00:16:45
真的有的想要吃好的 反而糟糕
00:16:50
有的要吃補 吃到腳抽筋
00:16:54
還是自然最好啦
00:16:57
自然法最好
00:17:00
所以處處 你若慢慢地靜靜去想
00:17:03
遇到逆境時 你都想到好的地方
00:17:08
像我們遇到逆境時候
00:17:10
就想說啊 我上輩子做得不好啦
00:17:13
假使我上輩子若做好 怎麼會遇到逆境
00:17:16
若這樣來說你心就會平靜
00:17:20
這是我這次 去大陸所悟的道理
00:17:24
和看到上善若水 這個道理之後
00:17:27
一個人學道 就是不拘束 自由自在
00:17:33
這個心境要打開
00:17:37
所以一個人心境 若打開來說
00:17:40
苦中求樂
00:17:43
所以呢 我們佛經裡面 有一句話說
00:17:47
煩惱就是菩提
00:17:50
有人想破了頭還想不到
00:17:52
煩惱和菩提
00:17:54
菩提就是道
00:17:56
煩惱和道怎麼會一樣
00:17:59
你現在靜靜地想
00:18:02
一個人若沒遇到逆境
00:18:04
沒遇到煩惱的時候
00:18:06
你的道要從那裡來
00:18:09
一把寶刀
00:18:12
若沒磨刀石來磨 怎麼會鋒利
00:18:16
很簡單啊
00:18:19
所以若假使 有人對我們不好
00:18:24
你不要想到壞的地方
00:18:25
對方就是磨刀石啦 我就是寶刀啦
00:18:30
若沒有磨刀石 來磨我的道不能進步
00:18:34
你若遇到煩惱的時候
00:18:36
你靜靜地回想說 這是我的業障啦
00:18:40
若這樣來說 道就生出來了
00:18:42
煩惱就是菩提 意思就是從這裡來的
00:18:46
所以呢 我們世間人啊 無論什麼事情
00:18:52
我們要靜靜去體悟
00:18:56
很多問題噢
00:18:58
所以我現在身上 若發生什麼事情
00:19:03
我都慢慢去找 那個道理出來
00:19:08
這個道理 是人去悟出來的
00:19:12
這個道理 你若沒去體悟來說
00:19:16
永遠永遠你都不會瞭解
00:19:21
所以你們要什麼道理
00:19:26
老師都可以給你們
00:19:31
所以就有人問我說
00:19:32
老師明年要照常這樣講嗎
00:19:35
隨便你們啊
00:19:37
你們要我講什麼 我就講什麼
00:19:41
你若覺得道德經深
00:19:43
我也可以說淺一點的
00:19:46
你若感覺太淺 我可以說深一點的
00:19:51
隨主人意 便是好功夫
00:19:55
道理本來就是 要去磨練出來
00:19:59
一個人你若沒辦法 去磨練來說
00:20:04
道永遠你都生不出來
00:20:10
我們現在接著來看 這個道德經的下文下去
00:20:18
我們現在頭一句話 說上善若水
00:20:23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0:20:26
處眾人之所惡
00:20:29
故幾於道
00:20:32
下文說居善地
00:20:43
但是呢 對於這個文實在很抱歉
00:20:48
為什麼抱歉
00:20:50
老師呢 因為這段經 還沒解出來
00:20:56
所以沒辦法解釋這段文
00:21:00
因為從大陸回來 匆匆忙忙沒去考慮到
00:21:06
這是老師的過失
00:21:09
但是呢 對於道德經 水善利於行
00:21:16
水雖然我引道家的理論
00:21:22
引孔子儒家的學說
00:21:26
但是他們佛教也一樣啊
00:21:29
他們佛教 以這個水來比喻修菩薩行
00:21:37
所以呢 在佛經裡面呢
00:21:41
有一個說水喻菩薩 十種善法這個道理
00:21:46
我來引證佛光大辭典 跟你們做參考
00:21:53
水喻菩薩十種善法
00:21:58
據除蓋障菩薩 所問經卷六載
00:22:06
菩薩身心寂靜
00:22:10
能以法水 普濟群生
00:22:14
令其善根增長
00:22:19
罪垢蕩除
00:22:22
離生死之熱惱
00:22:26
息貪愛之枯渴
00:22:29
以成就菩提
00:22:33
超登覺岸
00:22:35
猶如水之淨德
00:22:38
本體清淨
00:22:40
澄湛凝寂
00:22:44
尤能滋長萬物
00:22:50
滌除眾垢
00:22:54
炎熱遇之而清涼
00:22:59
枯渴飲之而沃潤
00:23:04
故取之為譬喻
00:23:09
即一流潤赴下
00:23:14
謂菩薩常行平等之慈
00:23:18
柔和善順
00:23:21
能以清淨法水 調熟眾生
00:23:27
普得沾溉
00:23:31
令其一切善根 悉皆增長
00:23:35
譬如大水行地中
00:23:41
流潤於下
00:23:43
一切萌芽 無不滋長
00:23:48
本文的意思
00:23:54
在這個佛光大辭典 第一段這樣說
00:24:00
說有一個水來比喻菩薩行 十種的善法
00:24:09
這是根據什麼
00:24:11
根據除蓋障菩薩
00:24:15
這個除蓋障菩薩 這是一個菩薩的名字
00:24:19
所問經
00:24:22
這個除蓋障菩薩 來問釋迦佛祖道理的經
00:24:26
第六卷裡面記載
00:24:30
說我們修菩薩行的人
00:24:33
無論身體 無論我們的心
00:24:36
都要寂靜
00:24:38
用我們的法水
00:24:42
法水就是道理
00:24:44
用這個道理來普濟群生
00:24:48
群生就是所有眾生
00:24:51
可以讓眾生的善根來增長
00:24:57
所有的污垢都把它除掉
00:25:01
離開生死輪迴的這個煩惱
00:25:07
來止息我們貪愛的枯渴
00:25:13
枯渴就是口渴
00:25:14
一個人這樣為了貪
00:25:17
貪到這樣心狂火熱 嘴乾舌燥
00:25:23
來止息貪愛的枯渴
00:25:27
來成就這個道
00:25:31
超登了脫生死這個岸
00:25:36
好比像什麼
00:25:37
水這個清淨的德行
00:25:41
水本體是清淨
00:25:45
水若清澄
00:25:48
連這個水的下面 一粒砂都看得出來
00:25:54
好比像我們人的心 若清淨這樣來說
00:25:58
你才有辦法看出本性
00:26:01
而且它有辦法來滋長萬物
00:26:07
來洗滌所有的骯髒
00:26:11
若遇到炎熱 你若喝水會清涼
00:26:18
好比像一個人 在煩惱氣呼呼的時候
00:26:23
你講道理給他聽 他心會平靜
00:26:27
口渴的時候喝下去會止渴
00:26:32
好像一個人 心狂火熱的時候
00:26:35
你講道理給他聽
00:26:37
他的心若開朗 好比像會止渴一樣
00:26:41
所以用修菩薩行 來比喻這個水
00:26:47
所以這個比喻水有十樣
00:26:51
第一這個水呢 可以說流潤赴下
00:26:58
這個水都往下流
00:27:01
就是說我們修菩薩的人
00:27:04
你要常行平等之慈
00:27:07
不可以高高在上
00:27:09
修行人動不動 想要人供養 要人服務
00:27:15
好比像我這次去大陸
00:27:18
我行李都想要自己拿
00:27:20
但是一些師兄弟說不要啦
00:27:23
老師你年紀大了不要啦 人家幫你提
00:27:27
但是大件的一二件 人家幫我提
00:27:29
小件的我都堅持自己揹
00:27:31
人家搶著要揹 我都不要
00:27:34
因為怎麼樣
00:27:35
不可以太享受
00:27:38
你不要說你很棒 你做老師很棒
00:27:42
每個眾生是你的奴才
00:27:45
你不要這樣想
00:27:48
真正做一個領導者 要看眾生是平等
00:27:54
台上雖然 你稱呼我一句老師
00:27:57
真正在台下 我當成大家都是師兄弟
00:28:02
所以你要常懷平等之慈
00:28:07
要柔和善順
00:28:10
做什麼都要很客氣
00:28:13
你有辦法用清淨的法水 來調熟眾生
00:28:21
老師這次去玩 不是白玩的
00:28:25
大陸都不信道理 也沒信宗教
00:28:31
他們一些大陸的地陪
00:28:36
地陪就是我們這裡的導遊
00:28:40
不知歷史 不知宗教的意義
00:28:45
解釋都講錯了
00:28:48
我都訂正他們
00:28:50
我講道理給他們聽
00:28:53
他們說我們都沒教這些
00:28:55
說他們都沒教這些
00:28:57
沒辦法
00:29:00
對宗教一點都不瞭解
00:29:05
實在住在台灣很幸運 有道理可以聽
00:29:10
你若去大陸就很可憐
00:29:13
雖然大陸 有人傳道都是秘密的
00:29:17
也有人 像一貫道去大陸傳道
00:29:20
政府就像 以前台灣一樣在取締
00:29:24
不會讓你公開傳道
00:29:26
這樣跟你說較快
00:29:30
所以可以說普得沾溉
00:29:37
可以好比像田園用水灌溉
00:29:44
讓所有的善根 都有辦法增長
00:29:49
好比像水 遍行地中流潤於下
00:29:54
水都流向下面
00:29:57
一切所有的植物都會發芽
00:30:03
若有水的地方 所有的食物都會發芽
00:30:07
好比像我們的道理法水
00:30:10
你若講出來 我們的善根就會生出來
00:30:15
無不滋長
00:30:17
好比說修行人講道理
00:30:20
好像水在灌溉田園一樣
00:30:24
這就是我們菩薩 來比喻水的第一項
00:30:32
因為我們今晚 沒時間十種都說完
00:30:37
總是說到這裡 就告一段落
00:30:41
下期後面 水比喻菩薩行的角度
00:30:47
還有九種 再來說給你們聽
00:30:50
所以說到水不是老子在說
00:30:55
老子說上善若水
00:30:59
孔子說祂若看溪水在流
00:31:05
祂就靜靜地看它
00:31:06
就是用水 來比喻我們的修養
00:31:10
佛教也一樣
00:31:13
雖然他說的道理 角度不一樣
00:31:17
綜合起來意思都一樣
00:31:20
所以我們一個人 若看到人家在敬神明
00:31:24
前面這三甌水
00:31:26
你就要回想 今天老師說的這些道理
00:31:30
這三甌水就是說一個人 學道就要似水這個道理
00:31:38
我們今天說到這裡為止
00:31:41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31:47
我們現在來翻 第八頁第八章
00:31:58
我們現在開始
00:32:00
上善若水
00:32:04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0:32:09
處眾人之所惡
00:32:13
故幾於道
00:32:17
對於本文 我們上期有引很多事例
00:32:24
談到這個水 有這個水德
00:32:28
所以才稱呼為上善
00:32:31
但是對於這個水的德行
00:32:35
不是只有我們中國
00:32:38
這個儒家 道家的理論
00:32:43
連我們這個外來的宗教
00:32:49
從印度傳來這個佛教
00:32:53
釋迦佛祖 祂也談過這個水的德行
00:32:58
所以上期我們引 佛光大辭典裡面
00:33:04
根據除蓋障菩薩 所問經裡面
00:33:10
來說到這個菩薩
00:33:13
對這個水來比喻 為十種善法
00:33:19
所以我們上期 只有說到第一個善法
00:33:23
就是流潤赴下 第一個善法
00:33:29
但是我引這段文之後
00:33:33
就有人事後問我
00:33:36
說真的有這個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00:33:40
真的有這部經嗎
00:33:42
在市面上我們就不曾看過
00:33:45
所以我今晚補充
00:33:47
來說這個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00:33:52
到底是什麼經
00:33:55
因為這個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00:33:59
你若要去翻藏經
00:34:02
你就要翻寶雨經
00:34:05
因為這個寶雨經 另外一個名字
00:34:09
就是叫做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00:34:13
現在我們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0:34:17
寶雨經凡七卷
00:34:22
梁代曼陀羅仙譯
00:34:28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00:34:33
其內容細說 菩薩所具備之德行
00:34:39
有除蓋障菩薩來娑婆世界
00:34:44
以一O二問請教世尊
00:34:49
佛每問於十法回答
00:34:56
事皆具體啟示菩薩之法
00:35:01
異譯本有法護譯之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00:35:09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35:14
注解第一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5:18
曼陀羅仙
00:35:21
南朝譯經三藏
00:35:25
扶南國人
00:35:28
梁武帝天監二年
00:35:32
公元五O五年來華
00:35:37
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5:42
曼陀羅仙
00:35:46
南朝 南朝就是 南北朝的時候
00:35:50
在這個南北朝的時候
00:35:52
這個南朝一個 翻譯經的三藏法師
00:35:57
現在說三藏就是 對經藏 律藏 論藏
00:36:01
都很透徹才叫三藏
00:36:04
是扶南國的人
00:36:09
扶南國不是我們中國人
00:36:13
是西域一個國家
00:36:16
在梁武帝天監二年
00:36:21
剛好公元五O五年 來我們這個中國
00:36:28
另外這個法護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6:33
法護
00:36:36
晉代譯經僧
00:36:39
原為月支人
00:36:42
世居敦煌
00:36:45
於武帝泰始元年來華
00:36:50
譯經多部講經不輟
00:36:57
在這個 佛光大辭典說這個法護
00:37:03
是在這個晉朝的時候 一個翻譯經的和尚
00:37:10
本來他是一個月支國的人
00:37:13
月支國也是西域一個國家
00:37:16
不是我們中國
00:37:18
他從小時候就住在敦煌
00:37:23
在這個武帝時
00:37:26
現在你就要注意
00:37:29
這個武帝 和這個武帝是不同一個人
00:37:33
這個武帝是梁武帝
00:37:37
現在說的這個武帝
00:37:40
是我們這個晉朝
00:37:44
我們晉朝就是什麼時候
00:37:46
就是漢朝來分三國
00:37:50
三國盡歸司馬懿
00:37:54
這個叫做晉朝
00:37:56
這個武帝是司馬懿的孫子 叫做司馬炎
00:38:04
這是晉朝的武帝
00:38:06
這是梁朝的武帝
00:38:08
同樣是武帝 卻不同朝代
00:38:12
在晉朝的武帝 泰始元年來我們中國
00:38:18
他翻譯經很多部
00:38:22
而且講經呢 一輩子都沒休息
00:38:26
不輟就是都沒停止
00:38:29
所以現在 佛光大辭典才這樣說
00:38:33
說這個寶雨經 一共有七卷
00:38:39
是在梁朝的時代
00:38:44
這個曼陀羅仙翻譯的
00:38:49
收在這個大正藏第十六冊
00:38:54
因為我們大藏經 有很多藏版
00:38:59
現在 在我們中國 最普遍就是大正藏
00:39:05
所以收在這個 大正藏的第十六冊
00:39:10
它這個內容詳細來說 修菩薩道所具備的德行
00:39:19
裡面有這個 除蓋障菩薩來娑婆世界
00:39:25
用一O二個問題 來請教釋迦佛祖
00:39:31
釋迦佛祖每一個問題 用十種方法來回答
00:39:38
這個事情全部
00:39:42
都有具體來啟示 修菩薩道的方法
00:39:48
裡面有不同的翻譯
00:39:53
有什麼 不同翻譯是很多部啦
00:39:57
因為目的是要讓你知道 除蓋障的關係
00:40:01
這個省略起來
00:40:03
有這個法護和尚翻譯
00:40:06
一本叫做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00:40:11
所以你若要看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00:40:17
你翻這個寶雨經就有了
00:40:19
因為怎麼樣…
00:40:21
因為翻譯版不同
00:40:24
所以呢 結果裡面文章有點不同
00:40:29
所以你若翻寶雨經
00:40:31
裡面寫的
00:40:33
和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寫的
00:40:37
也有一些不同
00:40:39
內容是一樣啦 文章不一樣
00:40:43
好比像佛學大辭典 和佛光大辭典
00:40:47
它所寫的意思也一樣 但是呢 文章不一樣
00:40:51
這樣跟你說較快
00:40:53
最簡單的是 你現在是用抄的啊
00:40:57
你若不抄 我站在這裡講道理
00:40:59
不信的話 這裡若有一百個人
00:41:02
等一下你們若寫好 拿來互相比看看
00:41:05
一百個寫一百種
00:41:06
絕對不會寫一樣
00:41:09
那個文法不一樣 意思一樣
00:41:13
你就要知道這個原因
00:41:16
現在呢 我們用這個水
00:41:21
來比喻菩薩 修行十種的善法
00:41:27
就是引證這個除蓋障菩薩 所問經裡面的第六卷
00:41:35
所以現在呢
00:41:37
我們現在將這十個問題 一一要來解釋
00:41:41
我們上期有解釋 第一個問題
00:41:45
這個十個比喻 其中的第一個問題說
00:41:49
流潤赴下
00:41:52
現在來看第二個問題
00:41:55
佛光大辭典又這樣說
00:41:58
二植善法種
00:42:03
菩薩廣植一切菩提種子
00:42:10
常以定水灌溉
00:42:14
令得增長而成妙果
00:42:18
譬如大地 種植一切大樹穀果
00:42:24
由水滋溉增長
00:42:27
然後繁茂而結實
00:42:32
對於這個定水 我們來做一個說明
00:42:40
不過我們這個字 若看習慣就好
00:42:43
這是他所寫的字跡一定的
00:42:49
每個人所的字跡都不一樣
00:42:52
所以有時候才說 這個字是誰寫的沒辦法改
00:42:58
每個人的字跡都不一樣
00:43:00
你看習慣定
00:43:03
當然你寫疏一點 人家就看得較清楚
00:43:07
你若寫疏一點 人家看得較清楚
00:43:11
不過他習慣了
00:43:13
這樣也是能通啦
00:43:15
因為腳掌上用得較堅固
00:43:21
不要讓它歪了
00:43:24
腳掌上東西壓住 就不能動了
00:43:27
這也是好的
00:43:30
不過呢 這裡面的定水做個說明
00:43:35
定水
00:43:38
定指禪定
00:43:41
比喻坐禪時
00:43:44
心境湛然靜寂
00:43:49
猶如止水
00:43:51
蓋於澄淨之止水中
00:43:55
可映現諸物之清晰相狀
00:44:00
故以之比喻坐禪時
00:44:04
若能達到凝然不動之境界
00:44:08
即可透見清淨自心
00:44:12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44:17
說這個定水
00:44:20
定是指什麼 定就是指禪定
00:44:25
這就是要來比喻 一個人在坐禪的時候
00:44:30
我們的心境呢 可以說 靜靜的都沒雜念
00:44:37
好比像什麼
00:44:39
好比像止水
00:44:42
我們要知道這個止水呢
00:44:45
我們若看往水裡去
00:44:49
在水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
00:44:54
徹底可以看得很清楚
00:44:57
這也是真的啊
00:45:00
我們古時候 沒有像現在的鏡子
00:45:06
若是有錢人…帝王家…
00:45:12
他們有那個鏡子是什麼
00:45:14
是銅鏡
00:45:16
所以以前演歌仔戲 演陳三磨鏡
00:45:21
鏡子要怎麼磨
00:45:23
那個銅久了 會生銅鏽 照不出來啊
00:45:28
一定要磨 要磨光 才看得清楚
00:45:31
若是窮苦人家呢
00:45:33
窮苦人家沒那個本錢
00:45:36
就是用臉盆裝水
00:45:39
等到水靜
00:45:42
都沒動了 靜止才照水影
00:45:45
水若動東西就看不出來了
00:45:51
所以水若靜的時候
00:45:56
你就有辦法看到 水中的東西清清楚楚
00:46:02
所以才用來比喻
00:46:05
比喻坐禪的時候
00:46:08
假使你若有辦法達到 心凝住一處
00:46:13
很靜很靜的境界
00:46:16
這樣你才有辦法 來看出你清靜的自心
00:46:21
清淨的自心 就是我們的本性
00:46:24
所以大家說要看出本性
00:46:27
要看本性 你的心若沒靜
00:46:30
你本性看不出來
00:46:33
所以我們在 這個瑤池金母經說
00:46:38
解脫非難 難在定慧 這個道理就在這裡
00:46:43
一個人你說智慧
00:46:46
你若沒那個定力 絕對那個智慧不會開
00:46:52
假使智慧若開 那慧叫做什麼
00:46:55
叫做狂慧
00:46:57
這個狂慧 就是說一盞燈火
00:47:00
風在吹 火一閃一閃的
00:47:05
以前的火不是燈火
00:47:07
不是電燈 以前是燈火
00:47:11
若這樣東西就看不清楚
00:47:14
所以你若有定來說 火才不會閃爍
00:47:21
才有辦法看到東西
00:47:23
這也是一種比喻
00:47:25
所以一個人你的心 要達到像止水一樣的靜
00:47:30
你才有辦法 看到你自己清淨的自心
00:47:34
才有辦法看出你的本性
00:47:36
這個道理在這裡
00:47:39
所以我們佛光大辭典才說
00:47:42
這個水的比喻現在第二
00:47:47
就是要來種 這個善法的種子
00:47:53
我們修菩薩道
00:47:56
擴大來種一切 這個道的種子
00:48:01
菩提這裡解釋成道
00:48:05
因為這個菩提 有兩種的解釋
00:48:08
可以解釋成覺 可以解釋成道
00:48:12
但是現在這個場合 就要解釋成道
00:48:15
我們修菩薩道的人啊
00:48:18
要廣大來種植 一切道的種子
00:48:23
時常你要用這個定的水
00:48:27
來灌溉
00:48:29
可以讓這個種子 來生根發葉
00:48:35
開花來生出妙果
00:48:38
這樣才有辦法修成正果
00:48:41
比如我們在這個 地面上要來種一些樹
00:48:48
種一些五穀 種一些水果
00:48:53
你就要用水來灌溉
00:48:57
這個樹 五穀 水果才會長大
00:49:02
以後才會茂盛結實
00:49:06
結實就是好比 五穀才會結穗
00:49:10
果樹才會結果
00:49:13
樹才會長高
00:49:16
這個就是說一個人 你要種道的種子下去
00:49:22
你若沒有 這個定水來灌溉
00:49:25
你沒辦法開智慧
00:49:27
智慧若沒開 你本性看不出來
00:49:31
本性若看不出來
00:49:33
你就沒辦法修成妙果
00:49:35
妙果等於就是說 修成正果這個意思
00:49:39
這就是水的第二個比喻
00:49:43
我們現在來看第三比喻
00:49:45
佛學大辭典又這樣說
00:49:48
三 善樂歡喜
00:49:53
菩薩自性 信實三寶
00:49:58
樂求出世間法
00:50:01
因心清淨 即生歡喜
00:50:07
復能令一切有情 亦皆信樂而生歡喜
00:50:13
譬如大水 自性流潤
00:50:18
復能潤物
00:50:22
四 壞煩惱根
00:50:26
菩薩以禪定之水
00:50:30
浸漬一切有情煩惱根種
00:50:35
悉令敗壞 無復續生
00:50:40
譬如大水 浸漬大地
00:50:44
而草木諸根 悉皆壞爛
00:50:49
五 自體無雜清淨
00:50:54
菩薩為離 貪瞋癡等 雜染之法
00:51:00
守護諸根 悉令清淨
00:51:05
譬如大水
00:51:07
其源不雜 而本清淨
00:51:12
現在這個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51:15
現在十個比喻 其中的第三個比喻
00:51:20
叫做善樂歡喜
00:51:24
修菩薩道的人
00:51:27
我們的自性 要信實這個三寶
00:51:32
要信實三寶
00:51:34
就是可以說 要信實自性三寶
00:51:39
自性的三寶 就是佛者 覺也
00:51:43
法者 正也
00:51:47
僧者 淨也
00:51:48
這個六祖壇經 就已經說過了
00:51:52
歡歡喜喜來求出世間法
00:51:58
我們世間法 等於就是世俗法
00:52:03
出世間法 就是不生不滅之法
00:52:07
因為我們的心清淨 就生出這個歡喜的心
00:52:15
一個人你若沒有歡喜的心
00:52:18
比如說某人啊 來聽道理
00:52:21
勉強來聽 心裡一直翻騰
00:52:25
這樣就是沒有歡喜心了
00:52:27
歡喜心就是 無論再忙 無論再遠
00:52:32
無論什麼困難
00:52:34
你都會生出歡喜心 來研究這個道理
00:52:40
而且修菩薩行的人啊
00:52:44
他不但自己 修這個出世間法
00:52:49
反而可以讓一切的眾生
00:52:54
有情 有情就是眾生
00:52:56
大家全都來相信歡喜
00:53:00
生出歡喜心來研究道理
00:53:06
好像水自性流潤
00:53:11
現在這個自性 不是我們人的本性
00:53:16
是水的自性
00:53:18
水的自性本來就可以流潤
00:53:23
而且呢 可以潤物
00:53:26
它的自性本來 就是會流動會滋潤
00:53:34
但是還會滋潤一切萬物
00:53:38
第四就是壞煩惱根
00:53:44
修菩薩道的人 就是用這個禪定的水
00:53:50
來浸漬一切 有情煩惱根的種
00:53:57
可以讓根都腐壞 而不會生出來
00:54:03
好比像水來浸漬大地
00:54:09
一些草木的根都爛掉
00:54:12
現在呢 這個水
00:54:16
也可以讓人生存 也會讓人敗壞
00:54:20
比如說若一般灌概的水 來澆果樹 澆五穀
00:54:28
種種它會生存
00:54:30
像上回淹大水 整個田裡都淹水
00:54:36
一些根都爛掉了
00:54:38
現在這就是相反的道理
00:54:41
因為呢 我們修菩薩道的人
00:54:45
就是用這個禪定的水
00:54:49
有辦法來浸眾生 這個煩惱的根種
00:54:53
都讓它爛掉
00:54:55
你有那個定力
00:54:57
用水來破壞一切 所有煩惱的根
00:55:05
煩惱的種根
00:55:08
不會讓它又生出來
00:55:10
好像大水來浸大地
00:55:14
一些草一些樹的根 都爛掉一樣
00:55:19
第五自體無雜清淨
00:55:26
我們水的自體 本來就是不雜而且清淨
00:55:32
我們的人自性 也是一樣啊
00:55:34
是不雜清淨
00:55:36
修菩薩道的人啊
00:55:40
都還沒達到那個境界
00:55:45
難免呢 都有貪瞋癡
00:55:49
所以我們修菩薩道的人
00:55:51
為了要來離開這個貪瞋癡
00:55:54
雜染的方法
00:55:56
就是要來保護所有的根
00:56:00
諸根就是指我們的六根
00:56:02
可以讓我們的六根清淨
00:56:05
好比像那個 水的本源是不骯髒
00:56:10
但是它會去 洗淨一切的骯髒
00:56:13
這是第五的比喻
00:56:18
那麼對於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00:56:23
因為我們今晚 時間的關係
00:56:26
就這樣到這裡 暫且告一段落
00:56:28
下期再來解釋
00:56:31
現在來翻第八頁
00:56:40
第八章
00:56:42
我們現在開始
00:56:44
上善若水
00:56:47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0:56:51
處眾人之所惡
00:56:54
故幾於道
00:56:57
說到這個水
00:57:00
我們有論到三教同一理
00:57:06
對這個水的讚美 道家 儒家都說過了
00:57:13
上期引到佛家 對於水如菩薩十種善法
00:57:20
這個問題呢
00:57:23
我們來引 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00:57:30
在這個佛光大辭典所記載
00:57:35
對於這個菩薩 的十種善法來比喻為水
00:57:42
我們上期剛引到第五
00:57:46
今晚接下來 就是說第六息煩惱熱
00:57:53
我們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0:57:57
六 息煩惱勢
00:58:03
菩薩以清涼法水
00:58:07
悉除一切有情煩惱 炎熱逼迫之苦
00:58:13
譬如夏月
00:58:16
地極炎蒸
00:58:20
人亦煩熱
00:58:22
若得水除解
00:58:25
悉皆清涼
00:58:27
七 止欲渴愛
00:58:31
菩薩因一切有情 於諸塵境而生愛著
00:58:38
如渴而思飲漿水
00:58:42
為渴愛所逼
00:58:45
故為其開示
00:58:49
令其於欲塵之境
00:58:52
不生愛著
00:58:54
譬如清涼之水
00:58:57
能除一切焦渴之苦
00:59:02
八 深廣無涯
00:59:07
菩薩為修一切善法
00:59:11
得勝智積集
00:59:14
深廣無涯
00:59:16
諸魔外道 皆不能測其邊際
00:59:21
譬如大水 眾流會合
00:59:25
即深且廣
00:59:27
無能知其涯涘
00:59:31
我們現在來看這個 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0:59:38
現在來將這個 善法比喻為水
00:59:46
在這個第六 就是說息煩惱勢
00:59:52
因為修菩薩行的人
00:59:56
用我們這個清涼的法水
00:59:59
這個法水上期說過了
01:00:02
講道理叫做法水
01:00:04
因為聽道理之後 我們的心會清淨
01:00:07
才叫做清涼法水
01:00:10
全部有辦法 除去一切這些眾生
01:00:15
有情就是眾生
01:00:18
這個煩惱的炎熱 所逼的痛苦
01:00:22
有的一煩惱 心就亂糟糟的
01:00:25
很痛苦很辛苦的
01:00:27
聽到道理之後心境都開了
01:00:30
所以才說來解除我們 心裡所有煩惱熱的痛苦
01:00:41
這是來比喻什麼
01:00:44
比喻好比像夏天的時候
01:00:48
我們地面上非常的熱 非常的炎熱
01:00:55
我們人也一樣 一熱起來非常的不耐煩
01:01:00
假使你若有辦法得到水 來解除就很清涼
01:01:08
好比一個人 煩惱心在鬱悶的時候
01:01:12
聽到道理心會清淨
01:01:15
好比像夏天很熱 趕快來沖水
01:01:21
很涼的意思一樣
01:01:24
第七就是要止住渴愛
01:01:31
因為修菩薩行的人啊
01:01:35
為了一切的這些眾生 在凡塵生出很多的愛著
01:01:43
好比像固執種種
01:01:45
好比像口渴 想要來喝果汁
01:01:50
或是要來喝開水
01:01:53
為了口渴所逼
01:01:59
所以我們修行的人啊
01:02:04
講道理跟他開示
01:02:06
好比像用果汁讓他喝一樣
01:02:11
可以讓這個人啊 來離開六塵
01:02:16
不會生出愛著的心
01:02:20
好比像說很清涼的水
01:02:24
有辦法來治我們 口渴之苦一樣
01:02:29
一個人若讓塵埃 讓世俗所逼
01:02:35
人好像很口渴
01:02:38
假使人家若這個 這個問題若幫我解決
01:02:41
可以讓我心境開不知多好
01:02:44
好比像口渴時 祈求喝一杯泠開水一樣
01:02:50
第八深廣無涯
01:02:54
深和廣可以說沒有岸邊
01:03:00
因為修菩薩行的人 為了修一切的善法
01:03:06
來得到這個勝智
01:03:08
勝智就是般若妙智慧
01:03:11
來積集
01:03:14
可以說他的智慧 深廣沒有邊際
01:03:20
一般所有的魔或是外道
01:03:24
沒辦法來測量他的邊際
01:03:26
到底他的內涵多少 你沒辦法去測量
01:03:31
好比像那個大水 一條溪一條溪
01:03:37
小溪流到大溪
01:03:40
大溪流到海裡
01:03:42
若這樣呢 可以說深和廣 你都不知道那個邊際
01:03:49
但是這個涯涘
01:03:51
在辭海解釋說涯涘
01:03:54
本謂水之邊際
01:03:56
引伸為凡邊際之喻
01:03:59
涯涘本來是 水的盡頭那個邊際
01:04:04
但是現在引伸 無論什麼東西的盡頭
01:04:08
都是叫做涯涘
01:04:11
好比說修行人 若真的得到般若妙智慧
01:04:19
你一般的人啊 要測量他的內涵
01:04:22
到底有多少才華 你測量不出來
01:04:27
那麼現在對於 這個水的十種比喻
01:04:31
我們已經說到第八
01:04:34
現在接下來第九
01:04:36
九 高下充滿
01:04:42
菩薩以大慈悲心
01:04:46
於一切有情
01:04:48
隨其根器高下
01:04:52
方便開示 悉使獲益
01:04:56
充溢滿足 而無損惱
01:05:02
譬如大水
01:05:04
流注一切處
01:05:06
隨其高下
01:05:08
悉能充足 而無損害
01:05:13
十 息諸塵坋
01:05:19
菩薩以定慧之水 普潤一切有情
01:05:25
令其去粗惡之習
01:05:28
而發柔軟之心
01:05:31
永息煩惱之塵
01:05:34
同入清淨之境
01:05:37
譬如大水
01:05:39
流潤一切塵坋粗惡地方
01:05:43
悉使潤澤而復清淨
01:05:48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5:53
說高下充滿
01:05:57
修菩薩行的人
01:06:00
用他大慈悲的心
01:06:04
在一切所有的眾生
01:06:08
隨著他根器的高下
01:06:11
看這個人 有學問或沒有學問
01:06:14
脾氣好或脾氣不好
01:06:17
因人說法
01:06:19
可以說方便開示
01:06:22
可以讓每個人 都有辦法得到利益
01:06:28
充滿滿足
01:06:31
讓他一點點 損害的煩惱都沒有
01:06:35
好比像那個大水
01:06:39
你所流的一切處
01:06:42
看是要流到海裡變鹹水
01:06:45
流到井裡變井水
01:06:47
流到溪裡變溪水
01:06:50
可以說流注一切處
01:06:52
隨著它的高下
01:06:55
若水塔來說以前用水車
01:07:00
若現在說 用那個電抽往上面
01:07:05
可以說全部 都充足沒有損害
01:07:11
第十息諸塵坋
01:07:16
修菩薩行的人
01:07:18
用他的定力 和他的智慧這個水
01:07:25
普潤一切所有的眾生
01:07:29
可以讓他 去除粗惡壞的習慣
01:07:35
來發出柔軟的心
01:07:39
永遠息滅煩惱之塵
01:07:43
煩惱之塵就是我們的妄念
01:07:46
能夠入於這個清淨的境界
01:07:50
好比像大水
01:07:53
來流潤一切 塵坋粗惡地方
01:07:58
塵坋就是好像污穢
01:08:01
好比說風砂啦 爛泥漿
01:08:05
因為髒 所以用水洗
01:08:09
讓地上乾淨 回復清淨
01:08:14
所以一個人啊 你的假使心有壞習慣
01:08:20
用道理洗淨這個心 所有的壞習慣
01:08:28
以上就是我們 修菩薩行的人
01:08:33
有這個十種的善法 來比喻水這樣
01:08:41
現在對於第一句
01:08:44
說上善若水
01:08:46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1:08:49
處眾人之所惡
01:08:51
故幾於道
01:08:53
比喻到這裡
01:08:55
現在接下去第二句
01:08:58
居善地
01:09:01
怎麼樣叫做居善地
01:09:03
現在再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09:08
言居善地者
01:09:13
善地 指卑下之地也
01:09:19
水善流下
01:09:22
處眾人之所惡
01:09:26
聖人亦如此
01:09:30
不貪高望貴
01:09:33
甘做無名無位
01:09:37
謙下不爭
01:09:39
故無住而不善
01:09:44
雖有道有德
01:09:47
道高德重
01:09:49
但不以居高位 與世無爭
01:09:54
終無仇患而安
01:09:57
故言居善地也
01:10:03
對於本文
01:10:05
我們現在 就來做一個詳細的分解
01:10:16
現在老子說居善地
01:10:21
善地是什麼
01:10:23
就是指下面的土地
01:10:26
好比像這個土地 較低的地方
01:10:31
水善順其自然 它都流往下面去
01:10:38
處於眾人所討厭的地方
01:10:42
這個水都不會嫌棄
01:10:44
這個第一句就已經說過了
01:10:48
聖人也一樣啊
01:10:52
祂不貪於高位
01:10:56
高的地位
01:10:58
也不希望高貴的身分
01:11:05
祂甘願做無名無位
01:11:11
可以說謙下
01:11:13
不跟人爭
01:11:16
所以呢 祂無論 去到哪裡都是善
01:11:27
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善
01:11:39
雖然祂有道有德
01:11:44
祂的道雖然很高 德很重
01:11:48
但是祂不會說 來佔這個高位
01:11:54
祂和世間人 根本就不會爭奪這個名位
01:12:00
所以一輩子 都不會跟人結仇
01:12:05
得到這個安
01:12:08
所以才說居善地
01:12:12
我們現在再接下去 再來看這個下文下去
01:12:20
心善淵
01:12:26
現在對於這句 這個心善淵
01:12:32
我們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12:37
言心善淵者
01:12:44
淵 深不可測也
01:12:48
水為液體
01:12:51
而遇熱化氣
01:12:56
遇冷化固
01:12:59
隨方就圓
01:13:02
利萬物而不爭
01:13:06
聖人亦如此
01:13:09
因時 因地 因人說法
01:13:13
三車並行
01:13:16
法施有教無類
01:13:19
其道至深
01:13:21
化人之妙
01:13:23
淵深莫測
01:13:25
故言心善淵也
01:13:31
呂純陽祖師說
01:13:34
現在老子說這一句 心善淵這句話
01:13:41
淵就是很深沒辦法測量
01:13:47
但是你現在要知道說
01:13:50
老子是在周朝時代
01:13:56
這句話若要 用現代的話來說
01:14:00
就比較不適合
01:14:02
現在若像海最深 也有辦法測量
01:14:06
以前不是
01:14:08
以前要測量深淺 是用眼睛看的
01:14:11
不然就是用竹竿量量看
01:14:14
若要像那個大海的深 看要怎麼去測量
01:14:18
沒辦法
01:14:18
所以這句話就是 要應那時所說的話
01:14:23
比喻的話
01:14:25
祂說這個淵就是 深沒辦法測量
01:14:30
但是你要知道水是液體
01:14:35
怎麼樣叫做液體
01:14:38
像水啦 果汁啦 啤酒啦 酒都是液體
01:14:44
水是液體
01:14:46
但是若遇到熱呢 就化成氣
01:14:50
化氣就是化為氣體
01:14:53
什麼叫做氣體
01:14:54
像那個氧氣啦 像瓦斯啦 像水煙啦都叫做氣體
01:15:03
水本來是液體
01:15:05
遇到熱的時候就變成氣體
01:15:08
不信你拿茶壺一燒 水就一直乾了
01:15:12
它都化成氣體
01:15:14
化成水煙一直去
01:15:17
若遇到冷呢
01:15:20
遇到冷就變成固體
01:15:23
不信的話你把水 若放到冰庫裡面變成冰塊
01:15:28
所以固體就是硬的東西
01:15:33
可以隨方就圓
01:15:35
方就是四角形
01:15:38
水放到四角形的箱子
01:15:40
那個水變成四角的
01:15:43
你放到圓的瓶子
01:15:46
那個水變成圓的
01:15:48
叫做隨方就圓
01:15:52
利益萬物不跟人爭
01:15:57
聖人也一樣
01:16:01
聖人因時 因地 因人說法
01:16:07
看時候看地方 看人在講道理
01:16:13
可以說三車並行
01:16:16
這個三車並行 我們還要再注解
01:16:21
什麼叫做三車
01:16:23
道教 佛教都說一樣
01:16:27
所以我要引證
01:16:28
就引證佛教的說法 和道教的說法
01:16:33
有沒有一樣你就知道
01:16:36
所以若是依 佛教 道教的說法
01:16:40
若是小乘法的說法 叫做羊車 羊兒
01:16:45
小乘法比喻叫做羊兒
01:16:48
若中乘法比喻鹿車
01:16:51
就是變成鹿兒 鹿車
01:16:55
若是大乘法呢
01:16:58
說是牛車 就變成牛車
01:17:02
修大乘法的人就好像牛
01:17:06
你若法華經裡面說
01:17:09
另外一個叫做白牛車
01:17:13
佛祖比喻成什麼
01:17:15
佛祖比喻為牛王
01:17:17
菩薩是牛啦
01:17:19
若佛祖就比喻為牛王
01:17:24
你感到怪怪的
01:17:25
為什麼佛祖會比喻為牛王
01:17:29
所以呢這個啊 我們下面注解就會說明
01:17:35
說明道教的理論
01:17:37
和佛教的理論 有相同沒有相同
01:17:40
雖然聖人佛祖住不同地方
01:17:45
但是祂頭腦所說的都一樣
01:17:50
可以說法施有教無類
01:17:55
祂的道至深
01:17:59
人家說無底深淵
01:18:02
祂的內涵有多少
01:18:06
沒有人知道
01:18:10
祂感化世人的妙 好比像深淵沒辦法測量
01:18:21
所以才說心善淵這句話
01:18:27
真的這樣 聖人的道理 你沒辦法去測量
01:18:33
好比像當時子貢
01:18:36
人家國王問他 你的老師是一個賢人
01:18:44
子貢說不是賢人是聖人
01:18:49
他說你老師是聖人 祂的道理有多少
01:18:54
他說我不知道
01:18:56
不知道你還亂說
01:18:58
不知道 你還知道說祂是聖人
01:19:04
他說王啊
01:19:07
你頭上戴天
01:19:12
但是你知道天多高嗎
01:19:15
你腳踏地
01:19:18
你知道地多厚嗎
01:19:23
根本你每天 頭戴天 腳踏地
01:19:30
根本你就不知道 天多高 地多厚
01:19:34
若我的老師就好比像海水
01:19:40
我若口渴拿個水瓢盛一瓢
01:19:44
肚子飽了就走了
01:19:47
我只要一瓢水就飽了
01:19:50
到底我老師的內涵 就像海水
01:19:54
有多少我不知道
01:19:57
真的是這樣
01:19:58
聖人的肚量 聖人的道深不可測
01:20:04
我們今晚 說到這裡時間的關係
01:20:08
這兩個注解 是很奧妙的注解
01:20:11
等到下次開課再來說明
01:20:16
我們今晚 只有說到這裡為止
01:20:20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20:24
我們現在來翻第八頁
01:20:34
第八章
01:20:38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20:40
上善若水
01:20:44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1:20:48
處眾人之所惡
01:20:52
故幾於道
01:20:54
居善地
01:20:57
心善淵
01:21:00
我們剛好說到這裡
01:21:03
對於心善淵
01:21:06
我們上期有引呂純陽祖師
01:21:10
寫在黑板上你們有抄過
01:21:13
對於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1:18
現在不要讀文字
01:21:20
單單用白話 再解釋本文一遍
01:21:25
再接內文比較方便
01:21:29
呂純陽祖師說 心善淵是什麼
01:21:34
淵就是深淵
01:21:38
等於說深不可測
01:21:40
若說善到底有多少
01:21:46
你沒辦法測量出來
01:21:50
因為這個水本來是液體
01:21:55
液體就是好像水質
01:21:57
但是現在這個水 若遇到熱的時候
01:22:02
卻變成氣體
01:22:05
遇到冷的時候 就變硬成固體
01:22:10
水不管是方或圓
01:22:16
你放到四角的箱子裡
01:22:18
水變成四角的
01:22:19
你把它放到圓的器具裡面
01:22:25
水變成圓的
01:22:27
因為利萬物不會跟人爭
01:22:32
現在這個聖人 和這個水一樣
01:22:36
所以說上善若水
01:22:38
因為聖人呀 因時 因地 因人說法
01:22:44
可以說三車並行
01:22:48
祂在法施有教無類
01:22:52
若說到祂的道的深沈
01:22:55
化人的奧妙
01:22:57
沒辦法去測量的
01:22:59
所以才說心善淵
01:23:02
我們上期是解釋這樣
01:23:04
但是裡面有兩個地方 必須要跟你注解
01:23:09
就是三車並行
01:23:11
我們現在常常說三車並行
01:23:14
怎麼樣叫做三車並行 和有教無類的道理
01:23:20
我們今晚來做補充的解釋
01:23:23
現在來看仙學辭典這樣說
01:23:27
三車
01:23:30
羊車載火
01:23:34
鹿車載水
01:23:36
牛車載炁
01:23:40
這個炁你就要注意
01:23:43
我們道書才寫這字
01:23:46
一般是不寫這字
01:23:49
辭海說炁同氣
01:23:52
這個炁和這個氣意思一樣
01:23:57
仙學辭典說三車
01:24:00
就是羊車 它是載火
01:24:05
鹿車是來載水
01:24:08
牛車是在載炁
01:24:12
但是並沒有說明為什麼 載火 載水 載炁
01:24:17
並沒有說明
01:24:19
不過再接下來看 道教大辭典
01:24:24
羊車載火為小乘
01:24:28
鹿車載水為中乘
01:24:32
牛車載炁為大乘
01:24:35
名為三車
01:24:38
道教大辭典說羊車是載火
01:24:42
這是小乘法
01:24:44
鹿車是載水
01:24:47
這是中乘法
01:24:49
牛車是載炁
01:24:52
這是大乘法
01:24:53
這個名字叫做三車
01:24:56
為什麼載火
01:24:58
為什麼載水
01:24:59
為什麼載炁
01:25:00
我們現在慢慢 看下面的解釋
01:25:05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25:09
羊車載火迷中修
01:25:13
坐在鹿車似水流
01:25:17
上乘牛車載炁走
01:25:21
三車合一金丹九
01:25:25
這個字不可以讀作「九」
01:25:27
讀作「鳩」
01:25:29
有時候中國的字
01:25:32
看起來是一樣的字 意思不同
01:25:36
我們看這個注解
01:25:39
辭海這樣說
01:25:41
九 音鳩 聚也
01:25:45
這個字雖然是說
01:25:48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九
01:25:51
但是現在不是
01:25:52
讀做「鳩」
01:25:53
這個鳩是聚合的意思
01:25:58
所以呂純陽祖師說 羊車是載火
01:26:03
是迷迷惘惘在修
01:26:05
因為載火很危險
01:26:08
坐在鹿車好比像水在流
01:26:13
若是上乘就是牛車
01:26:16
載炁在走
01:26:20
三輛車若能合成一個
01:26:23
你的金丹就能成功這樣說
01:26:27
那麼這首詩這樣說來
01:26:32
你能體悟內容的人很少
01:26:35
你沒辦法去體悟這首詩 裡面到底在說什麼
01:26:40
和載火 載水 載炁 這個原因
01:26:45
我們沒辦法去徹底了悟
01:26:48
所以現在我們來看 修真錄一個注解做來參考
01:26:53
何為三車耶
01:26:56
羊車 鹿車 牛車也
01:27:01
羊車者下乘之法
01:27:05
羊 徉之借音
01:27:08
徉者 徘徊不進
01:27:13
修下乘之人
01:27:15
徘徊在六道之中
01:27:18
難脫火宅
01:27:21
故曰 羊車載火迷中修
01:27:26
鹿車者 中乘之法
01:27:29
鹿 樂之借音
01:27:32
修中乘之人
01:27:35
雖樂道而行
01:27:38
但證正果者微
01:27:41
而享人天樂果者眾
01:27:44
故曰 坐在鹿車似水流
01:27:50
牛車者 上乘之法
01:27:54
牛 愚之借意
01:27:58
載炁任怨也
01:28:01
欲修上乘之法
01:28:04
當如牛任勞
01:28:07
如愚任怨
01:28:09
才能證果
01:28:11
故曰 上乘牛車載炁走
01:28:15
修最上乘須三車並行
01:28:20
有教無類
01:28:22
故曰 三車合一金丹九
01:28:26
九 音鳩 聚也
01:28:30
這裡面四個注解
01:28:32
首先做說明
01:28:34
注解第一
01:28:36
法華經譬喻品 裡面這樣說
01:28:42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01:28:46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01:28:51
常有生老病死憂患
01:28:55
如是等火熾燃不息
01:29:00
法華經說三界
01:29:04
怎麼樣叫做三界
01:29:05
這個三界就是指六道
01:29:09
因為神和阿修羅屬於天
01:29:13
人和畜生處於人間
01:29:19
餓鬼和地獄處於地
01:29:23
叫做三界
01:29:25
三界全都不能安心
01:29:28
不能安穩過日
01:29:32
好像一間著火的房子
01:29:36
所有的苦充滿在六道
01:29:40
但是有人說
01:29:42
你說三界是六道
01:29:45
六道最高是神
01:29:47
神有苦嗎
01:29:50
神有苦沒苦不用爭論
01:29:53
你看乩童一出乩 每個人都唱哭調
01:29:58
很少乩童出來 在唱快樂的歌
01:30:02
每個人都唱哭調
01:30:04
都哭哭啼啼 眼淚流不停的都是這樣
01:30:08
除非就是聰明的神
01:30:11
生前就聽道理
01:30:13
死後知道道理去做神
01:30:16
他就比較快樂
01:30:18
你若沒聽道理
01:30:20
真的若去做神
01:30:21
大家都苦唉唉的我沒騙你
01:30:25
所以呢 可以說
01:30:30
不管什麼時候 都有眾苦充滿
01:30:34
可以說非常的驚嚇
01:30:38
而且時常 有這個生老病死的煩惱
01:30:45
像這種的火
01:30:47
燃燒著都不休息
01:30:50
這是法華經 譬喻品裡面說的
01:30:54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30:57
正果
01:30:59
果者 結實之義
01:31:02
修道而有所證悟
01:31:05
謂之證果
01:31:06
言其所修已成就也
01:31:10
學道證得之果
01:31:13
與外道之盲修瞎鍊所得者
01:31:18
有邪正之分
01:31:20
故名正果
01:31:22
辭海說正果是什麼
01:31:25
果就是結子的意思
01:31:28
我們修道若有所證悟
01:31:33
這個叫做證果
01:31:35
但是你今天 所修的已經成就
01:31:40
學道所證的果和一般外道
01:31:44
怎麼樣叫做外道
01:31:46
外道就是修身外之道
01:31:49
不是修我們的本性
01:31:51
修身外之道叫做外道
01:31:54
因為所證的果 和修身外的道
01:31:59
隨便亂修所得的 有邪和正的分別
01:32:04
所以才叫做正果
01:32:07
注解第三 辭彙這樣說
01:32:10
任勞
01:32:11
形容熱心負責
01:32:14
不怕本身的勞苦
01:32:18
辭彙說任勞是什麼
01:32:20
是形容很努力負責任
01:32:23
無論做什麼事情呢
01:32:25
盡他的責任
01:32:27
不怕本身的勞苦
01:32:29
不怕辛苦下去做
01:32:32
這叫做任勞
01:32:34
現在我們來看 注解第四這個任怨
01:32:38
辭海這樣說
01:32:40
任怨
01:32:42
言受怨而不避也
01:32:47
漢書石顯傳
01:32:49
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象
01:32:55
任天下之怨
01:32:57
按 世稱任事不避勞怨者
01:33:01
曰任勞任怨
01:33:05
辭海說任怨是什麼
01:33:09
做得要死又被人嫌棄
01:33:13
我們不會逃避
01:33:17
所以現在來引漢書
01:33:20
漢書是廿四史 的其中的一本
01:33:24
引漢書石顯傳裡面一句話
01:33:29
一個人有至誠的心做事情
01:33:34
但是你沒辦法說一個身體 被人從頭誇到尾
01:33:41
做再好人家也不會稱讚你
01:33:44
所以任由天下的人 嫌你就去嫌
01:33:50
我不會怨嘆
01:33:52
照世間稱呼做事情
01:33:57
不逃避勞苦
01:33:59
再辛苦我也要做
01:34:01
不逃避讓人埋怨
01:34:04
叫做任勞任怨
01:34:06
真的世間的人做事情
01:34:09
沒辦法讓每人都稱讚
01:34:12
你怎麼樣做別人也會嫌棄
01:34:15
所以我就常常說
01:34:20
做事情只要我們問心無愧
01:34:25
天下的人 要怎麼嫌就去嫌沒關係
01:34:29
我的經驗很多嘛
01:34:33
像我過去做一些紀念品
01:34:35
我們又沒用公費
01:34:38
做來了人家也嫌棄
01:34:41
最近我才想到好笑
01:34:44
現在我們中道會要開會
01:34:48
我做了一個手提袋
01:34:50
現在是新的
01:34:51
這個是樣品來做展示的
01:34:55
做像這樣子
01:34:57
這個我先拿來用
01:34:59
這個做好了 在開會時我有發表
01:35:05
我們這個理監事會
01:35:07
現在就是要來做這個
01:35:11
所有的中道會 的會員大家都有
01:35:14
每人一個
01:35:16
但是這個都沒有用公費
01:35:20
是我本人和我的兒子 認的乾兒子合作起來做
01:35:27
並沒跟人募捐
01:35:29
但是樣品拿來之後
01:35:33
沒親口跟我講啦
01:35:35
對第三者 傳到我的耳朵怎麼樣說
01:35:40
老師做那個要做什麼
01:35:43
那是男人用的
01:35:47
男人當成公務包來用
01:35:50
那個又不能裝衣服
01:35:53
人家跟我說 老師這樣也有人嫌
01:35:57
真的學道就要任勞任怨
01:36:01
我現在是要 引這個例子給你聽
01:36:04
我說沒關係
01:36:05
若有人嫌你跟他說啦
01:36:07
叫他拿來跟老師換
01:36:10
若說這個 不能裝衣服沒關係
01:36:13
拿來跟老師換
01:36:15
老師拿去皮包店
01:36:17
你若要裝衣服
01:36:19
我拿裝衣服的皮箱給你
01:36:23
你若要裝棉被 我選個較大的
01:36:27
你若說我真的要去外國 出國用的
01:36:31
不然我行李箱再買個給你
01:36:33
就是這樣而已
01:36:35
不然沒辦法啦
01:36:36
就是要讓你滿意
01:36:39
你若真的拿去 這個不要不喜歡
01:36:44
你拿來老師這裡
01:36:45
你若要挑一個 幾萬元的我沒辦法
01:36:49
若說挑一個一千元以內的
01:36:55
這個一個是幾百元
01:36:56
一千元以內的 看你喜歡什麼
01:36:59
老師買給你沒關係
01:37:01
這樣就不會讓你嫌啦
01:37:04
不然怎麼有辦法 做到讓大家都滿意
01:37:08
不可能啦
01:37:08
做這個要給人
01:37:11
還沒發 人家就在嫌了
01:37:12
做那個要幹嘛 又不能裝衣服
01:37:18
所以世間人要達到 任勞任怨才能修上乘法門
01:37:25
不然你沒辦法
01:37:27
所以現在 修真錄裡面這樣說
01:37:31
什麼叫做三車
01:37:35
三車是什麼
01:37:37
三車就是羊車 鹿車 牛車三種車
01:37:46
車就是車
01:37:48
車是正音
01:37:50
土語就讀作「車」
01:37:52
三車
01:37:55
什麼叫做羊車
01:37:57
羊車就是修下乘的法
01:38:01
因為這字羊正音讀做徉
01:38:06
和雙人旁的徉同音
01:38:11
這個音是借音
01:38:12
這個字羊 這個字也徉
01:38:15
同音就是了
01:38:17
徉的意思是什麼
01:38:19
就是徘徊不進
01:38:22
徘徊不進就是好比 要進也不是 要退也不是
01:38:26
在那裡轉來轉去找不到路
01:38:29
我們若修下乘的人
01:38:33
就是徘徊在六道之中
01:38:36
等一下進 等一下降
01:38:39
在六道之中來輪迴
01:38:43
沒辦法脫出火宅 這個三界之苦
01:38:48
所以才說羊車載火迷中修
01:38:52
這個火就是指火宅
01:38:54
你要注意
01:38:57
若是鹿車呢
01:38:59
鹿車就是中乘的法
01:39:03
因為這字鹿 和這字樂是同音的
01:39:10
小鹿的鹿 和快樂的樂是同音
01:39:15
借音就對了
01:39:17
我們修中乘的人
01:39:20
雖然他是樂道在行
01:39:25
好比對道很快樂在修在行
01:39:29
不過證正果的人很少
01:39:33
不是沒有
01:39:34
修中乘的人 要證正果的人很少
01:39:38
微 微就是少
01:39:40
若是修到 去做有錢人去做神
01:39:45
人天
01:39:46
享到人天樂果的人較多
01:39:49
修中乘
01:39:51
修中乘還有辦法 了脫生死的很少
01:39:54
大多數都人天福報
01:39:57
所以才說坐在鹿車似水流
01:40:00
好像水在流
01:40:03
若是牛車呢
01:40:06
這是上乘的法
01:40:09
因為這個牛
01:40:12
是這個字愚的借意
01:40:17
天下最傻的就是牛
01:40:20
吃是吃草
01:40:23
吃是吃不好 做工作是做得要死
01:40:27
若不如意 又被牽牛的打得要死
01:40:33
這樣傻傻地做 傻傻地過
01:40:39
可以說載炁
01:40:42
炁就是忍氣
01:40:46
可以說是任怨
01:40:48
載炁就是任怨
01:40:49
任怨就是任人嫌棄
01:40:53
做到流汗嫌到流涎
01:40:56
有得做沒得吃
01:40:59
所以今天想修上乘法的人
01:41:03
你就要像牛一樣任勞
01:41:07
像牛一樣一直拖一直拚
01:41:10
像傻子一般任怨
01:41:13
做到累得要死 被嫌也沒關係
01:41:16
要像傻子一般任怨
01:41:18
這樣你才有辦法證果
01:41:21
才有辦法脫出生死
01:41:24
所以才說上乘牛車載炁走
01:41:29
你要修最上乘法的人
01:41:33
就是要三車並行
01:41:37
可以說要有教無類
01:41:40
所以才說什麼
01:41:42
三車合一金丹九
01:41:45
這個九就是聚合的意思
01:41:50
那麼你若修 最上乘的法叫做什麼
01:41:57
我們一般是說修到三車
01:42:01
但是你若要修到最上乘法
01:42:05
就要這個坐白牛車
01:42:09
白牛車 白牛車啦
01:42:14
這個在法華經 裡面就說過了
01:42:21
那麼現在說白牛車
01:42:27
拖這輛牛車是什麼
01:42:30
就是牛王
01:42:32
牛王才有辦法 拖這輛大牛車
01:42:35
所以佛的號叫做牛王
01:42:42
若做佛叫做牛王
01:42:45
這不是我們罵說佛是牛
01:42:49
這經裡面有寫
01:42:52
因為今晚若要 跟你引證這隻大牛王
01:42:56
沒那個時間
01:42:59
後期再說 釋迦佛祖是大牛王
01:43:02
若菩薩是牛而已
01:43:04
菩薩是牛
01:43:06
若佛祖是大牛王
01:43:09
就是拖大白牛車
01:43:13
這段都是都 引道教道家的理論
01:43:18
後期再引佛家在說 佛就是牛這個的道理
01:43:26
再讓大家做參考
01:43:28
老師說的道理都有根有據
01:43:31
老師說的道理 都有經典的記載
01:43:36
不是老師 自做聰明自己說的
01:43:39
所以你們大家 真的要了脫生死就要做牛
01:43:45
若要做佛你就要做牛王
01:43:49
不然要了脫生死就很難了
01:43:52
若聰明的人 不能了脫生死
01:43:55
就要像牛一樣 任勞任怨才能了脫生死
01:44:00
不怕辛苦 不怕不人家嫌
01:44:04
不怕人家糟塌 不怕人家侮辱
01:44:07
這樣你才有辦法了脫生死
01:44:09
不然你是不可能
01:44:12
所以道德經說上善若水
01:44:17
心善淵
01:44:20
一個人心的善 達到最高就是要做牛
01:44:27
我們今晚說到這裡
01:44:29
時間的關係暫告一段落
01:44:32
同修 大家晚安
01:44:38
我們現在來翻第八頁
01:44:46
第八章
01:44:50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44:52
上善若水
01:44:56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01:45:02
處眾人之所惡
01:45:05
故幾於道
01:45:08
居善地
01:45:12
心善淵
01:45:16
我們上期就是講到這一句
01:45:19
針對心善淵
01:45:22
在呂純陽祖師說明裡面有二個注解
01:45:32
一個是三車並行
01:45:35
一個是有教無類
01:45:38
針對三車並行
01:45:42
我們上期已經說明三車
01:45:49
到底什麼是三車
01:45:52
三車就是羊車鹿車牛車
01:45:56
但是三車若要並行
01:46:00
就是要拖白牛車
01:46:05
就是白牛車
01:46:08
大白牛車
01:46:10
怎麼叫做大白牛車呢
01:46:15
我們現在就來看修真錄的解釋
01:46:21
佛者至尊
01:46:25
何故喻之為牛王耶
01:46:30
當知牛乃愚之借意
01:46:34
欲修作佛
01:46:37
必如牛之任勞任怨
01:46:41
釋迦佛乃迦毘羅衛國之太子
01:46:46
可繼承為王
01:46:49
論貴至尊
01:46:52
論富甲全國
01:46:56
而看破富貴名利
01:47:00
為度眾生
01:47:03
如牛任勞任怨
01:47:06
故在道中修上乘之法
01:47:11
喻之拖牛車
01:47:14
而佛至尊喻之牛王
01:47:18
所拖者名曰大白牛車
01:47:23
而大白牛車非牛王不能拖
01:47:27
是知學道者如牛如愚
01:47:32
不為名誘不為利惑
01:47:36
才能修成正果而登上佛之果位也
01:47:42
這裡面二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47:46
注解第一辭海這樣說
01:47:50
甲位於第一也
01:47:54
漢書貨殖傳
01:47:58
秦揚以田農而甲一州
01:48:03
辭海說甲是什麼
01:48:05
甲就是排第一
01:48:08
現在舉漢書貨殖傳裡面說秦揚
01:48:14
秦揚是一個人的名字
01:48:16
秦揚務農
01:48:20
可以說一州中第一有錢的
01:48:25
注解第二
01:48:27
佛光大辭典裡面這樣說
01:48:29
大白牛車
01:48:31
指一乘佛
01:48:35
即法華經譬如品所說四車之一
01:48:42
以羊車比喻聲聞乘
01:48:48
以鹿車比喻緣覺乘
01:48:51
以牛車比喻菩薩乘
01:48:54
而以大牛車比喻一佛乘
01:49:00
佛光大辭典說大白牛車
01:49:06
這是指一乘的佛
01:49:11
就是法華經譬如品裡面所說
01:49:16
四車之中的一輛
01:49:21
譬如品裡面
01:49:24
羊車比喻為修聲聞乘的人
01:49:30
用鹿車比喻緣覺乘
01:49:34
用牛車比喻菩薩乘
01:49:39
而且用大牛車來比喻唯一的佛乘
01:49:47
所以現在修真錄這樣跟我們說
01:49:52
佛可以說至尊
01:49:59
修行沒有比佛還大
01:50:02
最高
01:50:04
是什麼原因
01:50:06
我們會將佛祖比喻為牛王
01:50:11
說牛就很難聽了
01:50:13
為什麼將佛祖比喻為牛王
01:50:17
我們要知道牛為愚的借意
01:50:25
因為牛傻傻的做傻傻的拖
01:50:30
有得做沒得吃
01:50:33
所以今天若想要做佛
01:50:39
一定要像牛任勞任怨
01:50:45
說到任勞任怨
01:50:47
我們上期解釋過了
01:50:49
任勞就是不怕辛苦
01:50:53
任怨就是不怕人嫌
01:50:57
釋迦佛祖
01:51:00
本來是迦毘羅衛國的太子
01:51:05
他可以繼承為國王
01:51:09
若他父親死後他就是國王
01:51:14
若要論到他的高貴是至尊
01:51:20
一國的國王最大了
01:51:22
沒有再大
01:51:24
若說到他的貴是至尊
01:51:27
若要說他的富有
01:51:30
全國第一
01:51:32
身為一個國王以前是專制主義
01:51:36
身為一個國王全國的財產都是他的
01:51:40
所以論富有全國排第一
01:51:45
而且他今天看破富有和地位
01:51:51
名和利都看破
01:51:56
為了要度化眾生
01:52:00
好像牛一直拖車
01:52:03
讓人嫌棄他也沒關係
01:52:07
所以我們在道中
01:52:11
若要修上乘的法
01:52:14
就是比喻為拖牛車
01:52:19
而且佛祖是至尊
01:52:23
才比喻他為牛王
01:52:27
他所拖的車叫大白牛車
01:52:33
菩薩是拖普通的車而已
01:52:38
若佛是拖白牛車
01:52:43
若說到大白牛車
01:52:45
不是牛王拖不動
01:52:48
這樣我們就知道
01:52:51
學道的人好像牛好像傻瓜
01:52:57
學道不會被名所誘拐
01:53:02
也不會被利益所迷惑
01:53:06
這樣你才有辦法修成正果
01:53:11
登上佛的果位
01:53:15
所以若說到佛比喻為牛
01:53:20
佛學大辭典裡面也有記載
01:53:24
我們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1:53:27
牛王牛中勝者
01:53:34
以譬佛菩薩
01:53:38
涅槃經十八嘆佛曰
01:53:42
人中牛王
01:53:45
無量壽經下嘆菩薩之徳曰
01:53:49
猶如牛王無能勝故
01:53:54
佛學大辭典說牛王
01:53:58
是牛之中最勝的
01:54:03
來比喻佛菩薩為牛王
01:54:10
所以才舉涅槃經十八嘆佛這樣說
01:54:16
人中牛王
01:54:20
在無量壽經下卷
01:54:23
這樣讚嘆菩薩的德行
01:54:26
猶如牛王無能勝故
01:54:29
所以現在若大菩薩或佛
01:54:34
都稱呼為牛王
01:54:37
佛光大辭典又說
01:54:40
牛王又作超群勝群
01:54:46
指牛中之王
01:54:49
牛王之形色勝於其他諸牛
01:54:53
譬如佛德
01:54:55
於一切人中為最勝
01:54:59
佛光大辭典說牛王
01:55:02
有時翻譯為超群勝群
01:55:07
是指牛之中的王
01:55:12
牛王是形容為勝過其他的牛
01:55:18
要來比喻佛的德行
01:55:21
在一切人之中最勝
01:55:27
所以我們要知道
01:55:29
學道真的要了脫生死
01:55:33
就要像牛一樣
01:55:36
不怕辛苦不怕別人嫌棄
01:55:39
看破名利
01:55:42
針對三車並行到這裡告一段落
道德經
9/46部影片
道德經 1
道德經 2
道德經 3
道德經 4
道德經 5
道德經 6
道德經 7
道德經 8
道德經 9
道德經 10
道德經 11
道德經 12
道德經 13
道德經 14
道德經 15
道德經 16
道德經 17
道德經 18
道德經 19
道德經 20
道德經 21
道德經 22
道德經 23
道德經 24
道德經 25
道德經 26
道德經 27
道德經 28
道德經 29
道德經 30
道德經 31
道德經 32
道德經 33
道德經 34
道德經 35
道德經 36
道德經 37
道德經 38
道德經 39
道德經 40
道德經 41
道德經 42
道德經 43
道德經 44
道德經 45
道德經 46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25000139
4207db15-371e-4fe6-b629-c963aa062c1c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