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頓悟入道要門論 30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頓悟入道要門論 30
5780
2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27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7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2:21
清淨心
00:02:23
金剛經
00:02:25
諸菩薩摩訶薩
00:02:29
應如是生清淨心
00:02:34
不應住色生心
00:02:37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00:02:43
即無執者之心
00:02:49
佛光大辭典說清淨心
00:02:54
金剛經這樣說
00:02:59
所有的修菩薩行的人
00:03:03
這個菩薩是指修菩薩行
00:03:07
摩訶薩就是 已經成菩薩道的人
00:03:14
摩訶薩就是大菩薩
00:03:17
應該照我說的這樣
00:03:22
要生出清淨心
00:03:27
你不應該住色生心
00:03:31
不能看一個東西心裡就動
00:03:36
不應住聲
00:03:39
不能聽一句話 心裡就翻騰
00:03:44
香 就聞到一個香臭
00:03:49
味 就是吃到鹹淡
00:03:52
觸 就摸到熱冷粗細
00:03:57
法 就是妄念的心生起
00:04:01
等於這個就指 沒有執著的心
00:04:06
我們心裡沒有妄念 就是清淨心
00:04:14
現在再接下去
00:04:24
過去諸佛
00:04:28
皆修清淨無受行
00:04:35
得成佛道
00:04:39
今時有人
00:04:43
發心修無受清淨行者
00:04:50
即與佛功德等用
00:04:55
無有異也
00:05:01
故云入諸佛位也
00:05:08
如是悟者
00:05:11
與佛悟同
00:05:14
故云位同大覺已
00:05:18
真是諸佛子
00:05:24
他說過去有很多
00:05:33
所有的佛祖
00:05:36
全都修這個清淨 不住六塵的清淨行
00:05:46
這是成就佛道
00:05:50
當今修行人來發心
00:05:56
修不住六塵的清淨行
00:06:02
就跟佛所走的功德一樣
00:06:06
一點點都沒有差別
00:06:10
所以才說入諸佛位
00:06:16
假使若有辦法如此了悟
00:06:21
你就跟佛的覺悟一樣
00:06:25
所以才說位同大覺已
00:06:31
這才有資格 當真正修菩薩行的人
00:06:39
就說真是諸佛子
00:06:44
再看下去下文
00:06:52
從清淨心生
00:06:58
智智清淨
00:07:01
名為諸佛子
00:07:08
怎麼寫叫做智智清淨
00:07:12
通常都說智慧
00:07:13
他怎麼寫智智
00:07:16
我們對於這個問題 寫上黑板做參考
00:07:22
我們現在來看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00:07:31
自性清淨名本覺性
00:07:37
即是諸佛智智
00:07:43
他說我們的自性若會清淨
00:07:48
這個名字叫做本覺的性
00:07:53
本覺就是我們的自性
00:07:57
就是所有的佛祖的智智
00:08:04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8:08
智智
00:08:09
智中之智也
00:08:12
特稱佛之一切智
00:08:17
說智智
00:08:19
是智的裡面又再智
00:08:24
特別稱呼佛祖的一切智
00:08:28
叫做智智
00:08:33
仁王護國般若 波羅蜜多經這樣說
00:08:40
這個經 跟這個經是不同哦
00:08:43
這本經是羅什法師翻譯的
00:08:47
這本經是不空和尚翻譯的
00:08:53
他說常淨解脫身
00:08:56
寂滅不思議
00:08:59
名為一切智
00:09:03
永遠清淨 有辦法解脫的身體
00:09:10
可以說心非常平靜 達到不思議的境界
00:09:17
這個名字叫做一切智
00:09:22
一切智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9:28
一切智 佛智之名
00:09:32
三智之一
00:09:35
一切智為視平等界
00:09:38
空性之智
00:09:42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9:45
說一切智
00:09:47
是佛祖的智慧的名字
00:09:51
佛祖有三智
00:09:53
這個三智的其中的一個
00:09:58
一切智就是看眾生平等
00:10:06
祂是空性的智
00:10:10
什麼叫做空性
00:10:14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10:17
空性 真如之異名
00:10:23
梵語舜若多 譯曰空性
00:10:31
佛學大辭典說空性
00:10:34
就是真如的異名
00:10:38
真如就是我們的本性
00:10:42
梵語叫做舜若多
00:10:47
翻譯中國話叫做空性
00:10:53
空性 真如 佛性
00:10:57
這個都同一個東西
00:11:01
名字不一樣
00:11:05
智度論這樣說
00:11:08
問 有一切智人何等是
00:11:14
答曰 是第一大人
00:11:19
三界尊 名曰佛
00:11:24
有一個人問
00:11:26
說若有一切智的人 是什麼人
00:11:34
回答這樣說
00:11:37
有一切智的人 就是第一大人
00:11:43
三界最至尊
00:11:46
這個名字叫做佛
00:11:50
佛才有這個一切智
00:11:55
楞伽經這樣說
00:11:58
智之至極為智智
00:12:02
理之至極為如如
00:12:07
說智達到最高的境界
00:12:11
就是智智
00:12:13
理若至高的境界
00:12:17
叫做如如
00:12:19
智智如如
00:12:21
都是佛的境界
00:12:25
今晚說到這時間就到了
00:12:29
暫且告一段落
00:12:31
列位師兄弟 大家晚安
00:12:37
看三十二頁
00:12:50
第六行
00:12:59
現在開始
00:13:02
問 只是佛之與法
00:13:10
為是佛在先
00:13:13
為是法在先
00:13:18
若法在先
00:13:21
法是何佛所說
00:13:29
若佛在先
00:13:33
承何教而成道
00:13:42
答 佛亦在法先
00:13:51
亦在法後
00:13:56
現在大家要注意聽
00:13:58
我話說得不怎麼流暢
00:14:02
忍耐一下
00:14:06
有一個人來問祖師
00:14:15
說問你
00:14:18
到底佛在先 還是法在先
00:14:28
法就是經啦 這個經典
00:14:33
你若說佛在先
00:14:39
這樣說啊
00:14:45
不是哦
00:14:48
若是說法在先
00:14:51
若假使法在先
00:14:54
這個法是什麼人做的
00:15:00
你若說這本經在先
00:15:02
這本經誰做的
00:15:07
你若要說法在先
00:15:10
這個經在先
00:15:15
釋迦佛 是什麼人教祂這個法
00:15:25
祖師回答
00:15:29
也可以說佛在先
00:15:33
也可以說法在先
00:15:39
再接下去
00:15:44
問 因何佛法先後
00:15:53
答 若據寂滅法
00:16:00
是法先佛後
00:16:06
若據文字法
00:16:12
是佛先法後
00:16:16
何以故
00:16:19
一切諸佛
00:16:22
皆因寂滅法
00:16:25
而得成佛
00:16:30
即是法先佛後
00:16:37
這個人才再問
00:16:41
說你若說佛在先 也可以說的
00:16:46
法在先也可以說的
00:16:49
這樣就矛盾了
00:16:53
祖師才回答
00:16:58
若要假使要說寂滅法
00:17:06
寂滅法就是無情說法
00:17:12
都沒人說
00:17:15
看天看地看萬物的變化
00:17:20
這個叫做無情
00:17:24
若要用無情說法來說
00:17:32
是法在先 佛在後
00:17:40
佛來看這些無情說法 才說道理的
00:17:47
若要根據文字法
00:17:51
根據文字法就是經書
00:17:55
若要根據文字法
00:17:58
就是佛在先 法在後
00:18:05
什麼原因
00:18:09
你要知道所有的佛祖
00:18:13
看到無情說法
00:18:17
才寫這個經典出來
00:18:23
你若說法先
00:18:26
就是無情說法
00:18:30
你若說佛在先 是文字法
00:18:36
說佛在先 也可以說的
00:18:39
說法在先 也可以說的
00:18:45
再接下去
00:18:49
經云諸佛所師
00:18:57
所為法也
00:19:01
得成道已
00:19:06
然始廣說十二部經
00:19:13
引化眾生
00:19:17
眾生承佛法教
00:19:25
修行得成佛
00:19:29
即是佛先法後也
00:19:38
他說若要根據經來說
00:19:44
所有的佛祖
00:19:50
所做的法
00:19:55
都看這個無情說法來成道
00:20:03
才來開始做這個十二部經
00:20:10
來引度眾生
00:20:15
眾生受到佛法的教示
00:20:22
修行才有辦法成佛
00:20:28
這個就是佛在先法在後
00:20:36
現在說十二部經你要注意
00:20:43
這個十二部 不是有十二部的
00:20:47
像說什麼法華經 金剛經 這個涅槃經這樣十二部
00:20:57
不是哦
00:21:00
這個十二部是說分類
00:21:07
好比讀書 有國文 數學 理化 體育
00:21:15
這樣分成十二部分
00:21:20
什麼叫做十二部經
00:21:24
今晚來解釋這個十二部經
00:21:27
現在來看 智度論的解釋
00:21:42
十二部經
00:21:46
一切經分為十二種類之名
00:21:56
一修多羅 此云契經
00:22:05
二祇後 此云重頌
00:22:14
三伽陀 譯云諷誦
00:22:23
四尼陀那 譯云因緣
00:22:31
五伊帝目多 譯云本事
00:22:38
六闍多伽 譯云本生
00:22:46
七阿浮達摩
00:22:50
新云阿毗達磨 此譯未曾有
00:22:59
八阿波陀那 此譯譬喻
00:23:08
九優婆提舍 此譯議論
00:23:16
十優陀那 此譯自說
00:23:23
十一毗佛略 此譯方廣
00:23:30
十二和伽羅 此譯授記
00:23:40
這些寫得花花綠綠
00:23:45
有的人有的看不懂
00:23:49
佛經是很複雜
00:23:53
每一部經都有這十二部
00:23:59
像金剛經 裡面也有這十二部
00:24:05
一部的經分成十二種類
00:24:13
現在注解第一
00:24:17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24:22
契經 經典中 直說法義之長行文也
00:24:35
契經者 猶言契於理
00:24:41
契於機之經典
00:24:45
這裡面一個註解 長行
00:24:51
首先做說明
00:24:5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24:59
長行 謂經文中
00:25:05
直宣說法相 而不限定字句之文句
00:25:15
以文句之行數長故也
00:25:23
長行的意思
00:25:27
就是經文的裡面
00:25:32
直接說這個道理
00:25:36
而且不限定字句的文句
00:25:43
以文句的行數很長的關係
00:25:52
通常有的寫文
00:25:56
五字一句 有的七字一句
00:26:02
若是三字經 三字一句
00:26:07
這長行就沒有限制字句
00:26:11
也有十字的 也有八字的
00:26:14
也有三字的 也有五字的
00:26:19
像這個說
00:26:20
這個就兩字這就四字
00:26:25
現在就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00:26:29
這就十幾字 這叫做長行
00:26:35
所以說契經 什麼叫做契經
00:26:40
經典的裡面
00:26:44
直接說這個法義的… 文很長的文
00:26:57
契經就是契合於道理
00:27:05
契合於機會的道理
00:27:11
這個就是契經的意思
00:27:15
每部經好比像金剛經
00:27:22
若要講那個偈語說
00:27:26
若以色見我
00:27:29
以音聲求我
00:27:31
是人行邪道
00:27:34
不能見如來
00:27:37
那就五字一句 五字一句了
00:27:42
這個長行就是沒有分句
00:27:49
長短句的意思
00:27:53
辭海這樣說
00:27:56
契經
00:27:57
經典中講說法義之散文也
00:28:05
契經就是經典的裡面
00:28:11
說這個道理的散文
00:28:15
什麼叫做散文
00:28:18
辭海這樣說
00:28:21
散文 文體名
00:28:25
文之不專用對偶
00:28:28
又不用韻者
00:28:31
皆為散文
00:28:34
散文就是說 作文的體制的名字
00:28:42
文沒有專用對偶
00:28:47
你若那個偈語 就是有相對的話
00:28:52
又沒有韻者
00:28:55
沒有說那個韻
00:28:57
通常作詩要韻
00:28:59
它沒有那個韻
00:29:04
這個全都叫做散文
00:29:08
若有韻就變成頌
00:29:14
若我們中國 叫做詩 或是偈語
00:29:20
那就有對偶 也有那個韻在裡面
00:29:30
今晚說到這裡
00:29:32
只有注解第一而已
00:29:35
列位同修 大家晚安
00:29:42
我們上期說這個 頓悟入道要問論
00:29:48
引證這個十二部經
00:29:53
十二部經 並不是十二本的經
00:30:00
照著我們佛教
00:30:04
有這個大乘法跟小乘法
00:30:10
小乘法分為九部
00:30:17
大乘法分十二部
00:30:24
十二部就是每一本經 裡面有十二種的說法不同
00:30:35
所以我們上期注解第一
00:30:39
這個契經已經說過了
00:30:44
今晚就是要說注解第二
00:30:49
詳細現在看黑板
00:30:58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1:04
重頌
00:31:07
應於前長行之文
00:31:13
重宣其義者
00:31:17
即頌也
00:31:21
凡定字句之文體
00:31:25
謂為頌
00:31:30
佛學大辭典這樣跟我們說
00:31:34
說重頌的意思
00:31:39
應在面前那個長行的文
00:31:48
就前面說這個契經
00:31:53
契經就是那個文很長
00:31:59
文句不一定
00:32:03
也有三字一句 也有五字一句
00:32:07
也有七字一句
00:32:09
也有十多字一句
00:32:13
所以才長行的文
00:32:17
又重新再說一次
00:32:23
這叫做頌
00:32:27
這個頌跟長行 有一點點不同
00:32:34
它的字句有一定的
00:32:40
看要三字一句 全部三字
00:32:46
若五字一句 全部五個
00:32:52
像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
00:32:58
五字 它說
00:33:02
若以聲求我 也五字
00:33:07
是人行邪道 也五字
00:33:11
不能見如來 也五字
00:33:16
五個字就全部五字
00:33:20
這叫做頌
00:33:24
所以辭海才說
00:33:28
說重頌
00:33:31
應於前段所說之散文
00:33:37
而重演其義者也
00:33:41
每句字數都有一定
00:33:46
故謂之頌
00:33:49
辭海說的 跟佛學大辭典說的
00:33:54
是意思一樣
00:33:57
他說重頌就應在 面前所說這個散文
00:34:05
散文就是長行
00:34:08
它的文散散的
00:34:13
沒有一定的字數
00:34:16
而且又再重覆再說一次
00:34:22
每一句話它的字的數字
00:34:27
有一定的
00:34:29
好比三字 五字 七字 有一定的
00:34:34
所以才叫做頌
00:34:40
現在已經這個契經 跟這重頌解釋好了
00:34:51
現在來看注解第三
00:34:5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4:59
諷頌又作孤起頌
00:35:07
不依長行
00:35:10
直作偈頌之句者
00:35:14
如法句經是也
00:35:19
諷頌
00:35:22
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孤起頌
00:35:29
就是沒有依靠長行
00:35:33
那本經書
00:35:36
沒有這個長行 的散文就對了
00:35:41
直接作這個偈頌的句
00:35:46
好比像法句經就是
00:35:51
所以辭海說
00:35:53
孤起頌
00:35:57
即前無散文
00:36:01
直作偈頌之句者
00:36:04
如法句經是
00:36:09
說孤起頌
00:36:12
就是面前沒有這個散文
00:36:16
散文就是長行
00:36:19
直接作這個偈頌
00:36:23
有時說偈語啦
00:36:25
有時說頌
00:36:27
偈頌的句子就是
00:36:31
法句經就是這個孤起頌
00:36:35
剛剛說諷頌也可以說
00:36:40
這就是注解第三
00:36:45
現在來看注解第四 這個本事
00:36:52
現在來把它寫上黑板
00:36:5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7:00
因緣
00:37:04
經中說見佛聞法因緣
00:37:11
及佛說法
00:37:14
教化因緣之處
00:37:18
如諸經之序品
00:37:22
即因緣經也
00:37:28
剛剛倉促間跟你說錯
00:37:32
說注解第四是本事
00:37:35
本事是注解第五
00:37:38
這個注解第四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7:44
因緣的意思
00:37:48
就經的裡面
00:37:53
說到看佛祖在講道 那個因緣
00:38:00
跟祂的說法
00:38:04
在教化因緣的地方
00:38:10
好比在某什麼地方
00:38:13
什麼在伽耶山 什麼在靈鷲山 什麼的
00:38:21
說祂教化的地方
00:38:27
好比像所有的經這個序品
00:38:34
每一部經都有
00:38:38
佛祖去化緣
00:38:44
化緣到一個地方
00:38:53
就洗腳坐上蒲團
00:39:01
有的說什麼
00:39:03
要講道就要洗腳
00:39:06
你要知道印度的風俗
00:39:12
我們中國的文化
00:39:15
比較發達
00:39:18
在孔子的時候
00:39:22
就有穿衣服
00:39:25
穿草鞋
00:39:29
印度沒有衣服可穿
00:39:33
一塊布圍一圍 背在背後這樣而已
00:39:40
而且印度沒有鞋子
00:39:44
都要打赤腳
00:39:47
連佛祖去傳道
00:39:52
去托缽也是都打赤腳
00:39:58
打赤腳要回到講道的地方
00:40:02
坐上蒲團 腳沒有洗怎麼可以
00:40:08
就說洗腳 聽眾有菩薩 羅漢
00:40:17
就什麼國王 什麼人有幾萬人什麼的
00:40:24
那就是因緣
00:40:27
才開始要說法華經
00:40:30
開始要說金剛經
00:40:33
開始要說法句經
00:40:37
那就叫做因緣
00:40:41
在哪裡講道 有多少人
00:40:49
說什麼經
00:40:51
那就是因緣
00:40:57
好比像所有的經的開始
00:41:01
這個序品就是因緣經
00:41:08
辭海這樣說
00:41:11
因緣
00:41:13
經中敘述佛說法
00:41:18
教化之因緣者
00:41:21
因緣就是一本經的裡面
00:41:25
說到佛祖講道
00:41:28
來教化眾生的因緣
00:41:34
十二部經的第四就是因緣
00:41:41
第五叫做本事
00:41:46
現在把它寫上黑板
00:41:4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1:54
本事
00:41:58
佛說弟子 過去世因緣之經文
00:42:07
如法華經中
00:42:10
藥王菩薩品是也
00:42:18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2:21
說本事
00:42:25
就是釋迦佛祖 來說起祂的徒弟
00:42:34
過去的時候的因緣
00:42:39
裡面寫的經文
00:42:43
好比像法華經的裡面
00:42:48
這個藥王菩薩品就是
00:42:54
這個藥王菩薩 跟藥師佛是不同人哦
00:43:01
這是祂的徒弟
00:43:06
好比常不輕菩薩
00:43:10
他不識字
00:43:13
怎麼會來成就菩薩
00:43:17
他過去是怎麼樣
00:43:23
來說這個 徒弟過去世的因緣
00:43:31
這叫做本事
00:43:36
辭海說本事
00:43:39
佛說弟子過去因緣之經文
00:43:46
這個文跟 佛學大辭典大同小異
00:43:51
不用再說明
00:43:56
注解第六
00:44:00
本生
00:44:04
佛說自身 過去世因緣之經文也
00:44:13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4:17
這個本生
00:44:20
就是佛祖說祂自己
00:44:24
過去世的因緣的經文
00:44:30
這個過去世不是前世
00:44:36
過去世是 十世 八世 百世 千世
00:44:44
佛祖說祂 無始劫以來的事情
00:44:52
就老師說 有的聽到好像說卡通
00:45:00
我是沒有辦法像佛祖這樣
00:45:04
說過去世 無始劫以來的事情
00:45:11
但是起碼我知道我本人
00:45:15
五百年前的事情到今天
00:45:20
我會知道
00:45:22
不是五百世哦
00:45:24
五百年啦
00:45:28
五百年前我在祖師面前
00:45:33
身邊啦
00:45:34
管理文書
00:45:38
叫做文士
00:45:43
這個管理文…
00:45:47
但是說現代話 你比較聽得懂啦
00:45:51
在天庭當圖書館的館主啦
00:45:57
專門在管文書
00:46:00
因為犯法 下來這個凡間五百年了
00:46:07
這一世若修不成
00:46:09
哪知要再拖多久不知道
00:46:14
所以才會 我什麼業都願意受
00:46:21
你看 過去駝背 腦充血
00:46:28
今年過年就住醫院
00:46:33
我不會埋怨
00:46:35
知道這個業沒有消 沒辦法修成正果
00:46:41
這個叫做本生
00:46:44
本生就說 自己的過去的事情
00:46:50
辭海說的文跟 佛學大辭典一樣
00:46:56
不用又再重說
00:47:02
接下來現在注解第七
00:47:06
說這個未曾有
00:47:09
把它寫上黑板
00:47:11
未曾有
00:47:15
記佛現種種神力 不思議事之經文也
00:47:3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47:35
說未曾有
00:47:39
就記佛祖 現出很多很多的神通力
00:47:50
它寫神力 等於就是神通
00:47:55
神力 讓你想不透的事情的經文
00:48:04
你若看經文說
00:48:05
說那個誇張的
00:48:09
好比像聽漫畫 做卡通一樣
00:48:19
做事情有時候 你感覺不可思議
00:48:26
想不透
00:48:31
好比像這裡 簿子被拿完了的樣子
00:48:36
還有的樣子
00:48:37
那個紅的就是
00:48:39
好比像我在內湖慈惠堂
00:48:45
瑤池金母親自 八仙伴駕來降臨的記事
00:48:53
讓你聽到 好像在說卡通的
00:49:00
當時在內湖顯化的事情
00:49:04
現在最前面 戴眼鏡的這位梁先生
00:49:09
他親眼看到的
00:49:11
你去問他
00:49:13
你們的大師兄 他也有看到
00:49:20
你可以去問他
00:49:23
剩下的已經都皈天了
00:49:30
你們大師兄在船尾 我在船頭打坐
00:49:38
瑤池金母出詩
00:49:43
我唸 他在我後面抄
00:49:50
我坐這樣 他坐在…
00:49:53
我在船頭 他在船尾在抄
00:49:56
船尾有一盞電燈
00:49:59
他在那裡抄
00:50:02
寫字 寫一個錯字了我都知道
00:50:07
他的道號叫做行真
00:50:10
我說行真吶 你寫錯了
00:50:14
他說你臉轉向那邊
00:50:16
也有看到後面 有沒有寫錯
00:50:19
梁先生你去問他 看真的假的
00:50:25
這個叫做不思議
00:50:28
讓你聽到好像說漫畫的
00:50:31
做卡通一樣
00:50:36
那時西北雨這樣整桶倒
00:50:41
大家煩惱
00:50:42
我說不用煩惱
00:50:45
時間到雨就停了
00:50:51
瑤池金母要來
00:50:55
天上昏天暗地
00:50:59
我喊敲鐘擂鼓
00:51:03
鼓敲下去 鐘鏘敲下去而已
00:51:08
雲一下子散開
00:51:10
月亮跑出來
00:51:12
真的假的 人在這你去問
00:51:17
這個有沒有不思議
00:51:20
讓你頭腦怎麼想 你都想不透
00:51:28
佛現出種種的神通力
00:51:32
讓你想不透的事情的經文
00:51:40
辭海這樣說
00:51:44
未曾有
00:51:48
記佛菩薩現種種神通 不思議事之經文也
00:52:02
辭海說未曾有
00:52:05
就記載佛祖菩薩 現出種種的神通
00:52:12
讓你想不透事情的經文
00:52:20
好比像觀世音菩薩
00:52:24
要度老人
00:52:27
化成老人的模樣
00:52:31
要度小孩
00:52:33
化成小孩的模樣
00:52:39
要度老的 祂就變成老頭子
00:52:44
感化老人家
00:52:47
度男的 變男的
00:52:49
度女的 變女的
00:52:52
才說觀世音菩薩
00:52:56
說男的也可以說
00:52:57
說女的也可以說的
00:53:02
你若七月普度
00:53:08
廟的大門旁邊 放一個紙糊的紙人
00:53:17
青面獠牙 好像鬼一樣
00:53:23
那是誰
00:53:25
觀世音菩薩
00:53:30
七月要度鬼 化成鬼王
00:53:36
一般若說叫做普度公
00:53:42
不思議 讓你想都想不透
00:53:50
好比達摩祖師
00:53:55
當時要度梁武帝
00:54:04
梁武帝問說
00:54:07
聖僧 你哪裡人
00:54:13
問說 師父啊 你哪裡的人
00:54:17
他回答說 我西方來的
00:54:21
哦 梁武帝很高興說
00:54:24
即然你西方來的
00:54:29
西方到這多遠
00:54:33
他說十萬八千里
00:54:40
梁武帝說 十萬八千里很遠啊
00:54:44
他說你西方來到這多久
00:54:51
說讓你猜啊
00:54:55
他說要十年嗎
00:54:57
他說不用
00:54:59
不然也要五年
00:55:02
他說不用
00:55:04
不然就一年
00:55:06
他說不用
00:55:08
不然就一個月
00:55:10
他說不用
00:55:11
說我不會猜
00:55:15
十萬八千里 問你一個月你說不用
00:55:20
不然你西方來到中原多久
00:55:27
說我哦
00:55:29
早上在西方來的
00:55:33
中午肚子餓了
00:55:36
要吃飯
00:55:39
陛下 要你若跟我去西方
00:55:42
晚上來西方吃晚餐還很早
00:55:49
啊 梁武很生氣
00:55:52
說你這個瘋和尚
00:55:55
把他趕出去
00:55:58
那六祖壇經
00:55:59
這就有六祖壇經了
00:56:01
你拿去看就有寫這段記事
00:56:09
所以後來的人說
00:56:11
有意度梁武
00:56:15
無意度神光
00:56:19
他有那個心要來度梁武帝
00:56:25
但是梁武帝沒有那個根機
00:56:30
沒辦法度啊
00:56:33
最後才去度神光
00:56:39
要去度神光的時候
00:56:43
神光他也會講道啊
00:56:46
在講道給人聽
00:56:50
他化一個乞丐和尚
00:56:54
坐在後面
00:56:58
動來動去
00:57:00
頭髮抓一抓
00:57:03
鬍鬚摸一摸
00:57:06
一下吐口水 一下笑一下哭
00:57:12
神光就很氣了
00:57:15
你好像在鬧的一樣
00:57:20
心裡就在想
00:57:23
你這個不肖和尚
00:57:27
等到我若講完
00:57:30
就把你拔牙齒
00:57:32
那牙齒突出來
00:57:37
那兩個牙齒把你拔掉
00:57:42
道講完了
00:57:45
聽眾跑光光了
00:57:49
只剩不肖和尚坐在那裡
00:57:54
神光說 道講完了你不走
00:58:02
他說師父 你要我的東西都還沒拿
00:58:07
我要怎麼走
00:58:10
我修行人不貪心
00:58:13
要你什麼東西
00:58:15
你說謊話
00:58:19
你不貪心 不過你說謊
00:58:25
神光說說謊是妄言
00:58:31
妄言是四波羅夷之一
00:58:35
我怎麼會說謊
00:58:39
你剛剛說 講道講完要拔我牙齒
00:58:45
你現在說你叫我走
00:58:49
那你不是說謊
00:58:52
神光嚇一跳
00:58:55
他說若要我牙齒簡單
00:58:59
拳頭朝牙齒打下去
00:59:02
牙齒就掉下去 血一直流
00:59:07
站起來他就走
00:59:10
神光就嚇到
00:59:12
說這個不是普通的和尚
00:59:16
在後面追他
00:59:20
怎麼追都追不到
00:59:24
來到溪邊
00:59:27
那裡有種蘆葦
00:59:31
他蘆葦葉採一葉
00:59:33
把它丟到水裡
00:59:35
兩隻腳站蘆葦葉要過河
00:59:42
神光也相當
00:59:44
他修得很好
00:59:48
他沒辦法像蘆葦葉 短短的這樣走過河
00:59:54
他去抓一枝榕樹的樹枝
00:59:59
把它丟到水裡
01:00:01
站在榕樹枝 他也要過河去追他
01:00:08
達摩祖師回頭 手把他指一下
01:00:12
哦 糟了
01:00:14
被他指一下 樹葉一直沉下去
01:00:17
開始浮著 一直沉下去
01:00:21
沉到小腿 沉到胸口
01:00:25
再沉下去會死
01:00:28
他就大聲說 師父啊 照顧啊
01:00:37
達摩祖師回頭揮一下
01:00:41
樹葉又浮上來
01:00:45
到岸上 神光雙腳跪下去要拜師
01:00:57
他說我這個不肖和尚 你也喜歡
01:01:01
他說無論怎樣 我都拜你為師
01:01:06
你不怕苦
01:01:08
說我不怕
01:01:10
你不怕死
01:01:12
說我不怕
01:01:14
我生死看破了
01:01:17
好 你生死看破了跟我走
01:01:24
就走了
01:01:26
走到一個山巖
01:01:33
這個山爬上去 來到這斷崖
01:01:39
非常陡
01:01:45
達摩祖師就跳下去
01:01:52
神光也有神通力
01:01:55
他也跟祂跳下去
01:01:58
達摩祖師說你硬要的
01:02:02
好啊 再走
01:02:04
走到一個大河溝
01:02:10
一艘船
01:02:14
達摩祖師就這樣跳下船上
01:02:20
神光想要跳下去一看
01:02:22
啊 糟了
01:02:24
那船沒有船底
01:02:28
沒有船底 跳下去就落水了
01:02:32
不敢跳
01:02:35
徒弟啊 不來坐船 要過去那邊岸了
01:02:43
他說師父
01:02:45
那艘船又沒有船底
01:02:48
跳下去死了
01:02:51
啊 你說謊話
01:02:54
你跟我說生死看破了
01:02:58
你不怕死 什麼跳下去會死你就在怕
01:03:05
神光想說到這來了
01:03:07
拚命了 管他的 他也跳下去
01:03:12
跳下去 沒有船底是沒有船底
01:03:17
卻站在水面
01:03:21
在帶過去那邊岸
01:03:25
之後神光變二祖
01:03:30
才改名叫做慧可
01:03:33
初祖達摩 慧可第二祖
01:03:39
他以前叫做神光
01:03:42
有意度梁武
01:03:45
無意度神光
01:03:47
祂目的不是要度神光
01:03:50
是度梁武帝
01:03:54
梁武帝沒有根機
01:03:57
他要小乘法
01:04:01
最後死在這個侯景的手上
01:04:11
敵兵到了
01:04:15
他信佛啊
01:04:20
不要起兵打仗
01:04:25
叫文武百官坐下去唸佛號
01:04:33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01:04:35
在那裡一直唸
01:04:37
唸到最後城破了逃
01:04:42
死在五臺山 餓死
01:04:50
有的說 梁武帝不是十八羅漢
01:04:55
哪有咧 十八羅漢
01:05:00
這明天在虎尾
01:05:05
虎尾說過了
01:05:08
說這個十八羅漢 跟梁武帝的事情
01:05:14
這個也有DVD 你可以拿去看
01:05:20
虎尾就已經說過了 這裡又說就重複了
01:05:26
這個叫做未曾有
01:05:29
讓你想不透的啦
01:05:33
聽到好像說漫畫 卡通
01:05:37
好像在講傳奇
01:05:42
今晚說到這裡時間的關係
01:05:47
暫且告一段落
01:05:50
下趟再來注解第八
01:05:55
列位大賢大德 大家晚安
01:06:02
我們上期 來說到這個十二部經
01:06:13
注解來到第七
01:06:19
今晚就要這個 注解第八譬喻開始
01:06:26
現在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說明
01:06:32
譬喻
01:06:34
經中說譬喻之處也
01:06:42
說譬喻是什麼
01:06:44
經的裡面說譬喻的地方
01:06:51
譬喻就是比喻一個例子
01:06:55
因為怕聽眾聽不懂
01:07:00
所以才舉一個例說
01:07:04
辭海跟佛學大辭典說一樣
01:07:09
不用重複再說
01:07:14
注解第九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07:21
論議
01:07:23
以法理 論議 問答之經文也
01:07:33
佛學大辭典說
01:07:36
論議就是佛法的道理
01:07:41
來討論互相來問
01:07:48
一個問一個答的經
01:07:52
像頓悟入道要門論 就是這樣
01:07:57
一個人提出問題
01:08:00
佛祖回答他
01:08:04
這頓悟入道要門論
01:08:07
就是一個人問 祖師回答他的文
01:08:16
辭海這樣說
01:08:18
論議
01:08:20
佛與弟子等論議法理
01:08:26
互相問答之經文也
01:08:32
辭海說論議 就是佛祖跟祂的徒弟
01:08:40
互相討論這個道理
01:08:45
互相一個問一個答的經文
01:08:53
注解第十
01:08:56
自說
01:08:59
無問者 佛自說之經文
01:09:06
阿彌陀經是也
01:09:11
說自說
01:09:14
就是沒有人問
01:09:17
佛祖自己說的經文
01:09:21
比如阿彌陀經就是
01:09:26
阿彌陀經沒人問 祂自己說的
01:09:31
這個阿彌陀 有的讀作「阿」彌陀
01:09:36
這個讀作阿 「阿」 都沒有關係
01:09:42
因為這個字 照著佛經頭尾
01:09:48
可以說八種的音
01:09:52
但是還沒那個機會
01:09:57
經文若說到那裡
01:09:59
我就解釋這個阿字 怎麼會讀作八個音
01:10:07
辭海這樣說
01:10:10
這個文跟佛學大辭典一樣
01:10:15
就不用再解釋
01:10:20
注解十一
01:10:23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0:27
方廣 說方正廣大 之真理之經文也
01:10:38
方廣就是釋迦佛祖
01:10:43
說一個真理
01:10:46
方正就是真理
01:10:49
說很廣大的道理的經
01:10:55
這個大乘經才有說
01:10:59
小乘經就沒有說這個方廣
01:11:05
辭海說跟佛學大辭典一樣
01:11:11
不用再說明
01:11:15
最後說注解第十二
01:11:22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1:27
授記
01:11:29
於菩薩 授成佛之記之經文也
01:11:39
授記是什麼
01:11:43
說你若修菩薩行
01:11:48
後來你會做佛的經文
01:11:55
辭海這樣說
01:11:58
授記
01:11:59
懸記菩薩 將來成佛之經文也
01:12:08
授記是什麼
01:12:10
就是記載修菩薩行的人
01:12:16
將來你會做佛的經文
01:12:23
你聽道 不一定說你修菩薩行
01:12:31
你若修下乘經
01:12:36
就沒有用了
01:12:40
所以這個授記
01:12:46
是一個形式而已
01:12:51
你若沒有修菩薩行
01:12:54
沒辦法做佛
01:12:58
所以有分一個 九部經跟十二部經
01:13:06
授記是十二部經 最後一個經典
01:13:16
若九部經就不是
01:13:22
這九部經下面就會再說
01:13:29
對於這個十二部經
01:13:32
詳細再看 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1:13:39
本來這是上期寫的
01:13:45
剛剛阿保跟我說
01:13:48
你寫一寫沒有說明
01:13:51
我說有啊
01:13:53
他說你只有說注解而已
01:13:56
本文沒有說明
01:13:59
所以不得已再寫一遍
01:14:03
開始想說要寫佛光大辭典
01:14:09
就這樣說了
01:14:11
重複再寫一次
01:14:16
智度論這樣說
01:14:21
十二部經
01:14:24
一切經分為十二種類之名
01:14:32
一 修多羅
01:14:35
此云契經
01:14:39
二 祇後
01:14:44
此云重頌
01:14:49
三 伽陀
01:14:52
譯云諷誦
01:15:00
四 尼陀那
01:15:04
譯云因緣
01:15:07
五 伊帝目多
01:15:11
譯云本事
01:15:14
六 闍多伽
01:15:17
譯云本生
01:15:20
七 阿浮達摩
01:15:24
新云阿毗達磨 此譯未曾有
01:15:32
八 阿波陀那
01:15:35
此譯譬喻
01:15:38
九 優婆提舍
01:15:42
此譯論議
01:15:45
十 優陀那
01:15:48
此譯自說
01:15:52
十一 毗佛略
01:15:56
此譯方廣
01:15:59
十二 和伽羅
01:16:02
此譯授記
01:16:12
智度論這樣說
01:16:16
說經的裡面有十二部經
01:16:22
就是說所有的經 分成十二種類的名
01:16:32
若要現在說數學 國文
01:16:37
什麼理化 科學分類十二種
01:16:45
第一就是修多羅
01:16:49
翻譯中國話叫做契經
01:16:54
第二叫做衹後
01:16:58
若中國話叫做重頌
01:17:03
第三伽陀 翻譯中國話叫做諷誦
01:17:11
第四尼陀那
01:17:14
翻譯中國話叫做因緣
01:17:19
第五伊帝目多
01:17:23
翻中國話叫做本事
01:17:28
第六闍多伽
01:17:32
翻譯中國話叫做本生
01:17:37
第七阿浮達摩
01:17:40
若新的說法叫做阿毗達摩
01:17:47
翻譯中國話叫做未曾有
01:17:52
第八阿波陀那
01:17:55
翻譯中國話叫做譬喻
01:18:00
第九優婆提舍
01:18:04
翻譯中國話叫做論議
01:18:09
第十優陀那
01:18:11
翻譯中國話叫做自說
01:18:16
十一毗佛略
01:18:19
翻譯中國話叫方廣
01:18:24
十二和伽羅
01:18:27
翻譯中國話叫做授記
01:18:31
全部十二個注解
01:18:35
我們已經說明清楚了
01:18:40
今晚進一步
01:18:43
就是要來解釋 佛光大辭典的說法
01:18:50
十二部經
01:18:53
即契經
01:18:56
又作長行
01:18:59
以散文直接記載 佛陀之教說
01:19:07
即一般所說之經
01:19:12
二重頌 與契經相應
01:19:17
即以偈頌重複闡釋 契經所說的教法
01:19:27
三記別 又作授記
01:19:33
四諷頌
01:19:36
全部皆以偈頌 來記載佛陀之教說
01:19:45
五自說 佛陀未待他人問法
01:19:53
而自行開示教說
01:19:58
六因緣
01:20:01
記載佛說法教化之因緣
01:20:07
如諸經之序品
01:20:14
七譬喻 以譬喻宣說法義
01:20:24
八本事
01:20:27
載本生譚以外之 佛陀與弟子之行誼
01:20:37
九本生 載佛陀前生 修行之種種大悲行
01:20:48
十方廣 宣說廣大深奧之教義
01:20:56
十一希法 又作未曾有法
01:21:03
十二論議 載佛陀論議抉擇諸法體性
01:21:12
分別明了其義
01:21:31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21:34
說十二部經
01:21:38
就是第一契經
01:21:42
翻譯中國話叫做長行
01:21:47
用散文直接記載 佛祖的教育說法
01:21:59
就是一般所說的經
01:22:04
第二就是重頌
01:22:09
這個佛光大辭典 都沒有寫這個梵文
01:22:15
佛學大辭典
01:22:17
有寫像說 什麼修多羅啦 祇夜啦
01:22:23
有寫那些
01:22:24
這個佛光大辭典
01:22:27
十二部經沒有寫那些
01:22:34
這就是跟契經相應
01:22:39
說偈語的讚嘆
01:22:43
重複說這個契經 所說的教法
01:22:49
第三就是記別
01:22:52
記別有時說授記
01:22:56
第四就是諷頌
01:23:00
全部都用這個 偈頌來記載佛祖的教法
01:23:08
看要三字 也有五字 七字
01:23:13
統一跟我們中國的詩一樣
01:23:19
第五就是自說
01:23:22
佛祖還沒別人問祂
01:23:28
祂自己開示講道理
01:23:34
第六就是因緣
01:23:37
記載佛祖說的道理
01:23:43
來教化因緣
01:23:48
比如所有的經的序品就是
01:23:54
第七譬喻
01:23:57
用譬喻來講道理
01:24:01
第八本事
01:24:04
記載這個本生以外 佛祖跟弟子的交誼
01:24:13
第九本生
01:24:16
記載佛祖 前世修行種種的大悲行
01:24:24
第十方廣
01:24:28
就是說到真正深奧的道理
01:24:34
十一就是希法
01:24:37
又說未曾有法
01:24:41
世間沒有的道理
01:24:44
十二就是論議
01:24:48
記載佛祖來討論 決定所有的法的本體的性
01:25:01
分別可以了解這個意義
01:25:07
這就是十二部經
01:25:10
另外一個九部經
01:25:14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25:18
九部經為佛經內容
01:25:24
據法華經方便品之載
01:25:29
九部為一修多羅
01:25:34
二祇夜 三伽陀 四本事
01:25:43
五本生 六未曾有 七因緣
01:25:51
八譬喻 九優婆提舍
01:25:58
稱為小乘的九部
01:26:03
係自十二部經中除去方廣
01:26:09
和受記 無問自說等三部而成者
01:26:20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26:23
九部經就是 佛經裡面說的內容
01:26:31
根據法華經方便品記載的
01:26:37
這個九部就是什麼
01:26:40
第一就是修多羅
01:26:43
就是這個契經
01:26:46
第二祇夜 就是重頌
01:26:52
前面這個佛學大辭典
01:26:58
我看經文 拿眼鏡來慢慢看
01:27:04
我知道寫錯了
01:27:07
因為怎麼樣
01:27:08
我現在中風之後
01:27:11
這個手不會寫字
01:27:15
叫一個助理代替我寫
01:27:19
那個寫祇後
01:27:21
那個後寫錯了
01:27:24
是要祇夜
01:27:27
第三就是伽陀
01:27:30
翻譯中國話叫做諷誦
01:27:34
第四本事 第五本生
01:27:38
第六未曾有
01:27:40
第七因緣 第八譬喻
01:27:45
第九優婆提舍 就是論議
01:27:53
這些稱為小乘的九部經
01:27:59
關係自十二部經裡面
01:28:04
除去方廣 受記 無問自說
01:28:11
九部經沒有這個方廣 受記 無問自說這三部
01:28:20
十二部經就多這三個
01:28:27
很不好意思
01:28:30
小弟這幾天話都說不清楚
01:28:38
我很怕第二次中風
01:28:43
說話一直抽舌根
01:28:47
希望多多原諒
01:28:50
你看黑板 我說話若不清楚的地方
01:28:56
跟你道歉
01:28:59
我是很勇敢站上來講
01:29:03
若普通人休息了
01:29:08
我精神維持我這個身體
01:29:13
答應人更重於欠人
01:29:16
我說寧願倒在黑板下
01:29:20
我都不休息
01:29:23
現在是盡我的力量
01:29:27
今晚謝謝大家收聽
01:29:30
列位師兄弟 大家晚安
01:29:37
我們上期引這個十二部經
01:29:44
十二部經是大乘法
01:29:50
若小乘法是九部經
01:29:56
對九部經
01:30:00
我們上期有引一段
01:30:11
這個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1:30:19
今晚現在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說法
01:30:24
九部經
01:30:28
佛經之內容分類有九種也
01:30:38
是即小乘經中唯有九部
01:30:46
乃以九部經為 小乘經之分類者也
01:30:56
古來傳為小乘之九部者
01:31:03
言十二部經中
01:31:07
小乘不明行因成佛之義
01:31:14
故無和伽羅
01:31:19
法淺易諮
01:31:21
故無優陀那
01:31:25
未顯廣理
01:31:28
故無毘佛略也
01:31:34
現在看黑板詳細說明
01:31:4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31:45
說九部經
01:31:49
佛經的裡面內容分為九種
01:31:58
這個九種我們上期在 佛光大辭典
01:32:04
已經有說明過了
01:32:07
現在若再寫就重複
01:32:11
所以把它簡略
01:32:13
你看上期的記載就知道
01:32:18
這就是小乘經中只有九部
01:32:27
就是用九部的經 做小乘經的分類
01:32:36
自古以來
01:32:39
小乘的九部
01:32:43
就是十二部經裡面
01:32:49
它會扣三部
01:32:53
怎麼把它扣三部
01:32:57
因為初學的人
01:33:01
小乘的人 不明白行菩薩六度的因
01:33:10
來做佛的意義
01:33:15
他只有說唸佛就成道了
01:33:21
你若說修六度很麻煩
01:33:25
所以他沒有這個 菩薩六度的成因
01:33:32
做佛的意義
01:33:36
就像六祖壇經說的
01:33:40
明心見性 立地成佛
01:33:46
人人都會做佛
01:33:50
若是小乘的人說
01:33:54
只有佛祖才會做佛
01:33:57
我們人不會做佛
01:34:01
他再修也修到羅漢而已
01:34:07
所以他裡面就沒有和伽羅
01:34:13
就是授記品的部分
01:34:21
小乘的法門 很淺 容易知道
01:34:31
所以裡面就沒有優陀那
01:34:35
就是說無問自說的經
01:34:42
沒有顯出廣大的道理
01:34:47
所以就沒有毘佛略
01:34:50
就是這個方廣的經
01:34:55
你若小乘法
01:35:00
要說大乘法給他聽的話
01:35:05
他不要聽 也不要相信
01:35:12
裡面很多條說不完
01:35:15
光是引一個說吃肉就好
01:35:22
你若小乘的人
01:35:25
看人家吃肉 啊 你破戒了
01:35:29
你吃葷了 你不會成佛了
01:35:33
都一定這樣子
01:35:36
他不知道說
01:35:38
這個吃肉有兩種的思想
01:35:46
所以瓔珞菩薩經 裡面就有說
01:35:53
凡夫這個貪欲
01:36:04
有殺害心 故斷食肉
01:36:11
凡夫要吃肉說
01:36:14
他有殺害的心
01:36:18
這個土雞肉比較好吃
01:36:21
這個黑豬肉比較好吃
01:36:25
這個美國牛的肉比較好吃
01:36:28
有那個殺害心
01:36:33
祂說行菩薩道
01:36:37
無殺害心 故食肉無以罪過
01:36:45
祂說若菩薩行的人
01:36:49
他沒有殺害的心
01:36:53
所以吃肉無罪反而有功德
01:36:57
吃肉是為什麼會有功德
01:37:02
現在吃這個肉
01:37:05
他不是說好吃
01:37:09
你心裡若想好吃 就有殺害心
01:37:16
吃這塊肉
01:37:18
好比吃豬肉來說
01:37:21
啊 你這隻豬很可憐
01:37:25
你今天當豬
01:37:27
我吃你這個肉
01:37:30
幫你擔業
01:37:34
要幫這隻豬擔業
01:37:38
有誰要
01:37:42
好比你欠我的錢
01:37:45
不向你討 這樣就很好了
01:37:51
你出世當豬 我不要吃你的肉
01:37:56
不要向你討
01:37:58
這樣就很好了
01:38:01
修菩薩行的不是
01:38:04
說你欠我的不向你討
01:38:09
順便你欠人的幫你還債
01:38:13
有誰要
01:38:16
所以大乘法思想
01:38:20
跟這個小乘法的思想不同
01:38:25
你若要講給他聽
01:38:28
不高興啊
01:38:33
所以呢
01:38:37
這個大乘跟小乘分別很多
01:38:47
所以呢
01:38:48
小乘才九部
01:38:52
大乘分十二部
01:38:58
現在我們來看下文
01:39:02
看三十三頁
01:39:06
啊 寫也是一樣
01:39:20
問 云何是說通
01:39:30
宗不通
01:39:34
答 言相行相違
01:39:39
即是說通宗不通
01:39:45
問 云何是宗通說亦通
01:39:55
答 言行無差
01:40:01
即是說通宗亦通
01:40:10
現在一個人又問
01:40:14
什麼叫做說通宗不通
01:40:22
宗不通你要注意哦
01:40:27
那個不
01:40:28
說不是說沒有哦
01:40:31
這個不是加強語氣
01:40:35
不是加強語氣
01:40:39
宗不通就是
01:40:42
會達到宗通的意思
01:40:49
說話跟行為不一樣
01:40:59
這就是說通宗不通
01:41:05
什麼叫做宗通
01:41:10
說亦通
01:41:15
說話行為都一致
01:41:23
嘴巴通心裡 這就是說通宗也通
01:41:34
那麼對於說通宗通
01:41:39
我這樣說話不怎麼順暢
01:41:42
看你們有的聽較不懂
01:41:45
現在把它寫在黑板做參考
01:41:50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1:41:57
禪門自悟徹底云宗通
01:42:04
說法自在曰說通
01:42:11
宗 說俱通為大宗師
01:42:18
祖庭事苑七曰
01:42:23
清涼云宗通自修行
01:42:30
說通示未悟
01:42:37
楞伽經三曰
01:42:42
佛告大慧云
01:42:46
一切聲聞菩薩有二種通相
01:42:56
謂宗通及說通 同註曰
01:43:06
宗者 道之本
01:43:11
說者 教之跡
01:43:17
證道歌曰
01:43:22
宗亦通 說亦通
01:43:29
定慧圓明不滯空
01:43:36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
01:43:41
首先做說明
01:43:46
注解第一
01:43:4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3:54
宗者 尊也
01:43:58
傳正法為眾所尊崇者 稱曰 宗師
01:44:08
說宗就是尊敬的意思
01:44:15
我們來宣道 說正法
01:44:21
正法就是八正道
01:44:24
為了眾人 來尊敬他 崇拜他的人
01:44:33
稱呼為宗師
01:44:37
要做宗師的人
01:44:40
就是眾人有尊敬
01:44:43
他可以說行為正當
01:44:51
注解第二
01:44:54
華嚴四祖
01:44:58
清涼國師 諱澄觀 字大林
01:45:09
山陰人 姓夏侯氏
01:45:16
身長九尺四寸
01:45:22
垂手過膝
01:45:26
口四十齒
01:45:30
目光夜發
01:45:35
畫乃不眴
01:45:40
日記萬言
01:45:44
七行俱下
01:45:48
才供二筆
01:45:52
年十一出家
01:45:56
嘗以雜事自勵
01:46:01
後居京師
01:46:05
唐獻宗迎入內
01:46:10
賜號清涼國師
01:46:15
唐文宗開成三年坐逝
01:46:22
壽百二十歲
01:46:30
現在看佛學大辭典
01:46:36
華嚴四祖
01:46:40
就是我們 中國十八宗的其中
01:46:46
華嚴宗就對了
01:46:48
華嚴宗的第四祖
01:46:52
這個清涼國師
01:46:57
他的名字叫做澄觀
01:47:02
字號叫做大林
01:47:07
是山陰的人
01:47:11
姓夏侯氏
01:47:15
說哪有這種怪姓
01:47:19
我們中國的姓
01:47:23
一般說百家姓
01:47:26
中國的姓有四萬多姓
01:47:33
單字姓 有二字姓 有三字姓
01:47:39
也有四字的姓
01:47:45
所以中國的姓說不完
01:47:50
上回新聞刊說 有一個女人姓第五
01:48:01
人家遇到說第五太太
01:48:06
人聽到說
01:48:08
你當人家的小老婆 第五個嗎
01:48:13
他說不是啦
01:48:15
我老公姓第五
01:48:18
人家叫我第五太太
01:48:21
看有沒有糟糕
01:48:24
什麼姓都有
01:48:28
若姓要說完
01:48:31
有一本人姓的書
01:48:35
那有得買 你買來看
01:48:39
他姓夏侯氏
01:48:45
他的身體九尺四寸
01:48:51
我們才五尺多而已
01:48:54
他九尺四寸
01:48:58
他手這樣垂下去過膝蓋
01:49:04
我們的手 垂下去在大腿而已
01:49:08
他的手這樣伸下去到膝蓋
01:49:13
嘴巴牙齒四十齒
01:49:18
我們才三十多齒而已
01:49:21
他四十齒
01:49:24
他眼睛晚上會亮
01:49:28
好比像貓這樣子
01:49:31
遠遠看 那眼睛閃閃發亮這樣
01:49:39
早上眼睛瞳仁不動
01:49:46
呆呆的
01:49:48
都不會轉這邊 不會轉這邊
01:49:53
一日讀經書 讀幾萬句
01:50:04
一次看字看七行
01:50:12
要像我看一行就很累了
01:50:15
他看七行
01:50:20
你們大師兄說眼睛看兩行
01:50:25
他比較厲害
01:50:28
一次來問我字
01:50:33
說你翻哪一本經書 裡面就有了
01:50:41
過半個鐘頭來說
01:50:43
沒有啦 我翻不到
01:50:47
乾脆啦 我翻給你
01:50:50
我就幫他翻
01:50:52
說第幾頁啦
01:50:56
再一下又再打電話來
01:50:58
沒有啦
01:51:00
哪有那麼奇怪
01:51:02
我幫你翻
01:51:04
我說第幾行第幾字啦
01:51:09
再一下子 說有了啦
01:51:10
找到了
01:51:12
我說你這樣翻來翻去沒有
01:51:15
你字怎麼看
01:51:18
我一次看兩行
01:51:20
你看兩行看到跑行了
01:51:27
我沒辦法
01:51:29
我看一行就很累了
01:51:31
他看兩行
01:51:34
清涼國師一次看七行
01:51:41
不知道怎麼看的 我不知道
01:51:45
他的才華兩隻手同時寫字
01:51:55
兩隻手拿兩支筆同時寫字
01:52:04
到十一歲就出家
01:52:12
時常做這個雜役工作 自己鼓勵自己
01:52:23
現在的人
01:52:26
像我那個大兒子說
01:52:29
我是老爺
01:52:31
做什麼都要人服務
01:52:36
要以前我一個姐夫
01:52:40
那個坐下去好像木頭人
01:52:44
早上起床
01:52:48
他妻子要幫他換衣服
01:52:52
穿睡衣要換外出衣
01:52:56
椅子坐下去 臉盆水端來
01:53:03
牙刷 牙膏沾好
01:53:06
漱口杯放到嘴巴邊 這樣刷
01:53:10
連漱口杯都懶得拿 這樣刷
01:53:14
嘴巴漱一漱 就吐在漱口杯裡
01:53:20
她就端去倒
01:53:24
毛巾幫他擰好 讓他擦臉
01:53:28
擦好 那些水幫他洗腳
01:53:32
再端去倒
01:53:34
那就真的是老爺
01:53:38
清涼國師不是
01:53:42
鼓勵工作要自己做
01:53:49
我是沒有他那麼厲害
01:53:54
我飯要自己煮
01:53:57
他們那些說要煮給我吃
01:53:58
我說不用 我自己煮
01:54:00
我要煮比較爛
01:54:02
我要自己煮
01:54:05
我棉被自己摺
01:54:08
地板自己掃
01:54:10
我以前住旅館不會麻煩人
01:54:15
現在的人當領導人
01:54:19
都要喊東喊西叫人做
01:54:24
若讓人感動的 像那位黃先生
01:54:27
以前當理事長
01:54:30
校長兼工友
01:54:37
地板都他在掃
01:54:41
若工作 褲腳摺起來地板也洗
01:54:46
有的理監事不是
01:54:48
到來這裡
01:54:50
這裡不去做 這裡不去做
01:54:52
都叫人家做
01:54:56
他當到一個國師哦
01:54:59
什麼叫做國師
01:55:01
國師就是皇帝的老師
01:55:06
當到皇帝的老師
01:55:09
工作自己做
01:55:12
不用人家做
01:55:17
他常常雜事工作自己做
01:55:23
孔子也一樣啊
01:55:26
有一次來問他徒弟說
01:55:32
你們老師 怎麼雜事工作自己做
01:55:40
他學生靜靜的
01:55:44
有一日問孔子說
01:55:48
人家說 你怎麼工作自己做
01:55:51
孔子很謙虛
01:55:54
沒辦法啦 我從小就家庭貧窮
01:56:01
做雜事工作習慣了
01:56:05
那是謙虛
01:56:10
後來搬去京都住
01:56:17
若現在說
01:56:19
我們鹿谷搬去台北住
01:56:24
到唐朝獻宗的時候
01:56:30
把他迎入朝內
01:56:36
進去內殿就對了
01:56:40
才賜一個法號給他
01:56:45
叫做清涼國師
01:56:50
到唐朝文宗開成三年
01:56:58
坐在椅子就這樣皈佛去了
01:57:04
當時剛好一百二十歲
01:57:10
算很長命了
01:57:12
活到一百二
01:57:18
好 說換帶子
頓悟入道要門論
29/40部影片
頓悟入道要門論 1
頓悟入道要門論 2
頓悟入道要門論 3
頓悟入道要門論 4
頓悟入道要門論 5
頓悟入道要門論 6
頓悟入道要門論 7
頓悟入道要門論 8
頓悟入道要門論 9
頓悟入道要門論 10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
頓悟入道要門論 12
頓悟入道要門論 13
頓悟入道要門論 14
頓悟入道要門論 15
頓悟入道要門論 16
頓悟入道要門論 17
頓悟入道要門論 18
頓悟入道要門論 19
頓悟入道要門論 20
頓悟入道要門論 21
頓悟入道要門論 22
頓悟入道要門論 23
頓悟入道要門論 24
頓悟入道要門論 25
頓悟入道要門論 26
頓悟入道要門論 27
頓悟入道要門論 28
頓悟入道要門論 30
頓悟入道要門論 29
頓悟入道要門論 31
頓悟入道要門論 32
頓悟入道要門論 33
頓悟入道要門論 34
頓悟入道要門論 35
頓悟入道要門論 36
頓悟入道要門論 37
頓悟入道要門論 38
頓悟入道要門論 39
頓悟入道要門論 4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金剛經
頓悟入道要門論
1060427000200
51d3e09e-c44f-4977-97e4-2c32936c7f34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