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佛教宗派概論58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佛教宗派概論58
4598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1年04月19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52
禪宗歷代祖師的事蹟
00:02:57
昨天引證到 傳法正宗記的第五段
00:03:04
今晚從第六段來講起
00:03:08
現在寫上黑板
00:03:09
現在來看 傳法正宗記的第六段
00:03:14
達磨謂慧可曰
00:03:19
我於此 屢為毒害而不死者
00:03:25
蓋未得傳衣鉢之人故
00:03:30
久默待之今得付受
00:03:36
其殆有終
00:03:39
既而與其徒眾
00:03:44
即往禹門千聖寺
00:03:48
會其城太守楊衒之者
00:03:56
聞尊者至乃來禮之
00:04:01
楊衒之得教
00:04:04
忻然禮之曰
00:04:07
願師未即謝世益褔群生
00:04:13
尊者曰
00:04:14
末世其作惡者多
00:04:18
我雖久存
00:04:20
恐益致患難增他之罪
00:04:25
楊衒曰
00:04:27
自師至此熟嘗見傷
00:04:32
幸示其人即為辨之
00:04:36
尊者曰
00:04:38
言之則將 有所違宿世冤業
00:04:42
吾寧往矣
00:04:45
未幾尊者乃奄然長逝
00:04:49
是歲乃當 梁大通之二年也
00:04:56
以其年葬於熊耳山
00:05:02
現在傳法正宗記第六段說
00:05:06
達磨祖師來對 二祖慧可這樣說
00:05:13
我今天來魏國
00:05:17
一次又一次 人家要害死我
00:05:22
但是我沒被害死啊
00:05:26
是為什麼我會沒死
00:05:30
就是我衣鉢還沒傳
00:05:33
想傳衣缽的人 但還沒得到的關係
00:05:37
這些文等於 上期講的又重覆的文
00:05:44
我很久就在等
00:05:48
等什麼 等傳衣缽的人
00:05:52
今天我衣缽已經傳給你了
00:05:58
所以我生命該當 要終止的時候
00:06:04
應當我要死的時候了
00:06:07
就這樣和他一些徒弟
00:06:11
來到禹門千聖寺
00:06:16
遇到這城的太守
00:06:19
叫做楊衒這個人
00:06:23
聽到達磨來到禹門
00:06:28
就這樣來禮拜他
00:06:32
楊衒受到達磨指教他以後
00:06:39
很高興的禮敬他
00:06:45
才說一句話
00:06:48
希望師父你活長命一點
00:06:52
可以造褔一些眾生
00:06:57
達磨祖師這樣講
00:07:00
末世作惡的人很多
00:07:04
我雖然留在世間留久一點
00:07:09
反而會致使患難 多增加一些人的罪
00:07:16
因為很多人要害我啊
00:07:19
我若多住一年 多造冤業多造一條
00:07:26
楊衒說自從 師父你來到魏國
00:07:32
誰這麼有膽跟你傷害
00:07:37
希望你指示這個人
00:07:40
我抓來治罪
00:07:43
看誰要害你 你講
00:07:45
我把他抓來治罪
00:07:47
達磨祖師說
00:07:49
我若講出去說誰要害我
00:07:52
我若跟你說反而 違背我宿世的冤業
00:07:59
因為我過去世 跟他有冤啊
00:08:04
該當要死在他的手頭啊
00:08:06
我寧可死不會講
00:08:09
不會講誰要害我
00:08:12
就這樣經過沒多久
00:08:16
達磨祖師就這樣死了
00:08:20
那一年就是梁大通二年
00:08:26
是在公元五百二十八年
00:08:31
那一年就埋在熊耳山
00:08:37
共計這梁武帝 來迎接達磨祖師
00:08:47
剛好五百二十年
00:08:50
現在公元五百二十八年死
00:08:54
共計達磨來到 中國剛好九年
00:08:58
從印度來到中國住九年
00:09:03
這裡面有二個注解
00:09:07
對這二個注解來說明一下
00:09:10
再繼續下段
00:09:13
現在來看愚叟翁評論
00:09:17
景德傳燈錄五載
00:09:22
流支三藏者覩師演道
00:09:28
斥相指心
00:09:30
每與師論議不能勝
00:09:34
競起害心數加毒藥
00:09:39
五度中毒而不死
00:09:41
至第六度以化緣已畢
00:09:46
傳法得人 遂不復自救之
00:09:50
端居而逝
00:09:54
現在前面注解第一
00:09:58
我本人做個注解
00:10:02
我是來引證景德傳燈錄
00:10:06
我們上期說的 這個第五段裡面
00:10:10
一段文的記載
00:10:14
說流支三藏這個人
00:10:17
看到達磨祖師在講道
00:10:22
全部來排斥這個相
00:10:25
來指修行要修這個心
00:10:30
每每流支三藏跟 達磨祖師來討論道理
00:10:38
但是議論 沒辦法勝過達磨
00:10:43
就有想要害他的心
00:10:46
一次又一次 要用毒藥毒他
00:10:51
達磨祖師中毒五次沒死
00:10:56
到第六次達磨說 他出來度化的緣也盡了
00:11:05
今天得到衣缽的人也有了
00:11:11
就這樣不要救自己了
00:11:13
想說我要傳 衣缽的人也有了
00:11:17
我出來度化眾生緣也盡了
00:11:20
就這樣自己甘願不救了
00:11:24
第六次中毒 自己不救就這樣死了
00:11:30
注解第二辭海這樣說
00:11:33
禹門龍門為夏禹所鑿
00:11:37
故亦稱禹門
00:11:40
辭海說禹門就是龍門山
00:11:45
就是夏朝的禹帝所開發的
00:11:51
所以有時叫做禹門
00:11:53
所以龍門禹門同一個山
00:11:59
在龍門的註解
00:12:02
辭海說龍門山名
00:12:05
這伊闕山
00:12:08
辭海說龍門是 一個山的名字
00:12:11
等於是叫伊闕山
00:12:14
現在來看伊闕山的解釋
00:12:18
辭海說伊闕山名
00:12:22
亦名龍門山
00:12:24
在河南省洛陽縣南
00:12:27
水經伊水注
00:12:30
借大禹疏以通水
00:12:33
兩山相對望之若闕
00:12:37
伊水歷其間北流
00:12:41
故謂之伊闕矣
00:12:44
辭海說伊闕
00:12:46
是一個山的名字
00:12:49
有時叫龍門山
00:12:52
在河南省洛陽縣的南邊
00:12:56
在水經伊水 注解裡面這樣說
00:13:01
說古代大禹就是禹帝
00:13:06
為了要疏通那條溝的水
00:13:12
因為每年都會水災 為了要造堤防要通水路
00:13:20
因為這個山 兩個山相對
00:13:26
這邊一個山頭好像龍頭
00:13:29
這邊也一個山頭好像龍頭
00:13:32
水在山的中間流過去
00:13:39
遠遠看好像一個門闕
00:13:44
這個伊水河水 流去中間向北流去
00:13:54
所以後來這山 人家說伊闕山
00:13:58
伊闕山但是 兩個山頭像龍頭
00:14:04
所以才叫做龍門山
00:14:07
但是這山是禹王所開發的
00:14:12
所以有時叫禹門
00:14:15
所以這個名字
00:14:17
一個山的名字 取很多種名字
00:14:22
這是我們第五段的解釋
00:14:28
現在另外來看 愚叟翁一個評論
00:14:33
愚叟翁一個評論
00:14:36
有人問愚曰
00:14:39
在景德傳燈錄五說
00:14:44
流支三藏每與達磨 論議不能勝
00:14:49
競起害心 數加毒藥害達磨
00:14:54
老師為什麼不說凶手
00:14:58
流支三藏之史跡呢
00:15:01
愚答流支三藏 在辭典上無其名目
00:15:08
故不敢盲斷其人為誰
00:15:12
若以推測
00:15:13
可能指菩提流支
00:15:16
因菩提流支乃遍通三藏
00:15:22
故稱流支三藏
00:15:25
又二人同一時間住在魏國
00:15:30
達磨與流支二人思想不同
00:15:34
常在論議是亦不是
00:15:39
請聽者自己推斷
00:15:44
現在愚叟翁說
00:15:46
有人在問我
00:15:49
這個愚就是 愚叟翁是老師的道號
00:15:53
說有人在問我
00:15:56
在景德傳燈錄 的第五段一句話
00:16:02
說流支三藏 每每跟達磨來論議
00:16:08
但是論不贏 就生起毒害的心
00:16:13
很多次都要用毒藥害達磨
00:16:19
但是老師你為什麼不說 凶手這流支三藏的史跡
00:16:27
每次有出名的出家人 或是出名的修行人
00:16:36
我都會引證史跡
00:16:39
為什麼流支三藏 你不講史跡
00:16:45
我回答他說
00:16:47
流支三藏在辭典上 沒有這個名目
00:16:53
不管你是佛學大辭典
00:16:56
不管你是佛光大辭典
00:16:58
有關佛教的辭典 都沒有流支三藏的名字
00:17:03
都沒有 怎麼翻都沒有
00:17:07
所以我不敢盲斷隨便斷說
00:17:11
流支三藏到底是誰
00:17:15
但是老師現在用推測的
00:17:18
推測就是不敢說 百分之百是對的
00:17:23
我用推測 可能這流支三藏
00:17:28
是這個菩提流支
00:17:31
為什麼我會推測是 菩提流支就是流支三藏
00:17:37
因為這菩提流支對於 經藏論藏律藏這三藏
00:17:45
很有研究
00:17:47
所以可稱呼為三藏法師
00:17:51
就是流支三藏
00:17:54
我是用這樣推測的
00:17:57
又二個人就是 達磨祖師和流支二個人
00:18:03
同一個時間住在魏國
00:18:09
達磨祖師和流支 二個人思想不同
00:18:15
因為達磨的見解是自力
00:18:19
你要修行一定要靠自己
00:18:23
但是流支的主張
00:18:26
他說修行一定 要靠佛祖才會成道
00:18:30
所以兩個人的思想不同
00:18:35
所以兩個人 常常在論這道理
00:18:39
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00:18:43
請你聽我講的人 自己去推斷
00:18:46
我不敢百分之百說 流支三藏就是菩提流支
00:18:54
我不敢百分之百確定
00:18:57
不過我的推測 絕對是對的
00:19:00
怎樣是對的
00:19:01
二個人同一個時間
00:19:05
住在同一個地方
00:19:08
所以就可以斷說
00:19:12
一定是菩提流支
00:19:15
不然其他就沒有 流支這個名字
00:19:21
現在來看佛光大辭典
00:19:23
對於菩提流支的史跡
00:19:27
這是簡略的說法
00:19:30
菩提流支北天竺人
00:19:33
遍通三藏
00:19:35
於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
00:19:39
至洛陽住於永寧寺
00:19:43
從翻譯梵經
00:19:45
計有無量壽經論等 凡三十九部一二七卷
00:19:54
又嘗授曇鸞以 觀無量壽經
00:20:00
後被尊為淨土宗之初祖
00:20:04
後不知所終
00:20:07
現在這段是重點而已
00:20:10
只寫重點
00:20:12
你若專門要寫 要分好幾段寫
00:20:17
菩提流支是北天竺的人
00:20:22
對這三藏非常的研究
00:20:26
他在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
00:20:30
就是公元五百零八年
00:20:33
來到洛陽
00:20:34
若達磨祖師是 公元五百二十年到洛陽
00:20:40
二個人相差十二年
00:20:44
因為菩提流支先到洛陽
00:20:49
菩提達磨是後來才到的
00:20:53
所以這菩提流支 住在永寧寺
00:20:57
來翻譯這梵文的經典
00:21:01
翻成中國語
00:21:04
全部他翻譯有 無量壽經論等
00:21:09
全部有 三十九部一二七卷
00:21:15
又菩提流支 曾將觀無量壽經
00:21:22
傳授給曇鸞
00:21:25
後來這淨土宗尊重 他為淨土宗的初祖
00:21:33
最後這個人去哪裡不知道
00:21:36
史跡沒辦法去記載 到底死在哪裡也不知道
00:21:41
去哪裡也都不知道
00:21:43
由這樣看起來 老師評論說
00:21:47
這流支三藏 就是菩提流支
00:21:52
因為一樣在魏國
00:21:55
一樣在那個時代 住同一個地方
00:22:02
住在洛陽
00:22:03
不然其他就沒有 流支的名字
00:22:06
這是我推斷的
00:22:09
但是到底對還不對
00:22:12
希望你們在做聽我講的人
00:22:14
你再去追一下這個史跡
00:22:17
老師不敢確定 判斷這個事情
00:22:21
現在來看傳法正宗記
00:22:24
最後一段
00:22:27
達磨寂滅
00:22:31
魏遂以其喪告梁
00:22:36
梁之武帝即賵寶帛
00:22:40
悉詔宗子諸王
00:22:44
以祭禮以供養之
00:22:47
其後魏使宋雲者
00:22:52
自西域返
00:22:55
與達磨尊者相遇於蔥嶺
00:22:59
見其獨攜履
00:23:03
雲嘗問曰大師何往
00:23:07
尊者曰西天去
00:23:10
即謂雲曰汝主已崩
00:23:15
雲聞茫然相別及復命
00:23:21
明帝果己厭代
00:23:24
雲尋以其事 聞於後主孝莊帝
00:23:33
帝令發其壙視之
00:23:38
唯一革履在焉
00:23:41
朝廷為之驚歎
00:23:45
尋詔取所遺之履
00:23:50
於少林寺掌之
00:23:52
至唐開元中為好事者
00:23:57
竊往五台山僧舍
00:24:01
後亦亡之
00:24:04
現在看傳法正宗記 最後一段這樣說
00:24:11
達磨祖師祂死後
00:24:17
這魏國就這樣通知梁國
00:24:26
這梁武帝才送一些 助喪事的東西
00:24:34
辦理喪事的一些東西
00:24:37
跟一些絲的布類
00:24:44
才命令他的兒子 所有的諸王
00:24:49
諸王就是 梁武帝的一些兒子
00:24:52
來魏國跟達摩祖師祭拜
00:25:00
之後魏國一個 外交官叫做宋雲
00:25:07
在西域做 外交的事情要回來魏國
00:25:16
跟達磨祖師 相遇在蔥嶺的地方
00:25:22
看到達磨祖師 一個人拿一支鞋子
00:25:29
宋雲就問祂
00:25:31
大師你要去哪裡
00:25:34
達磨尊者說我要去西天
00:25:40
達磨尊者才對宋雲這樣說
00:25:43
你的主人已經死了
00:25:47
這崩皇帝若死不說死講崩
00:25:51
崩就是死
00:25:53
你的國王已經死了
00:25:56
當時宋雲聽到這句話
00:25:59
很模糊就離開
00:26:03
回來魏國要復命
00:26:06
當時明帝
00:26:08
明帝就是魏國的國王
00:26:11
果然已經死了
00:26:14
厭代就是死
00:26:16
宋雲才對明帝的兒子
00:26:22
後主就是明帝的兒子
00:26:25
他已經登基孝莊帝
00:26:28
才報告給孝莊帝知道
00:26:32
孝莊帝命令 去開墓壙要開棺
00:26:43
棺材一打開 裡面只有一隻鞋子
00:26:50
朝廷一些大官小官 看了驚訝也感嘆
00:26:57
當時孝莊帝拿那隻鞋子
00:27:03
交待少林寺的人去掌管
00:27:07
那隻鞋子給少林寺去掌管
00:27:11
但是經過來到唐朝
00:27:15
因為南北朝之後變隋朝
00:27:18
隋朝才改唐朝
00:27:20
來到唐朝開元中
00:27:25
一些對閒事有興趣的人
00:27:29
偷拿這隻鞋子 到五台山這僧舍
00:27:35
僧舍就是全部 出家人在住的地方
00:27:41
那隻鞋子拿去那裡
00:27:45
後來這隻鞋子 去哪裡變不知道了
00:27:48
就失蹤了 那隻鞋子就不見了
00:27:51
這是達磨祖師 最後一段的記事
00:27:56
現在接下去要講二祖慧可
00:28:01
我們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00:28:04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0:28:07
慧可初名神光
00:28:12
北魏洛陽人
00:28:15
達摩大師居嵩山少林寺時
00:28:20
神光請道甚執
00:28:24
至雪夜斷其左臂
00:28:27
達摩感而許之
00:28:31
改其名曰慧可
00:28:34
後受達摩衣缽
00:28:36
繼禪宗法統為第二祖
00:28:41
佛學大辭典說
00:28:43
慧可起初的名叫神光
00:28:49
是北魏洛陽的人
00:28:52
達摩大師住在 嵩山少林寺的時候
00:28:59
神光求道非常堅志
00:29:04
那晚雪下很大
00:29:08
斬一隻左手的手臂要求道
00:29:15
達摩祖師感動 允許他收他當徒弟
00:29:22
才改他的名字叫做慧可
00:29:27
後來接受達摩祖師的衣缽
00:29:31
繼承禪宗的法統
00:29:35
變成禪宗的第二祖
00:29:40
我們古代要求 了脫生死的法門
00:29:48
在達摩史跡的裡面
00:29:54
已經說過了
00:29:57
可以說 千里求師萬里求口訣
00:30:01
要求明師可以說相當困難
00:30:07
要求明師 不是用嘴巴講就可以講
00:30:14
古代可以說徒在找師
00:30:18
現在時代變了
00:30:21
社會都相反了
00:30:24
當今變成師在找徒
00:30:28
不是求佛道這樣而已
00:30:33
無論要求道術 還是要求儒學
00:30:40
全部都一樣
00:30:43
所以今晚講到 達摩斷臂的故事
00:30:48
才想到道家和儒家
00:30:52
求師的故事 來引證讓大家參考
00:30:57
先來看道家張良的故事
00:31:01
張良傳
00:31:04
張良字子房
00:31:09
為道家神仙
00:31:12
據仙傳拾遺記載
00:31:18
子房遇黃石公授書
00:31:24
傳云張良求師
00:31:28
逢黃石公公墮履橋下
00:31:34
命良拾履並為公穿上
00:31:41
公乃曰
00:31:42
孺子可教後五日晨
00:31:47
與我在此會面
00:31:50
張良跪拜曰是
00:31:55
五日晨良至公已先在
00:32:01
怒曰與老人會為何遲到
00:32:06
後五日晨再來此
00:32:10
良曰是
00:32:12
又五日雞鳴時良至此
00:32:18
公又先在復怒曰
00:32:23
復五日再來此
00:32:26
良又跪拜曰是
00:32:29
又五日良乃於夜半至此
00:32:34
不久公至遂授其訣
00:32:38
後人稱此橋名曰遺履橋
00:32:43
橋在安徽渦陽縣
00:32:47
東北三十公里
00:32:50
石弓山南麓
00:32:53
張良傳這段是在
00:32:59
道教大辭典抄出來的
00:33:06
他說這張良
00:33:09
他的字號叫做子房
00:33:12
就是我們道家的神仙
00:33:16
根據仙傳拾遺裡面記載
00:33:22
這子房去遇到 黃石公來授書
00:33:32
在仙傳拾遺裡面這樣說
00:33:36
張良要求師
00:33:40
去遇到黃石公
00:33:44
黃石公坐在石岸
00:33:48
兩隻腳甩阿甩 把一雙鞋子甩到橋下
00:33:55
命令張良去橋下 撿我的鞋子上來
00:34:02
張良撿起鞋之後
00:34:05
黃石公腳就伸過去
00:34:08
不知道幾個月沒洗腳
00:34:10
腳很臭
00:34:13
張良乖乖把 那雙鞋子幫他穿上去
00:34:19
黃石公說兔崽子可教也
00:34:24
孺子
00:34:25
孺子是很軟弱的小孩
00:34:27
一般土話說兔崽子
00:34:30
兔崽子可以教也
00:34:33
再經過五天的早上
00:34:39
你來我這裡會面
00:34:41
同這個地方 你來我這裡會面
00:34:45
張良雙腳跪拜說是
00:34:50
經過五天早上
00:34:54
張良到了
00:34:56
但是黃石公 已經坐在橋岸上
00:35:01
就生氣這樣說
00:35:05
說你跟老人相會 為什麼會比較慢到
00:35:11
等到五天後的早上
00:35:15
再來這裡
00:35:17
張良說是
00:35:19
再經過五日
00:35:22
雞在啼叫時
00:35:25
我們古代沒有時鐘
00:35:27
都靠雞在啼
00:35:31
現在的人說人無天裡 天無甲子雞亂啼
00:35:37
古代的雞不是喔
00:35:40
已經快到五更的時候
00:35:42
雞就啼了
00:35:45
再經過五日雞啼的時候
00:35:49
張良就到了
00:35:52
但是黃石公已經先到了
00:35:55
他又生氣
00:35:58
過五日再來
00:36:01
張良雙腳跪 又拜他說是
00:36:05
又經過五日
00:36:08
張良夜半就到了
00:36:12
什麼叫做夜半
00:36:14
因為我們古代的時間 跟現在不一樣
00:36:18
古代一日十二時
00:36:21
現在一日二十四小時
00:36:24
一時兩小時
00:36:26
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
00:36:32
我們古代若晚上
00:36:36
經過酉時
00:36:40
酉時就是五點到七點
00:36:42
酉時過就交更
00:36:45
戌時叫初更
00:36:48
就是七點到九點叫做初更
00:36:52
以前古代人很早睡
00:36:55
日落申點燈酉
00:36:58
到酉時就要點燈火了
00:37:01
到七點過大家都睡著了
00:37:06
若鄉下人到七點 大家都睡著了
00:37:08
那就到交更了
00:37:10
九點到十一點叫做二更
00:37:15
十一點到明天一點這三更
00:37:21
一點到三點叫做四更
00:37:24
三點到五點這叫五更
00:37:29
所以說五更早朝
00:37:31
五點大家都要上朝了
00:37:35
就要點卯
00:37:37
什麼叫做點卯
00:37:38
卯就是卯時
00:37:40
五更就要到朝廷
00:37:43
就要去那打卡報到
00:37:47
所以你們看電影就知道
00:37:49
以前朝廷當官的 都點燈火上班
00:37:55
現在的人很好命哦
00:37:56
到八九點才要上班
00:38:00
晚上太陽還在 晒屁股就要下班了
00:38:04
古代沒這麼好康啦
00:38:06
古代上班十二小時長
00:38:10
就卯時上班酉時下班
00:38:13
吃飽就睡覺
00:38:17
夜半什麼叫夜半
00:38:18
三更半夜就是夜半
00:38:21
晚上十二點就是夜半
00:38:25
剛好三更中
00:38:27
張良那晚剛好十二點 就來到橋頭要等了
00:38:34
沒多久黃石公就到了
00:38:39
才授這個道訣
00:38:43
後來的人才稱為這條橋
00:38:46
叫做遺履橋
00:38:48
撿鞋子的橋
00:38:50
這個橋在現在的 安徽省渦陽縣
00:38:56
東北三十公里的地方
00:38:58
那裡有一個 石弓山這個古蹟還在
00:39:02
這橋南麓這個山下
00:39:05
石弓山南邊那個山下
00:39:08
那條橋在那
00:39:11
所以我們以前拜師 沒有這麼簡單
00:39:16
這是道家的故事
00:39:19
儒家也一樣
00:39:21
儒家就是唸孔子的書
00:39:25
儒家也有一個 典故跟神光很相似
00:39:29
只差在沒斬斷手臂而已
00:39:32
不是說求師很簡單
00:39:35
現在說要聽先天道理
00:39:37
就拜託你來聽
00:39:40
以前有的拼了
00:39:42
千里求師萬里求口訣
00:39:44
有的要求一個師翻山越嶺
00:39:49
全國不知道草鞋 穿了幾百雙要去找師
00:39:58
現在的人都不知足
00:40:00
現在現代糟了
00:40:03
以前是徒找師
00:40:05
後來變師找徒
00:40:08
現在師變徒的奴才
00:40:13
現在的學生 常常示威抗議
00:40:15
老師被抓來打屁股
00:40:18
時代在變不一樣了
00:40:21
難怪說人無天理天無甲子
00:40:25
現在你看天氣也都不順
00:40:27
古代若有颱風三天前 五天前就下很大的雨
00:40:33
就知道颱風快要到了
00:40:36
現在是說來就來說去就去
00:40:39
一下颱風過去又回頭過來
00:40:43
這樣霧煞煞
00:40:45
現在測量颱風 測量地震就很難
00:40:51
古代都有辦法
00:40:52
古代討海人看到雲在動
00:40:55
今天天氣怎麼樣就知道了
00:40:58
現在沒辦法
00:40:59
現在測不出來
00:41:02
現在都蠻橫 怎麼可能測得出來
00:41:07
現在來看史記留侯世家
00:41:13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
00:41:20
良嘗步游下邳圯上
00:41:27
有一老父良至
00:41:32
直墮其履圯下
00:41:37
顧謂良曰下取履
00:41:44
良下取履
00:41:47
老曰履我
00:41:51
良長跪履之
00:41:55
老以足受
00:41:57
笑曰孺子可教矣
00:42:02
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00:42:07
良因怪之跪曰諾
00:42:13
五日平明良往
00:42:18
老已先在怒曰
00:42:22
與老人期後何也
00:42:28
曰後五日早會
00:42:34
五日雞鳴良往
00:42:38
老又先在
00:42:40
復怒曰後何也
00:42:45
去後五日復早來
00:42:50
五日良夜未半往
00:42:55
有頃老亦來
00:42:58
喜曰當如是
00:43:01
出一編書曰
00:43:05
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00:43:10
遂去不復見
00:43:15
史記是我們中國的正史
00:43:20
二十四史中第一本
00:43:24
叫做史記
00:43:27
留侯是一個爵號
00:43:36
我們古代若要當諸侯
00:43:41
分成五爵
00:43:43
最高就是公
00:43:47
侯就是第二
00:43:50
第三就是伯
00:43:53
第四就是子
00:43:55
第五是男
00:43:57
公侯伯子男這五爵
00:44:03
這個留侯世家
00:44:06
等於張良封侯爵
00:44:09
算在諸侯中第二位
00:44:14
他說留侯張良這個人
00:44:21
其先他的長輩是韓國的人
00:44:29
張良有一日走路 來到下邳的橋
00:44:38
這圯就是橋
00:44:40
我們古文有時唸古文
00:44:43
這跟唸白話文不一樣
00:44:47
這個圯就是橋
00:44:51
走路來到下邳的橋上
00:44:56
這等等都會注解
00:44:59
有位老人看到張良到了
00:45:07
二隻腳一直晃
00:45:10
晃到那個鞋子掉到橋下
00:45:15
圯下就是橋下
00:45:18
履就是鞋子
00:45:21
將鞋子踢到橋下去
00:45:26
再跟張良看一下
00:45:29
你下去把我的鞋子撿起來
00:45:34
張良就下去橋下 幫他撿那雙鞋子
00:45:40
老人就說幫我穿鞋子
00:45:46
叫他幫他穿鞋子
00:45:48
老人坐在橋岸 兩隻腳沉在下面
00:45:55
你站起來沒辦法穿
00:45:58
就跪下去
00:45:59
張良就跪下去 幫他穿這雙鞋
00:46:05
老人腳伸很直就讓他穿
00:46:12
就想笑
00:46:14
說兔崽子可教也
00:46:19
等到五天之後
00:46:24
天快亮了再來見我
00:46:27
平明什麼是平
00:46:30
平就是水平線
00:46:34
你若去海邊
00:46:35
像我們這裡 去海邊看就知道
00:46:37
水平線剛好 太陽頭露了出來
00:46:41
那個叫做平明
00:46:42
太陽剛好在水平線露出來
00:46:45
天稍微亮這樣
00:46:49
天快亮了來見我
00:46:53
張良覺得這老人很怪
00:46:57
跟人家不一樣
00:47:00
就跪他說是
00:47:04
諾 諾就是 是
00:47:09
經過五日天快亮了
00:47:13
張良就來到這個橋
00:47:17
但是這老人 已經坐在橋上了
00:47:22
就很生氣
00:47:25
說你跟老人約定 為什麼後面才到
00:47:31
後就是跟在後面
00:47:33
你為什麼後面才到
00:47:36
等到五日後再來 早一點來
00:47:41
再經過五日雞在啼
00:47:47
張良就到了
00:47:50
但是張良到 老人已經坐在橋上了
00:47:57
就很生氣的說
00:48:00
你又後面來是怎樣
00:48:05
走 再五日早點來
00:48:09
若普通人連理都不想
00:48:12
我早一點來 又不是瘋了
00:48:16
他為了要求師沒辦法
00:48:19
他想這老人不是普通人
00:48:23
又經過五日夜未半
00:48:29
什麼叫做未半 我昨天講完了
00:48:31
半夜剛好十二點
00:48:34
還沒半就十一點半
00:48:36
就是晚上十一點半
00:48:39
那晚十一點半就來到橋上
00:48:43
一轉眼而已來到橋上
00:48:47
那老人也到了
00:48:51
ㄧ到了就很開心
00:48:54
說年輕人就該這樣
00:48:57
這樣才對
00:49:00
就拿出一本書給他
00:49:05
他說你去穀城山的山下
00:49:11
一顆黃石頭就是我
00:49:16
就這樣就去了
00:49:19
之後就未曾在 看到這個老人
00:49:24
後來張良 真的去到穀城山
00:49:27
去山下看
00:49:28
真的那裡有顆大石頭
00:49:30
黃色的大石頭 很大顆在那裡
00:49:32
老人到底是誰也不知道
00:49:35
也不知道祂的名字
00:49:37
他就說這穀城山下 一顆黃色石頭就是我
00:49:44
才稱呼祂為黃石公
00:49:47
到底是神仙變的 還是什麼都不要管他
00:49:52
就不知道什麼人
00:49:54
所以乾脆那顆 黃石頭說是祂
00:49:58
他就取做黃石公
00:50:00
所以現在張良的 師父就是黃石公
00:50:04
就是從這裡來的
00:50:06
現在裡面有三個注解
00:50:10
留侯跟圯以及穀城山
00:50:20
這三個作個注解才說下文
00:50:23
現在來看 前面講的三個注解
00:50:31
注解第一史記正義
00:50:35
張良封留括地志云
00:50:42
故留城在徐州 沛縣東南五十五里
00:50:50
今城內有張良之廟在也
00:50:57
史記正義
00:50:58
正義是什麼
00:51:00
正義等於是一種註解的書
00:51:04
所以辭海講正義
00:51:07
疏釋經史得義之正者
00:51:11
如唐之孔穎達等 有五經正義
00:51:16
唐之張守節有史記正義
00:51:22
辭海講正義
00:51:25
就是注解解釋五經跟歷史
00:51:32
得到真正道理的書
00:51:38
就像唐朝的孔穎達等
00:51:42
有五經的正義
00:51:44
五經的正義五經就是
00:51:46
詩經書經易經禮經春秋
00:51:51
有這五經的正義
00:51:54
唐朝的張守節 有史記的正義
00:51:58
史記的正義是 唐朝張守節所做的
00:52:07
他說張良是封在留
00:52:11
留是一個地方的名字
00:52:15
我們在漢朝之前
00:52:20
沒有設縣市的區域
00:52:27
大多數都是封諸侯
00:52:30
古代諸侯等於是 現在的縣市鄉鎮一樣
00:52:39
所以最大的諸侯就是公
00:52:43
第二級就是侯
00:52:45
這個我們昨天講過了
00:52:49
所以張良是 封在留的地方
00:52:54
但是張良他是厲害的人
00:52:59
他扶劉邦建漢朝
00:53:04
但是他不要當官
00:53:08
他跟劉邦說 我要去修行我不當官
00:53:16
之後才封他兒子 在留的地方當諸侯
00:53:24
張良就這樣 去哪裡也不知道
00:53:28
人家是說成仙去了 當仙去了
00:53:30
但是去哪裡不知道
00:53:33
所以在括地志裡面說
00:53:37
這留的城在徐州 沛縣東南邊五十五里
00:53:43
現在這留城的城內
00:53:49
有間廟就是供奉張良
00:53:52
有一間張良的廟在那
00:53:56
注解第二
00:53:58
圯橋也
00:54:01
圯橋在江蘇省邳縣南
00:54:08
秦末張良遇黃石公於圯上
00:54:16
圯等於是橋
00:54:19
在這圯這橋
00:54:23
現在在江蘇省邳縣的南邊
00:54:29
在秦朝的末期等於漢朝初
00:54:36
張良去遇到 黃石公就是在橋上
00:54:42
注解第三史記正義這樣說
00:54:47
括地志云
00:54:49
穀城山一名黃山
00:54:53
在濟州東阿縣東
00:54:56
孔文祥云
00:54:58
黃石公之狀
00:55:00
鬚眉皆白杖丹黎
00:55:04
履赤舃
00:55:09
這黃色是注解
00:55:11
史記正義說
00:55:14
括地志裡面這樣說
00:55:16
穀城山一名叫做黃山
00:55:21
是在濟州東阿縣的東邊
00:55:25
這孔文祥解釋說
00:55:29
黃石公的形狀
00:55:32
鬍鬚眉毛都白
00:55:36
拿一支木製赤色的拐杖
00:55:41
丹 丹就是赤
00:55:44
拿一支紅色的木頭拐杖
00:55:48
他穿的鞋子也是赤色的
00:55:53
赤就是紅 紅色的
00:55:57
人長的鬍鬚也白 眉毛也白
00:56:03
拿紅色拐杖 穿紅鞋
00:56:07
說黃石公的形態長這樣
00:56:11
這是我們道家 張良拜師都情況
00:56:18
現在接下去來講儒家
00:56:21
真正儒家要求 明師也不容易
00:56:25
我們來看朱子語錄一句話
00:56:28
我們來看朱子語錄
00:56:33
楊時初見伊川
00:56:38
伊川瞑目而坐
00:56:42
楊時侍既覺曰
00:56:47
尚在此乎且休矣
00:56:52
伊川出門門外雪深一尺
00:56:59
這裡面三個注解 先來做說明
00:57:03
注解第一辭海這樣說
00:57:07
楊時將樂人
00:57:10
字中立
00:57:12
先後受業於宋程顥程頤
00:57:20
熙寧間登進士
00:57:25
致仕後著書講學
00:57:29
當時推為程氏正宗
00:57:33
朱熹之學其源出於楊時
00:57:38
晚隱龜山
00:57:41
故後學者稱龜山先生
00:57:48
卒諡文靖
00:57:51
辭海說楊時是將樂的人
00:57:57
他的字號叫做中立
00:58:02
他先後來拜宋朝 的學者程顥跟程頤
00:58:10
在宋朝神宗熙寧年間
00:58:16
來入取進士
00:58:20
退休之後
00:58:22
全部著書講學
00:58:28
當時一些學者 都推他為程氏正宗
00:58:38
我們朱熹夫子的學問
00:58:43
本來都出在楊時
00:58:48
朱子因程顥和程頤
00:58:54
說程子
00:58:57
等於朱子都師公是程子
00:59:04
朱熹是楊時來的
00:59:09
到老年隱居在龜山
00:59:13
後來的人稱呼 他為龜山先生
00:59:19
死後才取做文靖
00:59:25
但這龜山是很多
00:59:27
我們宜蘭也一個龜山
00:59:30
對吧
00:59:31
所以在辭海 記錄大陸龜山有很多個
00:59:36
辭海說龜山
00:59:39
一二三五以上條目皆略
00:59:43
四在褔建省將樂縣東北
00:59:47
宋楊時歸休住於此
00:59:52
人稱龜山先生
00:59:55
說龜山
00:59:57
第一第二第三第五 這些條目都簡略
01:00:02
不然要寫黑板寫不下去
01:00:05
第四這龜山在 褔建省將樂縣的東北邊
01:00:13
宋時楊時退休住在這
01:00:19
所以人人稱呼 他為龜山先生
01:00:25
注解第二辭海這樣說
01:00:30
伊川宋儒程頤
01:00:34
宅於嵩縣西北
01:00:38
地臨伊川
01:00:39
世稱伊川先生
01:00:44
辭海說伊川
01:00:47
是宋朝的學者
01:00:50
程頤住在嵩山縣的西北
01:00:54
那個房子和伊川緊鄰隔壁
01:00:59
後來的人都 稱呼他為伊川先生
01:01:05
而且程頤在辭海說
01:01:11
程頤宋洛陽人
01:01:13
字正叔世稱伊川先生
01:01:16
與兄顥同受學於周敦頤
01:01:24
辭海說
01:01:26
程頤是宋朝洛陽的人
01:01:30
他的字號叫做正叔
01:01:32
一般世間人 稱他為伊川先生
01:01:36
跟他哥哥程顥 同拜一師周敦頤
01:01:43
周敦頤也很出名
01:01:46
我們通書就是他作的
01:01:50
注解第三辭海這樣說
01:01:53
瞑目謂閉目也
01:01:56
瞑目就是眼睛閉著
01:01:59
現在看本文
01:02:04
朱子就是朱熹
01:02:07
朱子語錄就是
01:02:09
朱熹在世他講的話 把他集起來的書
01:02:14
楊時起初見到伊川
01:02:21
這伊川眼睛閉著 坐在交椅都不理他
01:02:28
楊時就站在他的門口
01:02:34
等到伊川清醒
01:02:40
伊川一清醒 看到楊時站在門口
01:02:46
他就說你怎麼還站在這裡
01:02:54
為什麼不要休息
01:02:56
休就是休息
01:02:59
你站整晚站在那裡 你為什麼不休息
01:03:04
伊川就爬起來出去門外
01:03:08
當時這個雪已經下了一尺
01:03:13
一尺大約在 膝蓋下去一點點
01:03:18
跟神光一樣
01:03:20
神光說過膝蓋了
01:03:22
他還沒有過膝蓋
01:03:23
在膝蓋下面一點而已
01:03:26
兩隻腳站在雪的裡面
01:03:31
所以古代拜師 不是這麼簡單的
01:03:35
現在拜師很容易
01:03:38
光這些師兄弟老師啊
01:03:42
簿子給我抄一下
01:03:44
拿一下就去了
01:03:45
真好康
01:03:48
不要說讓你站在雪裡面
01:03:51
冬天風很大 叫你站在門口
01:03:56
站一晚你就馬上受不了
01:04:00
所以古代拜師困難
01:04:03
所以你們大家要加勉
佛教宗派概論
58/80部影片
佛教宗派概論01
佛教宗派概論02
佛教宗派概論03
佛教宗派概論04
佛教宗派概論05
佛教宗派概論06
佛教宗派概論07
佛教宗派概論08
佛教宗派概論09
佛教宗派概論10
佛教宗派概論11
佛教宗派概論12
佛教宗派概論13
佛教宗派概論14
佛教宗派概論15
佛教宗派概論 16
佛教宗派概論17
佛教宗派概論18
佛教宗派概論19
佛教宗派概論20
佛教宗派概論21
佛教宗派概論22
佛教宗派概論23
佛教宗派概論24
佛教宗派概論25
佛教宗派概論26
佛教宗派概論27
佛教宗派概論28
佛教宗派概論29
佛教宗派概論30
佛教宗派概論31
佛教宗派概論32
佛教宗派概論33
佛教宗派概論34
佛教宗派概論35
佛教宗派概論36
佛教宗派概論37
佛教宗派概論38
佛教宗派概論39
佛教宗派概論40
佛教宗派概論41
佛教宗派概論42
佛教宗派概論43
佛教宗派概論44
佛教宗派概論45
佛教宗派概論46
佛教宗派概論47
佛教宗派概論48
佛教宗派概論49
佛教宗派概論50
佛教宗派概論51
佛教宗派概論52
佛教宗派概論53
佛教宗派概論54
佛教宗派概論55
佛教宗派概論56
佛教宗派概論57
佛教宗派概論58
佛教宗派概論59
佛教宗派概論60
佛教宗派概論61
佛教宗派概論62
佛教宗派概論63
佛教宗派概論64
佛教宗派概論65
佛教宗派概論66
佛教宗派概論67
佛教宗派概論68
佛教宗派概論69
佛教宗派概論70
佛教宗派概論71
佛教宗派概論72
佛教宗派概論73
佛教宗派概論74
佛教宗派概論75
佛教宗派概論76
佛教宗派概論77
佛教宗派概論78
佛教宗派概論79
佛教宗派概論8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00323000918
7efe46ea-232b-4a8c-8302-9f50fe0887a4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