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論語 10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論語 10
6024
2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30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24
北辰,在天上為帝王星
00:02:31
居其所不動,故眾星共之
00:02:37
在人身為識主
00:02:41
居其所不動
00:02:43
即佛家所言 如如不動之心也
00:02:49
今以北辰喻之為人君
00:02:53
若人君為政以德
00:02:57
君正天下正,人皆仰之
00:03:02
譬如眾星共尊北辰也
00:03:07
言居其所者
00:03:10
正南面無為而治而已
00:03:15
故曰為政以德 譬如北辰
00:03:20
居其所
00:03:21
而眾星共之也
00:03:25
這裡面三個注解 我們首先做說明
00:03:30
注解第一
00:03:33
觀象玩占
00:03:38
北辰,天之最尊星也
00:03:42
在觀象玩占裡面說
00:03:46
北辰是天上最尊貴的星
00:03:52
像剛才說的北辰是紫微星
00:03:58
注解第二
00:04:00
辭海這樣說
00:04:02
共,恭上聲,向也
00:04:07
論語為政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00:04:13
朱注
00:04:15
言眾星四面旋繞 而歸向之也
00:04:21
我們這個字一般是讀成共
00:04:27
但是我們現在不行
00:04:28
要唸恭的上聲
00:04:32
我們若以台語
00:04:34
上聲就第二聲
00:04:38
恭是頭一聲
00:04:41
恭共,所以這字要唸共
00:04:47
共就是向的意思
00:04:50
所以現在辭海 來引論語為政篇
00:04:54
就是現在這篇
00:04:57
居其所而眾生共之
00:05:01
朱熹夫子注解
00:05:04
所有的星斗 在四面繞著北辰
00:05:11
意思是順從紫微星
00:05:15
都來歸向這樣子
00:05:19
注解第三
00:05:22
辭海引論語這樣說
00:05:28
論語衛靈公
00:05:31
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
00:05:36
夫何為哉
00:05:39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00:05:45
朱注,恭己者
00:05:50
聖人敬德之容
00:05:54
既無所為
00:05:57
則人之所見如此而已
00:06:02
這個裡面還有 兩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06:07
辭海這樣說
00:06:09
南面,古帝王之位
00:06:13
向南,故稱人君曰南面
00:06:19
辭海說南面
00:06:22
就是古時候做帝王坐的位
00:06:28
我們古時候 帝王是坐北朝南
00:06:34
所以若稱呼帝王叫南面
00:06:40
說到這個南面
00:06:42
真正古時的房子
00:06:48
獨獨帝王和官府
00:06:55
以及孔子廟
00:06:58
這個門才能向南
00:07:02
不然不能向南
00:07:05
古時的房子,門若向南
00:07:10
要抓去殺頭
00:07:14
好像是要造反
00:07:16
如果像現在 十字路門不向南怎麼辦
00:07:22
門不能開南邊
00:07:27
雖然房子向南
00:07:30
不過門完全要向東或向西
00:07:36
絕對不能向南面
00:07:39
向南面就違規
00:07:41
所以古時候坐北朝南
00:07:43
就是皇帝和孔子廟
00:07:47
現在孔子廟
00:07:49
若民間設立的我不敢說
00:07:54
若政府所設的 孔子廟你去看
00:07:58
若有一間沒有向南
00:08:00
你說老師你說謊話
00:08:04
全島所有政府 所蓋的孔子廟一定是向南
00:08:13
因為怎樣
00:08:15
孔子皇帝敕封為文宣王
00:08:18
他也像是帝王家
00:08:20
所以有時稱素王
00:08:23
素王就是有位無權的王
00:08:28
所以才叫素王
00:08:30
所以古時候
00:08:33
除非是寺廟 孔子廟以及所有的帝王
00:08:40
帝就是皇帝,王就是諸侯
00:08:44
坐北朝南以外
00:08:45
你再有錢也不能坐北朝南
00:08:48
這是古時的禮
00:08:52
注解第二
00:08:54
敬,慎也
00:08:56
敬就是謹慎的意思
00:09:04
我們現在呂純陽祖師說
00:09:07
北辰,若在天上 等於就是帝王星
00:09:14
帝王星就是像紫微星
00:09:17
古時皇帝 說是紫微星來出生的
00:09:23
這個北辰 在天上居其所不動
00:09:27
所以所有的星斗才都歸向
00:09:32
這個我們上期 就有說明過了
00:09:34
不用再說
00:09:37
這個北辰在我們的身體
00:09:40
就是我們的識主
00:09:43
識主就是我們的本性
00:09:46
這剛才在 道家的丹經裡也說過
00:09:51
現在說居其所不動
00:09:54
若以道理來說
00:09:56
就是像佛家 所說如如不動的心
00:10:02
現在不是譬喻天上的星斗
00:10:06
也不是譬喻身體的本性
00:10:10
現在這個北辰 是要來譬喻世間的帝王家
00:10:17
從為政來譬喻
00:10:20
我們國家的帝王家
00:10:24
假使一個帝王家為政以德
00:10:31
做君的人若正
00:10:34
天下的百姓都正
00:10:37
人人都會欽仰
00:10:41
像天上的北辰
00:10:44
眾星來歸向一樣
00:10:48
像是眾星歸向北辰一樣
00:10:53
現在說居其所
00:10:55
就是指正南面
00:11:00
什麼是正南面
00:11:03
這正南面就是無為而治
00:11:07
說到這個無為而治
00:11:09
這個辭海 來引論語衛靈公篇
00:11:15
說無為而治 是只有姚大舜一個人
00:11:22
因為什麼
00:11:23
後來像姚大舜那樣 無為而治的皇帝也是有
00:11:28
但是在孔子的年代
00:11:31
他最稱讚的就是姚大舜
00:11:36
他說到底是什麼原因
00:11:40
姚大舜是恭己正南面而已
00:11:44
他做皇帝很簡單
00:11:48
不是硬壓制百姓
00:11:51
大家說古時候 皇帝都是帝國主義
00:11:55
沒有民主
00:11:57
實在歷代 帝王民主的也很多
00:12:01
像堯大舜就是最民主
00:12:04
什麼是恭己最南面
00:12:07
正南面就是 坐在皇帝的位置
00:12:11
恭己是什麼
00:12:12
朱熹夫子說 恭己就是聖人敬德之容
00:12:18
什麼是敬德
00:12:20
我們剛才說過了
00:12:21
敬就慎,就是謹慎
00:12:26
恭己就是謹慎自己的德行
00:12:29
我是否對不起百姓
00:12:33
我的百姓是否會順從我
00:12:39
百姓為若不順從我
00:12:41
到底是什麼原因
00:12:43
就是我沒有德行啊
00:12:45
沒有德行 百姓才不會順從我
00:12:48
才叫做敬德之容
00:12:51
無論古代現代
00:12:55
做一個帝王家 有辦法這樣做
00:12:58
百姓都口服心服
00:13:01
他想說百姓在嫌我
00:13:03
百姓在調皮
00:13:05
不是
00:13:06
可能是我對不起百姓
00:13:09
我要謹慎我的德行
00:13:12
才能讓百姓順從我
00:13:14
才叫做敬德之容
00:13:19
既然無所為
00:13:21
無所為就是不會壓制百姓
00:13:24
對不對
00:13:25
是只有做模範給百姓看
00:13:30
所以人人 來看到皇帝這麼仁慈
00:13:36
看到皇帝謹慎著他的德行
00:13:40
所以大家都會歸向他
00:13:42
絕對不會不服他
00:13:46
這個原理在此
00:13:48
所以北辰居其所
00:13:52
現在譬喻成政治說
00:13:54
正南面無為而治而已
00:13:58
沒有什麼
00:14:00
所以你今日 假若是個政治家
00:14:05
你若是有德行
00:14:07
就像北辰居其所
00:14:11
所有星斗都恭仰
00:14:14
那麼現在就有三種譬喻法
00:14:20
在天上這個北辰 是在北極的地方
00:14:26
在北就是向南了
00:14:30
就像是帝王家
00:14:32
正北面
00:14:35
所以他在天上 站在正北面向南
00:14:41
所以眾星 所有的星斗才會歸向
00:14:48
像我們的心主就像北辰
00:14:54
它居其所不動
00:14:56
所以眾識才會歸向
00:15:00
若是一個帝王家
00:15:03
他坐在正南面
00:15:05
敬德之容
00:15:07
會謹慎他的德行
00:15:10
所有的百姓才會歸向他
00:15:13
所以這個北辰 可以譬喻為天上的星
00:15:18
可以譬喻我們的修養
00:15:20
可以譬喻為政治家
00:15:24
這樣說較快
00:15:26
我們今晚 說到這裡時間到了
00:15:29
不然我們現在翻六十頁
00:15:33
後面第四行
00:15:36
後面算起來第三個字
00:15:39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15:42
子曰,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
00:15:50
曰,詩無邪
00:15:54
孔子這樣說
00:15:56
詩經共有三百零五篇
00:16:02
拿一句話 能包括全部的意義
00:16:07
就是什麼
00:16:08
就是我們的思想要公正
00:16:11
絕對不能有一點邪念
00:16:15
對這句話
00:16:17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16:20
詩,今之詩經也
00:16:26
詩有三百零五篇
00:16:32
曰三百者,與其大數也
00:16:37
曰一言以蔽者
00:16:42
言詩三百餘篇
00:16:45
讀詩惟此一言
00:16:48
足以盡含全義也
00:16:52
曰思無邪者
00:16:55
孔子以正為作人之本
00:16:59
如其人思惟不正
00:17:03
雖博學多能,亦不足觀矣
00:17:09
正之反面曰邪
00:17:12
為人不正,其心術必詐
00:17:17
故孔子教人讀詩
00:17:21
當思無邪也
00:17:24
現在這裡頭 二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17:28
注解第一
00:17:29
辭海這樣說
00:17:31
詩,詩經之略稱
00:17:35
古詩之經
00:17:36
孔子刪定者
00:17:38
凡三百五篇
00:17:42
辭海說詩 等於是詩經簡略說的
00:17:48
古時詩的經
00:17:52
孔子刪定
00:17:53
刪定就像是挑好的起來
00:17:57
壞的刪掉
00:17:59
總共三百零五篇
00:18:03
注解第二
00:18:05
修真錄這樣說
00:18:07
不足觀者
00:18:08
不值得 看作博學多能之人也
00:18:13
修真錄說不足觀是什麼
00:18:16
就是不值得 看做他是博學多能的人
00:18:21
像是不值得去看他
00:18:24
現在看全文
00:18:28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8:32
詩就是當今的詩經
00:18:37
詩經有三百零五篇
00:18:41
為什麼我們說三百
00:18:45
就是說大數,零星的不說
00:18:50
現在說一言以蔽這句話
00:18:54
就是說詩經三百篇
00:18:59
讀詩只有一句話
00:19:03
可以足足全部含這個道理
00:19:09
是什麼? 就是這三字思無邪
00:19:14
孔子用正來做人的根本
00:19:22
假使一個人的思想不正
00:19:27
雖然他學問很好 人很能幹
00:19:31
也不值得去看他
00:19:34
正的反面就是邪
00:19:38
一個人做人若不正
00:19:42
他的心術必定詐
00:19:45
所以孔子才教人 讀詩應該要思無邪
00:19:53
對這句話孔子 他為政第二篇裡面所說
00:20:05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思無邪
00:20:10
這就是孔子 說出他讀詩經的要旨
00:20:16
我們人不能沒有思想
00:20:20
無論什麼人都要有思想
00:20:23
只要思想不走到歪曲的路
00:20:28
引世間人走上正路就好
00:20:34
一切社會這個問題
00:20:37
只有思想的問題
00:20:40
只要可以思想純正
00:20:44
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00:20:47
譬如說我們人
00:20:50
現在讀詩經的第一篇
00:20:54
這個詩經頭一篇
00:20:57
一句話若解釋錯誤
00:21:01
全篇就都錯了
00:21:03
這就是我們的思想問題
00:21:06
我們來看詩經 第一篇裡頭所說的
00:21:10
關關雎鳩
00:21:14
在河之洲
00:21:18
窈窕淑女
00:21:21
君子好逑
00:21:25
這首詩當今的人
00:21:29
大多數在這個社會
00:21:32
若男女戀愛都愛引這句話
00:21:38
都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00:21:42
但是他們不知道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道理
00:21:47
我們來看注解才能瞭解
00:21:53
注解第一
00:21:54
辭海這樣說
00:21:58
關關
00:22:00
鳥和聲也
00:22:04
關關是什麼
00:22:07
鳥和和氣氣的啼聲
00:22:14
注解第二
00:22:16
辭海這樣說
00:22:18
雎鳩,鳥名
00:22:21
雌雄有別
00:22:23
故以喻君子之匹偶
00:22:28
雌鳩是鳥名
00:22:32
雌是母的
00:22:34
雄就是公的
00:22:37
鳥不論母的不論公的
00:22:41
都分別得很清楚
00:22:44
所以才譬喻 一個君子的為人
00:22:49
一個很好的匹偶
00:22:51
匹偶就是匹配
00:22:54
注解第三
00:22:57
水中可居者,曰洲
00:23:01
好比一條河很大條
00:23:05
這個河的中間有個陸地
00:23:09
像可以住的地方
00:23:13
這叫做洲
00:23:15
注解第四
00:23:17
辭海這樣說
00:23:19
窈窕
00:23:22
窈言婦德幽靜
00:23:25
窕言婦容閒雅
00:23:29
女生要做到窈窕不簡單
00:23:33
窈是這個女生很好女德
00:23:38
窕是這個女生臉很斯文
00:23:44
注解第五
00:23:46
辭海這樣說
00:23:47
淑女
00:23:48
貞專之美女也
00:23:51
什麼叫做淑女
00:23:53
淑女就是女生很大端
00:23:56
不會交男朋友
00:23:58
這個交一交換這個
00:23:59
這個交一交換這個
00:24:01
這樣不能稱淑女
00:24:03
淑女就是專一
00:24:06
我交一個男朋友 不會再交第二個
00:24:09
才叫淑女
00:24:11
注解第六
00:24:14
辭海這樣說
00:24:15
君子,有才德者之稱
00:24:19
什麼是君子
00:24:21
君子就是有才德的人
00:24:23
有德行的人
00:24:25
注解第七
00:24:27
逑,匹
00:24:29
逑就是匹
00:24:31
什麼叫做匹
00:24:32
辭海這樣說
00:24:34
匹,配也,偶也
00:24:37
匹就是配
00:24:38
也可以說偶
00:24:39
所以有時才說匹配
00:24:41
比如說夫妻結婚就是匹配
00:24:45
也可以說是匹偶
00:24:47
現在來看詩經 這個全篇的道理
00:24:56
現在這個詩要顛倒解說
00:25:05
在河裡有個陸地
00:25:12
陸地的地方有雎鳩
00:25:16
在一起關關關關
00:25:20
鳥的聲音
00:25:21
很和氣的啼著
00:25:26
現在才用人來譬喻鳥
00:25:31
他說鳥因為雌雄有別
00:25:36
公的和母的都有分別
00:25:39
不會胡亂來
00:25:42
他說若很有德行
00:25:46
真正優雅的女孩
00:25:50
就是有德行的男孩 來求好的匹配
00:25:58
若要解釋就變這樣
00:26:02
所以這首詩的含義
00:26:07
就是說男女往來
00:26:11
還未嫁人,還未娶妻
00:26:13
這男女往來舉止要端正
00:26:18
不能交一個拋棄一個
00:26:21
不能亂來
00:26:23
不能還未嫁人就先有孩子
00:26:28
那這樣就不如畜牲
00:26:32
因為畜牲就知道禮節
00:26:35
畜牲就男女有別
00:26:38
為何人會輸畜牲
00:26:41
這個意思就是這樣
00:26:44
所以大多數說
00:26:47
窈窕淑女,男子好逑
00:26:50
大多數的人 可說是全都解釋錯誤
00:26:56
對本篇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27:04
關關雎鳩
00:27:08
略曰關雎
00:27:11
詩經之首篇篇名
00:27:15
關關,和樂之聲
00:27:19
雎鳩,鳥名
00:27:22
雌雄有別
00:27:25
相交則雙翔同宿
00:27:30
失偶則孤另守窠
00:27:33
不亂交尾
00:27:35
是鳥中之美德者
00:27:39
故以喻君子淑女之好匹配
00:27:43
在河之洲
00:27:45
言在河中之陸地也
00:27:49
窈窕者,端心為窈
00:27:54
端容為窕
00:27:58
淑女者,賢淑之女子
00:28:02
君子好逑者
00:28:04
君子,有德行之人也
00:28:07
逑者,匹偶也
00:28:10
言淑女宜為 君子之好匹偶也
00:28:15
這裡頭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28:18
注解第一
00:28:20
關雎,詩周南首篇篇名
00:28:28
這個關雎是什麼
00:28:31
是詩經周南篇 頭一篇的篇名
00:28:38
但是這字你要注意
00:28:41
這字不能寫錯
00:28:44
所以修真錄說
00:28:45
雎與睢別
00:28:50
現在這字雎下面一橫較長
00:28:54
下面若寫個眼睛這個目字
00:28:58
和這字就不同了
00:29:01
辭海說
00:29:02
雎,音疽
00:29:04
雎鳩,鳥名
00:29:07
辭海說現在這字雎音唸疽
00:29:11
是雎鳩的鳥名
00:29:14
辭海說現在這字是唸成睢
00:29:18
就是眼睛瞪著你的意思
00:29:21
所以這兩字要寫好
00:29:25
注解第二
00:29:27
辭海這樣說
00:29:28
方言,美心為窈 美色為窕
00:29:34
按,王肅引作善心、善色
00:29:39
辭海說在方言裡面說
00:29:43
心若很美叫做窈
00:29:46
我們面容很美叫做窕
00:29:49
照著王肅來引這句話
00:29:55
他說善的心 與善的面容叫窈窕
00:30:02
現在來看全文
00:30:08
呂純陽祖師說
00:30:10
關關雎鳩
00:30:14
簡單講是關雎
00:30:18
是詩經頭一篇的篇名
00:30:23
關關就是鳥 和和氣氣在啼的聲音
00:30:30
雎鳩是鳥名
00:30:34
母的與公的有分別
00:30:38
假使兩隻鳥 若在一起之後做夫妻
00:30:43
雙翔就是同飛,一起飛
00:30:49
同宿就是回來在同一個巢
00:30:54
萬一失偶
00:30:56
怎麼樣叫做失偶
00:30:58
公的鳥死亡 或是母的鳥死亡
00:31:03
他就孤單另外守著這個巢
00:31:07
窠就是鳥巢
00:31:10
絕對不會 再跟別隻鳥在一起
00:31:15
譬如公的死了
00:31:16
那隻母鳥 絕不會跟別的鳥在一起
00:31:21
母的若死
00:31:22
那隻公的 也不會去找別的母鳥
00:31:26
絕對不會
00:31:29
是鳥中的最有美德的
00:31:33
所以才譬喻成 君子淑女的好匹配
00:31:40
在河之洲就是河中的陸地
00:31:47
河中有浮起的沙地
00:31:52
窈窕就是心端正叫窈
00:31:57
面容端正叫窕
00:32:02
淑女就是很賢淑的女孩子
00:32:07
君子好逑 就是君子有德行的人
00:32:13
逑就是匹配
00:32:15
匹偶就是匹配
00:32:18
就是說很賢淑的女孩
00:32:21
才有資格 跟君子在一起做個好匹配
00:32:28
所以若以這篇的詩經
00:32:31
現在很多人寫戀愛詩
00:32:34
都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00:32:38
實在都是錯的
00:32:40
女孩子這個交那個交
00:32:43
男孩子這個追那個追
00:32:46
這哪是君子,這哪是淑女
00:32:49
話說起來比鳥 比畜牲比禽獸還不如
00:32:57
這是詩經
00:32:58
所以這句話孔子要你注意
00:33:03
讀詩經要很注意
00:33:06
讀詩經你不能讀歪了
00:33:09
才說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00:33:15
這句話在這裡
00:33:16
一個人思想不能歪邪
00:33:20
說到這個思想不能歪邪
00:33:22
我再引一個小故事
00:33:26
但是希望女眾你能原諒
00:33:30
因為我這不是 說不要臉的話
00:33:33
是要警惕世間人 思想不能歪邪這個理
00:33:41
以前一個宰相要修理家裡
00:33:46
叫兩個木匠師父來裝璜
00:33:50
古時沒有像現在有機械
00:33:55
那個木材若老年人就知道
00:33:58
要剖大木材
00:34:00
一個站在上面 長板凳的上面
00:34:04
一個在長板凳下面
00:34:07
一個在上面鋸 他雙邊扶著
00:34:12
這樣鋸下去
00:34:14
下面扶著的鋸子
00:34:16
才又抽上來
00:34:18
又鋸下去
00:34:20
再拖上來
00:34:21
大剖的鋸子
00:34:24
小姐看到 兩個師傅在剖木材
00:34:29
就過去問他們
00:34:31
師傅啊,師傅啊你們兩人 在做工作誰比較累
00:34:37
師傅回答他
00:34:39
若累是上面的人較累
00:34:43
因為下面的人是較省力
00:34:46
為何較省力?
00:34:47
就是只有 扶著鋸子的一邊而己
00:34:49
上面要拉要推,要拉要推
00:34:52
下面的人 是扶著鋸子的一邊而已
00:34:54
跟著施力而已
00:34:57
他說那麼 上面的人就較辛苦了
00:35:00
他說不是
00:35:02
上面雖然要出力較辛苦
00:35:05
不過上面的人較乾淨
00:35:07
下面的人較骯髒
00:35:10
為何下面的人較骯髒?
00:35:12
在鋸時木材屑會弄的滿身
00:35:15
在下面 會被木材屑弄的滿身
00:35:19
他說下面的人較骯髒
00:35:21
這個小姐思想歪邪
00:35:26
他就當成是 這個師傅在戲弄她
00:35:30
跑去跟他父親說
00:35:33
說爸爸這兩個師傅要殺掉
00:35:35
為何要殺掉?
00:35:36
就將這個話告訴他
00:35:39
他老爸問她師傅有笑嗎?
00:35:44
她說沒有
00:35:46
若是沒有笑就是你錯
00:35:48
你自己思想歪曲
00:35:51
剖大木材上面的人 要出力是真的啊
00:35:55
下面的人是扶著鋸子的一邊
00:35:57
是較省力啊
00:35:58
上面的人 鋸的木材屑往下面
00:36:01
上面的人乾淨
00:36:03
下面的人 整身都是木材屑
00:36:06
這就是正理
00:36:07
你自己一個女孩子
00:36:09
少見多怪、思想歪邪
00:36:12
所以你才會說這個話
00:36:15
這不是師傅錯了
00:36:17
是你錯了
00:36:18
應該要教訓你
00:36:20
這句話就是說 一個人思想不能歪邪
00:36:25
一個人思想若歪邪
00:36:27
你將好的話聽成壞的話
00:36:31
你若思想正當的人
00:36:33
講出的話我們會去考慮
00:36:36
這句話對不對
00:36:39
所以像窈窕淑女
00:36:41
君子好逑
00:36:43
這是說一個君子的為人
00:36:46
和有淑德的女子才好匹偶
00:36:50
像是關雎一樣
00:36:52
像雎鳩一樣
00:36:54
雎鳩若妻子死了不會再娶
00:36:58
丈夫若死了不再嫁
00:37:00
做人輸給鳥 輸給畜牲
00:37:05
戀愛這個交完換那個
00:37:09
男生這個交往換那個
00:37:12
這就比鳥還不如
00:37:15
這是種警戒世人
00:37:18
所以孔子才會說 詩三百,思無邪
00:37:23
詩經有三百篇
00:37:25
裡面你思想若歪邪
00:37:27
那個詩經你都讀錯了
00:37:30
像論語也一樣
00:37:33
一個人思想若歪邪
00:37:36
那個道理 讀了也都歪邪了
00:37:39
像我們易經裡說
00:37:43
採陰助陽,採陽助陰
00:37:45
要命了
00:37:46
男女不要臉的事就胡亂來
00:37:49
那是說卦理
00:37:51
後天卦要變先天卦 那個動貌
00:37:56
那個變化
00:37:57
你若想到男女間去
00:38:00
你的思想就歪邪
00:38:02
所以學道的人 心要有正氣心
00:38:06
學道的人思想不能歪邪
00:38:09
思想若歪邪 道理解釋就歪邪
00:38:12
所以自自然然 就會走到歹路
00:38:17
所以我在講道理 都要幫你們訂正
00:38:20
幫你們注意
00:38:21
若沒有幫你們注意的話
00:38:23
有的讀經書讀到走火入魔
00:38:27
不然我們今晚說到這
00:38:31
六十頁後面第二行
00:38:33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38:35
子曰,道之以政 齊之以刑
00:38:44
民免而無恥
00:38:48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00:38:53
有恥且格
00:38:57
現在你要注意這字道
00:39:00
這字道不是道理的道
00:39:06
這字道是引導的道
00:39:10
現在現代字就是寫這字
00:39:12
我們古時 下面沒有這個寸字
00:39:14
你要注意
00:39:18
孔子這樣說
00:39:21
你要引導人民
00:39:25
你若要發出政令
00:39:29
政就是政令
00:39:31
要治理人民的行動
00:39:35
你若用刑法
00:39:38
像是你要引導百姓
00:39:40
你做什麼都用政府的政令
00:39:42
你若要治理人民都用刑法
00:39:46
若這樣百姓 只有知道什麼
00:39:50
知道避免觸犯戒律
00:39:54
觸犯法律
00:39:57
他的心裡 並沒有將惡看成羞恥
00:40:04
他不會想這樣
00:40:05
他會去躲法律漏洞
00:40:07
再丟臉的事也敢做
00:40:10
你若領導人民 用道德來感化
00:40:16
你治理人民用禮教來治理
00:40:21
這樣百姓他知道好壞
00:40:24
知道丟臉是什麼
00:40:26
他就不會去做壞事
00:40:28
而且進一步 會達到最善的境界
00:40:32
對本文我們來看 論語集解這句話
00:40:37
此章明法治與人治 二者效果不同之甚
00:40:49
用刑政齊民之效果
00:40:55
僅免於刑而無恥
00:40:59
如用德禮齊民之效果
00:41:05
民皆有恥而能自正
00:41:10
按格正也
00:41:13
民知恥而不犯順
00:41:17
且自修而歸正
00:41:20
何用刑政齊民
00:41:25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
00:41:30
故為政者,當以德風化民
00:41:35
使人皆知恥而歸正道也
00:41:41
對本文 我們裡面有四個注解
00:41:47
我們首先來做說明
00:41:53
注解第一
00:41:54
辭海這樣說
00:41:56
法治為國家 統治權之行使
00:42:02
以法律為根據也
00:42:07
辭海說法治 就是我們國家要統治百姓
00:42:14
他就用法律來做根據
00:42:17
你犯什麼罪刑判什麼刑
00:42:19
用法律來做根據
00:42:23
注解第二
00:42:25
辭海這樣說
00:42:26
人治,謂國家之治亂
00:42:29
不在法 而在統治者之賢否也
00:42:34
我國儒家並主人治
00:42:38
辭海說人治
00:42:40
是國家 會太平或亂不是在法
00:42:49
他說法律再嚴都沒有用
00:42:52
像紂王、秦始皇 的法律最嚴
00:42:57
百姓照常犯法
00:43:01
國家照常亂
00:43:05
他說國家今日 會平安或亂不是法律
00:43:13
是在統治者
00:43:15
有賢或沒有賢
00:43:17
因為統治者有賢 百姓不用法律
00:43:21
他不會犯法
00:43:23
像堯帝當時有法律嗎
00:43:27
沒有
00:43:28
若有犯法的人
00:43:30
只有在地下 畫個圈叫你站在那
00:43:34
不敢走
00:43:36
現在腳鐐手銬銬住 也都還會跑
00:43:40
真的這樣
00:43:42
他是用仁慈、道德
00:43:44
所以我們中國
00:43:47
我國就是中國
00:43:48
儒家的思想都主張人治
00:43:52
孔子的學說都主張人治
00:43:54
他不主張用刑法 來束縛百姓
00:44:01
注解第三
00:44:03
孟子說的恥之於人大矣
00:44:07
因為文較長
00:44:09
所以才另外 做一個專文說明
00:44:12
注解第四
00:44:14
辭海這樣說
00:44:15
德風,論語顏淵
00:44:19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00:44:23
草上之風必偃
00:44:25
疏,在上之君子 為政之德若風
00:44:30
但是這篇文暫且保留
00:44:36
下面會講
00:44:37
今日就會講了
00:44:39
下文就會講
00:44:41
所以德風是寫半段而已
00:44:47
所以這個德風 有必要整段說明
00:44:50
你光是說頭不知尾
00:44:53
根本就不能 體會德風的意思
00:44:57
現在我們來看論語集解
00:45:02
說現在這一章 是要明白國家的統治者
00:45:09
用法律來治理百姓
00:45:12
和用統治者的人格 來治理百姓的兩項
00:45:17
這效果不同差很多
00:45:21
你若用刑法用政令
00:45:27
要治理百姓的效果
00:45:30
百姓只有免於刑罰
00:45:34
像說我能閃過法律就閃
00:45:38
但他不知道羞恥
00:45:40
再羞恥的事他也敢做
00:45:43
假若你若用道德 和禮教來治理百姓的效果
00:45:49
百姓每個人知道羞恥
00:45:52
他會走正道
00:45:55
照著這字格就是正的意思
00:45:59
因為百姓知道羞恥
00:46:01
不會去犯法
00:46:03
犯順,順就是順理
00:46:05
他不會去逆理
00:46:07
不會去做忤逆的事
00:46:10
而且百姓 人人都會自修歸正
00:46:15
哪要用什麼刑罰 和政治來治理百姓
00:46:22
孟子說羞恥對我們人很大
00:46:28
所以今日有負責政治的人
00:46:31
一定要用道德教育的 來感化世間人
00:46:37
德風等於是道德的感化
00:46:41
能讓每個人知道羞恥
00:46:46
你若知道羞恥就歸正道了
00:46:50
每個人都說 我做壞事會被笑很丟臉
00:46:53
他就不敢犯法了
00:46:55
若臉皮厚說就讓他說
00:46:58
有錢我自己有錢
00:46:59
什麼失德的事都敢做
00:47:03
所以孟子說恥之於人大矣
00:47:08
我們現在來看孟子本文
00:47:12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
00:47:20
為機變之巧者
00:47:22
無所用恥焉
00:47:25
不恥不若人
00:47:27
何若人有
00:47:30
孟子這樣說
00:47:34
對於羞恥對人的關係很大
00:47:42
但是頭腦很機靈的人
00:47:46
很會辯解、很會變化的人
00:47:50
他根本就不用羞恥
00:47:53
什麼是羞恥他不知道
00:47:55
他什麼謊話也敢說
00:47:57
什麼事情也敢胡說
00:48:02
你若不知羞恥就不像人了
00:48:06
所以有時人說衣冠禽獸
00:48:09
有時說人面獸心
00:48:11
就是這樣
00:48:12
就不像人
00:48:14
哪有像人的樣子
00:48:17
不像人像什麼
00:48:19
像畜牲一樣
00:48:21
因為畜牲不知羞恥
00:48:26
再來大戴禮記裡面 這樣跟我們說
00:48:30
君子不貴興道之士
00:48:33
而貴有恥之士也
00:48:37
大戴禮記 裡面說君子的為人
00:48:42
不注重,貴就是注重
00:48:45
他並不注重興道的修行人
00:48:49
士就是指修行的人
00:48:53
什麼是興道
00:48:55
若用現今來說
00:48:59
我廟蓋得大間一點
00:49:02
信徒收很多
00:49:05
我的宗教發興起來
00:49:08
也能說我弄個很大的道場
00:49:12
道理講的聽眾幾萬人
00:49:17
這叫做興道
00:49:19
興這個道
00:49:21
但是君子的為人 不注重興道的修行人
00:49:27
信徒少不要緊
00:49:30
道場破草茅也不要緊
00:49:33
而且信徒少也不要緊
00:49:38
他最注重什麼
00:49:40
注重知羞恥的修行人
00:49:44
現在不知羞恥 的修行人很多
00:49:48
你光看今年 就發生多少你知道嗎
00:49:51
借神借佛的名字來詐欺
00:49:57
明天報紙又一篇了
00:49:59
是怎樣? 我在車裡聽收音機啊
00:50:02
明天又有一篇很大篇了
00:50:04
借佛的名字
00:50:08
說他佛珠加持
00:50:10
他什麼加持
00:50:12
現在買是多少錢
00:50:14
他是活佛或是什麼的
00:50:17
騙了人幾億萬
00:50:19
現在事蹟暴露了
00:50:20
若是女孩子 加持都加到房間裡去了
00:50:25
很可惡
00:50:28
大家都信他做活佛
00:50:30
他加持的 像報紙也有在報導
00:50:33
這是什麼 某某大法師加持的
00:50:36
這要多少錢
00:50:39
這個不知羞恥
00:50:41
羞恥是什麼根本就不懂
00:50:45
他的信徒很多
00:50:46
像過去
00:50:49
我都對事不對人
00:50:51
過去詐騙的信徒 都幾十萬人
00:50:54
那信徒不是兩三個而已
00:50:58
所以君子的為人 不注重興道的修行人
00:51:02
是注重知羞恥的修行人
00:51:05
這是大戴禮記裡說的
00:51:10
中庸才說知恥近乎勇
00:51:15
一個人說我很勇敢
00:51:17
勇敢不是拳頭大
00:51:19
不是敢做
00:51:21
知道羞恥的人才叫勇敢
00:51:24
現在的人對羞恥都不勇敢
00:51:27
臉皮裝厚,罵讓你罵
00:51:31
錢我照拿來
00:51:34
他說要羞恥些什麼 我不知道
00:51:37
所以知羞恥是最勇敢
00:51:41
在禮記表記篇裡面這樣說
00:51:45
君子恥有其辭而無其德
00:51:49
恥有其德而無其行
00:51:54
這篇就很厲害噢
00:51:57
禮記,你要注意
00:52:00
這本也禮記
00:52:02
這不同本
00:52:06
當時中國的禮教 最早是一本儀禮
00:52:13
後來周公訂禮後 感覺這個儀禮不完整
00:52:19
所以周公 才做一本叫做周禮
00:52:23
這個禮教
00:52:24
就是我們說的禮經就對
00:52:27
但周公所訂的禮
00:52:30
大多數都說政治
00:52:33
全都是說朝內的事
00:52:35
很少在說民間百姓
00:52:40
後來到漢朝
00:52:44
有個叫做戴德
00:52:47
我們土話都說什麼? 都說戴
00:52:52
但是我們都唸戴
00:52:55
一個姓戴叫戴德
00:52:58
有的說戴德就對
00:53:00
這個戴德他想說
00:53:04
這個禮 若沒有普化民間不行的
00:53:09
只有用在朝廷 與政治就不行
00:53:12
所以他才將孔子的言論
00:53:15
我們禮記 大多數都是說孔子的話
00:53:19
才做孔子的言論 來表達在禮記裡
00:53:26
但是很可惜
00:53:29
戴德所做這本禮記
00:53:33
做的未完成
00:53:35
怎麼未完成
00:53:36
還未做完就死了
00:53:40
死後他的一個姪子
00:53:42
姪子就是他哥哥的兒子
00:53:45
叫做戴聖
00:53:47
完成了他叔叔這本禮記
00:53:52
然後他叔叔這本也是禮記
00:53:56
他姪子這本也叫做禮記
00:53:58
兩本都同樣書名
00:54:01
所以學者才分別
00:54:04
分別什麼?
00:54:05
他叔叔這本叫大戴禮記
00:54:08
姪子做的叫做小戴禮記
00:54:11
一個大戴一個小戴
00:54:13
像是說大陳、小陳
00:54:16
你大林、小林這樣一樣
00:54:20
不過中國人很愛簡省
00:54:23
現在大戴禮記這字記不說
00:54:26
都說大戴禮
00:54:29
小戴禮記乾脆說禮記
00:54:33
現在說禮記就是小戴禮記
00:54:37
這禮記很多篇
00:54:39
在表記篇裡面這樣說
00:54:43
君子最羞恥什麼
00:54:47
有說話,辭就是言辭
00:54:53
像站在這裡說就是辭
00:54:55
談這個道理就對
00:54:58
君子最羞恥就是 有辦法說但是沒有德行
00:55:04
你就不能貪
00:55:06
又錢來錢來
00:55:08
比別人更貪
00:55:12
你做人要好脾氣
00:55:14
說兩句話臉又臭臭的
00:55:17
你不能迷痴
00:55:19
自己在迷迷茫茫
00:55:21
根本真正君子
00:55:25
是羞恥有說那種話 又沒那種德行
00:55:29
小人就不是了
00:55:31
說了又不負責
00:55:33
說是一回事 做又是另一回事
00:55:39
君子又羞恥什麼?
00:55:42
羞恥有那種德行 卻沒有去實行
00:55:47
修養很好
00:55:49
某人修養很好
00:55:51
但是怕得罪人
00:55:54
我簡單引一個例子 你聽比較懂
00:55:57
不然你聽不懂
00:55:58
譬如說你平常 修養很好德行很好
00:56:03
現在我們一個團體要開會
00:56:06
要開會應該要守時啊
00:56:09
平常時說人要守信 就要守信喲
00:56:11
要命了啊
00:56:13
那個大頭目沒有來
00:56:15
那個主角沒來
00:56:17
現在沒來怎麼辦
00:56:18
怕得罪人
00:56:19
不要啦!等會兒 再等會兒
00:56:23
為了這樣來失信
00:56:25
就是有那個德行 沒有去實行
00:56:29
君子是最羞恥 羞恥這樣
00:56:32
有辦法說沒辦法做
00:56:37
有那種德行 沒辦法嚴格去實行
00:56:42
這都是君子最丟臉的東西
00:56:45
所以孟子才跟我們說
00:56:47
恥對於我們人很重大
00:56:51
一個人若不知羞恥 就不是人了
00:56:57
那麼現在孔子跟我們說
00:57:01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00:57:05
民免而無恥
00:57:07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00:57:10
有恥且格
00:57:12
這句話全篇的說明
00:57:15
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57:18
道,引導也
00:57:23
政,立法以正民也
00:57:27
齊,齊整也
00:57:30
刑,刑罰也
00:57:34
免,逃避刑罰也
00:57:37
若以政令導民 以刑法齊民
00:57:42
則民惟求避刑而日趨邪惡
00:57:46
不知羞恥
00:57:48
故曰,道之以政
00:57:50
齊之以刑
00:57:52
民免而無恥也
00:57:54
德,謂德育
00:57:56
禮,謂禮教也
00:57:59
格者,正也
00:58:01
若以風行草偃導民
00:58:06
以禮教齊民
00:58:08
則民向善而知恥
00:58:10
皆歸之於正
00:58:12
故曰,導之以德
00:58:14
齊之以禮
00:58:16
有恥且格也
00:58:18
這裡頭有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58:22
注解第一
00:58:23
辭海這樣說
00:58:25
整齊,謂不參差 不雜亂也
00:58:30
整齊就是不會長短參雜
00:58:35
或是複雜、雜亂
00:58:38
整齊可說是 百姓不會胡作非為
00:58:43
像是好壞差太多
00:58:47
注解第二
00:58:48
辭海這樣說
00:58:50
德育,即道德的教育之義
00:58:55
辭海說德育就是 用道德來教育的意思
00:58:59
現在的道德教育很失敗
00:59:02
實在是道德教育 才能引導百姓行正路
00:59:08
注解第三
00:59:10
辭海這樣說
00:59:11
格,正也
00:59:12
論語,有恥且格
00:59:15
格就是正
00:59:17
所以才引論語現在這篇
00:59:19
說有恥且格
00:59:22
注解第四
00:59:23
辭海這樣說
00:59:25
風行草偃 謂德教之化民也
00:59:30
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
00:59:34
小人之德草
00:59:36
草上之風必偃
00:59:38
疏,在上之君子 為政之德若風
00:59:43
在下小人從化之德如草
00:59:48
加草之風,無不仆者
00:59:51
猶化民以正,無不從者
00:59:55
現在辭海說風行草偃
01:00:00
這就是道德教育 在感化百姓
01:00:04
所以才引論語顏淵篇裡說
01:00:09
君子的德行
01:00:10
但是你要注意
01:00:11
現在這個君子 跟剛才說的君子不同
01:00:15
這個君子就是上面的人
01:00:18
比如國家就是總統
01:00:21
若省就是省長
01:00:23
縣就是縣長
01:00:25
鎮就是鎮長
01:00:26
若是一間公司就是董事長
01:00:29
若是學校就是校長
01:00:31
若是有間教室就是老師
01:00:37
若是一個團體就是理事長
01:00:41
這都叫做君子
01:00:42
君子就是上面的人
01:00:45
上面的人的德行就像風
01:00:51
小人
01:00:51
這個小人 不是一般說的小人
01:00:55
不是
01:00:56
這個小人就是下面的人
01:00:58
所以我們有時 會說小人小人
01:01:01
小人就是說我是下面的人
01:01:05
這個小人的德行像草
01:01:11
草上的風吹過一定要倒下
01:01:16
偃就是倒下
01:01:18
所以我們剛才說德風
01:01:22
我說等會兒會解釋
01:01:24
就是這個德風
01:01:26
德風 和風行草偃的意義一樣
01:01:30
這是一種成語就對
01:01:33
裡頭的注疏這樣說
01:01:36
說你在上面引導的人
01:01:42
你要扶持政治 這個德行就像是風
01:01:51
若下面的手下
01:01:56
他來順從你的感化 這個德像草
01:02:03
草上的風一吹
01:02:06
這個草絕對 沒有不倒的理由
01:02:09
風從東吹來,草往西倒
01:02:13
風從南吹,草往北倒
01:02:16
這是一定的理
01:02:19
像是什麼
01:02:21
像是感化百姓 若用正道來感化
01:02:25
百姓沒有一個不從他
01:02:28
做官若貪污
01:02:31
做百姓就做賊了
01:02:34
做官若清廉 百姓不會犯法
01:02:37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1:02:39
譬如說 你做老師的人說話都說謊話
01:02:43
做學生就亂七八糟
01:02:45
老師若做好模範
01:02:48
學生不敢亂七八糟
01:02:51
這就是上面人的德像風
01:02:55
下面的人的德像草
01:02:58
風一吹草便隨著倒
01:03:02
你若從東來往西倒
01:03:05
從南來往北倒
01:03:07
從西來往東倒
01:03:09
這是一定的理
01:03:10
不會說風從東來倒往南去
01:03:14
或是風從西來倒往西去
01:03:16
絕對不會這樣
01:03:18
會順著風走
01:03:20
所以說上樑不正下樑歪
01:03:22
這個道理在這裡
01:03:24
所以才說 孔子說這句很很有道理
01:03:28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01:03:31
民免而無恥
01:03:33
你引導百姓用政令
01:03:36
全部都用政令
01:03:38
你要治理百姓用刑罰
01:03:41
百姓不知羞恥
01:03:43
他閃躲法律漏洞
01:03:45
嚴官府出盜賊
01:03:48
你引導百姓用德行
01:03:50
用道德的感化
01:03:52
管理百姓用禮教
01:03:55
若這樣百姓知羞恥
01:03:57
他會走正道不會犯法
01:04:00
我們現在來注解 呂純陽祖師這篇文
01:04:06
道,什麼是道
01:04:08
道就是引導,要引導進來
01:04:12
政就是立法 要來矯正百姓
01:04:17
齊就是整齊 齊整、整齊一樣
01:04:22
刑就是刑罰
01:04:25
這個免就是要逃避刑罰
01:04:28
閃躲法律漏洞
01:04:30
假使用政令來引導百姓
01:04:36
我這個政府的政令是這樣
01:04:39
用政令引導百姓
01:04:41
你若犯法 我用刑罰來治理你
01:04:45
若這樣 百姓只有要求逃避刑罰
01:04:52
像是說你就要戴安全帽
01:04:56
有的很調皮
01:04:58
現在好幾個月了也還未戴
01:05:01
現在看到前面有警察在罰
01:05:04
他就彎過去
01:05:05
他不知羞恥
01:05:07
他在逃避啊 這沒辦法,對不對
01:05:10
所以一個人 你用再嚴的政令
01:05:14
更嚴的刑罰
01:05:16
百姓只有要求逃避刑罰
01:05:19
大家日日走入邪惡路中
01:05:22
都不知羞恥
01:05:25
所以才說道之以政 齊之以刑
01:05:28
民免而無恥這句話
01:05:31
若是德就是德育
01:05:33
禮就是禮教
01:05:36
德就是政
01:05:38
假使你若用 風行草偃來引導百姓
01:05:43
在上位者 都做模範給百姓看
01:05:48
若這樣用禮教來治理百姓
01:05:53
那這樣百姓 都向善知道羞恥
01:05:56
都歸在正道
01:05:59
所以才說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01:06:02
有恥且格這句話
01:06:06
所以有很多人 邀請我去那裡觀光
01:06:13
若邀請我去 先進國家我就答應
01:06:16
真的找我去 落伍的國家我不要
01:06:21
什麼原因不要
01:06:22
你若去先進國家 我們會覺得羞恥
01:06:27
你若去落伍的國家 會覺得很了不起
01:06:31
你信不信
01:06:33
因為你去先進國家
01:06:35
像我去日本,交通很安全
01:06:41
像我去美國 我坐我女婿的車
01:06:46
前面在高速公路 車開得很慢
01:06:49
我跟我女婿說 你為何不超車
01:06:52
我女婿怎麼回答我呢?
01:06:54
爸爸,這是不行的
01:06:56
我打信號燈前面沒反應
01:06:59
我不能超車
01:07:01
怎麼才叫前面有反應
01:07:02
我打信號燈
01:07:04
前頭那輛車會閃到一邊去
01:07:06
這樣就是有反應
01:07:07
我才能超車
01:07:09
他就照常開在路中央
01:07:11
我是要如何超車
01:07:13
我們不是
01:07:13
我們是超線了
01:07:16
對不對
01:07:18
像我在住宅區
01:07:21
我們看車很多不敢過
01:07:23
站在路邊不敢過
01:07:25
人家司機煞車
01:07:28
招手請你過去
01:07:30
我們跟他說謝謝
01:07:31
笑嘻嘻的離去
01:07:33
我們這裡哪有辦法
01:07:35
你要闖
01:07:36
闖我就輾過去,要闖
01:07:38
還很拚的了
01:07:40
我沒有騙你
01:07:42
你們這裡很多人 跟我去日本的就知道
01:07:44
路小條
01:07:46
人家還一台跟著一台 一台跟著一台都不會塞車
01:07:52
所以真的去先進國家 就覺得很丟臉
01:07:56
我去日本 路邊都沒看到垃圾
01:07:59
我們這邊沿路常看到垃圾
01:08:02
去觀光地區也沒看到垃圾
01:08:04
我們這裡全是垃圾
01:08:06
若每熱鬧一次
01:08:07
那垃圾亂七八糟的
01:08:11
說要環保是要如何環保
01:08:13
我去我女兒那裡
01:08:16
開罐頭,罐頭開好 罐子拿去水龍頭洗
01:08:21
你要將罐子拿來保存起來
01:08:24
沒有,爸爸這是要丟掉的
01:08:26
既然要丟掉 為何還費事去洗
01:08:28
這樣才沒有蚊蟲
01:08:30
我們將這個罐子洗淨 丟入垃圾筒才不會生蚊蟲
01:08:35
不然還有一些 罐頭的東西留在裡面
01:08:41
丟下去蚊蟲 蟑螂等蒼蠅就到了
01:08:46
這樣說也有理
01:08:48
所以你去先進國家 會感到羞恥
01:08:52
跟不上人家
01:08:53
你若去落伍的國家
01:08:55
像曹老師 的一個女婿說去印度
01:09:00
回來怎麼跟他丈人說
01:09:03
說到印度很落伍
01:09:05
我們中國還很優秀
01:09:08
說我們中國很優秀
01:09:10
怎麼優秀
01:09:11
那裡的服務人員
01:09:14
不要緊說到完為止
01:09:20
那的服務人員手黑黑的
01:09:23
整身都臭兮兮的
01:09:25
那裡弄的東西都不敢吃
01:09:29
去買些蛋來煮
01:09:31
去買蛋來煮
01:09:32
他在剝蛋 那些的服務人員還很努力
01:09:35
想說台灣人愛吃蛋
01:09:38
還幫忙剝
01:09:39
要命
01:09:40
剝下去指甲痕跡 還黑黑一塊一塊的
01:09:43
怕到了
01:09:44
連蛋白都剝掉只吃蛋黃
01:09:47
他們想說 台灣人吃蛋只吃蛋黃而已
01:09:53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09:57
我們現在來翻六十頁
01:10:06
倒數第二行
01:10:11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10:16
道之以政
01:10:19
齊之以刑
01:10:23
民免而無恥
01:10:27
道之以德
01:10:30
齊之以禮
01:10:33
有恥且格
01:10:37
孔子這樣說
01:10:40
若是領導百姓
01:10:45
用法治政令要來治理人民
01:10:54
這個行動用這個刑罰
01:10:58
百姓只有知道 避免觸犯這個刑罰
01:11:07
他的心並沒有 看出惡是丟臉的
01:11:13
完全會去躲這個法律漏洞
01:11:18
我們領導人民 用向善的道德教化
01:11:26
要治理人民用禮教
01:11:30
人民知道這個善惡
01:11:33
知道丟臉 他自然不會去做壞事
01:11:37
而且他會達到最善的境界
01:11:42
不然我們現在 翻六十一頁第一行
01:11:49
不然我們開始
01:11:5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1:12:02
三十而立
01:12:06
四十而不惑
01:12:10
五十而知天命
01:12:14
六十而耳順
01:12:18
七十而將心所欲,不逾矩
01:12:24
因為這文太長
01:12:27
所以要一口氣注解沒辦法
01:12:30
所以這章 現在就是分句解釋
01:12:34
現在要分句解釋
01:12:36
現在先來解釋頭一句
01:12:4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1:12:48
孔子這樣說
01:12:50
我十五歲的時候
01:12:54
就全心研究大學的道理
01:13:00
因為以前的人十五歲之後
01:13:07
就是要去讀大學
01:13:11
大學就是最高的學府
01:13:14
像我們現在 說國民學校中學大學
01:13:17
這個大學 和四書的大學不同喔
01:13:22
現在這個大學 就是最高的學府
01:13:24
這樣說比較快
01:13:26
我們首先看 朱熹夫子的說明
01:13:30
古者
01:13:32
十五而入大學
01:13:35
此所謂學
01:13:38
即大學之道也
01:13:42
朱熹夫子說古時候
01:13:45
十五歲就要去讀大學
01:13:50
這所說的這字學 就是指大學之道
01:13:57
大戴禮記裡面這樣說
01:14:01
年八歲而出外就舍
01:14:06
學禮樂射御書數
01:14:11
至十五
01:14:13
束髮而就大學
01:14:15
學修己治人之道
01:14:20
大戴禮記是中國的禮經
01:14:24
大戴禮記說人若到八歲
01:14:30
就要出外去讀書
01:14:35
出外讀書要讀什麼書
01:14:39
就是要學這個禮
01:14:42
禮就是禮儀
01:14:44
就是學樂
01:14:48
第三就是學射
01:14:50
射就是射箭
01:14:54
第四就是御
01:14:56
御就是跑馬
01:14:59
古時候的人
01:15:01
讀書就是要文武全才
01:15:06
書就是要寫字
01:15:11
像寫信寫文章種種
01:15:16
數就是數學,算術
01:15:21
所以你到八歲之後 就要出外去讀書
01:15:26
讀禮樂射御書數叫做六藝
01:15:32
到十五歲頭髮就要束起來
01:15:37
我們若 還沒十五歲還未成人
01:15:40
你若足十五歲就是算成人
01:15:43
頭髮就要束起來
01:15:46
就要去讀大學
01:15:49
八歲所讀的是小學
01:15:52
這叫做大學
01:15:55
大學要讀什麼
01:15:57
讀修己治人之道
01:16:00
修己就是修養自己
01:16:03
治人就是管理百姓
01:16:06
以前讀書的目的 就是要當官
01:16:10
你若不當官他就不讀書
01:16:13
現在不是
01:16:15
不管你要當官不要當官 都要讀書
01:16:18
古時候不是
01:16:20
古時候你想要當官 才有讀書
01:16:23
就是要來學修養自己
01:16:26
要管理百姓的道理
01:16:29
這就是大學
01:16:33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16:36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者
01:16:43
有,音右,通又
01:16:46
夫子聖人
01:16:48
不學而知
01:16:49
而以學生自居
01:16:52
是勉後進也
01:16:54
言,吾年十五 而立志向學也
01:16:59
現在這字不能讀成有
01:17:02
要讀成有
01:17:04
我們辭海這樣說
01:17:06
有,音右,通又
01:17:11
辭海說這字音讀成右
01:17:14
和這字又通用
01:17:18
呂純陽祖師說吾十有五
01:17:24
等於就是說我十歲再五歲
01:17:29
十歲再加五歲就是十五歲
01:17:32
就志於學這句話
01:17:35
現在這字有 和這字右讀同音
01:17:41
和這字又通用
01:17:44
孔子是一個聖人
01:17:47
本來他不用學就懂了
01:17:50
很聰明
01:17:51
不過以學生自居的目的
01:17:55
是要勉勵後進
01:17:57
說你不讀書不行
01:17:59
所以才說 吾年十五而立志向學
01:18:04
說我十五歲 就立志讀書想要求進步
01:18:11
再接下去說三十而立
01:18:18
孔子說我到三十歲
01:18:22
我就立道以學業傳授弟子
01:18:28
話說起來 就是我三十歲就教書了
01:18:32
我十五歲立志向學
01:18:34
三十歲我就出來教書了
01:18:38
等於這段就是孔子
01:18:41
他三十歲就當老師了
01:18:44
我們來看程子一句話
01:18:47
立,能自立於斯道也
01:18:53
程子說立是什麼
01:18:56
就是有辦法 自立在這個斯道
01:19:00
那麼斯道呢
01:19:02
我們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19:05
道之顯者謂之斯道
01:19:08
是指以道教化之跡也
01:19:12
呂純陽祖師說 道顯現在外面叫做斯道
01:19:19
就是指什麼?
01:19:20
就是指用道 來教化學生的行跡
01:19:28
那麼本章 呂純陽祖師才解釋
01:19:32
立,立道也
01:19:35
孔子三十
01:19:36
立道授業
01:19:38
故曰,三十而立也
01:19:41
他說立就是 建立道門來收學生
01:19:49
孔子三十歲 他就設立道門來收學生
01:19:56
授業就是教學生
01:19:58
所以才說三十而立
01:20:01
所以孔子 就是三十歲來教書
01:20:06
接下去說四十而不惑
01:20:13
孔子到四十歲
01:20:16
他就悟出一貫的至理
01:20:20
就這樣他就不會 被塵俗所迷惑
01:20:27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20:31
孔子至四十
01:20:36
悟一貫之至理
01:20:40
不為塵俗所迷惑
01:20:44
故曰,四十而不惑也
01:20:50
孔子到四十歲
01:20:53
他就悟出一貫的道理
01:20:58
他就不會被塵俗所迷惑
01:21:02
所以才說四十而不惑
01:21:07
對於這個一貫
01:21:10
我們來看論語里仁第四篇
01:21:15
子曰,參乎
01:21:19
吾道一以貫之
01:21:23
孔子來對曾子這樣說
01:21:27
參啊
01:21:30
因為曾子的名字叫做參
01:21:32
叫做曾參
01:21:35
所以後來才說曾子
01:21:38
他說曾參啊
01:21:42
我的道只用一來貫通而已
01:21:49
所以後來才叫做一貫道
01:21:52
就是從這句話來
01:21:55
但是對於這個一貫的理
01:21:59
在里仁篇詳細再說
01:22:03
但是只有簡略來看 呂純陽祖師一個說明
01:22:11
一以貫之者
01:22:16
以│貫通一而成十也
01:22:23
一者前後
01:22:25
左右皆謂一
01:22:29
平行之道
01:22:32
所謂人道也
01:22:35
│者
01:22:36
上下通也
01:22:38
直行之道
01:22:40
所謂天道也
01:22:43
子貢曾言
01:22:45
回也聞一以知十
01:22:48
是言顏回之悟力
01:22:51
聞人道則知天道
01:22:54
天人合一
01:22:56
並行不悖
01:22:58
故成聖人也
01:23:01
這裡面 有三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23:05
注解第一 彙音寶鑑這樣說
01:23:09
│,音君二去
01:23:13
上下通也
01:23:16
現在這字 不是阿拉伯數字的一
01:23:20
這字的音,母音讀成君
01:23:24
第二音君滾
01:23:29
子音去
01:23:30
所以君滾去│
01:23:33
現在這字讀成│
01:23:35
這個│的意思 就是上面通到下面
01:23:42
康熙字典這樣說
01:23:45
現在這字音國語讀這樣
01:23:48
我不會讀國語
01:23:50
所以我沒辦法向你解釋
01:23:53
這個意思就是直立
01:23:56
縱就是直立
01:23:58
橫就是橫向
01:23:59
這是直立
01:24:01
怎樣直立
01:24:02
就是上面通到下面
01:24:05
所以彙音寶鑑 和康熙字典意思一樣
01:24:10
注解第二 論語公冶長第五篇這樣說
01:24:16
子貢曰,回也聞一以知十
01:24:20
賜也聞一以知二
01:24:24
子貢說顏回
01:24:27
聽到這個一他就知道十
01:24:32
為什麼聽到一就知道十
01:24:35
就是一以貫之啊
01:24:37
十就是先天啊
01:24:39
一就是後天啊
01:24:41
一就是人道啊
01:24:43
十就是天道啊
01:24:45
他聽到後天就知道先天
01:24:49
但是我
01:24:50
賜就是子貢的名字
01:24:52
說我聽到一只有知道二
01:24:57
二就是相對
01:24:59
像六祖說的三十六對法
01:25:04
你說天堂我就知道地獄
01:25:07
你說光我就知道暗啊
01:25:09
你說善我就知道惡啊
01:25:12
你說神我就知道鬼啊
01:25:14
你說道我就知道魔啊
01:25:17
子貢才知道相對論而已
01:25:20
顏回不是
01:25:22
顏回聽到後天 就知道先天了
01:25:25
這個境界就不同了
01:25:28
注解第三辭海這樣說
01:25:31
悖,亂也,逆也
01:25:34
禮中庸,道並行而不相悖
01:25:39
現在這字 悖就是亂也可以說逆
01:25:43
違背的意思
01:25:45
所以禮記中庸篇說 道並行不能互相違背
01:25:52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25:56
說一以貫之這句話
01:26:00
就用│來貫通一而成十
01:26:11
你想這個一 要如何一以貫之
01:26:16
就是用│來貫通
01:26:20
貫就是從中間穿過叫做貫
01:26:24
一來貫│來說
01:26:31
│貫了一之後
01:26:33
就變成什麼
01:26:34
變成十了
01:26:37
因為這個一是什麼
01:26:40
一就是左右
01:26:43
前後左右都是一
01:26:45
前面走到後面就是一啊
01:26:48
這樣走來就是一
01:26:51
或是右邊走到左邊去左右
01:26:56
這也是一啊
01:26:58
所以這個一就是人道
01:27:02
平行之道 就是這樣平平這樣走去
01:27:06
像這樣平平走來
01:27:08
這叫做一
01:27:10
這│是上面和下面相通
01:27:14
這就直立是直行之道
01:27:17
等於就是天道
01:27:20
子貢曾說一句話說 回也聞一以知十
01:27:25
顏回聽到一就知道十
01:27:27
等於聽到後天就知道先天
01:27:30
這樣我們 就知道顏回的悟力
01:27:33
聽到人道就知道天道
01:27:35
可以說天人合一
01:27:38
並行不會互相違背
01:27:41
所以才變成聖人
01:27:44
所以說到一以貫之
01:27:48
在佛教裡面 也有個很有趣的故事
01:27:53
因為晚上說到這裡 時間已經超過
01:27:57
所以只有說到這裡為止
01:27:59
我們下文的解釋 等到下期再說明
01:28:05
下文孔子說 五十而知天命
01:28:09
這句話是很重要的道理
01:28:12
什麼叫做天命
01:28:13
天命就是我們的本性
01:28:16
孔子到五十歲 才看出他的本性
01:28:20
有的說他是一個聖人
01:28:22
三十歲就教書
01:28:24
為什麼五十歲才看出本性
01:28:27
這都有典故在
01:28:29
老師說話一定要有典故
01:28:32
有根有據來說給你聽
01:28:35
一句沒有根據的話 我不會亂說
01:28:39
所以對於孔子到五十歲 才看出本性這個道理
01:28:43
等到下期我們再來說明
01:28:46
我們現在來翻六十一頁
01:28:55
第一行
01:28:57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29:0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01:29:09
三十而立
01:29:11
四十而不惑
01:29:14
五十而知天命
01:29:17
六十而耳順
01:29:20
七十而將心所欲,不逾矩
01:29:26
對這個文我們上期 就是說到四十而不惑
01:29:34
晚上就是從 五十而知天命來說起
01:29:40
因為五十而知天命
01:29:42
就是說孔子他 到五十歲才看出他的本性
01:29:52
但是每樣我們要說話 都要有個根據
01:30:00
沒根據是不能隨便說的
01:30:04
但是現在孔子說 五十而知天命
01:30:08
什麼叫做天命
01:30:11
我們現在先來看 中庸一段文再來解釋
01:30:18
天命之謂性
01:30:21
率性之謂道
01:30:26
他說什麼叫做天命
01:30:29
天命就是我們人的本性
01:30:32
他們佛教說佛性
01:30:36
率性就是 按照人本性這條路去走
01:30:41
這就是叫做道
01:30:43
所以一個人說要修道
01:30:46
你若沒按照 本性這條路去走
01:30:50
你不能說你是修道
01:30:53
所以在讀經示要裡面說
01:30:57
天命者
01:30:58
本體具萬善
01:31:00
至美者
01:31:02
什麼叫做天命
01:31:04
天命這個本體具備萬善
01:31:08
天命可以說一點惡都沒有
01:31:12
所以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
01:31:15
就是說我們人的天命
01:31:17
就是我們的本性
01:31:20
可以至美,最完美的
01:31:24
所以新唯識論裡面說
01:31:28
夫天命者
01:31:30
以其無聲無臭
01:31:33
而為吾人 與萬物所同具之本體
01:31:40
他說什麼叫做天命
01:31:44
天命可以說無聲無息
01:31:49
無影無蹤
01:31:51
沒有那個氣味
01:31:52
無影無蹤
01:31:54
所以金剛經說
01:31:57
若以色見我
01:31:58
以音聲求我
01:31:59
是人行邪道
01:32:00
不能見如來
01:32:03
聲就是音聲
01:32:05
無臭就是色
01:32:09
所以天命就是 沒有聲音沒有形蹤
01:32:15
就是我們人和萬物
01:32:18
因為四生都是萬物
01:32:21
我們人和萬物 所共同有的本體
01:32:25
所以他們佛教才說 四生之內皆有佛性
01:32:30
這個道理在那裡
01:32:32
傳習錄裡面這樣說
01:32:36
問,何者為天命
01:32:41
曰,去得人欲
01:32:43
便識天命
01:32:45
現在很多人 動不動就說我擔天命
01:32:50
這個人有擔天命 沒擔天命不用相爭
01:32:55
傳習錄說什麼是天命
01:33:01
一個人的人欲若拿掉
01:33:05
什麼是天欲
01:33:07
什麼叫做人欲
01:33:10
所以欲有二種
01:33:11
一種叫做天欲
01:33:13
一種叫做人欲
01:33:14
人欲若以佛家說是貪欲
01:33:18
非分之財
01:33:20
不應當得的去得就是人欲
01:33:25
所以一個人,人欲若拿掉
01:33:28
你才知道天命
01:33:31
所以擔天命的人
01:33:33
不能有絲毫一點點的人欲
01:33:36
你若有人欲 你就沒有資格擔天命
01:33:39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1:33:41
這是傳習錄這樣說
01:33:44
另外對於天命 我們來看錢地先生的一句話
01:33:50
孔子言天命是指德命也
01:33:58
德命者何
01:34:01
德命與祿命不同
01:34:05
無論吉凶夭壽禍福
01:34:10
皆能行天賦之德也
01:34:14
如聖門之徒
01:34:17
顏回可代表也
01:34:20
至於祿命非聖門可求
01:34:24
孟子曰,修其天爵
01:34:28
以待人爵是也
01:34:32
錢地先生說孔子來說天命
01:34:40
是指我們的德命
01:34:44
德命是什麼
01:34:46
德命和祿命不同
01:34:50
德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
01:34:54
祿命是我們人強求的
01:34:58
無論你是好
01:35:01
無論你是壞
01:35:04
無論你壽命短或是壽命長
01:35:08
不管你是禍端
01:35:11
不管你是福氣
01:35:13
都有辦法 按照天賜給我們的德
01:35:19
意思就是什麼
01:35:21
要有錢就有錢
01:35:23
要貧窮就貧窮
01:35:24
要長命就長命
01:35:25
要短命就短命
01:35:26
這都由天去安排的啦
01:35:30
例如聖門的徒弟
01:35:35
顏回就可以做代表
01:35:38
顏回三十二歲就死了
01:35:42
人家說做好會長命
01:35:44
顏回三十二歲就死了
01:35:47
做好會富有
01:35:50
顏回最窮
01:35:53
對不對
01:35:53
他就順這個天命在走
01:35:57
天若要我富有我就富有
01:35:59
要我貧窮就貧窮
01:36:00
要我長命就長命
01:36:01
要我短命就短命
01:36:03
我沒有去強求哦
01:36:06
那麼祿命呢?
01:36:09
祿命並不是聖門可求
01:36:13
若修行人 絕對不會去求祿命
01:36:16
祿命就是愛賺錢 要長命要好命要多子孫
01:36:23
那都是我們人 勉強去求來的
01:36:28
所以孟子才說修其天爵
01:36:31
以待人爵
01:36:33
但是只說這樣 你可能不瞭解這句的意思
01:36:37
我們來看孟子 告子章的全文
01:36:43
仁義忠信
01:36:45
樂善不倦
01:36:46
此天爵也
01:36:49
公爵大夫
01:36:50
此人爵也
01:36:53
古之人
01:36:54
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01:36:57
今之人
01:36:58
以要人爵
01:37:00
而棄天爵
01:37:01
則惑之甚者也
01:37:04
終亦必亡而已矣
01:37:09
孟子告子章裡面說
01:37:12
仁義忠信
01:37:16
我可以樂善不倦
01:37:19
我只要向這個仁道
01:37:21
向這個義
01:37:21
向這個忠
01:37:22
向這個信
01:37:23
對於所有善我都不會厭煩
01:37:29
這就是天爵
01:37:32
若是公爵就不是
01:37:34
人爵是什麼
01:37:40
人爵就是公爵
01:37:41
公爵就好像是當大官啦
01:37:45
像現在做院長 做部長級的那都是公爵
01:37:48
大夫好像內閣的大臣
01:37:52
所以公爵大夫就是指大官
01:37:56
這就是人爵
01:37:59
古時候的人 寧願來修天爵
01:38:05
人爵呢
01:38:06
人爵由天去安排
01:38:09
我就天理良心做事情啊
01:38:12
我照著天命這條路去走
01:38:16
天若要我富有就富有
01:38:18
要我貧窮就貧窮
01:38:19
要我長命就長命
01:38:20
要我短命就短命
01:38:22
由天去安排
01:38:24
不過當今的人
01:38:27
他只要人爵
01:38:29
他不要天爵
01:38:32
所以他將天爵丟掉
01:38:37
我為了要當大官
01:38:39
為了要地位
01:38:40
為了名為了利
01:38:43
這仁義忠信 都將它丟掉不要它
01:38:48
再好的朋友也壞了感情
01:38:51
對於人倫不遵守
01:38:54
對於天理良心都沒有
01:38:56
這樣迷惑就很大
01:39:00
但是讓你最厲害 讓你有辦法當皇帝
01:39:05
當到皇帝最大
01:39:06
不過最後你也要死啊
01:39:09
你若死去地獄說早知道
01:39:12
早知道就太晚了早知道
01:39:14
對不對
01:39:15
知道早知道就太晚了
01:39:19
好像舉個例子就好
01:39:22
在宋朝很出名的岳飛
01:39:28
岳飛三十九歲就死了
01:39:31
而且還死得很冤枉
01:39:34
被什麼 被秦檜害死
01:39:39
看起來這個岳飛 短命又夭壽
01:39:47
那麼秦檜呢
01:39:48
吃到八九十歲才死
01:39:51
而且秦檜呢,死之後
01:39:55
皇帝還幫他國葬
01:39:57
那麼不就很光榮
01:39:59
那麼一般的人 看起來天很沒有公道
01:40:03
岳飛這麼忠的人
01:40:05
這麼守仁的人
01:40:06
今天來這樣慘死
01:40:08
秦檜這麼沒道德
01:40:10
沒良心的人
01:40:11
可以讓他 財子壽三字全來善終
01:40:16
這樣有合理嗎
01:40:18
這就是世間人看人爵
01:40:21
沒看天理良心的天爵
01:40:24
是只有看到這個祿命
01:40:28
沒看德命的天命
01:40:31
所以你要知道
01:40:36
最近我看電視台
01:40:41
有一個國學的教授 來引一個典故
01:40:49
不過這個典故 哪裡出來的我不敢說
01:40:52
是這個教授說的
01:40:54
不過說得有理
01:40:56
說得有理我就接納
01:40:59
說得無理我不會接收
01:41:01
他說現在台灣人 說來去來去買油條
01:41:05
來去配豆漿
01:41:07
這油條怎麼寫你寫給我看
01:41:11
所以電視裡面 我把它抄起來
01:41:14
寫什麼
01:41:28
當時這個岳飛廟
01:41:33
旁邊有用麵粉捏一捏
01:41:37
捏成一個人形
01:41:40
才下鍋去炸
01:41:43
炸一炸
01:41:44
你若去岳飛廟拜拜
01:41:46
買一個來吃
01:41:48
才進去拜拜
01:41:50
聽說這樣岳飛很靈感
01:41:52
那個人像就是秦檜
01:41:56
才說油炸檜
01:42:00
之後傳傳傳變成油條
01:42:04
叫做油炸檜
01:42:06
不過當今有很多修行人 去遊地獄的時候
01:42:13
秦檜已經經過 幾百年近千年了
01:42:19
還沒上千年
01:42:20
幾百年而已
01:42:22
還看到秦檜在地獄受刑
01:42:28
所以人爵讓你多享受
01:42:30
讓秦檜八九十歲死
01:42:32
也是幾十年而已
01:42:34
在地獄受刑好幾百年
01:42:38
你想現在 岳飛人家稱呼為武聖
01:42:42
武聖人就對了
01:42:45
人人在尊敬
01:42:46
看天爵較好還是人爵較好
01:42:49
你研究這樣就好
01:42:52
所以一個人遵守天命
01:42:56
才會長久
01:42:58
你若只取祿命
01:43:00
這個人爵
01:43:02
這都不是長久的事情
01:43:06
所以才對於孔子說的 五十而知天命
01:43:14
我們現在另外看 呂純陽祖師的一個解釋
01:43:17
上天所給與人者
01:43:22
天命也
01:43:25
是謂天性
01:43:28
中庸云,天命之謂性者是
01:43:34
天性亦言本性
01:43:38
亦言自性
01:43:40
亦言佛性
01:43:42
亦言靈性
01:43:44
則吾人之本來面目
01:43:47
曰,知天命者
01:43:49
所謂見性也
01:43:51
孔子年至五十時
01:43:54
見出自性
01:43:56
故曰,五十而知天命也
01:44:01
對於這天性先做解釋
01:44:05
辭海這樣說
01:44:07
天性
01:44:09
謂天生之本性
01:44:11
禮中庸,天命之謂性
01:44:16
辭海說天性
01:44:18
就是上天 所賜給我們的本性
01:44:24
在禮記中庸說天命之謂性
01:44:30
我說禮記中庸篇
01:44:32
曾有個人說 中庸是四書怎麼說禮記
01:44:37
實在是四書是到宋朝 才有這個四書
01:44:44
本來中庸是在禮記裡面
01:44:51
到了宋朝 一個儒家的大學者
01:44:58
就是朱熹夫子
01:45:01
他看儒家有五個聖人
01:45:06
第一個是孔子至聖
01:45:12
再來是顏回復聖
01:45:17
再來就是曾子宗聖
01:45:21
再來就是子思述聖
01:45:24
再來就是孟子亞聖
01:45:28
剛好五個
01:45:30
在這五個聖人之中 作了四部書
01:45:37
孔子所論說的
01:45:39
他學生所著作 出來就是論語
01:45:45
曾子所作就是大學
01:45:49
子書所作就是中庸
01:45:53
孟子他按照他的名字 為書的名字孟子
01:46:01
唯獨顏回沒作書
01:46:05
有人說 我又不認識字怎麼修行
01:46:08
我又不會講道理怎麼修行
01:46:11
我又不會寫經書 怎樣了脫生死
01:46:16
這都是錯誤
01:46:18
顏回在生前都沒有傳道
01:46:22
顏回在生前也沒有著作書
01:46:25
你想顏回就有辦法做聖人
01:46:29
怎麼可以說你不認識字
01:46:31
沒有讀書 不會講道理就不會成道
01:46:37
所以我說很多人 在台下聽道理修成正果
01:46:42
站在台上講道理的 在地獄受罪
01:46:45
不是講道理就很厲害
01:46:47
你不要有錯誤的思想
01:46:50
因為講道理 只是一個布施而已
01:46:56
我們布施有三種
01:47:00
法施、財施、無畏施
01:47:03
法施就是講道說法
01:47:07
財施就是拿錢做善事
01:47:10
無畏施就是 做人家不喜歡做的義工
01:47:15
假若我站在這裡講道理
01:47:17
另外一個人拿錢去做善事
01:47:20
另外一個人 在這裡幫人倒茶
01:47:24
我們三個人功德一樣大
01:47:27
我沒有比你更多
01:47:28
你要知道才好
01:47:31
你看歷代高僧寒山、拾得
01:47:36
在廚房劈柴挑水煮飯
01:47:41
結果他是一個大菩薩
01:47:46
不一定你要做大法師 才會做菩薩
01:47:50
不一定要這樣
01:47:52
修行是看我們的行為 和我們的心
01:47:55
不是看你的身分
01:47:58
你就要瞭解這一點
01:48:01
所以我現在談到中庸
01:48:04
是在禮記裡面的一篇
01:48:07
後來朱熹夫子 他覺得儒家五個聖人
01:48:14
四個著四本書
01:48:17
所以他才將 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01:48:23
四本書合在一起叫做四書
01:48:28
你就要注意
01:48:29
不然中庸應該是 在禮記裡面的一篇就是了
01:48:35
所以他現在說 禮記中庸篇說
01:48:39
天命之謂性
01:48:42
這樣你就知道
01:48:44
呂純陽祖師說 上天賜給我們的
01:48:48
就是我們的天命
01:48:51
等於就是天性
01:48:53
為什麼天性
01:48:53
他說天命之謂性 才叫做天性
01:48:57
所以我們儒家說天性
01:49:01
天性有時候說本性
01:49:04
有時候說自性
01:49:06
有時候說佛性
01:49:08
有時候說靈性
01:49:09
等於就是 我們人本來的面目
01:49:13
有人說怎麼這麼麻煩
01:49:15
乾脆說天性就好了
01:49:17
等一下說這樣
01:49:18
等一下說那樣
01:49:19
這是沒有辦法的啦
01:49:21
為什麼沒辦法
01:49:23
因為歷代的祖師 住不同的地方
01:49:27
地方的言語
01:49:29
地方的風俗不同
01:49:32
所以他的言論絕對不同
01:49:35
例如我不管什麼時候 都在舉例給你聽
01:49:38
因為較淺白,聽得比較懂
01:49:41
你才會瞭解
01:49:42
下雨
01:49:45
萬一到客家就不一樣
01:49:47
說聽不懂
01:49:48
我聽不懂啦
01:49:49
你在說什麼
01:49:51
就這樣呀,下雨啊
01:49:53
落水啦
01:49:56
說落水啦
01:49:58
若遇到這些外省同胞
01:50:00
或是在學國語的 這些學生說
01:50:04
那麼會是落水
01:50:05
下雨啦
01:50:06
去打架不會
01:50:09
我說下雨
01:50:10
你說落水
01:50:11
你說下雨
01:50:13
一人說一種
01:50:15
這是沒有辦法的
01:50:17
所以不管你是說 天性本性自性佛性靈性
01:50:22
都是人本來的面目
01:50:27
現在論語說知天命
01:50:30
等於就是見性
01:50:33
因為你看出本性 才知道我們的天命啊
01:50:38
孔子到五十歲 才看出他自己的本性
01:50:43
所以孔子才說 五十而知天命
01:50:47
這句話在那裡
01:50:51
那麼有人說
01:50:54
孔子五十歲來看出本性
01:50:56
有證據嗎?
01:50:59
我們現在來看 太平御覽裡面一句話
01:51:04
孔子曰,丘少而好學
01:51:11
五十而聞道
01:51:14
此以博矣
01:51:18
那麼對於這個 太平御覽這本書是誰作的
01:51:28
我們現在來看辭海
01:51:30
太平御覽
01:51:31
書名
01:51:33
凡一千卷
01:51:35
宋李昉等奉敕撰
01:51:40
太宗日覽三卷
01:51:42
一歲而讀周
01:51:44
考證家可藉以 參見古籍佚文
01:51:53
那麼對於本文 我們來做詳細的解釋
01:51:59
太平御覽這本書
01:52:02
總共有一千卷
01:52:06
是宋朝一個學者 叫做李昉等
01:52:12
等是什麼
01:52:12
等就是很多學者
01:52:14
以李昉為主編就對了
01:52:18
受到皇帝的命令
01:52:21
敕就是皇帝的命令才說敕
01:52:25
受到皇帝的命令 才作這本書
01:52:31
宋太宗一日讀三卷
01:52:37
一日讀三卷
01:52:40
一千卷剛好讀一年
01:52:42
讀到完
01:52:44
周就是已經完滿
01:52:46
他若一日讀三卷
01:52:48
十日就三十卷了
01:52:50
一百日剛好三百卷
01:52:52
一年三百多日
01:52:53
剛好讀一年
01:52:56
這本太平御覽 宋太宗剛好讀一年
01:53:01
現在這本書可以讓考證家
01:53:04
考證家就是要 考證古聖賢的這些理論
01:53:09
可以藉著太平御覽
01:53:13
來看古籍失去的文
01:53:17
怎樣失去的文
01:53:19
古時候是用竹簡
01:53:21
竹簡一久會蛀掉啊
01:53:24
有的字會不見啊
01:53:26
他慢慢去考證
01:53:29
拿這部的竹簡
01:53:31
拿那部的竹簡
01:53:32
拿去慢慢考證
01:53:34
拿去集合補完整
01:53:38
等於這本書
01:53:39
就是皇帝 親自研究的書就對了
01:53:42
所以在這本書裡面這樣說
01:53:46
孔子一句話
01:53:49
丘,現在這字 你們不能讀成丘喔
01:53:54
因為孔子的名字叫丘
01:54:01
但是後來 為了怕去冒犯聖人
01:54:04
所以都讀成某
01:54:06
有的較禮貌
01:54:08
這丘字只有寫這樣而已
01:54:11
中間這一橫就沒寫
01:54:14
較禮貌的啦
01:54:17
丘等於就是我
01:54:20
說我年少很好學
01:54:22
到五十歲才看出本性
01:54:27
這不能讀成聞道哦
01:54:29
聞道就變成聽道了
01:54:32
對不對
01:54:33
孔子三十歲在教書
01:54:36
怎麼會說五十歲才聽到道
01:54:39
這叫做聞道
01:54:40
所以我們在論語一句話說
01:54:45
朝聞道,夕死可
01:54:47
解釋錯誤就變成
01:54:48
早上聽到道理
01:54:49
晚上死沒關係
01:54:50
這怎麼得了
01:54:52
不然我們今天聽一聽
01:54:53
明天就要死了
01:54:55
不是這樣啦
01:54:57
聞道他們佛教 就是說見性啦
01:55:01
我到五十歲才看出本性
01:55:05
所以我才會 這麼博學這樣說
01:55:09
那麼你現在讀孔子的學說
01:55:12
你就要注意這一點
01:55:14
有很多人問我什麼
01:55:16
說孔子的書 裡面有時候很執著
01:55:20
有時候不合先天道
01:55:26
你不能見怪
01:55:29
像我今天 在鹿谷引釋迦佛祖的經文
01:55:36
釋迦佛祖 早期的經都說得迷迷信信
01:55:41
可以說釋迦佛祖 在無量義經說
01:55:44
我四十年來沒說真理一樣
01:55:49
所以你要研究孔子的學說
01:55:52
你就要去看什麼
01:55:54
看史記孔子世家
01:55:59
這史記孔子世家 是說孔子一輩子的經歷
01:56:03
他什麼時候說什麼話
01:56:05
他幾歲時說什麼話
01:56:08
幾歲時在做什麼
01:56:09
就像他的履歷就對
01:56:14
所以你要讀孔子的學說
01:56:16
你要先想孔子 這句話是什麼時候說的
01:56:22
是對什麼人說的
01:56:25
是什麼環境說的
01:56:27
你們要瞭解這樣
01:56:29
不然就糟糕了
01:56:31
孔子五十歲之前
01:56:34
說的話難免較執著
01:56:39
不過他五十歲 看出本性之後
01:56:42
他說得道理 絕對不讓你找出漏洞
01:56:47
這樣跟你比較快
01:56:48
所以你要看孔子的學說
01:56:50
就要知道 這句話什麼時候說的
01:56:53
這最要緊
01:56:56
那麼對於孔子 五十歲看出本性
01:57:01
在莊子裡面也有提起
01:57:04
莊子說孔子五十一歲
01:57:08
孔子五十一歲去見老子
01:57:13
見老子之後
01:57:14
才看出他的本性
01:57:17
他說五十歲
01:57:20
他五十一歲去見老子
01:57:22
這樣不是矛盾
01:57:23
沒有矛盾
01:57:26
因為我們中國人 的歲數怎樣
01:57:28
有的說虛歲
01:57:29
有的說實歲
01:57:32
對不對
01:57:33
有時候我今年
01:57:36
像我就好
01:57:37
七十七歲
01:57:38
你若照戶口去查
01:57:40
才七十六歲
01:57:42
還沒足歲啊
01:57:44
這個足歲
01:57:48
所以你報公文 種種一定要報足歲
01:57:56
一般說的都說虛歲
01:57:59
像我今年十二月生啦
01:58:03
到明年正月時說
01:58:05
某人兩歲了
01:58:06
才幾個月就兩歲了
01:58:09
對不對
01:58:10
五十一和五十這差不多的
01:58:16
所以在儒家的書裡面說
01:58:20
孔子七十二歲死
01:58:22
也有人說七十三歲死
01:58:24
差不多的啦
01:58:26
為什麼差不多的
01:58:28
七十二歲是足歲
01:58:30
七十三歲是虛歲
01:58:33
像釋迦佛祖 有人說他八十一歲死
01:58:37
也有人說八十歲死
01:58:39
八十歲是實歲啦
01:58:41
八十一歲是虛歲啦
01:58:43
這就差不多的
01:58:45
所以在莊子裡面說
01:58:48
孔子五十一歲去訪問老子
01:58:52
才看出他的本性
01:58:55
所以孔子 在五十歲前說的話
01:58:58
難免較為執著
01:59:00
五十歲以後 他說的話就是絕對的
01:59:03
所以他自己才說 五十而知天命
01:59:08
但是晚上要引證孔子 五十一歲去訪問老子這段
01:59:15
因為沒時間向你們解釋
01:59:18
等到下期再詳細分解
論語
10/85部影片
論語 1
論語 2
論語 3
論語 4
論語 05
論語 6
論語 7
論語 8
論語 9
論語 10
論語 11
論語 12
論語 13
論語 14
論語 15
論語 16
論語 17
論語 18
論語 19
論語 20
論語 21
論語 22
論語 23
論語 24
論語 25
論語 26
論語 27
論語 28
論語 29
論語 30
論語 31
論語 32
論語 33
論語 34
論語 35
論語 36
論語 37
論語 38
論語 39
論語 40
論語 41
論語 42
論語 43
論語 44
論語 45
論語 46
論語 47
論語 48
論語 49
論語 50
論語 51
論語 52
論語 53
論語 54
論語 55
論語 56
論語 57
論語 58
論語 59
論語 60
論語 61
論語 62
論語 63
論語 64
論語 65
論語 66
論語 67
論語 68
論語 69
論語 70
論語 71
論語 72
論語 73
論語 74
論語 75
論語 76
論語 77
論語 78
論語 79
論語 80
論語 81
論語 82
論語83
論語84
論語85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30000229
d464f94b-dad8-4643-8047-146dc1716175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