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舊版)132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舊版)132
709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4年10月24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7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02:41
我們現在翻一百五十三頁
00:02:46
大成若缺
00:02:49
其用不敝
00:02:52
大盈若沖
00:02:54
其用不窮
00:02:57
大直若屈
00:03:00
我們上期就是說到這
00:03:03
今晚接續
00:03:05
大巧若拙
00:03:07
對於這句話
00:03:09
我們上期已經有解釋
00:03:11
老子義疏和 憨山大師的解釋
00:03:15
今晚最後看 呂純陽祖師的看法
00:03:19
看如何
00:03:21
巧者 聰明也
00:03:25
拙者 不巧也
00:03:28
此言
00:03:29
大巧之人
00:03:31
以無我之精神
00:03:34
替天行道
00:03:36
以技巧之法
00:03:39
因時因地因人移風易俗
00:03:46
但不自表其功
00:03:48
不自矜其能
00:03:50
俗士以巧為巧
00:03:53
借道斂財
00:03:55
大巧以拙為巧
00:03:57
克己利人
00:03:59
俗士爭名逐利
00:04:01
大巧者反是
00:04:03
故曰
00:04:04
大巧若拙也
00:04:07
這裡面有三個註解
00:04:08
先做說明
00:04:10
註解第一
00:04:13
辭海這樣說
00:04:14
巧
00:04:15
拙之反也
00:04:17
老子
00:04:18
大巧若拙
00:04:21
辭海說巧
00:04:24
就是和拙相反
00:04:27
拙等於就是不巧
00:04:29
不巧
00:04:30
所以老子就是指道德經說
00:04:34
大巧若拙
00:04:36
註解第二
00:04:37
辭海這樣說
00:04:39
拙 不巧也
00:04:41
見說文
00:04:43
段注
00:04:44
不能為技巧也
00:04:47
老子
00:04:48
大巧若拙
00:04:51
辭海這樣說
00:04:53
拙就是不巧
00:04:56
不聰明就對
00:04:58
這是出在說文
00:05:00
段注裡面說
00:05:02
不能為技巧
00:05:04
頭腦不會投機取巧
00:05:06
不會自作聰明
00:05:08
所以老子才說
00:05:10
大巧若拙
00:05:12
註解第三
00:05:13
辭海這樣說
00:05:15
俗士
00:05:16
謂鄙俗之士也
00:05:19
俗士就是沒有 智慧的修行人
00:05:23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05:29
現在說這個巧
00:05:31
就是聰明
00:05:33
很聰明
00:05:35
拙等於就是不聰明
00:05:38
拙和巧是相反
00:05:41
現在這句話
00:05:43
就是要說
00:05:45
若聰明的人
00:05:49
大巧就是智慧
00:05:52
若巧就是聰明
00:05:55
大巧之人
00:05:56
等於是絕頂聰明
00:05:58
等於就是有智慧的人
00:06:00
祂用無我的精神
00:06:03
來替天行道
00:06:07
用祂的頭腦想辦法
00:06:10
來因時因地因人
00:06:13
來改革地方的風俗
00:06:18
改掉壞風俗
00:06:21
但是祂自己 不會炫耀祂的功勞
00:06:27
也不會炫耀祂的才能
00:06:31
若俗士就不是
00:06:33
俗士就是沒有 智慧的修行人
00:06:37
他用他的聰明作為聰明
00:06:41
借這個道想要賺錢
00:06:45
現在借道想賺錢的很多
00:06:51
真正有智慧的人
00:06:54
祂像是不聰明
00:06:57
是為什麼不聰明
00:06:58
因為他克己利人
00:07:01
犧牲自己
00:07:04
若世俗的修行人
00:07:08
若說沒有智慧的修行人
00:07:10
他就是要來爭名逐利
00:07:14
為名為利來拚生死
00:07:18
若有智慧的人相反
00:07:22
他對名利都看淡
00:07:26
所以才說大巧若拙這句話
00:07:31
我們接下來看下文
00:07:34
大辯若訥
00:07:39
對於這句話
00:07:39
我們看老子義疏的說明
00:07:42
老子義疏這段文
00:07:45
還有行道之人
00:07:48
因理而言
00:07:51
不強事口舌之爭辯
00:07:55
主張不言而行
00:07:58
不聲而動
00:08:00
處無為之事
00:08:02
行不言之教
00:08:04
因不尚好辯爭勝
00:08:09
所以就像口訥 不便言的樣子了
00:08:16
以上這些除 表示有道者之所行
00:08:21
所見並不同於世俗
00:08:25
因而很容易被人 視為若屈 若拙 若訥以外
00:08:34
便顯出有道者之 正行全在無為中作出
00:08:41
這與世俗之爭 尚有為是大不相同
00:08:49
現在老子義疏這樣說
00:08:52
祂說還有什麼
00:08:54
還有行道的人
00:08:58
若照理來說
00:09:01
不會勉強與人爭事情
00:09:05
用嘴硬要爭到贏
00:09:10
真正修行的人
00:09:12
是主張不言而行
00:09:16
不言而行就像說以身作則
00:09:19
做什麼事情
00:09:21
都用實際表現是自己做的
00:09:27
祂不用說話
00:09:29
工作做比較多
00:09:31
有的人用嘴說的沒有在做
00:09:34
實際修行人就靜靜的做
00:09:38
不用用說的
00:09:40
來處在無為的事情
00:09:44
來行不言之教
00:09:47
不重視講 重視行
00:09:51
等於就是做什麼 都要當模範給人看
00:09:54
你只有用嘴說的
00:09:56
你沒當模範給人看
00:09:58
要怎麼去教人
00:10:02
為了祂不注重 與人辯論爭贏
00:10:08
所以就像什麼
00:10:10
就像不會說話一樣
00:10:14
以上這些都是來表示 有道的人的所作所為
00:10:22
祂所見與世俗的人不同
00:10:28
而且真正的修行人
00:10:31
很容易被人看成什麼
00:10:33
看成不直
00:10:36
也不聰明
00:10:38
又不太會講話以外
00:10:43
祂顯出有道的人的正行
00:10:48
是全部在無為之中在做
00:10:53
這與世俗的人來爭名爭利
00:10:58
來注重有為 有很大不同的地方
00:11:04
這就是老子義疏的看法
00:11:11
另外來看憨山大師的說明
00:11:14
大辯若訥者
00:11:16
上云若缺
00:11:18
則天地全功
00:11:21
人猶有所憾
00:11:24
然天何言哉
00:11:27
四時行焉
00:11:29
百物生焉
00:11:31
是則生物之功
00:11:34
不辯而自白矣
00:11:36
故曰
00:11:37
若訥
00:11:39
憨山大師這樣說
00:11:41
大辯若訥這句話
00:11:45
第一句就有說大直若缺
00:11:49
就是說天地對於 天下有全部的功勞
00:11:59
雖然說我們受天的庇蔭
00:12:01
受地的庇蔭
00:12:03
不過我們人還在棄嫌
00:12:06
還不滿意
00:12:08
但是天有跟你說什麼嗎
00:12:12
說你們沒有人情
00:12:14
我對你們這麼好
00:12:15
你是為什麼不感謝
00:12:17
天有這樣說嗎
00:12:20
春夏秋冬
00:12:22
四季在循環
00:12:27
一切百物都生存
00:12:31
但是天地來生物這個功勞
00:12:37
祂不與你辯
00:12:38
這樣就看很明顯了
00:12:41
天不曾與你討人情的
00:12:45
所以才叫做若訥
00:12:47
這個憨山大師 是用天地來作一個比喻
00:12:53
但是對於 憨山大師 老子義疏
00:12:57
講的道理實在是不錯
00:13:00
但是呢
00:13:01
沒辦法去體會這句話
00:13:03
真正的含義
00:13:06
我們最後看
00:13:07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13:08
你一切就明白了
00:13:13
辯者 爭論也
00:13:17
訥者 遲鈍於言也
00:13:22
俗士爭先而辯
00:13:26
大辯非不辯
00:13:30
擇其善而辯之
00:13:33
問而後答
00:13:35
感而後應
00:13:38
不爭先而辯
00:13:40
不已辨為能
00:13:43
故曰
00:13:44
大辯若訥也
00:13:47
這裡面有三個註解
00:13:50
但是第三個註解
00:13:53
文比較長
00:13:54
等下單獨做說明
00:13:57
先說明 註解第一跟註解第二
00:14:03
註解第一
00:14:05
辭海這樣說
00:14:07
爭論是非
00:14:09
曰 辯
00:14:12
孟子滕文公
00:14:14
余豈好辯哉
00:14:17
予不得已也
00:14:20
辭海裡面這樣說
00:14:23
說在爭論是非
00:14:26
是非就是對不對
00:14:28
來爭論是非叫做辯
00:14:33
在孟子滕文公章
00:14:35
裡面這句話
00:14:38
余豈好辯哉
00:14:40
余就是孟子自己說
00:14:42
說我
00:14:44
我難道真的愛辯嗎
00:14:48
今天我在辯是不得已的
00:14:51
有人說
00:14:53
辯也有不得已的
00:14:55
這等下再另外說明
00:14:57
你就瞭解說 為什麼孟子會說余
00:15:02
好辯哉 予不得已也這句話
00:15:07
註解第二
00:15:08
辭海這樣說
00:15:11
訥 遲鈍也
00:15:13
言之難也
00:15:16
論語里仁
00:15:18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00:15:24
這個裡面遲鈍 先做一個說明
00:15:30
辭彙這樣說
00:15:31
遲鈍 愚蠢
00:15:34
遲鈍就像笨笨的
00:15:36
不懂半樣
00:15:39
現在辭海說
00:15:41
訥就是遲鈍
00:15:43
就像說話很笨拙
00:15:47
在論語里仁篇裡面說
00:15:51
君子的人
00:15:53
話說比較少
00:15:55
工作做比較多
00:15:57
敏就是很努力
00:15:59
訥就是要說又不說
00:16:03
說話很笨拙
00:16:04
工作很肯做
00:16:06
這樣叫做
00:16:06
訥於言而敏於行
00:16:10
現在我們來看
00:16:11
呂純陽祖師這段文
00:16:15
辯就是爭論
00:16:21
訥就是笨笨傻傻的
00:16:29
說話很笨拙
00:16:33
世俗的修行人
00:16:36
講話都要與人爭論而辯
00:16:43
大辯的人
00:16:44
大辯就是擅於辯解的人
00:16:46
擅於辯論的人
00:16:48
他不是不辯
00:16:51
若不辯來說
00:16:53
對方做不對
00:16:54
你也不跟他講
00:16:56
對方說逆耳的事情
00:16:58
你也不敢說
00:16:59
不是這樣
00:17:01
大辯的人不是說
00:17:03
不與人辯論
00:17:05
是擇其善而辯之
00:17:09
就像為了要糾正他
00:17:11
為了要他好
00:17:13
才與他辯
00:17:15
但是這個辯
00:17:18
並不是一般與人爭論的辯
00:17:21
問而後答
00:17:24
對方若有問
00:17:25
我再應答
00:17:28
他若沒有問
00:17:29
我不回應
00:17:31
感而後應
00:17:34
就像對方有錯誤才糾正他
00:17:38
若沒有
00:17:39
不與他爭
00:17:42
不爭先而辯
00:17:44
不與人爭先辯
00:17:47
就像對方話還沒說完
00:17:49
你就硬要與他爭
00:17:51
對方就講一句
00:17:54
你就要與他爭十幾句
00:17:56
他不會這樣
00:17:58
只有問而後答
00:17:59
感而後應
00:18:02
不說你辯很厲害
00:18:04
不說你很會辯
00:18:07
所以才說
00:18:08
大辯若訥這句話
00:18:12
我們現在先來解釋
00:18:14
俗士爭先而辯這句話
00:18:17
之後再來解釋 孟子為什麼說
00:18:22
余豈好辯哉
00:18:24
予不得已也這句話
00:18:27
我們現在先來解釋
00:18:28
俗士爭先而辯這句話
00:18:31
我們來看
00:18:33
韓詩外傳這段記事
00:18:39
孔子過季康子
00:18:45
子張
00:18:46
子夏從
00:18:49
孔子入座
00:18:52
二子相與論
00:18:55
終日不決
00:18:58
子夏辭氣甚隘
00:19:02
顏色甚變
00:19:04
子張曰
00:19:06
子亦聞夫子之議論耶
00:19:12
徐言誾誾
00:19:15
威儀翼翼
00:19:18
後言先默
00:19:21
得之推讓
00:19:23
巍巍乎
00:19:24
道有所歸矣
00:19:27
小人之論也
00:19:29
專意自是
00:19:31
言人之非
00:19:34
瞋目搤腕
00:19:37
疾言噴噴
00:19:39
口沸目赤
00:19:41
一幸得勝
00:19:43
疾笑嗌嗌
00:19:46
威儀固陋
00:19:48
辭氣鄙俗
00:19:50
是以君子賤之也
00:19:55
對於本文
00:19:56
我們來做一個
00:19:59
詳細的說明
00:20:01
你們才會瞭解這句話
00:20:07
韓詩外傳
00:20:10
第九卷裡面這樣說
00:20:13
孔子過
00:20:16
現在這不能讀作過
00:20:19
過
00:20:21
就是經過的意思
00:20:24
也可以說是訪問的意思
00:20:28
孔子來訪問季康子
00:20:33
季康子是 一位內閣的大官
00:20:37
孔子去訪問
00:20:40
子張和子夏
00:20:44
兩個跟從在孔子的身邊
00:20:48
跟祂去
00:20:51
孔子進去內廳 和季康子在講話
00:20:58
二子就是指子張和子夏
00:21:02
兩個就在外廳
00:21:05
我們以前有分內廳外廳
00:21:08
因為孔子和 季康子在內廳講話
00:21:12
他們兩個在 外廳候等他師父
00:21:16
在廳裡面議論
00:21:20
來討論道理
00:21:23
天亮說到晚上還沒解決
00:21:26
他老師說的道理在相爭
00:21:30
天亮爭到晚上還未解決
00:21:34
子夏辭氣
00:21:37
辭就是言辭
00:21:38
辭氣就是口氣
00:21:40
口氣很不好
00:21:44
爭到整張臉都變色
00:21:48
子張就說
00:21:51
子
00:21:52
子就是你
00:21:54
你過去難道 沒聽到老師在議論
00:22:00
老師在教我們的道理
00:22:02
你難道沒聽到嗎
00:22:04
徐言誾誾
00:22:05
徐就是什麼
00:22:06
慢慢
00:22:08
我們走路慢慢
00:22:09
叫做徐
00:22:10
講話也慢慢
00:22:11
叫做徐
00:22:12
徐言誾誾就像講話慢慢講
00:22:17
面帶微笑說
00:22:19
不用用爭的
00:22:22
威儀翼翼
00:22:24
威儀就是態度
00:22:26
翼翼就是要互相禮讓
00:22:29
我讓你 你讓我
00:22:33
後言先默
00:22:36
要講話之前
00:22:38
先想一下
00:22:40
現在這句話要說出去之前
00:22:43
先想一下再說
00:22:45
不能沒經過頭腦
00:22:48
不稍微想一下
00:22:49
砰一下一句話 就從人的要害打下去
00:22:56
得之推讓
00:22:58
無論做什麼
00:22:59
講話都要禮讓來禮讓去
00:23:02
你先說 你說完再換我說
00:23:06
巍巍乎
00:23:07
道有所歸
00:23:09
若是這樣來說
00:23:11
我們道才有一個歸屬
00:23:14
才是真正的道
00:23:17
講話慢慢來
00:23:20
態度就要好
00:23:22
要講的之前就要先想一下
00:23:25
互相禮讓
00:23:27
這才是道啊
00:23:30
小人之論也
00:23:32
若小人在爭論怎麼做
00:23:37
專意自是
00:23:39
做什麼都我自己對
00:23:42
言人之非
00:23:44
都說你不對
00:23:47
講話橫柴入灶
00:23:50
不管你對不對
00:23:52
我講的話就是對啦
00:23:53
你講的都不對
00:23:55
這樣講比較快這樣
00:23:58
瞋目搤腕
00:24:01
瞋目就是眼睛睜大
00:24:04
搤腕就是捲袖子
00:24:06
袖子捲起來叫做搤腕
00:24:10
疾言噴噴
00:24:12
講話講的大小聲
00:24:16
講的很快 好像爭相要講
00:24:21
口沸目赤
00:24:23
口水說到沸揚揚
00:24:25
講到口水沸揚揚
00:24:28
眼睛紅通通
00:24:31
一幸得勝
00:24:34
假使萬幸讓你爭贏
00:24:37
疾笑嗌嗌
00:24:39
現在若萬幸讓你爭贏
00:24:41
哈哈哈
00:24:42
就開心成這樣
00:24:44
若爭贏就開心
00:24:47
威儀固陋
00:24:49
若這樣態度很差
00:24:51
態度很不好
00:24:54
講的話口氣也很下賤
00:24:59
就像很粗魯
00:25:02
所以若是君子的人
00:25:06
像這樣的爭論
00:25:09
根本就不喜歡
00:25:11
看不起他這樣說
00:25:14
所以真正修行人
00:25:17
絕對不要說
00:25:20
做什麼都要爭到贏
00:25:24
但是有人說
00:25:27
老子說
00:25:28
大辯若訥
00:25:31
真正若善辯的人
00:25:35
不與人爭到贏
00:25:37
為什麼剛才孟子說
00:25:40
余豈好辯哉
00:25:42
予不得已也
00:25:44
若大辯的人
00:25:46
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下
00:25:49
可以辯
00:25:52
話若說起來
00:25:53
若是私人的事情
00:25:55
不要辯
00:25:58
若對於自己的事情
00:26:01
不要與人辯
00:26:04
但是若遇到公事
00:26:06
或是關係到要 糾正世間人的邪說
00:26:11
這樣就可以說不得已之辯
00:26:14
但是要辯
00:26:17
不要太壞口氣
00:26:20
要笑笑的辯
00:26:23
所以道德經的 最後一句怎麼說
00:26:26
天之道
00:26:27
利而不害
00:26:28
聖人之道
00:26:29
為而不爭
00:26:30
最後一句這樣說
00:26:33
說天的道是對人有利益
00:26:36
絕對不會損害別人
00:26:38
聖人的道理
00:26:40
會與人辯
00:26:43
但是不會爭
00:26:45
辯論和爭論就不同
00:26:48
所以修行人可以辯論
00:26:50
不能爭論
00:26:53
所以我們現在來看
00:26:54
孟子滕文公篇
00:26:56
孟子這句話
00:26:59
我欲正人心
00:27:03
息邪說
00:27:05
距詖行
00:27:08
放淫辭
00:27:10
以承三聖者
00:27:12
豈好辯哉
00:27:14
予不得已也
00:27:18
註解第一
00:27:20
這裡面三個註解先做說明
00:27:24
邪說
00:27:26
不正的學說
00:27:29
現在說邪說 就是不正當的學說
00:27:33
註解第二
00:27:34
最新增訂本辭海
00:27:37
詖行
00:27:38
偏邪不正之行為也
00:27:42
詖行就是什麼
00:27:43
就是偏邪不正的行為
00:27:45
像是嫖 賭這種的
00:27:49
註解第三
00:27:51
朱熹夫子這樣說
00:27:52
放淫辭
00:27:54
放
00:27:55
驅而遠之也
00:27:57
言 淫辭
00:27:59
放蕩之辭也
00:28:02
朱熹夫子說
00:28:03
放淫辭
00:28:04
放就是要趕走
00:28:07
現在說淫辭 就是不正當的話
00:28:12
現在說黃色的話
00:28:14
骯髒話
00:28:16
註解第四
00:28:18
辭海這樣說
00:28:20
孟子滕文公
00:28:21
注
00:28:22
三聖
00:28:24
禹 周公 孔子也
00:28:28
辭海說孟子滕文公篇
00:28:31
現在引證和這些文一樣
00:28:34
這些就寫過了 再寫一遍就變重複
00:28:37
所以這略過
00:28:39
裡面的註解說三聖
00:28:42
就是指禹王 周公 孔子
00:28:45
這叫做三聖
00:28:47
現在我們看全文
00:28:51
孟子滕文公篇說
00:28:54
我想要糾正人的心
00:29:00
要來止息不正當的邪說
00:29:07
要來拒絕不正當的行為
00:29:13
要驅逐不正當的話
00:29:19
我是要繼承三聖
00:29:22
禹 周公 孔子的話
00:29:26
我不是好辯
00:29:28
我是不得已的
00:29:30
所以呢
00:29:32
祂辯是什麼
00:29:34
比如說有的說 嫖妓就是正當的
00:29:37
你要跟他辯
00:29:39
但是不用與他爭吵
00:29:40
要跟他辯
00:29:42
他若說不正當的言論
00:29:45
你要先跟他辯
00:29:46
要糾正他
00:29:49
但是呢
00:29:49
辯而不爭
00:29:51
可以辯不能爭
00:29:53
不能說他要聽就好
00:29:55
不聽就算
00:29:56
就像六祖說的
00:29:59
說他若說錯
00:30:01
我們可以與他辯
00:30:03
但是對方若不接納
00:30:05
合掌恭敬
00:30:07
好啦好啦
00:30:08
他不接納就算了
00:30:11
不辯不行
00:30:12
不辯他說邪說
00:30:14
你不與他辯可以嗎
00:30:16
我們有講就 已經盡我們的責任了
00:30:20
講是我們的義務
00:30:23
要不要聽隨便他
00:30:25
但是你不說就有過失了
00:30:28
所以呢
00:30:29
孟子才說
00:30:31
我不是好辯
00:30:32
我很不愛與人爭
00:30:34
是不得已的
00:30:35
因為對方就說不正當的話
00:30:38
不正當的行為
00:30:39
你不說就不行了
00:30:41
對不對
00:30:42
才說不得已
00:30:44
所以老子就是說
00:30:46
大辯若訥
00:30:48
真正大辯的
00:30:50
像這個就會辯
00:30:51
很會辯的人
00:30:53
但是呢
00:30:55
一般私人的事情
00:30:57
不與他辯
00:30:59
會去危害社會
00:31:02
會去危害國家
00:31:04
會去損害團體
00:31:07
當然要與他辯
00:31:09
不然來說
00:31:10
去損害一個國家的體制
00:31:13
損害一個團體的體制
00:31:16
或是損害一個公的事情
00:31:19
你不說不行
00:31:21
若私的盡量不用辯
00:31:23
私的若被人欺辱 口水噴到臉上就擦起來
00:31:27
所以你就要注意這點
00:31:29
我們每樣東西是要論公和私
00:31:33
若以公
00:31:35
像孟子說的予不得已也
00:31:38
我是逼不得已的
00:31:40
不是愛辯這樣
00:31:42
我們現在翻一百五十三頁
00:31:47
大成若缺
00:31:50
其用不敝
00:31:53
大盈若沖
00:31:56
其用不窮
00:31:59
大直若屈
00:32:01
大巧若拙
00:32:04
大辯若訥
00:32:07
我們上期說到這
00:32:09
今晚從這接續
00:32:12
躁勝寒 靜勝熱
00:32:21
對於本文
00:32:23
我們現在來看
00:32:25
老子義疏一個說明
00:32:28
躁勝寒
00:32:32
這是舉出一項 事例來作比喻
00:32:38
是說有為之動
00:32:41
實不若無為之靜來的自然
00:32:47
如在寒冷之天氣中
00:32:52
抗凍之法
00:32:54
普通就是不停的跳動
00:32:57
使身體發生熱力
00:33:01
這在不停之動作中
00:33:04
是可以勝過寒氣而不冷的
00:33:09
然到力盡不能再動作時
00:33:14
則仍然要受寒冷之侵襲
00:33:19
因為一個人 不能長期跳動不疲
00:33:24
所以最後還是不能抵抗寒氣
00:33:29
比喻修道之人
00:33:31
若不從實得的 道體上用功夫
00:33:36
徒持稍末一偏之見
00:33:41
執著造作而逞一時之勝
00:33:44
這在其有所表現時
00:33:48
可能是有聲有色
00:33:51
但因非出於自然
00:33:54
所以便不是長久之道
00:33:57
等於是在 寒氣中以跳動取暖
00:34:02
時間一久則 漸漸力不從心了
00:34:07
是以這躁勝寒一句
00:34:11
是說一切
00:34:12
如以躁動勝寒的作風
00:34:17
均為修道者所戒的
00:34:22
我們現在看這全文說明
00:34:26
老子義疏這樣說
00:34:30
躁勝寒
00:34:33
這就舉出一個例來作比喻
00:34:39
就是說有為的動
00:34:44
實在不如 無為的靜來的自然
00:34:50
就像寒冷的天氣之中
00:34:56
我們要抵抗的方法
00:35:00
普通就是不停止一直跳動
00:35:05
讓身體發生熱力
00:35:11
這在不停的動作之中
00:35:16
可以勝過寒氣不冷
00:35:19
人來抖來跳這樣
00:35:22
自然感到比較不冷
00:35:26
但是你到力氣盡
00:35:30
沒辦法再動作的時候
00:35:33
沒辦法再跳的時候
00:35:36
這樣一樣要受寒冷來侵襲
00:35:44
因為一個人
00:35:46
是沒辦法 長期間跳動不疲勞的
00:35:54
所以最後還是 沒辦法抵抗寒氣
00:36:00
比喻修道的人
00:36:03
你若不從實在所得 的道體上來用功夫
00:36:10
來修這個心法
00:36:13
你只有來維持稍末
00:36:18
就像比較 不重要一偏的見解
00:36:23
執著動作
00:36:25
就像來做有形有色的事情
00:36:28
來逞一時很熱鬧很囂張
00:36:35
但是這在有所表現的時候
00:36:39
就像說你正在做
00:36:41
正在表現在的時候
00:36:43
可能是有聲有色
00:36:47
但是這不是出在自然
00:36:50
所以便不是長久的道
00:36:53
等於像什麼
00:36:55
像寒冷之中來 跳動來取暖氣一樣
00:37:01
時間一久
00:37:03
就漸漸力不從心
00:37:07
這就是躁勝寒這句
00:37:11
是說一切
00:37:13
就像躁動會勝過寒的作風
00:37:19
均為修道者所警戒的
00:37:25
若這篇的文
00:37:28
看起來好像有理
00:37:31
不過跟這個文不合
00:37:35
怎樣不合
00:37:37
勝就是贏
00:37:41
和這個躁勝寒
00:37:42
就是這個躁會 徹底勝過寒氣才可以
00:37:46
不是暫時的
00:37:49
假使若說這是暫時的
00:37:54
你應該說躁暫勝寒
00:37:58
這個躁暫時勝過寒
00:38:01
不能說勝寒
00:38:02
勝寒就已經贏了
00:38:05
是暫時勝寒
00:38:08
但是祂現在最後說 你最後根本沒辦法勝寒
00:38:16
而且最後祂說
00:38:20
假使若躁動勝寒的作風
00:38:23
全都是修道應該所警戒的
00:38:26
若這樣來說
00:38:27
這個文也不合
00:38:30
若這樣說起來
00:38:31
你就要寫說不可躁勝寒
00:38:36
不能用躁來勝寒
00:38:38
這才是一種警戒的話
00:38:41
你只有躁勝寒
00:38:43
這個躁就已經 贏過這個寒了
00:38:48
不過這是見仁見智
00:38:50
你用你的智慧來想說
00:38:52
這個文這樣
00:38:54
躁勝寒來解釋 這樣適不適合
00:38:57
這是用你的智慧
00:38:59
自己去裁判
00:39:02
但是現在老子義疏下半段
00:39:07
要來說靜勝熱這句話
00:39:12
現在我們看老子義疏
00:39:14
要如何交代
00:39:15
我們現在來做一個參考
00:39:16
其次說在炎熱的天氣中
00:39:23
必然是越動越熱
00:39:27
最好的避熱方法
00:39:31
就是將浮躁之心情鬆下來
00:39:36
以心平氣和之 平靜狀態來對付
00:39:43
久而久之
00:39:46
自然就不會 覺得炎熱難受了
00:39:51
這比靠搖扇取涼 之動作方法好得多
00:39:58
因動久之手臂是要疲倦的
00:40:05
是以這心情平靜來抗熱
00:40:10
實在比手臂之動
00:40:13
徹而有效
00:40:14
比喻
00:40:15
正是虛靜勝躁動
00:40:19
無為勝有為
00:40:23
潛藏勝炫露
00:40:26
內斂勝外放
00:40:28
那麼修道者
00:40:31
參透此理之後
00:40:34
然當以清靜無為為目標
00:40:38
一切執著
00:40:40
偏出
00:40:41
都非長久之道
00:40:44
現在老子義疏 的後半段這樣說
00:40:49
祂說現在接續
00:40:52
就是要來說在 炎熱的天氣之中
00:40:58
你假使一個人越動就越熱
00:41:04
最好要避熱的方法
00:41:09
就是將我們浮躁 的心情放鬆下來
00:41:16
用我們的心平氣和的 平靜狀態來對付這個熱
00:41:25
久而久之
00:41:26
自然就不會覺得炎熱難受
00:41:31
現在一久
00:41:32
就不會覺得我很熱
00:41:36
這是比靠搖扇子
00:41:41
取涼的動作方法更好
00:41:47
因為一個人搖扇
00:41:52
一久
00:41:54
手就會痠
00:41:58
為了這樣呢
00:42:01
我們人的心情 平靜來抵抗熱
00:42:06
實在比用手來搖扇子
00:42:11
徹底有效
00:42:13
這是比喻正是用 靜的方法來勝躁動
00:42:22
用無為的方法來勝有為
00:42:27
一個人做什麼都潛藏就是
00:42:33
不會炫耀
00:42:35
勝過愛炫耀
00:42:38
一個人心的收斂
00:42:40
勝過你心跑出去外面
00:42:44
那麼修道的人
00:42:46
你若會瞭解這個道理之後
00:42:50
你就應該要用 清靜無為的目標
00:42:55
一切執著和偏出
00:42:59
都不是長久之道
00:43:03
這篇看起來
00:43:05
也是有理
00:43:07
但是呢
00:43:08
靜勝熱這句話
00:43:12
完全不符合
00:43:13
祂說一個人靜能抵抗熱
00:43:18
這也是暫時而已
00:43:21
不然看哪一個功夫最好
00:43:22
你的心最靜
00:43:25
不信六月你不要吹電風扇
00:43:28
不要吹冷氣看看
00:43:30
你若受得了
00:43:31
我跟你打賭
00:43:33
你無論再怎麼靜
00:43:34
你都受不了
00:43:35
我敢說這樣
00:43:37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00:43:41
你若說用靜來 抵抗寒冷還有辦法
00:43:46
你若說用靜來抵抗熱
00:43:48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00:43:52
不信一個人說他心最靜
00:43:55
脾氣最好
00:43:56
叫他六月穿厚衣 都不要吹涼看看
00:44:02
看他受不受得了
00:44:04
這絕對不可能的
00:44:07
而且祂說修道
00:44:10
這個靜要勝躁
00:44:12
無為要勝有為
00:44:14
潛藏要勝炫露
00:44:16
內斂要勝過外放
00:44:19
總總這些道理
00:44:20
跟這個靜要來勝熱
00:44:25
這個文也不太符合
00:44:30
不過祂這樣寫 起來有一點理
00:44:33
不過你若要徹底講起來
00:44:36
不太合這個道
00:44:39
因為祂所說的
00:44:40
這都用世俗的眼光在看
00:44:43
照字的字眼在看
00:44:47
事實這篇文
00:44:51
根本造道德經的人寫錯
00:44:58
你道德經就要看很多本
00:45:02
你只有看一本
00:45:03
有時候執在這本
00:45:06
就完蛋了
00:45:09
所以有的人
00:45:10
這篇文
00:45:11
他不是寫說躁勝寒
00:45:17
靜勝熱
00:45:21
在另外道德經的課本
00:45:27
他這章寫什麼
00:45:30
寫靜勝躁
00:45:33
寒勝熱
00:45:36
我們現在來看道德經析解
00:45:38
裡面一句話
00:45:39
道德經析解
00:45:43
躁勝寒
00:45:47
靜勝熱
00:45:50
按
00:45:51
此兩句之意義
00:45:54
實與老子之思想不合
00:45:59
老子主張清靜
00:46:03
反對躁動
00:46:06
只有清靜
00:46:08
才能克勝躁動
00:46:11
因此
00:46:13
躁勝寒當改為靜勝躁
00:46:20
而靜勝熱當改為寒勝熱
00:46:26
寒勝熱只是陪襯
00:46:32
靜勝躁之意義而已
00:46:39
我們對於註解先做說明
00:46:43
辭彙這樣說
00:46:45
陪襯
00:46:47
拿別的事物來襯托主體
00:46:54
陪襯就是什麼
00:46:57
就拿另外一個東西
00:47:00
來當作主體裝潢而已
00:47:05
就像說加強語氣而已
00:47:10
現在我們來看
00:47:12
道德經析解這樣說
00:47:15
躁勝寒
00:47:18
靜勝熱
00:47:21
照這兩句的意義
00:47:24
實在與老子的思想不合
00:47:29
因為老子的主張就是清靜
00:47:33
來反對躁動
00:47:36
怎麼會說躁來勝寒
00:47:39
老子根本主張清靜
00:47:42
沒有主張躁動
00:47:46
只有清靜 才有辦法克勝躁動
00:47:54
因為這樣
00:47:55
躁勝寒
00:47:57
應該改為靜勝躁
00:47:59
靜才有辦法勝過躁動
00:48:04
而且靜勝熱
00:48:07
應該改什麼
00:48:08
寒勝熱
00:48:11
但是寒勝熱只是 陪襯靜勝躁的意義而已
00:48:17
那這樣道德經 析解說這個話
00:48:20
是比較合理
00:48:24
比較合理
00:48:25
不過有一個什麼
00:48:26
祂根本只有說 這個文應該改這樣
00:48:32
祂並沒有去 解釋靜勝躁的原則
00:48:37
而且祂只有說寒勝熱
00:48:40
祂也沒有徹底
00:48:42
是為什麼用寒勝熱 來批判靜勝躁的原則
00:48:49
都沒有去解釋
00:48:53
那麼到底 老子義疏說的比較對
00:48:57
還是道德經 析解說的比較對
00:48:59
現在社會道德經的註解本
00:49:04
就是有這兩句
00:49:06
現在不同的解釋很多
00:49:11
所以若引太多給你聽
00:49:15
老師光是一句話
00:49:18
就引好幾百項
00:49:20
引到頭也暈了
00:49:21
所以只有拿兩個代表性
00:49:24
來做比較這樣而已
00:49:26
不然其他若要解釋來說
00:49:29
十多家的解釋都不同
00:49:32
可以說一頭霧水
00:49:35
所以我是最注重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49:40
所以還是來看呂純陽祖師
00:49:42
對於本文
00:49:43
祂的看法看怎麼樣
00:49:46
我們現在來寫在黑板
00:49:47
文 不用解釋
00:49:51
你大致上看一下
00:49:52
就稍微知道
00:49:55
假使將這些文 又詳細解釋給你聽
00:50:00
你就瞭解說
00:50:01
呂純陽祖師註解這篇文
00:50:04
絕對沒辦法讓你抓到把柄
00:50:10
祂在說的話
00:50:11
可以說跟你解釋的很清楚
00:50:16
實際這個文
00:50:18
照理說
00:50:21
就是要來改 靜勝躁 寒勝熱
00:50:27
這樣這個文才會圓滿
道德經(舊版)
132/142部影片
道德經(舊版)01
道德經(舊版)02
道德經(舊版)03
道德經(舊版)04
道德經(舊版)05
道德經(舊版)06
道德經(舊版)07
道德經(舊版)08
道德經(舊版)09
道德經(舊版)10
道德經(舊版)11
道德經(舊版)12
道德經(舊版)13
道德經(舊版)14
道德經(舊版)15
道德經(舊版)16
道德經(舊版)17
道德經(舊版)18
道德經(舊版)19
道德經(舊版)20
道德經(舊版)21
道德經(舊版)22
道德經(舊版)23
道德經(舊版)24
道德經(舊版)25
道德經(舊版)26
道德經(舊版)27
道德經(舊版)28
道德經(舊版)29
道德經(舊版)30
道德經(舊版)31
道德經(舊版)32
道德經(舊版)33
道德經(舊版)34
道德經(舊版)35
道德經(舊版)36
道德經(舊版)37
道德經(舊版)38
道德經(舊版)39
道德經(舊版)40
道德經(舊版)41
道德經(舊版)42
道德經(舊版)43
道德經(舊版)44
道德經(舊版)45
道德經(舊版)46
道德經(舊版)47
道德經(舊版)48
道德經(舊版)49
道德經(舊版)50
道德經(舊版)51
道德經(舊版)52
道德經(舊版)53
道德經(舊版)54
道德經(舊版)55
道德經(舊版)56
道德經(舊版)57
道德經(舊版)58
道德經(舊版)59
道德經(舊版)60
道德經(舊版)61
道德經(舊版)62
道德經(舊版)63
道德經(舊版)64
道德經(舊版)65
道德經(舊版)66
道德經(舊版)67
道德經(舊版)68
道德經(舊版)69
道德經(舊版)70
道德經(舊版)71
道德經(舊版)72
道德經(舊版)73
道德經(舊版)74
道德經(舊版)75
道德經(舊版)76
道德經(舊版)77
道德經(舊版)78
道德經(舊版)79
道德經(舊版)80
道德經(舊版)81
道德經(舊版)82
道德經(舊版)83
道德經(舊版)84
道德經(舊版)85
道德經(舊版)86
道德經(舊版)87
道德經(舊版)88
道德經(舊版)89
道德經(舊版)90
道德經(舊版)91
道德經(舊版)92
道德經(舊版)93
道德經(舊版)94
道德經(舊版)95
道德經(舊版)96
道德經(舊版)97
道德經(舊版)98
道德經(舊版)99
道德經(舊版)100
道德經(舊版)101
道德經(舊版)102
道德經(舊版)103
道德經(舊版)104
道德經(舊版)105
道德經(舊版)106
道德經(舊版)107
道德經(舊版)108
道德經(舊版)109
道德經(舊版)110
道德經(舊版)111
道德經(舊版)112
道德經(舊版)113
道德經(舊版)114
道德經(舊版)115
道德經(舊版)116
道德經(舊版)117
道德經(舊版)118
道德經(舊版)119
道德經(舊版)120
道德經(舊版)121
道德經(舊版)122
道德經(舊版)123
道德經(舊版)124
道德經(舊版)125
道德經(舊版)126
道德經(舊版)127
道德經(舊版)128
道德經(舊版)129
道德經(舊版)130
道德經(舊版)131
道德經(舊版)132
道德經(舊版)133
道德經(舊版)134
道德經(舊版)135
道德經(舊版)136
道德經(舊版)137
道德經(舊版)138
道德經(舊版)139
道德經(舊版)140
道德經(舊版)141
道德經(舊版)142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30816004853
c5baf72e-4f68-4b1e-9f0e-ded14328a3d7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