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莊朝守主講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舊版)08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舊版)08
4413
2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1年12月06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7
文偃禪師這句話
00:02:38
釋迦初生
00:02:41
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
00:02:45
周行七步
00:02:47
目顧四方云
00:02:49
天上天下
00:02:51
惟我獨尊
00:02:53
老僧當時若見
00:02:55
一棒打殺與狗子吃
00:02:58
貴圖天下太平
00:03:03
這位文偃禪師
00:03:04
是五代的一位高僧
00:03:08
五代
00:03:09
就是唐朝末
00:03:11
黃巢造反後分五代
00:03:14
現在說 文偃禪師是五代的人
00:03:19
這句話是出自於高僧傳
00:03:22
你若買高僧傳來看就知道
00:03:25
前文和後文很長
00:03:28
因為這篇文很長
00:03:30
只有把重要的 部分寫在黑板上
00:03:33
其他沒辦法寫
00:03:36
這段就是平常
00:03:39
文偃禪師的一些徒弟
00:03:41
都很驕傲
00:03:44
動不動就高高在上
00:03:48
甚至
00:03:50
不論何時都說佛教最高
00:03:53
釋迦佛祖是天下至尊
00:03:56
文偃禪師聽到這句話
00:03:59
為了要教祂的徒弟
00:04:02
說你們不要目中無人
00:04:05
不要自視高傲
00:04:07
人總是要謙虛
00:04:10
所以祂才來說這句話
00:04:14
祂說釋迦佛祖出生的時候
00:04:20
一手指天
00:04:22
一手指地
00:04:24
走七步
00:04:26
眼睛看四方這樣說
00:04:29
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00:04:33
你若說天地間我最厲害
00:04:35
我老和尚當時 如果真的看到
00:04:39
我拿一支棍子把祂打死
00:04:41
推去給狗咬
00:04:43
目的就是計劃 要讓天下太平
00:04:49
一個人若說惟我獨尊
00:04:51
這樣天下不會太平啊
00:04:53
因為你也說我最厲害
00:04:56
互相爭名
00:04:57
爭名就會發生問題
00:05:03
事實上釋迦佛祖 有沒有說這句話
00:05:06
有 有說
00:05:09
但問題就是這字我
00:05:12
因為這字我都解釋錯誤
00:05:16
我們一般說我
00:05:17
是說這個身體的我
00:05:20
這個我不是真正的我
00:05:23
這叫做假我
00:05:25
所以現在一句俗話說
00:05:28
真藥醫假病
00:05:33
真病無藥醫
00:05:36
你聽了覺得怪怪的
00:05:38
就是真藥怎麼會醫假病
00:05:41
真病為什麼無藥醫
00:05:44
這個道理你們要知道
00:05:47
現在醫假病
00:05:50
不是沒有病來裝的病
00:05:53
這樣你就錯誤了
00:05:55
假病就是假體的病
00:05:59
我們的身體叫做假體
00:06:02
四大組織
00:06:04
地水火風
00:06:06
以及色受想行識 五蘊所結合的
00:06:11
這叫做假體
00:06:14
我們還有一個真我
00:06:17
真我是什麼
00:06:17
真我就是我們的本性
00:06:19
我們的本性 才是我們的真我
00:06:22
不生不滅
00:06:24
所以真的藥是醫假體的病
00:06:29
一個人的本性若有病
00:06:32
沒有藥醫
00:06:34
不信的話一個人不孝
00:06:35
你藥讓他吃看看會不會好
00:06:37
一個人在搶劫
00:06:38
你拿藥給他吃看會不會好
00:06:41
不會好
00:06:41
那是他本性的病
00:06:43
絕對不會好
00:06:44
不然要怎麼辦
00:06:46
就要用道理來醫
00:06:47
不能用藥醫的
00:06:50
所以道理要聽好喔
00:06:52
這個我是真我
00:06:55
所以釋迦佛祖說
00:06:57
若是天上天下
00:07:00
只有我們的本性最獨尊
00:07:02
你修行是要修本性
00:07:05
經裡面才說
00:07:07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00:07:09
這個道理在這裡
00:07:11
所以世間人沒有認識本性
00:07:15
只有認假體而已
00:07:19
若是說到釋迦的謙虛
00:07:22
我拿金剛經一句話給你看
00:07:25
你就知道釋迦有沒有謙虛
00:07:28
一個人若是誇口
00:07:29
絕對沒辦法成佛啦
00:07:30
也沒辦法成仙啦
00:07:32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07:35
若有人言
00:07:39
如來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7:46
須菩提
00:07:47
實無有法
00:07:49
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7:57
金剛經釋迦佛祖這樣說
00:08:01
說假使外面有人說
00:08:04
說我
00:08:06
如來是什麼
00:08:08
因為一般若是 道教的經都寫吾
00:08:12
吾就是我
00:08:14
但是為了尊重聖人
00:08:17
所以若是道教的經
00:08:19
比如說母經來說
00:08:23
寫吾旁邊再附註老母
00:08:27
若是帝君的經來說
00:08:30
吾旁邊再寫帝君
00:08:35
所以這叫做尊重
00:08:37
但是佛教在翻譯時
00:08:40
現在寫吾旁邊再寫如來
00:08:43
比較麻煩
00:08:44
所以這是翻譯的人寫如來
00:08:47
若是依照原文是要寫吾
00:08:50
吾就是我
00:08:53
說假使有人說我
00:08:56
得到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00:09:00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9:03
就是無上的正等正覺
00:09:06
若是要簡單說
00:09:09
就是先天的大道
00:09:12
祂說假使有人說
00:09:14
我得到先天大道
00:09:16
須菩提
00:09:18
實際上我沒有辦法
00:09:21
我今天來得到先天大道
00:09:24
這樣有沒有謙虛
00:09:26
說我根本沒有得到
00:09:27
祂不敢說祂得到了
00:09:30
若是現在的人
00:09:32
說我見性了我得到了
00:09:34
都是這樣
00:09:35
所以你想佛聖人這種口氣
00:09:39
和一般人的講法就不一樣
00:09:42
另外我們來看 佛教最大的祖師
00:09:46
惠能六祖
00:09:48
我們現在來看六祖壇經
00:09:52
行由品這句話
00:09:55
教是先聖所傳
00:10:00
不是惠能自智
00:10:03
願聞先聖教者
00:10:07
各令淨心
00:10:09
聞了
00:10:10
各自除疑
00:10:14
六祖這樣說教
00:10:17
但是這個教你們就要注意
00:10:20
這個教不是佛教道教的教
00:10:23
這個教是什麼
00:10:25
我們看佛學辭典的說明
00:10:28
教 梵語阿含
00:10:33
譯曰教
00:10:35
聖人之言
00:10:37
被於下者
00:10:39
在心云法
00:10:41
法發於言云教
00:10:45
說教
00:10:46
若是印度話叫做阿含
00:10:50
翻譯中國話就是教
00:10:54
聖人所說的話
00:10:58
來留給下面的人
00:11:02
在我們的心就叫做法
00:11:05
由我們的法 說出來給大家聽
00:11:09
就是叫做教
00:11:11
這個教是教導的教
00:11:13
教育的教
00:11:14
並不是佛教道教的教
00:11:18
你就要注意這點
00:11:21
說我今天 要講給你們聽的道理
00:11:25
是以前的聖人所留下來的
00:11:30
不是我惠能 有智慧自己知道的
00:11:35
這樣你想有沒有謙虛
00:11:37
祂說不是我的智慧
00:11:40
你若是希望古聖賢來教導
00:11:47
你們各人的心要清淨
00:11:50
聽到我的道理之後
00:11:53
各人要自己除去癡疑的心
00:12:00
除去你疑問的心
00:12:06
再來六祖 另外一句話這樣說
00:12:12
一僧問師云
00:12:16
黃梅意旨
00:12:19
甚麼人得
00:12:22
師云
00:12:23
會佛法人得
00:12:26
僧云
00:12:28
和尚還得否
00:12:30
師云
00:12:31
我不會佛法
00:12:36
在六祖壇經
00:12:37
機緣品這句話怎麼說
00:12:40
說有一位和尚
00:12:42
僧就是和尚
00:12:44
有一位和尚來問六祖
00:12:47
這個師就是指六祖
00:12:51
他說黃梅的意旨
00:12:55
黃梅是指什麼
00:12:58
指六祖的師父
00:13:01
弘忍大師
00:13:03
因為弘忍大師祂在黃梅
00:13:06
現在若是說黃梅
00:13:08
等於就是指五祖
00:13:10
弘忍大師
00:13:13
說五祖的衣缽
00:13:15
到底是誰得到了
00:13:19
六祖回答說
00:13:22
知道佛法的人得到了
00:13:26
那麼這個和尚又說
00:13:31
因為這個和尚知道
00:13:33
衣缽是六祖得到了
00:13:35
知道是六祖得到
00:13:38
祂說知道佛法的人得到
00:13:41
他就跟祂說
00:13:42
師父啊你有得到嗎
00:13:45
若是普通人會怎麼回答
00:13:47
比如說我是六祖
00:13:49
衣缽我得的
00:13:51
對不對
00:13:52
祂不是喔
00:13:53
說我不知道佛法
00:13:58
衣缽就祂得的啊
00:14:00
你說知道佛法的人得
00:14:03
你說你不知道佛法
00:14:04
這就是謙虛
00:14:07
對不對
00:14:08
絕對不敢說
00:14:09
我是祖師
00:14:10
我六代祖師你來拜我
00:14:12
不敢這樣
00:14:14
問衣缽誰得到
00:14:16
祂說知道佛法的得到
00:14:19
他說師父你有得到嗎
00:14:22
祂說我不知道佛法
00:14:25
這就是謙
00:14:27
學道就是這字謙最重要
00:14:29
你們要注意這項
00:14:30
另外又一句話
00:14:34
是六祖壇經的頓漸品說的
00:14:37
師曰
00:14:39
吾言有法與人
00:14:42
即為誑汝
00:14:47
誑是什麼
00:14:49
辭海這樣說
00:14:50
誑 欺也惑也
00:14:53
誑就是欺騙迷惑
00:14:56
六祖這樣說
00:14:58
若說我今天 有道理來教你
00:15:03
若是這樣我騙你的
00:15:05
我哪有什麼道理教你
00:15:08
是講道理讓你參考而已
00:15:11
對不對
00:15:12
我沒有這個資格教你
00:15:14
有沒有謙虛
00:15:16
普通人說老師教你
00:15:18
你們都來聽我的話
00:15:19
祂不是
00:15:22
說我若教你
00:15:23
這樣我騙人
00:15:26
自己就不能度了 要怎麼度他人
00:15:29
要自己先度自己
00:15:33
所以六祖壇經 才有一句話說
00:15:37
度心裡眾生
00:15:39
自己要先度
00:15:41
自己沒有度要怎麼度別人
00:15:45
所以這個謙
00:15:47
可以說全世界 所公認的大道理
00:15:55
看道德經四十五章
00:15:59
這個我們將來會說
00:16:01
現在只是簡單提一下
00:16:06
讓你們稍微瞭解而已
00:16:10
稍微讓你們知道
00:16:13
古聖賢有說這句話
00:16:17
大巧若拙
00:16:21
巧是什麼
00:16:23
巧等於就是智慧
00:16:26
拙等於就是愚痴
00:16:29
愚人啦
00:16:32
祂說若有大智慧的人
00:16:35
表面上看起來像是愚人
00:16:40
所以以前的修行人說
00:16:42
俺老拙
00:16:44
老拙就是說
00:16:45
我老人沒有智慧
00:16:47
我是愚人
00:16:49
這就是謙虛的話
00:16:52
到了道德經第四十五章時
00:16:56
這句話就會詳細解釋
00:16:58
現在是提一下而已
00:17:01
在史記樂書篇 裡面一句話這樣說
00:17:07
君子以謙退為禮
00:17:11
禮有兩種
00:17:14
小人的禮和君子的禮不同
00:17:19
小人說的禮就是
00:17:21
紅包包大包一點
00:17:23
禮數準備豐富一點
00:17:26
這就是禮
00:17:28
若是君子就是以謙虛為禮
00:17:33
為什麼呢
00:17:35
比如說一個人
00:17:37
你誇耀在大家面前誇耀
00:17:40
你誇耀我也誇耀
00:17:41
誇到後來
00:17:42
你心情差我心情也差
00:17:45
對不對
00:17:47
假使他在誇耀我謙虛一點
00:17:48
這就是禮貌啊
00:17:51
對不對
00:17:51
所以我們在你看
00:17:54
在這二十字箴言
00:17:56
這個禮在這
00:17:59
一個人若要學禮
00:18:00
就要學謙
00:18:02
無謙就無禮
00:18:06
再來論語 述而第七篇這樣說
00:18:12
子曰
00:18:13
述而不作
00:18:16
何謂述
00:18:17
述就是說
00:18:19
作就是著作
00:18:21
這說到論語時就會說
00:18:26
因為我今天是 把古聖賢留下來的話
00:18:30
講給你們聽
00:18:31
我沒有自己著作
00:18:34
實際上道理都是孔子著的
00:18:37
祂說我沒有啦
00:18:38
我沒有著作
00:18:40
因為我說的這些話
00:18:41
都是古聖賢留下來的
00:18:42
不是我留我自己著的
00:18:45
你想有沒有謙虛
00:18:49
所以自古以來
00:18:53
中國是禮儀之邦
00:18:58
全部都很謙虛
00:19:01
比如說當皇帝說寡人
00:19:05
當國王說孤王
00:19:10
這都是謙虛的
00:19:11
你們想說寡人是高高在上
00:19:14
寡人是很謙虛的話
00:19:17
假使男人
00:19:20
丈夫死了叫做寡婦
00:19:23
寡就是沒有用
00:19:26
孤呢
00:19:27
人家說孤兒孤獨
00:19:29
孤單老人
00:19:30
孤也是不好的話
00:19:33
所以以前厲害的人
00:19:36
都不敢稱呼我很高
00:19:39
都稱呼可以說是
00:19:41
我很低我很低
00:19:43
我來引一個
00:19:44
二十四史晉書裡一句話
00:19:47
二十四史晉書韓伯辨謙
00:19:54
夫謙之為義
00:19:59
存乎降己者也
00:20:03
以高從卑
00:20:06
以賢從鄙
00:20:10
故謙名生焉
00:20:14
孤寡不穀
00:20:17
人之所惡
00:20:19
而侯王以自稱
00:20:22
降其貴者
00:20:28
他說我們要知道謙這字
00:20:33
的道理是什麼
00:20:36
義是意義
00:20:37
我們要知道 謙的意義是什麼
00:20:42
就是我們存心
00:20:44
來降低自己的身份
00:20:49
我們的身份高來降為低
00:20:53
卑就是低
00:20:56
我們的很厲害來降為笨拙
00:21:01
鄙就是笨拙的人
00:21:04
所以有時候說鄙人
00:21:05
就是說我是笨拙的人
00:21:07
這樣說比較快
00:21:10
所以謙這個名就生出來了
00:21:15
孤寡不穀
00:21:21
全部都是別人討厭的東西
00:21:25
為什麼大家討厭孤寡不穀
00:21:30
我們現在看註解
00:21:32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1:34
孤寡不穀
00:21:37
言孤與寡 乃不善之名
00:21:42
孤寡不穀這句話
00:21:45
孤和寡都是不好的名
00:21:49
像是孤單老人
00:21:50
是好名嗎
00:21:52
孤兒是好名嗎
00:21:55
寡婦是好名嗎
00:21:57
這都不是好名
00:21:58
孤和寡根本上 都是不好的名字
00:22:03
那穀呢
00:22:04
辭海說
00:22:05
穀善也
00:22:06
穀就是善
00:22:08
那不穀呢
00:22:09
不穀就是不善
00:22:12
所以說啊不穀
00:22:14
就是說我是不善的人
00:22:16
這就是謙虛啊
00:22:17
你難道真的不善嗎
00:22:19
不是真的不善
00:22:20
是自己謙虛的
00:22:23
所以辭海才說
00:22:25
孤
00:22:26
侯王之謙稱
00:22:29
現在說孤王孤王
00:22:31
這個孤就是
00:22:33
當諸侯國王謙卑的稱謂
00:22:39
寡人
00:22:41
古諸侯之謙稱
00:22:43
言己是寡德之人
00:22:47
現在說寡人
00:22:48
是以前諸侯謙虛的稱謂
00:22:52
說我是今日 真正無德行的人
00:22:56
寡德就是無德行
00:22:59
很少
00:23:02
所以以前當皇帝諸侯說
00:23:06
寡人
00:23:07
等於是稱呼 我是無德行的人
00:23:10
孤王就是說
00:23:11
我是一位沒有用的人
00:23:14
就是這樣
00:23:15
以前的稱呼就是都這樣
00:23:18
所以現在二十四史晉書
00:23:21
韓伯辦謙裡面說
00:23:25
這孤寡不穀
00:23:29
這都是大家討厭的
00:23:31
這不能讀作惡
00:23:33
惡是惡人
00:23:34
要讀作惡
00:23:35
惡就是討厭
00:23:37
每個人都討厭孤寡不穀
00:23:40
大家都討厭
00:23:42
但是當諸侯國王都自稱
00:23:47
就是要降低他的高貴
00:23:50
就是說我不要這麼誇耀
00:23:54
所以希望在座的同修
00:23:59
下午變成一種專題
00:24:02
因為我們與上期說
00:24:07
老子說不言之教
00:24:10
就是不要說 我很厲害的教導
00:24:16
所以才說謙是德行
00:24:18
謙是禮
00:24:20
所以這堂課之後
00:24:24
在座的師兄師弟
00:24:27
所有的同修
00:24:29
此後若出外
00:24:30
最好不要誇耀
00:24:32
別人說某人你修很好
00:24:34
說哪有啦
00:24:35
現在我在學而已啦
00:24:38
千萬就不要
00:24:39
現在道理 你不會比我厲害了
00:24:42
千萬不要這樣
00:24:43
不要說我得到了
00:24:45
我見性了
00:24:46
千萬不要這樣說
00:24:48
我引過老子孔子釋迦
00:24:52
歷代祖師所說的話
00:24:55
每一句話都是謙虛的話
00:24:58
我就說只有 兩光師才會誇耀
00:25:01
我是明師我是活佛
00:25:05
我是無上師
00:25:07
都自己自稱三齊王
00:25:10
事實上說起來是丟臉的事
00:25:14
我們現在翻二十頁
00:25:17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00:25:24
斯惡已
00:25:27
皆知善之為善
00:25:30
斯不善已
00:25:33
故有無相生
00:25:37
難易相成
00:25:40
長短相形
00:25:43
高下相傾
00:25:45
音聲相和
00:25:48
前後相隨
00:25:51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00:25:56
行不言之教
00:25:59
我們上期說到這
00:26:02
下午就是最後一句
00:26:05
萬物作焉而不辭
00:26:09
生而不有
00:26:12
為而不恃
00:26:15
功成而弗居
00:26:17
夫唯弗居
00:26:20
是以不去
00:26:23
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26:26
本章萬物作焉而不辭
00:26:31
以至是以不去之句
00:26:35
皆以聖德比天地而言
00:26:40
四時變遷
00:26:43
萬物生長
00:26:46
天何言哉
00:26:48
聖人教化眾生
00:26:51
不自衒其德
00:26:54
其德配天
00:26:56
故言萬物作焉而不辭
00:27:01
不辭應上文不言之教句
00:27:06
地育萬物
00:27:09
不據為己有
00:27:14
聖人教化眾生
00:27:18
亦不據為己有
00:27:23
其德配地
00:27:25
故言生而不有
00:27:29
天地生育萬物
00:27:32
不恃其能
00:27:34
施而不望報
00:27:37
聖人教化眾生
00:27:40
亦不恃其能
00:27:42
以無所住
00:27:44
行於法施
00:27:47
故言為而不恃
00:27:50
萬物皆由天地生育
00:27:55
功業成就
00:27:56
不自居功
00:27:58
聖人教化眾生
00:28:01
亦不自居功
00:28:03
故言功成而弗居
00:28:06
居其功者
00:28:09
曰福德
00:28:11
不居其功者
00:28:13
其功終不可沒
00:28:16
是真功德也
00:28:19
故言夫唯弗居
00:28:22
是以不去
00:28:24
不去則長存
00:28:27
長存則不生不滅也
00:28:31
現在呂純陽祖師說
00:28:34
本章說 萬物作焉而不辭開始
00:28:41
說到是以不去這句為止
00:28:46
全部在描寫聖人的德行
00:28:51
來比天地
00:28:54
聖人的德行和天地一樣
00:28:59
春夏秋冬四季的變遷
00:29:03
萬物在生長
00:29:06
天
00:29:08
你想祂曾經說過 這全都是我的功勞嗎
00:29:13
天不會這樣說
00:29:16
聖人來教化眾生
00:29:20
祂自己也不會 炫耀祂的德行
00:29:25
所以祂的德行配天
00:29:29
和天一樣
00:29:31
所以才說萬物 作焉而不辭這句話
00:29:37
不辭就是 順應上期上文所說的
00:29:42
說不言之教這句話
00:29:46
那地呢
00:29:49
地養育萬物
00:29:53
祂不會去佔有 說這都是我的
00:30:00
聖人來教化眾生
00:30:03
祂也不會佔有
00:30:06
所以祂的德配地
00:30:11
你想想地養育萬物
00:30:16
祂會說這都是我的功勞嗎
00:30:19
祂不會這樣
00:30:20
所以祂絕對 不會有佔有的心
00:30:24
我們傳道者也一樣
00:30:28
你若和地的心理一樣
00:30:30
就不會有佔有之心
00:30:33
若沒有佔有之心來說
00:30:35
就是有教無類
00:30:37
對不對
00:30:38
所以呢
00:30:39
祂的德可以配地
00:30:42
才說生而不有這句話
00:30:46
天地來生育萬物
00:30:49
本來有一個註解
00:30:51
但是黑板寫不下
00:30:53
這個生育
00:30:54
生等於是指生長
00:31:01
育就是養育
00:31:02
天地來生長養育萬物
00:31:08
祂絕對不會自恃說
00:31:13
這是我的能力
00:31:16
上天來施予眾生
00:31:23
祂並沒有希望眾生回報
00:31:28
聖人在教化眾生也一樣
00:31:33
祂不會認為
00:31:34
這都是我的才能我的功勞
00:31:38
祂就是用無所住的心
00:31:42
來行法施
00:31:45
所以才說為而不恃
00:31:49
萬物都是天地所生育
00:31:55
但是這個功業成就之後
00:31:58
天地並不會自己說
00:32:02
這是我的功勞
00:32:04
聖人來教化眾生也一樣
00:32:09
祂也不會說
00:32:11
我今天來教化的眾生
00:32:13
來度化眾生
00:32:15
這是我的功勞
00:32:16
祂並不會居功
00:32:20
所以才說功成而弗居
00:32:24
一個人若居其功
00:32:26
就是福德
00:32:28
有人若想要回報
00:32:30
這就是福德
00:32:32
一個人若沒有 想回報的心理去布施
00:32:36
這個功到最後無法埋沒
00:32:41
這才是真正的功德
00:32:44
所以才說夫唯弗居
00:32:47
是以不去
00:32:50
何謂不去
00:32:52
不去就是長存啊
00:32:54
長存就不生不滅
00:32:58
這就是第二章的總結
00:33:03
我們接下去第三章
00:33:08
不尚賢
00:33:11
使民不爭
00:33:17
我們本文一般在解釋
00:33:20
現在所有的課本
00:33:24
有三種解釋
00:33:27
第一就是說
00:33:29
沒有尊重賢能的人
00:33:33
使民不爭奪名利
00:33:39
第二種解釋是說
00:33:41
不提倡聰明才幹的人
00:33:47
才可以讓百姓不相爭
00:33:52
第三種解釋是說
00:33:55
不表揚賢的名
00:33:59
可以讓人民不起相爭心
00:34:05
雖然這個國家
00:34:07
將不尚賢
00:34:10
解釋成不尊重賢人
00:34:14
但是
00:34:18
各個課本的說法
00:34:20
都各說各話
00:34:25
但是我找這些課本之中
00:34:31
有兩三項比較圓滿
00:34:35
把它提出來當作參考
00:34:38
第一就是 道德經淺釋裡這樣說
00:34:41
道德經淺釋裡所說的
00:34:45
所謂尚賢
00:34:48
就是尊尚賢名
00:34:52
一般世俗之人
00:34:55
為了爭取賢名
00:34:59
以博取別人的好評
00:35:03
使用各種手段
00:35:06
有的虛偽做作
00:35:11
有的假冒為善
00:35:14
有的使用各種花樣
00:35:19
耍盡各種虛招去詐欺別人
00:35:27
意圖使人對他尊重
00:35:31
獲致賢名
00:35:34
因此
00:35:36
老子主張不尚賢
00:35:39
儒家也說
00:35:41
吾未見好德如好名者
00:35:46
鼓勵人重德要重於重名
00:35:51
不爭 不爭功名
00:35:55
返自然也
00:35:58
現在這句話 我們要怎麼解釋呢
00:36:05
它說所謂的尚賢是什麼
00:36:10
就是要尊尚賢名
00:36:14
要尊重賢的名
00:36:18
一般世俗的人
00:36:22
為了要爭取賢名
00:36:27
要讓別人稱讚
00:36:31
他就用各種手段
00:36:35
有的用虛偽來做
00:36:40
做賢名給大家看
00:36:43
有的人用假善
00:36:47
來使用種種的花樣
00:36:51
要讓外觀看起來
00:36:53
這個人是善人
00:36:59
耍
00:37:00
這有時突然會讀作要
00:37:03
耍盡就像是戲弄
00:37:07
就像是一種捉弄
00:37:13
耍盡各種虛偽的招數
00:37:18
來詐欺別人
00:37:22
他的意圖 就是要讓人尊重他
00:37:27
可以得到賢名
00:37:31
因此
00:37:34
老子才主張什麼
00:37:37
主張不尚賢
00:37:40
儒家也有一句話說
00:37:44
吾未見好德如好名者
00:37:50
這句話是作者 用論語裡的話來說
00:38:01
在論語子罕第九篇
00:38:04
說這句話
00:38:06
但是這個名祂不說名
00:38:09
說色
00:38:12
論語子罕第九篇是說
00:38:17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00:38:20
現在這位作者 把它變成好名者
00:38:23
這個色也可以說是名聲
00:38:25
意思一樣
00:38:27
他的目的是 要符合好名的關係
00:38:31
他才會寫這樣
00:38:34
他說儒家也有一個說啊
00:38:37
說我不曾看過 一位真正好德的人
00:38:41
比形形色色還要有興趣
00:38:45
這個色不是女色的色
00:38:47
是形形色色
00:38:48
等於也是名啦
00:38:52
這就是要鼓勵什麼
00:38:54
鼓勵人要尊重道德
00:38:58
比尊重名聲還重要
00:39:04
現在說不爭
00:39:06
不爭就是不爭功名
00:39:10
就要返回自然之道
00:39:15
你們現在就要注意這篇文
00:39:19
這篇文若是讀錯
00:39:23
就會走火入魔
00:39:25
就會偏掉
00:39:27
最重要就是 最後這句話要注意
00:39:30
返自然
00:39:33
返就是要返回
00:39:34
返回自然
00:39:37
因為道德經淺釋解釋說
00:39:41
一個人不能尊重賢名
00:39:47
現在有的人 看了這篇註解之後
00:39:51
他的心裡會想什麼
00:39:54
某人啊你做人這麼好
00:39:57
今年要表揚你
00:39:58
不要不要
00:39:59
說瘋話
00:40:01
我做善事不要別人知道
00:40:03
你要表揚我
00:40:04
我不要
00:40:05
會變成這麼恐懼
00:40:07
若這麼恐懼會變成什麼
00:40:10
變虛偽
00:40:12
就是現在所說的
00:40:14
虛偽的做作
00:40:17
你不要名等於就是要名
00:40:21
這樣跟你說
00:40:22
你聽了覺得怪怪的
00:40:23
為什麼不要名會變成要名
00:40:26
你為了要你清廉的名
00:40:29
來拒絕這個名
00:40:31
你也是要名
00:40:33
對不對
00:40:36
某人啊
00:40:38
你善事做那麼多
00:40:40
今年縣方要表揚你
00:40:44
我不要不要不要
00:40:47
這個目的
00:40:48
雖然你嘴說不要
00:40:50
實際上你是要名
00:40:52
要什麼
00:40:53
我被表揚的話
00:40:56
這樣我出名就沒效了
00:40:58
我要清廉的名
00:41:00
現在你說
00:41:01
別人要表揚我我也不要
00:41:04
你要那個清廉的名
00:41:06
這樣不自然
00:41:08
所以最後這句你要很注意
00:41:11
返自然
00:41:13
何謂返自然
00:41:15
等於就是說來同修去不留
00:41:18
來不歡喜去不擔憂
00:41:21
這道德經最後就會說
00:41:23
說人法地
00:41:25
地法天
00:41:27
天法道
00:41:28
道法自然
00:41:29
這都是真正的道理
00:41:32
所以當今有很多人不瞭解
00:41:36
就是說修行要看破名利
00:41:40
聽到這句話之後
00:41:43
從此錢也不賺了
00:41:47
看破利了 錢不賺
00:41:50
看破名了
00:41:51
名聲也不要了
00:41:53
我捧你出來當里長好不好
00:41:55
不好
00:41:56
我當什麼里長
00:41:58
我就不要名還當里長
00:41:59
說某人啊
00:42:01
你出來當議員好不好
00:42:02
不要不要
00:42:03
我就不要名還當議員
00:42:06
這樣你不是不要名
00:42:08
你是要清高的名
00:42:10
你也是要名
00:42:12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42:15
真正看破名
00:42:17
怎麼樣叫做看破名
00:42:19
某人啊 你出來當縣長好不好
00:42:22
好啊
00:42:23
要我當我就出來當
00:42:25
你把名看得很淡薄
00:42:28
別人說我要名也沒關係
00:42:30
是眾人要我當
00:42:31
我是在為民服務
00:42:33
但是別人若要跟我競爭
00:42:35
硬要拉我下台
00:42:37
好啊
00:42:37
你竟然要和我 這麼激烈的競爭
00:42:40
要就讓給你
00:42:42
這叫做自然啦
00:42:45
這才是真正不要名
00:42:49
來同修去不留
00:42:51
這就是真正的不要名
00:42:55
假使若可以賺錢
00:42:57
我們是正正當當
00:42:59
你一天賺十萬 一百萬也沒關係
00:43:02
我這又不是詐欺
00:43:04
又不是騙人的
00:43:06
我公公道道賺錢啊
00:43:09
這沒關係啊
00:43:11
但是你不要不守本分
00:43:15
本分就是我們 應當做的叫做本分
00:43:18
比如說工作
00:43:19
我的月薪 加班費出差費津貼
00:43:24
每項都領也沒關係
00:43:25
但是不要貪汙就好
00:43:28
不應當得到的錢不要得
00:43:31
這就是正當的利啊
00:43:34
你不要說
00:43:36
某人啊今晚來加班
00:43:38
加班有領加班費
00:43:40
不要不要不要
00:43:41
我就看破利了還加班
00:43:44
這樣就不對了
00:43:45
這樣一來對公司無利益
00:43:48
對國家的增產也無利益
00:43:50
每項都沒有啊
00:43:52
你什麼不要名
00:43:53
你就是要懶惰的名
00:43:56
這叫做不自然
00:43:59
所以呢
00:44:00
一個人就是不尊重賢名
00:44:08
才讓人不會競爭
00:44:10
有的競爭要賢
00:44:12
你也說要清廉我也要清廉
00:44:15
一切事情都拒絕
00:44:18
這樣就不對了
00:44:20
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
00:44:24
名利要淡薄
00:44:27
淡薄就是說
00:44:28
別人若有需要我們時
00:44:31
我們要盡力去做
00:44:33
別人若不要我們時
00:44:35
我們要及時收手
00:44:38
這才是真正看名很薄的人
00:44:42
你們要注意這點
00:44:44
現在來看老子義疏
00:44:48
孔子曾說過
00:44:51
義者宜也尊賢為大之言
00:44:58
並以尊賢列為九經之一
00:45:03
依此看來
00:45:06
這孔子確是 主張尊賢的人了
00:45:12
然今老子卻主張
00:45:14
不尚賢
00:45:16
以尚賢自為 導使民爭的一個禍首
00:45:23
孔子尊賢是尊真賢
00:45:27
是尊真正有德有才的賢
00:45:33
並不是尊重假名實的賢
00:45:38
而老子不尚賢
00:45:41
是不尚假賢
00:45:44
不崇尚盜名偽裝之名
00:45:48
孔子所說的賢
00:45:51
是居仁由義的賢
00:45:54
老子所說的賢
00:45:56
是好名亂真的賢
00:46:00
一當尊
00:46:02
一當棄
00:46:04
故而這兩位聖人的所旨
00:46:08
實在是言殊理同
00:46:14
現在對於本文
00:46:16
我們來做個詳細的說明
00:46:20
老子義疏說
00:46:24
孔子曾經說一句話
00:46:28
說義者宜也
00:46:31
尊賢為大這句話
00:46:35
而且這尊賢兩字
00:46:39
是把它列在九經之一
00:46:44
何謂九經
00:46:46
我們來看中庸這句話
00:46:50
凡天下國家有九經
00:46:55
曰修身也
00:46:57
尊賢也
00:46:58
親親也
00:47:00
敬大臣也
00:47:01
體群臣也
00:47:03
子庶民也
00:47:04
來百工也
00:47:06
柔遠人也
00:47:08
懷諸侯也
00:47:11
它說假使 一個人要治理國家
00:47:16
有九種辦法
00:47:20
第一就要修身
00:47:23
每一個人要做事情
00:47:26
沒有從修身開始不行
00:47:29
第二就是要尊賢
00:47:32
尊賢人
00:47:34
尊重賢人
00:47:36
第三就是親親
00:47:40
上面這字親就是親近
00:47:42
下面這字親是父母
00:47:45
父母親
00:47:46
要親近父母
00:47:50
再來就要敬大臣
00:47:53
這是指什麼
00:47:54
指我們當下屬的官
00:47:58
我們當下屬的官
00:47:59
就是要尊重上司的命令
00:48:03
比如說我當一個公司的職員
00:48:07
就是要尊重經理董事長
00:48:11
好比說我是一個鄉長鎮長
00:48:15
就要尊重縣長
00:48:18
縣長就要尊重省長
00:48:19
省長就要尊重內閣的大臣
00:48:22
這叫做尊重
00:48:25
但是不是只有 下屬尊重上司
00:48:29
你就要體群臣
00:48:31
群臣就是一般的職員
00:48:34
一般的職員要尊重上司
00:48:38
上司的人要體諒這些職員
00:48:42
當大官的 這些職員錢賺得少
00:48:45
我們要體貼照顧他們
00:48:50
子庶民
00:48:52
我們若看到百姓
00:48:54
就像是自己的孩子
00:48:55
所以若是當官
00:48:57
說是父母官就是這樣
00:48:58
你看待百姓 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
00:49:03
來百工
00:49:04
百工就是木匠土水
00:49:06
一切的工人
00:49:08
你要照顧工人
00:49:12
柔遠民
00:49:14
對於遠方的客人
00:49:16
我們要好好招待
00:49:20
比如說我們這個地方
00:49:23
外地的觀光客如果來
00:49:25
我們就要好好招待他們
00:49:27
外地人也要照顧
00:49:31
懷諸侯
00:49:33
以前中國有八百諸侯
00:49:37
都不同國
00:49:39
懷諸侯等於就是說
00:49:41
諸侯們互相要合作
00:49:45
要來往
00:49:47
比如說三峽鎮的人
00:49:52
若是遇到板橋市的人來
00:49:55
我們互相就要交流
00:49:57
比如說鎮長和鎮長
00:49:59
或鎮長和市長
00:50:00
大家互相合作
00:50:03
叫做懷諸侯
00:50:05
這就是天下的九經
00:50:09
所以若說到尊賢兩字
00:50:12
孔子列在九經之一
00:50:16
照此看來
00:50:19
孔子確實是主張尊賢的人
00:50:24
但是今天老子卻相反
00:50:29
祂說不尚賢
00:50:31
尚也是尊重
00:50:34
不尚賢等於是不尊重賢人
00:50:39
祂說你若尊重賢人
00:50:43
會引起百姓競爭
00:50:47
變成禍首
00:50:51
因為這篇文很長
00:50:53
比較沒必要的文
00:50:54
我把它省略了
00:50:57
它說孔子
00:50:59
尊賢是尊什麼賢
00:51:02
是尊重真正的賢
00:51:06
是尊重真正 有道德有才華的賢
00:51:12
並不是尊重假名實的賢
00:51:16
不實在的賢
00:51:20
而且老子不尚賢
00:51:24
是不尊重假的賢
00:51:27
不是真正的賢
00:51:30
不尊重盜名偽裝
00:51:33
偷拿賢名的人
00:51:38
所以孔子所說的賢
00:51:41
是居仁由義
00:51:43
有照著仁義所走的賢
00:51:46
老子所說的賢
00:51:48
是愛名亂真理的賢
00:51:53
一個應當要尊重
00:51:55
一個應當要丟棄
00:51:58
所以 這兩位聖人所說的宗旨
00:52:02
話說起來
00:52:05
話是不一樣
00:52:07
言殊就是
00:52:08
殊就是不同
00:52:10
說的話不同
00:52:12
但道理是相同的
00:52:15
一個是尊重真賢
00:52:17
一個是不尊重假賢
00:52:20
就一樣啊
00:52:21
所以有時候讀文章時
00:52:25
你就要注意
00:52:26
你看有的人說
00:52:28
某人很厲害喔
00:52:31
賺那麼多錢
00:52:33
賺什麼錢
00:52:33
賭大家樂賺的
00:52:35
有的做不正當的工作賺的
00:52:39
他說他很厲害
00:52:40
厲害也是賢啊
00:52:43
這個賢 和那個賢是不同的賢
00:52:46
你就要注意
00:52:47
所以老子說的賢
00:52:50
是不尊重不實在的賢
00:52:54
孔子所尊重的賢
00:52:58
是有道德有仁義的賢
00:53:00
你就要注意這點
00:53:03
我們再接下去看下文
00:53:09
不貴難得之貨
00:53:16
使民不為盜
00:53:21
祂說不珍貴難得的貨品
00:53:30
讓每個人不起賊心
00:53:36
我們現在這句話
00:53:39
再來看老子義疏的說明
00:53:41
盜賊之產生
00:53:45
全是為了貨利之誘惑
00:53:51
如果人人都貴重道德
00:53:55
而不重視財貨時
00:53:58
則盜賊自然不生了
00:54:04
說今天有賊的原因在哪
00:54:09
會產生賊全都是世間人
00:54:15
被有價值的東西引誘迷惑
00:54:20
像這幾天報紙每天在刊登
00:54:24
刊搶銀樓 金子店
00:54:27
金子就是有價值的東西
00:54:30
不信的話
00:54:31
我門口放一些沙一些石頭
00:54:34
看有沒有人會去偷拿
00:54:36
放在那放一輩子
00:54:38
你都不用怕會有人去偷拿
00:54:41
假使說一個人
00:54:44
每個人 都有辦法尊重道德時
00:54:49
你不要去重視財貨
00:54:53
若是如此賊自然就沒了
00:54:56
每個人都注重 有價值的東西
00:55:00
他才會來偷拿
00:55:02
譬如來舉一個例子
00:55:05
那幅畫這樣
00:55:08
是一般普通的畫
00:55:10
普通的畫
00:55:12
你掛在那
00:55:14
門不要關
00:55:15
我相信沒有人會去偷拿
00:55:18
那幅畫如果說是
00:55:20
以前唐伯虎畫的
00:55:22
誰畫的
00:55:24
國寶級的
00:55:25
我看你鐵門關下來都沒用
00:55:28
說不定不到三天
00:55:29
這幅畫就被拿走了
00:55:33
所以你若不要去 注重寶貴的東西
00:55:37
別人不會
00:55:38
我就曾經遇到我一位朋友
00:55:43
去大陸買一個
00:55:46
有沒有價值我不懂啦
00:55:49
那個東西也是石頭去刻的
00:55:52
放在桌上放很久
00:55:55
從來不收
00:55:57
不曾收起來
00:55:59
有一天說
00:56:00
唉呦你從大陸
00:56:03
拿一個這麼重的東西回來
00:56:05
人家說是愚人在搬石頭
00:56:07
他跟我說
00:56:09
這個
00:56:10
你不懂這個寶
00:56:12
這若是換成台幣 是十幾萬買的耶
00:56:16
你跟我說這個沒有價值
00:56:19
這句話一說完之後
00:56:22
朋友他也要來看
00:56:23
你也借我看一下
00:56:25
卻嚇到了
00:56:26
嚇到後就拿去放
00:56:28
現在他就嫌煩拿去放
00:56:31
拿去放後沒多久
00:56:33
一家人星期日出去玩
00:56:35
回來之後就被偷走了
00:56:39
放在桌上放好幾個月
00:56:40
沒有人要摸的東西
00:56:42
說有價值而已
00:56:44
整個就被拿走了
00:56:46
你們若不要 注重寶貴的東西
00:56:49
我看一顆鑽石
00:56:51
你如果不要說這是鑽石
00:56:52
這是玻璃做的
00:56:53
你把它放在桌上
00:56:55
絕對不會有人去摸它
00:56:56
你若讓別人知道
00:56:58
那顆是鑽石
00:56:59
我看你等一下 牆壁就被挖洞
00:57:01
我不騙你
00:57:03
所以世間人喔
00:57:04
你說有價值別人才要
00:57:06
沒價值別人不要
00:57:08
就像我三層樓樓上
00:57:10
我愛做園藝
00:57:12
弄一些花木
00:57:15
現在人進進出出
00:57:18
也沒有人會抱一盆走
00:57:20
不會啦
00:57:22
不信的話
00:57:23
假使說我這棵 是高貴的什麼花
00:57:27
這棵就幾十萬喔
00:57:28
我看別人爬牆進來
00:57:30
都要把它抱走
00:57:32
就帶有感覺有利益的誘惑
00:57:38
別人就會偷走
00:57:39
你若覺得有利益
00:57:40
像是蘭
00:57:42
聽說常常被抱走
00:57:45
你若普通的粗蘭不要
00:57:47
打聽你這盆蘭
00:57:49
價值幾十萬
00:57:50
那一下子就沒了
00:57:53
所以老子的道理很有趣喔
00:57:55
你慢慢聽
00:57:56
雖然短短一句
00:57:59
不過涵義意義很深
00:58:02
我們對於一個道家的人
00:58:04
對老子的思想
00:58:06
我們就必定要瞭解
00:58:07
就像是剛剛說的道理
00:58:09
不能去曲解就是真的
00:58:11
有的說孔子尊賢
00:58:13
老子為什麼不尊賢
00:58:15
他不知道 尊賢和不尊賢的角度
00:58:19
甚至老子的一句話
00:58:22
當今很多人有疑問
00:58:25
這個道理我解釋之後
00:58:27
跟我說這樣就有理了
00:58:29
祂說什麼
00:58:30
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00:58:33
說聖人如果不死
00:58:34
盜賊不會止
00:58:37
一定要聖人死後才沒有賊
00:58:39
這樣哪有理
00:58:41
聖人死賊就越多啊
00:58:43
怎麼說聖人死了才沒有賊
00:58:45
這是一個很奧妙的道理
00:58:48
所以老子的學說
00:58:50
你若沒有深深去體會
00:58:52
你若照著字讀
00:58:53
有時候都會解讀錯誤
00:58:55
我不騙你
00:58:55
不然下午說到這為止
道德經(舊版)
8/136部影片
道德經(舊版)01
道德經(舊版)02
道德經(舊版)03
道德經(舊版)04
道德經(舊版)05
道德經(舊版)06
道德經(舊版)07
道德經(舊版)08
道德經(舊版)09
道德經(舊版)10
道德經(舊版)11
道德經(舊版)12
道德經(舊版)13
道德經(舊版)14
道德經(舊版)15
道德經(舊版)16
道德經(舊版)17
道德經(舊版)18
道德經(舊版)19
道德經(舊版)20
道德經(舊版)21
道德經(舊版)22
道德經(舊版)23
道德經(舊版)24
道德經(舊版)25
道德經(舊版)26
道德經(舊版)27
道德經(舊版)28
道德經(舊版)29
道德經(舊版)30
道德經(舊版)31
道德經(舊版)32
道德經(舊版)33
道德經(舊版)34
道德經(舊版)35
道德經(舊版)36
道德經(舊版)37
道德經(舊版)38
道德經(舊版)39
道德經(舊版)40
道德經(舊版)41
道德經(舊版)42
道德經(舊版)43
道德經(舊版)44
道德經(舊版)45
道德經(舊版)46
道德經(舊版)47
道德經(舊版)48
道德經(舊版)49
道德經(舊版)50
道德經(舊版)51
道德經(舊版)52
道德經(舊版)53
道德經(舊版)54
道德經(舊版)55
道德經(舊版)56
道德經(舊版)57
道德經(舊版)58
道德經(舊版)59
道德經(舊版)60
道德經(舊版)61
道德經(舊版)62
道德經(舊版)63
道德經(舊版)64
道德經(舊版)65
道德經(舊版)66
道德經(舊版)67
道德經(舊版)68
道德經(舊版)69
道德經(舊版)70
道德經(舊版)71
道德經(舊版)72
道德經(舊版)73
道德經(舊版)74
道德經(舊版)75
道德經(舊版)76
道德經(舊版)77
道德經(舊版)78
道德經(舊版)79
道德經(舊版)80
道德經(舊版)81
道德經(舊版)82
道德經(舊版)83
道德經(舊版)84
道德經(舊版)85
道德經(舊版)86
道德經(舊版)87
道德經(舊版)88
道德經(舊版)89
道德經(舊版)90
道德經(舊版)91
道德經(舊版)92
道德經(舊版)93
道德經(舊版)94
道德經(舊版)95
道德經(舊版)96
道德經(舊版)97
道德經(舊版)98
道德經(舊版)99
道德經(舊版)100
道德經(舊版)101
道德經(舊版)102
道德經(舊版)103
道德經(舊版)104
道德經(舊版)105
道德經(舊版)106
道德經(舊版)107
道德經(舊版)108
道德經(舊版)109
道德經(舊版)110
道德經(舊版)111
道德經(舊版)112
道德經(舊版)113
道德經(舊版)114
道德經(舊版)115
道德經(舊版)116
道德經(舊版)117
道德經(舊版)118
道德經(舊版)119
道德經(舊版)120
道德經(舊版)121
道德經(舊版)122
道德經(舊版)123
道德經(舊版)124
道德經(舊版)125
道德經(舊版)126
道德經(舊版)127
道德經(舊版)128
道德經(舊版)129
道德經(舊版)130
道德經(舊版)131
道德經(舊版)132
道德經(舊版)133
道德經(舊版)134
道德經(舊版)135
道德經(舊版)136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01026000989
e80aab09-63c6-46f6-95cf-054d727c7542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