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莊朝守主講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舊版)92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舊版)92
1608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3年09月21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7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2:41
布施之時
00:02:43
能體達施者 受者 施物
00:02:49
三者皆悉本空
00:02:53
摧破執著之相
00:02:57
稱為三輪體空
00:03:00
一 施空
00:03:03
能施之人
00:03:05
體達我身本空
00:03:08
即知無我
00:03:09
則無希望福報之心
00:03:12
稱為施空
00:03:15
二 受空
00:03:17
既體達本無能施之人
00:03:21
亦無他人受施者
00:03:24
故不起慢想
00:03:28
稱為受空
00:03:30
三 施物空
00:03:32
物則資財
00:03:34
能體達一切皆空
00:03:37
則雖有所施
00:03:39
亦視為空
00:03:41
故不起貪想
00:03:43
稱之為施物空
00:03:47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3:50
說布施的時候
00:03:53
你有辦法來體會
00:03:56
達到布施的人 受施的人 布施的東西
00:04:04
這三者都看作空
00:04:09
來摧破我們執著的形相
00:04:14
這個叫做三輪體空
00:04:18
說再詳細一點
00:04:20
第一就是施空
00:04:24
你有辦法布施的人
00:04:27
你來體達我這個 身體本來就是空
00:04:32
你就知道什麼
00:04:33
知道無我
00:04:36
就無希望福報的心
00:04:40
沒有想說我做善事
00:04:42
希望天保佑我
00:04:45
做善事人表揚我
00:04:48
做善事人稱讚我
00:04:50
做事情人報答我
00:04:53
就沒有希望福報的心
00:04:57
這個就叫做施空
00:05:00
第二叫做受空
00:05:04
既然你認知本來 就沒有布施的人
00:05:12
無布施的人自然 就沒有受施的人
00:05:19
沒有布施就沒有受施
00:05:22
所以你因為沒有受施的人
00:05:25
你就不會生出驕慢的思想
00:05:30
怎樣叫做驕慢
00:05:32
某人就我救的
00:05:34
我善事做很多
00:05:36
就沒有那種驕慢的思想
00:05:40
這個叫做受空
00:05:43
第三就是施物空
00:05:46
這個物就是東西錢財
00:05:52
你有辦法體會一切皆空
00:05:56
若這樣雖然 你今天有在布施
00:06:01
你視為成空
00:06:03
所以就不會生出貪的念頭
00:06:08
這個叫做施物空
00:06:12
你若有辦法做到三輪體空
00:06:15
你就有辦法消業
00:06:18
所以很多人說
00:06:19
我善事做很多
00:06:21
人跟我說做善會消業
00:06:24
我善事做那麼多 怎麼都不會消業
00:06:27
因為你都沒有造功德
00:06:31
現在的人說要造功德
00:06:33
一輩子有的 造不到一個功德
00:06:37
你造做福德
00:06:39
像金剛經說的
00:06:41
說你假使用三千 大千世界的錢財來布施
00:06:48
功德有大嗎
00:06:51
須菩提說沒有
00:06:54
是為什麼沒有
00:06:55
因為你根本這 就是造福德而已
00:07:00
哪有什麼功德
00:07:03
所以呢
00:07:05
釋迦佛祖說
00:07:07
你若用三千大千 世界的錢財來布施
00:07:11
比不上受持四句偈
00:07:15
怎樣叫做四句偈
00:07:17
若以色見我
00:07:18
以音聲求我
00:07:19
是人行邪道
00:07:21
不能見如來
00:07:23
一個人你只有 用形形色色在做
00:07:28
你雖然善事做很多
00:07:31
不是說不好
00:07:35
六祖壇經說
00:07:37
福德與功德別
00:07:40
福德和功德要分別
00:07:43
像王永慶前世 善事一定做很多
00:07:48
這世受福報這麼大
00:07:52
所以一個人善事若做多
00:07:55
一定會受福報
00:07:57
有的若做比較大
00:07:59
去當神
00:08:01
被人朝拜
00:08:03
你若再來就是 出生有錢人來享受
00:08:09
你會得到這個福報
00:08:11
不過你沒辦法消業
00:08:15
你沒辦法了脫生死
00:08:17
你若真正要消業
00:08:19
一定要造功德
00:08:22
你要造功德就要 行這個三輪體空
00:08:27
你假使有布施的我
00:08:30
有受施的你
00:08:31
有布施之物
00:08:34
若這樣來說你就 沒辦法得到功德
00:08:38
你也沒辦法消業
00:08:41
真正你要消業
00:08:43
你若有辦法達到三輪體空
00:08:45
自然而然這個業就消掉了
00:08:49
你要了脫生死就有望了
00:08:52
上德不德
00:08:55
是以有德
00:08:58
下德不失德
00:09:01
是以無德
00:09:04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00:09:08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00:09:12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00:09:16
我們剛講到這
00:09:18
下午這接續
00:09:20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00:09:25
對於本文
00:09:26
來看老子義疏說明
00:09:29
義 亦有上下之分別
00:09:36
因一般人
00:09:39
對義之解釋
00:09:42
多是偏而不全
00:09:45
或是似而非
00:09:49
因之已入歧路尚不自知
00:09:55
所以老子這才把 義的定義來指明
00:10:01
他說
00:10:02
上等之義是要為的
00:10:07
但在為之時
00:10:10
要先明辨是非曲直方可
00:10:15
因義本是處事合宜之正行
00:10:20
故不能不辨是非而盲從
00:10:24
因此他說在上義之行上
00:10:29
要不違天理人性方可
00:10:33
可為則為之不可為則止
00:10:38
這就是為之要
00:10:41
有所為而為的意思
00:10:44
孔門對義解作義者宜也
00:10:49
以義作為率本體 而行之當然宜路
00:10:54
故這義與老子之 而有以為之上義
00:11:00
是有相同義理的
00:11:05
現在老子義疏這樣說
00:11:09
這個義
00:11:12
一樣有分上義 跟下義的分別
00:11:18
因為一般的人
00:11:22
對於義的解釋
00:11:25
全都偏掉不完全
00:11:30
看起來像是對
00:11:32
實際都不對
00:11:35
因為所有解釋這個義
00:11:40
有的都入偏路
00:11:44
自己還不知道走偏路
00:11:50
所以現在老子將這個定義
00:11:55
和我們說清楚
00:11:58
老子這樣說
00:12:00
上等的義是要去做
00:12:04
為就是要去做
00:12:07
不過你要行義的時候
00:12:12
你要先明辨 是非曲直才可以
00:12:19
因為這個義
00:12:21
本來就是要做事情 要有一個合宜的正行
00:12:27
所以不能不辨是非
00:12:30
隨便就去做
00:12:34
所以老子才說
00:12:36
上義在做的上面
00:12:41
你不能去違背 天理人性才可以
00:12:46
該當做要去做
00:12:48
不能做的要制止
00:12:51
這就是為之要
00:12:55
有所為
00:12:57
這個為的意思
00:13:00
我們在孔子的門下
00:13:05
對於義的解作
00:13:09
祂說義是什麼
00:13:10
義就是宜
00:13:11
宜就是合宜
00:13:13
應該做 不應該做
00:13:16
這個義本來就是 要率我們的本體
00:13:20
依照我們的天理良心去行
00:13:25
該當做的事情
00:13:27
所以這個義
00:13:29
在老子說而有以為
00:13:32
這個上義和孔子 所說的義者宜也
00:13:38
這有相同道理的存在
00:13:44
現在老子義疏祂所說的
00:13:50
我們現在就知道這個義
00:13:52
本來做事情要合宜才行
00:13:57
不能不辨是非亂做
00:14:02
所以我們古時候有一句
00:14:05
大義滅親這句話
00:14:09
但是這個親
00:14:12
你就要去分辨是非曲直
00:14:15
大義滅親這個親是對下
00:14:20
是不對上
00:14:23
不是說大義滅親
00:14:25
父親做不對
00:14:26
你抓去斬首
00:14:28
不是這樣
00:14:30
這是一種錯誤的意思
00:14:34
我們來看哲學辭典裡面
00:14:37
對於大義滅親的看法
00:14:41
大義滅親
00:14:44
這裏所說的親
00:14:47
是指對兒子 母兄 母弟等
00:14:53
不是指父母也
00:14:56
淮南子氾論 周公誅管蔡之罪
00:15:04
高誘注
00:15:05
管叔 周公兄也
00:15:08
蔡叔 周公弟也
00:15:12
二叔監殷
00:15:14
而導紂子祿父為流言
00:15:19
欲以亂周
00:15:21
周公誅之
00:15:23
為國故也
00:15:25
傳曰
00:15:26
大義滅親也
00:15:29
這裡面五個註解
00:15:31
先做說明
00:15:33
註解第一
00:15:34
母兄
00:15:35
謂同母兄也
00:15:39
辭海說母兄是什麼
00:15:41
就是同母親的哥哥
00:15:44
註解第二
00:15:46
辭海這樣說
00:15:47
母弟
00:15:48
謂同母弟也
00:15:51
辭海說母弟是什麼
00:15:53
就是同母親的弟弟
00:15:56
註解第三
00:15:58
辭海這樣說
00:15:59
淮南子
00:16:02
書名
00:16:04
漢志列之雜家
00:16:08
有高誘注
00:16:10
與許慎注
00:16:12
許注已佚
00:16:15
今傳者
00:16:17
惟高注耳
00:16:20
辭海說淮南子是一本書名
00:16:24
在漢志
00:16:27
漢志就是漢朝的歷史
00:16:30
它列在雜家
00:16:33
雜家就是九流之一
00:16:35
就是雜家流
00:16:37
有高誘的註解 和許慎的註解
00:16:42
但是許慎的註解已經失落
00:16:46
沒有傳
00:16:47
今天所傳就是 只有高誘的註解
00:16:54
註解第四
00:16:55
辭海這樣說
00:16:56
氾論
00:16:58
淮南子篇名
00:17:01
淮南子氾論注
00:17:04
傳說世間古今得失
00:17:08
以道為北
00:17:10
大歸於一
00:17:12
故曰 氾論
00:17:14
辭海說氾論
00:17:16
在淮南子其中一篇的名
00:17:22
淮南子的氾論註解說
00:17:26
傳說這個世間
00:17:28
自古至今這個得失對不對
00:17:34
就是以引道為北
00:17:40
大歸於一
00:17:41
所以才叫做氾論
00:17:45
註解第五
00:17:47
辭海這樣說
00:17:48
武庚
00:17:50
商紂之子
00:17:51
名 祿父
00:17:53
武王封為商後
00:17:55
武王崩
00:17:57
與管叔 蔡叔作亂
00:17:59
成王命周公誅 武庚 管叔 放蔡叔
00:18:06
辭海說武庚是紂王的孩子
00:18:11
祂的名叫做祿父
00:18:14
武王沒有記恨
00:18:20
紂王死之後
00:18:21
祂來封武庚為商的後代
00:18:26
讓他當諸侯
00:18:29
但是武王過世之後
00:18:31
他和周公的哥哥管叔和 周公的弟弟蔡叔來作亂
00:18:39
所以成王
00:18:41
成王就是武王的孩子
00:18:43
命令周公殺掉
00:18:46
殺武庚和管叔
00:18:49
將蔡叔放逐
00:18:51
放逐就像現在 流放外島這樣
00:18:54
以前也可以說充軍
00:18:58
現在哲學辭典說
00:19:02
大義滅親
00:19:05
現在我們所說的 大義滅親這個親是什麼
00:19:10
就是對兒子 或是哥哥 弟弟等
00:19:17
等於就是下輩或是同輩
00:19:21
不是來指父母
00:19:24
所以淮南子的氾論說
00:19:28
周公來殺管叔和蔡叔的罪
00:19:35
在高誘的註解說
00:19:37
管叔是周公的哥哥
00:19:39
蔡叔是周公的弟弟
00:19:42
這兩個人目的是 要監視紂王的孩子
00:19:50
但是他反過來 煽動紂王的孩子祿父
00:19:56
來做流言
00:19:58
來擾亂周
00:20:00
所以周公才將他殺掉
00:20:03
這就是為了國家的關係
00:20:06
傳就是周傳
00:20:08
周傳裡面說大義滅親
00:20:12
所以你就要知道說
00:20:15
現在說大義滅親
00:20:17
是只有對同輩 或是對下輩來講
00:20:23
不能說對長輩講大義滅親
00:20:29
所以大義滅親 假使你解釋不對
00:20:35
這樣你就犯到大逆的罪過
00:20:40
我們來看呂氏春秋
00:20:43
裡面一個說法
00:20:46
楚有直躬者
00:20:49
其父攘羊
00:20:52
而謁之上
00:20:55
上執而誅之
00:20:59
直躬請代之
00:21:01
將誅矣
00:21:03
告吏曰
00:21:06
父竊羊而謁之
00:21:09
不亦信乎
00:21:11
父誅而代之
00:21:13
不亦孝乎
00:21:15
信且孝
00:21:16
而誅之
00:21:18
國將有不誅者乎
00:21:21
荊王聞之
00:21:24
乃不誅也
00:21:26
孔子聞之曰
00:21:28
異哉
00:21:29
直躬之為信也
00:21:32
一父而載取名焉
00:21:35
故直躬之信
00:21:37
不若無信
00:21:40
現在呂氏春秋這樣說
00:21:45
楚國有一個很正直的人
00:21:51
他父親去偷牽羊
00:21:56
去報告上司
00:21:59
就是報官
00:22:02
當時官要抓他父親去斬首
00:22:10
這個正直的人來請官說
00:22:16
我父親犯罪
00:22:18
我要為他擔罪
00:22:20
你殺我這樣說
00:22:23
當時官才去報告國王
00:22:28
說他父親偷牽羊來報官
00:22:34
這是一個真正有信的人
00:22:39
他父親被抓去殺
00:22:42
他要替他父親死
00:22:45
這難道不是 一個很孝順的人
00:22:48
他有信又有孝
00:22:51
你將他殺掉
00:22:54
這個國家還有 什麼人不能殺
00:23:01
荊王就是楚國的國王
00:23:04
聽到這句話
00:23:06
將他赦罪不殺他
00:23:10
孔子聽到這句話
00:23:14
祂說真奇怪
00:23:19
你說他正直的人有信
00:23:23
他父親犯罪去報官
00:23:28
目的就是要他父親的事情
00:23:34
要來拿一個好名聲
00:23:37
說他有信
00:23:39
說他有孝
00:23:42
所以你要知道 你說正直的信
00:23:47
乾脆不要有信
00:23:51
這個信是虛偽的
00:23:54
孝也虛偽的
00:23:57
所以論語才說
00:23:59
孔子同這個文說
00:24:03
直在其中
00:24:06
所以大義滅親
00:24:09
雖然說他要替他父親擔罪
00:24:12
但是他已經 犯到最大不孝的罪
00:24:17
因為他父親已經在 這個社會沒辦法立足
00:24:21
雖然他父親沒被抓去殺
00:24:24
他兒子得到好名聲
00:24:26
人稱讚他兒子
00:24:27
看不起他父親
00:24:30
這樣哪是孝順 哪是信
00:24:33
所以孔子的道理就是說
00:24:36
大義滅親是對下不對上
00:24:42
你若對上來說
00:24:44
這就是大不孝之罪
00:24:47
所以才說這個孝道
00:24:50
王善人說四個階段要孝順
00:24:54
就是身孝 心孝 意孝 至孝
00:24:59
身孝是讓他吃 讓他穿
00:25:04
心孝是有心去孝順
00:25:08
意孝就是要順長輩的心意
00:25:13
達到至孝
00:25:15
就可以讓長輩 安心沒有煩惱
00:25:19
所以呢
00:25:20
孝的角度是很多
00:25:23
若是這種的孝
00:25:26
似孝而非孝
00:25:28
說你孝順
00:25:30
實際是不孝
00:25:31
這樣說比較快
00:25:34
假使說這個人 若說他老實忠厚
00:25:40
一條腸子通屁股
00:25:42
他有信
00:25:44
乾脆我做一個 無信的人這樣說
00:25:49
所以才說
00:25:51
古聖人在說
00:25:56
無人之人
00:25:58
無信之信
00:26:00
無義之義
00:26:02
這個道理你要知道
00:26:06
剛剛哲學辭典才說
00:26:10
要知道是非曲直
00:26:14
你今天要做的之前
00:26:17
你自己想說這對不對
00:26:19
能不能做
00:26:20
你要去分別
00:26:23
真的
00:26:24
若表面上看起來
00:26:25
他是一個很有信的人
00:26:27
很老實的人
00:26:28
又很孝順的人
00:26:30
實際這個孝是虛偽的
00:26:32
他目的是要 爭取自己的名聲
00:26:36
說他孝順
00:26:37
所以對於義的角度
00:26:40
你們要多瞭解
00:26:41
所以老子才說
00:26:45
上而為之 而有以為
00:26:48
這個道理
00:26:50
下午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26:55
義者 宜也
00:26:58
小人有勇無義
00:27:01
不宜而為
00:27:04
君子見義而勇為
00:27:08
得宜而為之
00:27:10
故曰
00:27:12
上義為之
00:27:13
而有以為
00:27:15
有以為者
00:27:17
則有心為之也
00:27:21
這裡面有四個註解
00:27:23
先做說明
00:27:25
註解第一
00:27:27
辭海這樣說
00:27:29
義 宜也
00:27:31
謂事之宜也
00:27:34
辭海說義是什麼
00:27:36
義就是宜
00:27:38
宜就是適合
00:27:41
就是說做事情適合的意思
00:27:45
註解第二
00:27:46
辭彙這樣說
00:27:48
不宜
00:27:49
一 不適合
00:27:51
二 不應當
00:27:54
辭彙說不宜可以說不適合
00:27:57
或是不應當
00:27:59
不適合 不應當 這個意思相同
00:28:03
註解第三
00:28:04
最新增訂本辭海這樣說
00:28:08
見義勇為
00:28:09
謂見應做之事
00:28:13
即奮勇而為也
00:28:16
論語為政
00:28:17
見義不為
00:28:19
無勇也
00:28:21
最新增訂本辭海說
00:28:23
見義勇為
00:28:25
就是說看到應該做的事情
00:28:29
你要奮勇去做
00:28:32
所以論語為政篇說
00:28:36
看到應該做的事情
00:28:39
你不做
00:28:39
這就是不勇敢
00:28:42
註解第四
00:28:44
辭海續篇這樣說
00:28:46
得宜 合適
00:28:48
得其所宜也
00:28:51
辭海續篇說
00:28:52
得宜就是合適
00:28:54
就得到應該所適合的事情
00:29:02
現在呂純陽祖師
00:29:04
這樣跟我們說
00:29:06
義就是宜
00:29:09
宜就是有適合
00:29:15
一個人勇敢
00:29:19
但是做事情都不適合
00:29:23
不適合來做
00:29:25
這就是小人
00:29:28
很多人這樣
00:29:30
有的沒來由兇巴巴
00:29:34
說他勇敢
00:29:36
這不是義
00:29:39
若君子見義而勇為
00:29:44
君子的人他 看到應該做的事情
00:29:49
他勇敢去做
00:29:53
你有適合的事情去做
00:29:57
就是現在道德經所說的
00:29:59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00:30:03
有以為是什麼
00:30:05
就是我們有心去做
00:30:08
真正有適合 為了道義為了公
00:30:13
不是為了私來做的
00:30:17
一個人做事情若出在公
00:30:20
這就是義
00:30:22
一個人出在私
00:30:24
就是不義
00:30:26
這樣說比較快
00:30:28
現在再看下文下去
00:30:32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00:30:38
則攘臂而仍之
00:30:42
對於本文
00:30:43
來看老子義疏的說明
00:30:48
再說禮字亦有上下之分
00:30:55
上等之禮並不在於 單純禮貌之表現上
00:31:03
須誠於中
00:31:06
再於外方可
00:31:09
故發於內之禮是本
00:31:13
形於外之禮是末
00:31:17
內外合一
00:31:18
才是禮之精真處
00:31:24
若店主之對顧客
00:31:28
意偽而禮虛
00:31:31
雖外體隆重異常
00:31:35
亦無足可取
00:31:38
故禮尚意誠
00:31:41
這才是古人制禮之真意
00:31:45
如孔門所說克己復禮
00:31:49
實際是克己律己
00:31:53
復向天理
00:31:54
天理純全時
00:31:57
所表現出來的禮
00:31:59
自然也就洽得其當了
00:32:04
這裡面一個註解
00:32:06
先做說明
00:32:07
辭海這樣說
00:32:09
論語顏淵
00:32:11
克己復禮為仁
00:32:14
疏 克 約也
00:32:16
己 身也
00:32:19
辭海說在論語顏淵篇
00:32:23
克己復禮就是仁
00:32:26
註疏說這個克就是約
00:32:30
約就是約束
00:32:33
己就是我們的身體
00:32:35
克己復禮就是要約束自己
00:32:39
所以朱熹夫子這樣說
00:32:42
克 勝也
00:32:44
己 謂身之私欲也
00:32:46
復 反也
00:32:48
禮者
00:32:49
天理之節文也
00:32:52
在註解辭海這樣說
00:32:56
勝 制也 克也
00:32:59
勝等於就是 制止或是克服
00:33:06
所以辭海說
00:33:07
制 止也 引伸為禁止
00:33:10
制就是止
00:33:12
若引伸叫做禁止
00:33:15
就是可以制止自己
00:33:19
朱熹夫子說
00:33:21
克就是要制止自己
00:33:28
己就是我們身體的私欲
00:33:31
所以克己等於就是 要制止我們的私欲
00:33:37
復就是反
00:33:39
禮就是天理的節文
00:33:42
若論語不說天理
00:33:46
論語裡面說禮就是指天理
00:33:50
所以就是我們來 制止自己的私欲
00:33:54
反復到天理
00:33:57
這才叫做克己復禮
00:34:00
所以現在老子義疏這樣說
00:34:05
現在要來說這個禮
00:34:08
這個禮也有一個 上禮和下禮的分別
00:34:15
上等的禮
00:34:18
並不是單純 外面禮貌的表現
00:34:25
你若上禮
00:34:26
需要我們的誠心要 從我們的內心發出來
00:34:32
中就是指我們的內心
00:34:34
這個禮就是誠心在內中
00:34:38
從我們內心發出來
00:34:41
我們內心有誠心
00:34:45
再形於外面
00:34:47
這樣才可以
00:34:50
所以我們發在 內心的禮是根本
00:34:56
形於在外的禮
00:34:59
這是一個表面而已
00:35:02
不是根本
00:35:04
末就是不是根本
00:35:07
你若內和外能合一
00:35:11
內心有誠意 外有禮貌
00:35:14
這最好
00:35:17
這才是真正禮精真的地方
00:35:23
若
00:35:24
比如
00:35:25
這個若就是一種比如
00:35:28
比如說開店的 一個老闆來對顧客
00:35:34
他的心意根本沒有誠意
00:35:38
他為了要賺錢而已
00:35:41
我一直向你點頭
00:35:43
對你很有禮貌
00:35:44
是要拉你口袋的錢
00:35:47
他不是真正有誠心誠意
00:35:52
雖然他外貌的禮
00:35:56
非常的隆重
00:35:59
非常的老實
00:36:02
但是這呢
00:36:04
不能採取這種禮
00:36:08
所以我們的禮
00:36:10
最重要要注重意要誠
00:36:15
這才是真正古時候的人
00:36:18
制禮真正的意思
00:36:23
像孔門
00:36:25
孔門就是儒家
00:36:27
真正儒家所說的克己復禮
00:36:33
這實際就是要制止自己
00:36:37
約束自己
00:36:40
來向天理這條路走
00:36:45
一個人的天理 若純全的時候
00:36:50
他所表現出來的禮
00:36:53
自然也就洽當 也就適合
00:36:59
所以呢
00:37:00
世間人說這個禮
00:37:03
全都是表面的禮
00:37:06
臉笑嘻嘻
00:37:08
在和你握手
00:37:10
已經想要利用你了
00:37:14
所以真正的禮
00:37:16
就沒有想利用人
00:37:19
真正的尊敬
00:37:23
你假使表面很老實
00:37:26
你內心若有私欲
00:37:28
這就不是上禮
00:37:30
這變成下禮
00:37:33
若真正的上禮來說
00:37:35
是內心發出來敬重
00:37:37
不是為了我的私欲
00:37:39
不是要去利用人的
00:37:44
老子的結論
00:37:46
我們現在再寫 在黑板作參考
00:37:52
且古人制禮
00:37:56
本為化行美俗
00:38:01
調理世道而設
00:38:04
這在溝通情感和睦 鄉鄰上是大有必要的
00:38:16
因此素行上禮的人
00:38:19
除自己執禮而行以外
00:38:26
更導使天下皆就於禮
00:38:31
以期於禮中求治之效
00:38:35
然世人之觀感並非一樣
00:38:40
有的人能響應
00:38:43
有的人就不肯響應
00:38:46
那麼若有這有 不肯響應的人時
00:38:52
就不惜伸出手臂 來引人強就於禮
00:39:00
這雖是上禮者之懇切作風
00:39:04
勇於化俗
00:39:06
然一旦真的到了伸出 手臂引人強制於禮時
00:39:12
這在老子意想中說
00:39:16
就不是純樸 自然之無為作風了
00:39:20
是以由德說到禮
00:39:24
也就是離道日遠之次第
00:39:28
因之
00:39:29
就引出下面 之一段正文來了
00:39:33
這裡面一個註解
00:39:35
先做說明
00:39:37
辭海
00:39:39
疏通意見
00:39:40
使之融合
00:39:42
曰 溝通
00:39:44
辭海說
00:39:47
疏通各人的意見不同
00:39:50
你說這種 我說那種
00:39:52
你想這種 我想那種
00:39:53
要疏通這個意見
00:39:56
使得理念相同
00:39:58
這個叫做溝通
00:40:01
現在老子義疏後半段
00:40:06
這樣說
00:40:09
而且古時候的 人來制這個禮
00:40:14
本來是要感化 來行很好的風俗
00:40:23
要來調理世間 這個道所設的
00:40:30
這在要溝通這個情感
00:40:34
要來和睦鄉鄰的上面
00:40:37
是大大有必要的
00:40:42
因為這樣呢
00:40:45
平常來行上禮的人
00:40:49
除非自己照 這個禮來走以外
00:40:56
他更加要讓天下 的人都能走上禮
00:41:05
來希望在這個禮裡面
00:41:09
可以來治理天下來成功
00:41:14
但是世間人的 觀感並不一樣
00:41:21
有的人會照你的話去做
00:41:25
但是有的人就 不肯照你的話做
00:41:31
那麼假使若有一些 不肯照禮教走的時候
00:41:40
一些行上禮的人
00:41:44
他就不珍惜自己的力氣
00:41:46
伸出他的手臂要 來引人勉強就於禮
00:41:55
這雖然是守上禮的人
00:42:00
有一種很有誠意的作風
00:42:04
他勇敢要去化除世俗
00:42:09
但是一旦他手臂伸出去
00:42:13
要來勉強叫人 行這個禮的時候
00:42:19
這在老子的意思裡面說
00:42:23
就不是純樸 自然無為的作風
00:42:29
所以這由這個 德來說到這個禮
00:42:34
也就是離道日
00:42:38
越離越遠
00:42:41
因為這樣呢
00:42:43
現在就引出 下面這段的正文來
00:42:47
下面就是現在 要再說下去的文
00:42:51
所以這個社會
00:42:54
要引人走正軌
00:42:56
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00:43:00
所以呢
00:43:02
有的人說我就行上禮
00:43:06
我也勉強要叫人做
00:43:09
不過他不做
00:43:10
不做
00:43:10
你勉強他做
00:43:12
有時卻生出反效果
00:43:16
所以老子說不用勉強
00:43:20
跟他說要聽就聽
00:43:21
不聽就算了
00:43:25
他不聽
00:43:26
你勉強叫他做來說
00:43:28
反而成反效果
00:43:30
他不相信你的道理
00:43:33
反而毀謗你
00:43:37
很多會惹出這個是非
00:43:41
現在在我們師兄弟之間
00:43:45
就有一個他 父親最近不在了
00:43:51
最近不在
00:43:52
他和他那些兄弟要 溝通喪期間來吃素
00:43:59
來辦素食
00:44:03
和他弟弟快要起爭執
00:44:05
所以打電話來 問我要怎麼辦
00:44:07
說不要勉強
00:44:10
他不肯的話
00:44:12
只有你拜你的
00:44:14
他拜他的
00:44:15
各人做就好了
00:44:17
對不對
00:44:18
他說你就不知道
00:44:20
我是為了要我父親 看能不能不要走上壞路
00:44:25
才勉強他
00:44:27
說他不聽
00:44:28
你勉強也沒用
00:44:31
若最好呢
00:44:32
你父親後來再迴向 一些功德給他就好
00:44:39
不然你那些 弟弟不照你的話做
00:44:43
若這樣來說 兄弟反而打壞感情
00:44:48
現在這段文等於就是這樣
00:44:50
老子說純任自然
00:44:54
說是我們的責任
00:44:56
不聽就算了
00:45:00
所以像以前 我父親過世也是這樣
00:45:06
我兄弟一共九個
00:45:09
還有兩個妹妹十一個
00:45:13
其中只有一個 弟弟要聽我的話以外
00:45:17
其他的都不要
00:45:19
不要要怎麼辦
00:45:20
逼不得已
00:45:21
各人拜啊
00:45:23
對不對
00:45:24
各人拜就好
00:45:26
你拜你的
00:45:27
我拜我的
00:45:28
不要去勉強就好
00:45:30
你若去勉強來說
00:45:31
兄弟反而傷感情
00:45:34
若我太太不在就不是了
00:45:37
因為我那些 孩子都聽我的話
00:45:40
我就照這樣做
00:45:42
我們若可以做主的
00:45:44
我們去做
00:45:45
不能做主的就不要勉強
00:45:47
不論兄弟 不論朋友也一樣
00:45:51
我們沒辦法 做主就不要勉強
00:45:57
所以老子就是說
00:46:00
上禮是很好
00:46:02
但是你不要伸手硬要拉他
00:46:07
硬拉他有時候會有反效果
00:46:11
各人修各人的
00:46:14
現在這段再下去下文
00:46:16
你就瞭解祂說
00:46:19
引出下面一段的正文
00:46:23
就是要再繼續說下文
00:46:27
不然我們下午說到這
00:46:29
時間就差不多
00:46:30
暫且告一段落
00:46:32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道德經(舊版)
92/136部影片
道德經(舊版)01
道德經(舊版)02
道德經(舊版)03
道德經(舊版)04
道德經(舊版)05
道德經(舊版)06
道德經(舊版)07
道德經(舊版)08
道德經(舊版)09
道德經(舊版)10
道德經(舊版)11
道德經(舊版)12
道德經(舊版)13
道德經(舊版)14
道德經(舊版)15
道德經(舊版)16
道德經(舊版)17
道德經(舊版)18
道德經(舊版)19
道德經(舊版)20
道德經(舊版)21
道德經(舊版)22
道德經(舊版)23
道德經(舊版)24
道德經(舊版)25
道德經(舊版)26
道德經(舊版)27
道德經(舊版)28
道德經(舊版)29
道德經(舊版)30
道德經(舊版)31
道德經(舊版)32
道德經(舊版)33
道德經(舊版)34
道德經(舊版)35
道德經(舊版)36
道德經(舊版)37
道德經(舊版)38
道德經(舊版)39
道德經(舊版)40
道德經(舊版)41
道德經(舊版)42
道德經(舊版)43
道德經(舊版)44
道德經(舊版)45
道德經(舊版)46
道德經(舊版)47
道德經(舊版)48
道德經(舊版)49
道德經(舊版)50
道德經(舊版)51
道德經(舊版)52
道德經(舊版)53
道德經(舊版)54
道德經(舊版)55
道德經(舊版)56
道德經(舊版)57
道德經(舊版)58
道德經(舊版)59
道德經(舊版)60
道德經(舊版)61
道德經(舊版)62
道德經(舊版)63
道德經(舊版)64
道德經(舊版)65
道德經(舊版)66
道德經(舊版)67
道德經(舊版)68
道德經(舊版)69
道德經(舊版)70
道德經(舊版)71
道德經(舊版)72
道德經(舊版)73
道德經(舊版)74
道德經(舊版)75
道德經(舊版)76
道德經(舊版)77
道德經(舊版)78
道德經(舊版)79
道德經(舊版)80
道德經(舊版)81
道德經(舊版)82
道德經(舊版)83
道德經(舊版)84
道德經(舊版)85
道德經(舊版)86
道德經(舊版)87
道德經(舊版)88
道德經(舊版)89
道德經(舊版)90
道德經(舊版)91
道德經(舊版)92
道德經(舊版)93
道德經(舊版)94
道德經(舊版)95
道德經(舊版)96
道德經(舊版)97
道德經(舊版)98
道德經(舊版)99
道德經(舊版)100
道德經(舊版)101
道德經(舊版)102
道德經(舊版)103
道德經(舊版)104
道德經(舊版)105
道德經(舊版)106
道德經(舊版)107
道德經(舊版)108
道德經(舊版)109
道德經(舊版)110
道德經(舊版)111
道德經(舊版)112
道德經(舊版)113
道德經(舊版)114
道德經(舊版)115
道德經(舊版)116
道德經(舊版)117
道德經(舊版)118
道德經(舊版)119
道德經(舊版)120
道德經(舊版)121
道德經(舊版)122
道德經(舊版)123
道德經(舊版)124
道德經(舊版)125
道德經(舊版)126
道德經(舊版)127
道德經(舊版)128
道德經(舊版)129
道德經(舊版)130
道德經(舊版)131
道德經(舊版)132
道德經(舊版)133
道德經(舊版)134
道德經(舊版)135
道德經(舊版)136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20822003539
216ffc56-f98d-40f3-b430-b625ccb828ac
網站除錯報馬仔